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厚学诗词网,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诗词 > 古诗集锦

含暮的诗句

作者:admin来源:厚学诗词网发表于:2020-04-22 15:23:30阅读:106

寒食与客游东湖


曾几

官曹颜状满尘埃,负郭陂湖眼为开。
春色少留如过客,赏心多病只寒灰。
黄童白叟喜相告,皁盖朱幡能一来。
日暮游人归去尽,沙头鸥鹭与徘徊。


塞鸿秋


元无名氏

东边路、西边路、南边路。
五里铺、七里铺、十里铺。
行一步、盼一步、懒一步。
霎时间天也暮、日也暮、云也暮,
斜阳满地铺,回首生烟雾。
兀的不山无数、水无数、情无数。


长相思·酒孤斟


程垓

酒孤斟。客孤吟。戏马台荒露草深。英雄何处寻。爱登临。莫登临。定是愁来关客心。暮天烟水沈。


调笑令·渔父


苏轼

渔父。渔父。江上微风细雨。青蓑黄箬裳衣。红酒白鱼暮归。归暮。归暮。长笛一声何处。


赠隐公(一作赠隐上人)


耿湋

世间无近远,定里遍曾过。东海经长在,南朝寺最多。
暮年聊化俗,初地即摧魔。今日忘尘虑,看心义若何。


题魏万成江亭


刘长卿

萧条方岁晏,牢落对空洲。才出时人右,家贫湘水头。
苍山隐暮雪,白鸟没寒流。不是莲花府,冥冥不可求。


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


刘长卿

流落征南将,曾驱十万师。
罢归无旧业,老去恋明时。
独立三边静,轻生一剑知。
茫茫江汉上,日暮欲何之。

【注释】:
三边:指幽、并、凉三州边远诸郡,泛指边疆。

【简析】:
久历沙场征战,年老罢归,不免有苍凉之感。“老去恋明时”既是对当朝的溢美,也是对“曾驱十万师”的依恋;而“日暮欲何之”,则又是对当局婉转的讽刺。

------------------------------------------------
  这是一首写给退役将军李中丞的送别诗。诗中以深挚的感情颂扬了将军久经沙场,忠勇为国,廉洁奉公的精神品质,对老将军晚年罢归,失意回乡,流落四方的遭遇表示了深刻的同情。本诗人物形象刻画得十分鲜明,感情慷慨激昂,苍凉悲壮。
  
  诗的前六句,刻划老将军舍身为国,英勇奋战的神威形象,用语十分豪壮:“流落征南将,曾驱十万师。”这位穷困落魄的征南将军,曾经是指挥过十万大军驰骋沙场,战功显赫的将领。
  “罢官无旧业,老去恋明时。”告老还乡时,没有家业,只得流落他乡,四处飘零,年老了还怀念着政治清明的时代。
  “独立三边静,轻生一剑知。”将军当年平定了三边,如今边境依然十分平静,他舍身为国,身经百战的一生,只有他随身佩带的宝剑才知道。
  
  诗的后两句,寓情于景,含蓄地表现了老将军年纪老迈时的不幸遭遇,情调悲怆,感人至深:
  “茫茫江汉上,日暮欲何之。”在茫茫的江汉平原上,日暮时分,老将军要到什么地方去呢?
  
  注释:
  ①中丞:御史台之长官,受公卿奏事,举劾案章,与御史中丞略同。
  ②汉阳:今属湖北。
  ③别业:别墅。
  ④驱:策马前进,引申为率领。
  ⑤明时:对自己所处时代的美称。
  ⑥三边:汉代指幽、并、凉三州边远诸郡,泛指边疆。轻生:勇敢杀敌,视死如归。
  ⑦江汉:泛指江水。何之:何往。


杨树临风
[url=http://www.hongxiu.com/diary/view/view.asp?id=826348]http://www.hongxiu.com/diary/view/view.asp?id=826348[/url]

咏潇湘八景各一首·潇湘夜雨


刘克庄

楚泽秋声早,湘山暮色遥。
偏来短篷上,终夜滴萧萧。


别永福诸友


熊禾

高哉永阳山,清哉永阳水。
不须问芝岭,不须寻桃源,
桃源芝岭近在永阳里。此山朝朝暮暮有爽气,
此水一点不受汙泥滓。黼冕峨峨尽周献,
弦诵洋洋尚周礼。员颅方趾天地间,
靖献此心固何尔。梅坡先生真绝俗,
夜月清标照寒水。年移物换耳不闻,
不挠不汙直如矢。留远先生心更苦,
风雪漫漫燕万里。腴田好爵某不顾,
攜手河梁得鱼泚。暘彼诸老皆典刑,
三叹此邦皆俗媺。嗟哉世之人,
醉中偷生梦中死。高冈千仞亦陵迟,
狂众一啜滔滔是。如此衣冠古人物,
直入画图播青史。更有一事兴我闻,
后生尚及见典刑。兵戈生长三十载,
豪杰岂必文王兴。迩来童冠入小学,
有文何啻百许人。虽然文章亦未授,
山深最喜习气淳。万方飒飒声一概,
此地未着裘马尘。甘能受和白受来,
岂有质实无其文。古云变鲁可至道,
百年正学亦失真。尼山一何高,
泗洙一何深。圣门登临别是一般起,
处处山水满我仁智心。悠悠沮泉涤我虑,
飘飘长风吹我襟。认取当年咏归意,
与我同赋暮春吟。


青门饮 寄宠人


时彦

胡马嘶风,汉旗翻雪,彤云又吐,一竿残照。古木连空,乱山无数,行尽暮沙衰草。星斗横幽馆,夜无眠、灯花空老。雾浓香鸭,冰凝泪烛,霜天难晓。长记晓妆才了,一杯未尽,离怀多少。醉里秋波,梦中朝雨,都是醒时烦恼。料有牵情处,忍思量、耳边曾道。甚时跃马归来,认得迎门轻笑。

【注释】:
此词为作者远役怀人之作 。词的上片纯写境界,描绘作者旅途所历北国风光,下片展示回忆,突出离别一幕,着力刻绘伊人形象。
本词上片开始几句,作者将亲身经历的边地旅途情景,用概括而简炼的字句再现出来。“胡马”两句,写风雪交加,在呼啸的北风声中,夹杂着胡马的长嘶,真是“胡马依北风”,使人意识到这里已离边境不远。
抬头而望,“汉旗”,也即宋朝的大旗,却正随着纷飞的雪花翻舞,车马就在风雪之中行进。“彤云”两句,写气候变化多端。正行进间,风雪逐渐停息,西天晚霞似火,夕阳即将西沉。“一竿残照”,是形容残日离地平线很近。借着夕阳余晕,只见一片广阔荒寒的景象,老树枯枝纵横,山峦错杂堆叠;行行重行行,暮色沉沉,唯有近处的平沙衰草,尚可辨认。
“星斗”以下,写投宿以后夜间情景。从凝望室外星斗横斜的夜空 ,到听任室内灯芯延烧聚结似花,还有鸭形熏炉不断散放香雾,烛泪滴凝成冰,都是用来衬托出长夜漫漫,作者沉浸在思念之中,整宵难以入睡的相思之情。
下片用生活化的语言和委婉曲折的笔触勾勒出那位“宠人”的形象。离情别意,本来是词中经常出现的内容,而且以直接描写为多,作者却另辟蹊径,以“宠人”的各种表情和动态来反映或曲折地表达不忍分离的心情。
“长记”三句,写别离前夕,她浅施粉黛、装束淡雅,在饯别宴上想借酒浇愁,却是稍饮即醉 。“醉里”三句,写醉后神情,由秋波频盼而终于入梦,然而这却只能增添醒后惜别的烦恼,真可说是“借酒浇愁愁更愁”了 。这里刻画因伤离而出现的姿态神情,都是运用白描和口语,显得宛转生动,而人物内心活动却从中曲曲道出。
结尾四句,是作者继续回想别时难舍难分的情况,其中最牵惹他的情思 ,就是她上前附耳小语的神态。
这里不用一般篇末别后思念的写法,而以对方望归的迫切心理和重逢之时的喜悦心情作为结束。耳语的内容是问他何时能跃马归来,是关心和期待,从而使想见对方迎接时愉悦的笑容,于是作者进一层展开一幅重逢之时的欢乐场面,并以充满着期待和喜悦的心情总收全篇。
这首词写境悲凉,抒情深挚,语言疏密相间,密处凝炼生动,疏处形象真切。词中写景写事笔墨甚多,直接言情之处甚少 。作者将抒情融入叙写景事之中,以细腻深婉的情思深深地感染读者。

对雨,赠济阴马少府,考城蒋少府,兼献成武


刘长卿

繁云兼家思,弥望连济北。日暮微雨中,州城带秋色。
萧条主人静,落叶飞不息。乡梦寒更频,虫声夜相逼。
二贤纵横器,久滞徒劳职。笑语和风骚,雍容事文墨。
吾兄即时彦,前路良未测。秋水百丈清,寒松一枝直。
此心欲引托,谁为生羽翼。且复顿归鞍,杯中雪胸臆。


登锦城散花楼


李白

日照锦城头,朝光散花楼。金窗夹绣户,珠箔悬银钩。
飞梯绿云中,极目散我忧。暮雨向三峡,春江绕双流。
今来一登望,如上九天游。


清平乐(六)(《花间集》失收此首)


韦庄

琐窗春暮,满地梨花香。
君不归来晴又去,红泪散沾金缕。
梦魂飞断烟波,伤心不奈春何!
空把金针独坐,鸳鸯愁绣双窠。


兴元府园亭杂咏·凝云榭


文同

朝云南山吐,暮云北山翕。
来往高榭中,留者颇堆积。
坐客如久之,去须襟袖湿。


次韵杜无逸西园独坐九绝句


傅察

南浦送微波,西山来远绿。
日暮独盘旋,恨然抚孤竹。


阳华夫人词


李复

阳华少人人,飞香度青冥。
轻明弄余妍,疏云含晓星。
粲然启玉齿,流电交回荧。
立久忽飘去,暮山风泠泠。


丙戌元日二首


方回

犹忆儿时襁褓中,天南跋涉到江东。
间关岭海三千里,倏忽星霜六十翁。
追远无涯心事苦,苟生何益暮途穷。
雪消日薄寒尤力,独倚危楼数过鸿。


次韵恢大山拟古三首


方回

高不至元恺,下不为庶顽。
木雁有不幸,雾豹藏其斑。
天衢龙凤翔,万一冀附攀。
未若颂我酒,善闭刘伶关。
岁寒昆虫蛰,日暮飞鸟还。
小侯大者王,焉识商颜山。


水龙吟 雪次韵


吴存

一天云似穹庐,山川惨淡还非旧。兴来欲唤,赢童瘦马,寻梅陇首。有客遮留,左援苏二,右招欧九。问聚星堂上,当年白战,还更许,追踪否。却拥重裘深坐,看飞花乍无还有。老来拈笔,不禁清冻,频呵龟手。想见南山,少年射虎,臂鹰牵狗。暮归来脱帽,销金帐里,饮羊羔酒。


秋景诣琅琊精舍


韦应物

屡访尘外迹,未穷幽赏情。高秋天景远,始见山水清。
上陟岩殿憩,暮看云壑平。苍茫寒色起,迢递晚钟鸣。
意有清夜恋,身为符守婴。悟言缁衣子,萧洒中林行。


  • 上一篇: 含普字的诗句
  • 下一篇:含曾子的诗句
  • 相关栏目: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古诗词鉴赏
  • 古诗词考题
  • 先秦诗歌
  • 汉朝诗歌
  • 近当代诗歌
  • 汉赋精选
  • 古诗集锦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Copyright © 2012-2022 厚学诗词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