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
青年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希望,带领着我们走向更远的地方,找到更多的目标,做好更多的事情
青年往往有极强的自我意识,这本是审视自我、开发潜能的密钥。然而不少青年却因此质疑集体主义,将“小民尊严”摆在极高的位置,拒绝做“集体的螺丝钉”。这样做实则曲解了身处集体中“担当”的含义。我们要“担当”,绝非煽动青年为他人作嫁衣裳。健康的“担当”是青年积极进取,追求性灵,用自己的方式为社会添砖加瓦。青年们先要破除个人中心主义的话术,悦纳“担当”,方可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
既然“担当”要求青年在发展自己的同时对社会做出贡献,认识到个人的位置,理解自己“责任”的内核就很有必要了。如果军人坚守岗位时,想到的是保家卫国;老师手执教鞭时,想到的是春风化雨;警察奔走八方时,想到的是除暴安良——人类的辛劳便有了意义,“各尽所能”便成为了“担当”。也许某些在世俗的眼光看来微不足道的工作,正体现了个人对世界的付出。
“担当”二字听来像老学究的碎碎念,却决不是空中楼阁。事实上,“担当”之于青年正如甘霖之于禾苗,灯塔之于行船,而不是居高临下的指责。当我们承担起集体的责任,便建立起一条联系社群的纽带,一举一动都能得到真切的反馈。当你迷茫的时候
我们强调“担当”能指导人生方向,并非说“担当”就是人类的福报。我们须知道“担当”是必需的,也必然是辛苦的,但人生的一大原旨就是要从“苦”中品出“甜”来。既然“担当”意味着与外界的交流,没有它,我们如何获取人心所必需的认同感呢?苏格拉底有言:“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我们将“担当”揉到“理想”里去
许多人以为“担当”非要做到“大庇天下寒士”,做到“国土无双”。然而曹植在《求自试表》中写道“尘雾之微,补益山海;萤烛末光,增辉日月”,这正是践行“担当”最阳光的心态。我们须知道“担当”的目的不是向大众献媚,乞求一些可怜的关注,而是通过参与创造社会价值,发掘个人价值
愿青年朋友不畏艰难,砥砺前行,学会担当,活出青春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