含有看破的诗句
作者:admin来源:厚学诗词网发表于:2020-04-29 18:48:11阅读:115
望蓬莱·修大道
元马钰
修大道,何必住深山。混俗和光都看破,万千尘冗不相干。别有一般般。马风子,闲里更寻闲。见个木牛哮吼走,路逢石女笑痴顽。喝去入长
试笔
宋陆游
人间元无第一手,万事端如屈伸肘。
但能看破即超然,何代商山无四叟?老民自视中何有,倾身经营一杯酒。
此外管城差可人,相从且作明窗友。
谢章季万寄新篘
宋王洋
面山堂上迎秋色,使君举酒当月白。
冰磁雪腕方取怜,看破妖娆念羁客。
涨边从骑何奔忙,溪童叠厌争窥墙。
为公一洗穷愁肠,与公草木同辉光。
游元阳观
宋胡寅
矫首元阳观,峥嵘度十年。
忽逢尘外客,因访洞中仙。
横蹑修蛇路,低看破衲田。
萦纡篁竹岭,窈窕碧松川。
抚石斋坛古,围棋烧劫迁。
谅无翻榼术,安得远庖烟。
擗尽苍麟脯,弹余别鹤弦。
晴香烘拆蕊,暝色绕归鞭。
太白浮桥上,孤灯炫马前。
黄冠纷雨散,紫盖杳云连。
鸟爪休爬背,鸾骖漫拍肩。
子真随处隐,何必大罗天。
和罗倅竹园唱和之什
宋赵善括
平生抱迂疏,举世无两个。
每为饥所驱,奔走不可奈。
尝闻伯夷风,粗尔方顽懦。
初试岩邑宰,再作侯藩佐。
一麾来江湖,不容暖席坐。
流行遇坎止,留落寓江左。
轲毁遭臧仓,孔厄类阳货。
从来宦情薄,况已心力情。
二儿可应门,肯堂复肯播。
东湖五亩宅,喜赋归来些。
林亭足遐观,竹斋宜醉卧。
自谓景物幽,绝唱无人和。
朅来憩水滨,光渌静无涴。
一见罗夫子,道眼俱看破。
始知蠛蠓飞,未识天壤大。
万竿旌旗林,五车牛马驮。
羡君如籍咸,愧我非白驾。
续貂慙斐然,君恕毋督过。
莺啼序
宋赵文
初荷一番沃雨,锦云红尚卷。隘华屋、赋客吟仙,候望南极天远。还报道、飘然紫气,山奇水胜都行偏。却归来领客,水晶庭院开宴。
窗户青红,正似京洛,按笙歌一片。似别有、金屋佳人,桃根桃叶清婉。倚薰风、虬须正绿,人似玉手挼纨扇。算风流,只有蓬瀛,画图曾见。
谁知老子,正自萧然,於此兴颇浅。只拟问、金砂玉蕊,兔髓乌肝,偃月炉中,七还九转。今来古往,悠悠史传,神仙本是英雄做、笑英雄、到此多留恋。看看破晓耕龙,跨海骑鲸,千年依旧庙脸。便教乞与,万里封侯,奈朔风如箭。又何似、广山一任,种竹栽花,棋局思量,墨池挥染。天还记得,生贤初意,乾坤正要人撑拄,便公能安隐天宁肯。待看佐汉功成,伴赤松游,恁时未晚。
问梅
宋方蒙仲
夜月玉堂前,春风紫盖边。
想君都看破,宁与我周旋。
金盏子·眼底时光
宋陈著
眼底时光,奈老来、如何奈得秋何。黄叶最多情,天分付、凉意一声先做。是处著露莎蛩,也酸吟相和。新雁想,飞到故都徘徊,未忍轻过。往事是堪唾。红枣信、烽折尽任他。湖山桂香自好,笙歌舫、沈沈醉也谁拖。可怜瘦月凄凉,把兴亡看破。如今□,但留下满城□,西风悲些。
书事二首
宋刘克庄
空空都没一行书,行行徒矜九尺躯。
面上带妖真可耻,脚中有鬼不容扶。
末年铁拐传仙诀,他日金锥抉冢珠。
泉下定为明允笑,果能看破半山无。
题李杜苏黄像·太白
宋洪咨夔
金銮天子如天大,九万里鹏容几个。
寻常沟渎虾蟆过,红锦宫袍空看破。
故书收拾归去来,倚杖斜阳唱谁和。
与政仲端夫敬叟季仙至旧圃采采芙蓉金菊之妙
宋刘学箕
秋阳杲杲秋月明,秋风泠冷秋露沮。
萧骚池上万松竹,凤笙龙管吹秋声。
山亭与客坐夕阴,眼照万象前横陈。
一年好处在此好,妙质欲纪难状名。
那知天上诗酒星,翩然驰鲸来玉京。
浩然相对发思奇,句法普现千古情。
诗成不用世间语,五言七字虚皇吟。
霞明皎皎芙蓉城,香霏楚楚月魄精。
海棠婉变斗毓艳,江梅冷淡同芳馨。
东篱采采万叠金,西畴更刈千顷秔。
人生得此亦不恶,措辞莫谩悲秋生。
先生年来真脱俗,看破世间荣与辱。
胸怀坦荡适四时,岂但芳华竞驰逐。
祗今忘物物忘我,物我两忘机印可。
不知门外秋水深,不识纷纷朝市心。
榨头新刍蚁初熟,芡盘剥珠茭切玉。
是秋是春两难分,折花荐酒酒痕湿。
万缘空处罢休休,八表神期汗漫游。
醉乡广大尘世促,明日酒醒诗载续。
【原题】:
与政仲端夫敬叟季仙至旧圃采采芙蓉金菊之妙时之所当艳者江梅海棠烂然照目可无数语纪之为书长句
柳
宋洪咨夔
天机日与物华新,妩绿柔黄触拨人。
精采只消些子雨,腰肢无着许多春。
兴亡萤苑迷楼梦,荣辱孤山麯院尘。
醒眼年来浑看破,万缘分定不须颦。
满庭芳 授记定庵
元李道纯
学佛学仙,参禅穷理,不离玄牝中间。可怜迷谬,往往□相瞒。一味寻枝摘叶,徒坐破、几个蒲团。堪伤处,外边寻觅,笑杀老瞿昙。些儿真造化,诚能亲见,胆冷心寒。定庵高士,好向定中参。看破娘生面目,把从前、学解掀翻。真空透,髑髅迸破,真主自离庵。
庆春泽·春困时光
宋陈著
春困时光,风流昨梦,逢花便自醒醒。回首宣和,宫莺掖燕相迎。归来只恋春山好,到上林、枉是亲曾。又谁知,自有蟠松,相与论盟。
阑干可是妨飞去,怕惊尘涴却,翠羽红翎。舞态亭亭,浑疑暗折韶声。堪人眼处还看破,道凤来、难与真争。醉扶归,但见啼鹃,怨夕阳亭。
赠薛总管弃官从□
宋陈著
壮年自下退工夫,看破人閒戏剧图。
灵运在家心已放,知章还里计非迂。
梅花梦好抛鸳侣,蕙帐閒多引鹤雏。
湖海风波任澎湃,白云飞处结屠苏。
赠蒋儒宗算星辰
宋姚勉
看破浮荣醉色醒,如贪青紫岂明经。
只烦君把天机泄,四海如今几福星。
洞庭寄所思
唐赵嘏
日断兰台空望归,锦衾香冷梦来稀。书中自报刀头约,
天上三看破镜飞。孤浪谩疑红脸笑,轻云忽似舞罗衣。
遥知不语坐相忆,寂寞洞房寒烛微。
晓兴
宋陆游
乱蝉嘒新秋,老木立清晓。
我亦岸纶巾,寄傲万物表。
大千藏粒粟,浩劫过飞鸟。
痴子居其间,利欲自缠绕。
可怜荣进意,未向盖棺了。
浮名更吓鬼,白垩写丹旐。
我於斯世事,看破自少小;老矣更何求,归哉憩林沼。
红楼梦曲
清曹雪芹
为官的,家业凋零;
富贵的,金银散尽;
有恩的,死里逃生;
无情的,分明报应;
欠命的,命已还;
欠泪的,泪已尽:
冤冤相报实非轻,
分离聚合皆前定。
欲知命短问前生,
老来富贵也真侥幸。
看破的,遁入空门;
痴迷的,枉送了性命。
好一似食尽鸟投林,
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注释】:
这是《红楼梦曲》总收尾的曲子。
《飞鸟各投林》,是“家散人亡各奔腾”的另一种说法,与“树倒猢狲散”同义。
这首收尾的曲子是对以贾家为代表的封建贵族阶级命运的概括,也可以说是一首带有朴素辩证法思想的主题歌。
作者一生由“饮甘餍肥”的贵族子弟跌落成一个“举家食粥”的落拓文人。他看到封建社会处处充满矛盾斗争,一切都在运动,都在产生和消失。这种客观的辩证法印在作者头脑中,就形成了他朴素的辩证法观念。在第十三回中作者通过秦可卿之口说:“常言‘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否极泰来’,荣辱自古周而复始,岂人力所能常保的。”这就是说“物极必反”,有始必有终,有盛必有衰,这个客观规律是任何人都无法抗拒的。这首《飞鸟各投林》的曲子等于宣布:凡是封建统治阶级所拼命追求和维护的一切,都是注定要灭亡的。曹雪芹依据他的朴素辩证法思想忠实地描绘了大观园内外的社会生活,正像他自己宣称的:“至若离合悲欢,兴衰际遇,则又追踪蹬迹,不敢稍加穿凿”,因而《红楼梦》所反映的贵族家庭的兴衰始终,是符合历史的辩证法的。作者写他们的“极盛”,正是要反衬他们的“极衰”;写他们的“赫赫扬扬”,正是要反衬他们的“烟消火灭”。高鹗续写的后四十回写贾家最后又“沐天思”、“延世泽”、“兰桂齐芳”,安排一个不喜不悲的“团圆”结局,是违背曹雪芹原意的。曹雪芹设计的结局是“乐极悲生,人非物换”,“树倒猢狲散”。按照作者朴素辩证法的观点,荣国府并不永远“荣”,有荣必有枯,而且要枯得很惨;宁国府也不永远“宁”,有宁必有危,”终要有破家灭族的一天。从脂砚斋批语透露的曹雪芹所写的八十回以后的部分情节看,贾家败落后,当年“金窗玉槛”、“珠宝乾坤”的大观园要变成“落叶萧萧,寒烟漠漠”的一片凄凉颓败景象。被撵出大观园的宝玉和宝钗要有一段“寒冬噎酸齑、雪夜围破毡”的困苦生活;王熙风要有一个“身微远蹇”、“回首惨痛”的可悲下场;惜春要沿门托钵,“缁衣乞食”;贾赦、贾珍之流要被撤职罢官,扛上枷锁,或被杀头,或被流放充军。贾家如此,与他们有关联的其他史、王、薛三族也一样,得势时他们互相“扶持遮饰”,势败时也要一齐完蛋。他们都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了去。这首《飞鸟各投林》的曲子,就是对他们下场的形象描绘。
曹雪芹毕竟是二百多年前封建贵族出身的一位作家,他的世界观中存在着深刻的矛盾:他对他出身的贵族阶级充满厌恶和愤慨,但又和这个阶级难解难分地联在一起;他清楚地看到这个阶级不配有更好的命运,但又不知道谁是历史的主人;他尖锐地揭露和批判了封建社会的腐败,但又提不出超出封建主义范畴的政治思想。他看到了社会现象的发展和变迁,但只是把它看成是一种简单的循环,如认为“荣辱自古周而复始”,就是错误的“历史循环论”。所有这些都反映了曹雪芹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性,也反映了他朴素辩证法思想的局限性。
周汝昌先生在《红楼梦与中华文化》中有一个论断,认为这首曲子是《红楼梦》全剧三大主线之一的“人散”。原文摘录如下:
……这第三条大线就是“人散”。人散虽与家亡相联,又自成体段,前文已经说过。秦可卿与风姐托梦的结语,说了两句七言诗——秦可卿也能诗!岂不甚奇?须知所谓“正邪两赋而来”之人,大抵皆属于诗人型.这是个专题,宜有专文讨论。如今只说可卿最后说道是:“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署名“梅溪”的,于此便批:“不必看完,见此二句,便欲堕泪。”可知这人散一线,是书中最后的一局——也就是结局,所以它独自构成一大经纬。
“三春去后诸芳尽”,有几层涵义。一即字面义;三春(孟、仲、季,即“九十春光”)过去了,百花凋谢.二是“三春”又指书中所叙三次重要的元宵佳节——第十八回省亲,第五十四回夜宴,与八十回后某回的一次元宵节(大约是巨变的发生)。三是“三春”又指贾氏姊妹,元、迎、探,特别是探春一去,方是人散的总溃之始。这两句诗总括地表述了大势.我们当然还是“欲知其详”。我以为这就要向雪芹给我们留下的另一段曲文去参会——就是第五回《红楼梦曲子》正曲第末支,那首惊心动魄的《飞鸟各投林》: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冤冤相报实非轻。分离聚合皆前定。欲知命短问前生。老来富贵也真侥幸。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单只这“飞鸟各投林”五个大字,已然道尽了“人散”的意味。这曲子笔大如椽,音调悲慨,总结了全书,我说是“结局”,全书的结局就是“人散’。大约不是我的一时的错觉吧!
这首极端重要的曲文,是探佚学和结构学的一把关键之启钥,纲领之提挈,把它研究透彻、的确了,将是“红学’的一大贡献。但就我个人来说,一时还未能做到。只有一些零碎的看法,姑且提供参考。
这首曲文应是每句暗切一入之?事。例如“有恩的,死里逃生”,是指巧姐,正谓“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者是矣。又如“欠泪的,泪已尽”,人人都能指为晴切黛玉。即此二例,其曲文体例确然可知,非我们穿凿可比。循此体例,就可以试作推寻了鄙意如下:
为官的,家业凋零 ┓
富贵的,金银散尽 ┛——两句总括“家亡”
有恩的,死里逃生——巧姐
无情的,分明报应——宝钗、妙玉
欠命的,命已还——元春
欠泪的,泪已尽——黛玉
冤冤相报实非轻——迎春
分离聚合皆前定——探春、湘云
欲识命短问前生——凤姐
老来富贵也真侥幸——李纨
看破的,遁入空门——惜春
痴述的、枉送了性命—一秦可卿
以上十二句,本以为恰好分属十二钗,但首二句并非妇女之事,而脂批于此正有总括荣宁的语义(其实应是总括贾王史薛四门),那么可知此二句是先从“家亡”领起,以下才是每句分属。又由于只剩下了十句,而“分离、聚合”明明是两者的合词并咏,这又明白了还有一句应该也是合咏二人,于是我寻找这个可能性时,发现“看破的,遁入空门”也可能包括妙玉惜春二人而言。但细味其言,终以指惜春更为切合,盖妙玉之出家,固幼年多病,为父母所舍身,又因避权势仇家之难,方进京入园的,并非“看破”之故,因此我仍以本句只指惜春,而并妙姑于宝钗一起,理由全在不能忘记“报应”二字是眼目。宝钗属于“无情”,书中有明文点破(她抽的花名酒筹是“任是无情也动人”,是为力证。),这样是合榫的。
另需说明的则尚有元春、凤姐、迎春三人的分屑,以其容或招来争议,所以也是研讨的题目。我将凤姐隶于“命短”句下,理由也是书有明文暗示之处。元春原系死于非命,实因政治变故而致,受
作者:陈秋月 回复日期:2004-2-11 23:24:00
逼而亡(如书中暗示如杨贵妃),故为“欠命”。迎春为何隶于“冤冤相报”之下呢?这井非指此无辜少女本身,而是罪孽在她父亲贾赦,贾赦多行不良,贪货好色,害人性命,如姜亮夫教授所见旧抄本,贾氏之败实由贾赦之罪发而引起,他害了两条人命。我以为这两条命案皆是女子,其一即鸳鸯,说详后文。另一条女命当然也是因他好色图淫而致某女于死(疑是嫣红,说亦详后文)。所以冤冤相报是说他害人家的女儿,孙绍祖也害了他的女儿,是即曲文的本意。
以上的推断,不敢望条条妥贴,然而大局亦可概见。“人散”是“金陵十二钗”的主调与终曲。当然,“人散”的实际,所包远比十二钗丰富得多得多,举凡两府一园中的众少女,皆在此数,是全书一大收场关目。本节不及多述下。
俞平伯先生在《红楼梦辩》中也有一段关于这首曲子的文字,摘录如下:
……“《十二钗曲》末折是总结;但宜注意的,是每句分结一人,不是泛指,不可不知。除掉‘好一似’以下两读是总结本折之词,以外恰恰十二句分配十二钗。我姑且列一表给你看看,你颇以为不谬否?(表之排列,依原文次序。)
为官的,家业凋零——湘云
富贵的,金银散尽——宝钗
有恩的,死里逃生——巧姐
无情的,分明报应——妙玉
欠命的,命已还——迎春
欠泪的,泪已尽——黛玉
冤冤相报实非轻——可卿
分离聚合皆前定——探春
欲识命短问前生——元春
老来富贵也真侥幸——李纨
看破的,遁入空门——惜春
痴述的、枉送了性命——凤姐
这个分配似乎也还确当。不过我很失望,因为我们很想知道宝钗和湘云底结局,但这里却给了她们不关痛痒这两句话,就算了事。但句句分指,文字却如此流利,真是不容易。我们平常读的时候总当他是一气呵成,那道这是‘百衲天衣’啊!”
作者:陈秋月
天宝宫词十二首寓感(《草堂雅集》题云“唐
明顾德辉
十三女子擘箜篌,选作梨园第一流。
却道荷花真解语,岂知萱草本忘忧。
红鸾不照深宫命,翠凤常看破镜羞。
舞得太平并万岁,五年谁赐锦缠头。
【原题】:
天宝宫词十二首寓感(《草堂雅集》题云“唐宫次铁雅先
生无题韵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