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通俗有趣的唐诗,诗人竟然因此金榜题名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看了这几句,很多人一定以为这是一首闺阁诗。大意是:昨晚的洞房之夜红烛通明,今早起来要拜见公婆,行礼奉茶。梳洗打扮收拾妥帖又问夫君,眉毛画得可合时宜,衣裳穿得可还得体?寥寥几语,把一个新婚妻子羞涩、紧张的心理刻画得惟妙惟肖,呼之欲出。但是诗的名字是《近试上张水部》,译成白话就是:临近科考写给张水部。张水部就是中唐著名诗人张籍,水部是他的官名。这样看,它就不应该是闺阁诗了。
诗的作者叫朱庆馀,一个进京赶考的南方青年。虽然满腹经纶,学富五车,但是临近考试,心里还是有些忐忑。
在唐朝,科考是不封名的,就是说考官批阅卷子是能看到考生名字的。所以大考之年,流行这样一种做法,就是考试前,考生们会把自己的作品呈给一些在当时社会有一定影响力的人,以此来扩大自己的知名度,为自己造势,以引起主考大人的关注,这还有个名叫行卷。朱庆馀也想这么做,于是,他把自己的二十多篇文章连同这首诗,一并奉给张籍。
“苏州司业诗情老,乐府皆言妙如神”这是王安石对张籍创作成就的评价。他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可见其诗词造诣。我们熟悉的“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都是他的佳作。所以朱庆馀就选了这个诗品、人品俱佳的张水部。
说到这,这首诗隐含的意思也就一目了然:朱庆馀把自己比作新娘子,把张籍比作丈夫,那主考官自然就是公婆了。“张大人您看我这文章,能不能得到主考大人的认可”?诗是真好,含蓄形象,妙趣横生。
看了朱庆馀的文章和诗,张籍回了这首:
《酬朱庆馀》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抵万金。
字面意思是,一个精心修饰,如清水芙蓉般的越州女孩,在澄澈的湖面上采菱,她知道自己娇艳可人,但还不是特别自信。其实,那些穿着精美绸缎的姑娘,并不让人看好,你清歌一曲便抵得上万两黄金。
他把朱庆玉馀比成美丽的越家女,把齐纨喻作平庸的人和作品。告诉朱庆馀:”你文章好,人品好,我很欣赏你,你会榜上有名的”。同样用了比兴手法,贴切自然,含蓄蕴藉。
唱得巧,和得妙,异曲同工,珠联璧合。
虽然和这个朱庆馀仅一面之交,但爱才惜才的张籍还是不遗余力的宣传、推荐了他,使他短时间内声名鹊起。果然,这一年,越州才子朱庆馀金榜题名。
当年,同样是赴京科考的张籍,用了同样的方法,得到了大文豪韩愈的鼎力相助,成就了张籍的仕途人生。
一曲唱和诗,唱出了中华诗词的含蓄美,和出了中华民族的人情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