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风俗
俗话说的好:“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知道我的家乡六安金寨也不例外。
“未吃端午粽,寒衣不可送。”包粽子是一项在端午节必不可少的习俗。而且必须是亲手制作。在这一次端午,我有幸与奶奶一起上山包粽子。
粽叶,原名芦叶。虽然山上随处可见,但选粽叶还是有讲究的。“从色、新、形这三点去判断。颜色不深不浅,新鲜且完整,这样的粽叶才能包粽子。”奶奶一边挑粽叶,一边对我说。
包粽子是最主要的环节。毕竟粽子的外形和口感构造都在这一步了。把三片粽叶弯成一个三角漏斗状,放入洗好的糯米,再依次放入豆沙、腊肉、大枣、白糖等粽心。用糯米盖好,再用粽叶一圈一圈包好,拿一根红绳子斜斜的打一个福结,这样一个粽子就算大功告成了。我越包越起劲,爸爸妈妈也过来帮忙。终于把一盘粽子全包好了。
最后的环节就是下锅蒸粽子了。需要时不时往炉子里添柴火。我迫不及待想尝尝自己的手艺,才过了十几分钟就围着锅团团转,无奈奶奶说至少要蒸半个小时,只能望着锅叹气时的冒烟的样子干着急。对锅中的一切只能猜想:糯米应该是软糯的吧,腊肉应该煮软了吧,豆沙吃起来总该是面面的了,枣子必大了两三倍……在我又焦急的等待了十几分钟后,终于可以出锅了!
奶奶刚揭开锅盖,我就迅速拿了一个粽子,也顾不上烫手了,三下五除二解掉绳子,扒开粽叶。咬上一口,映入眼帘的与想象中的差不多,只不过糯米有了一丝丝褐色,准是大枣放多了。肉是软的,腊肉也是软的。一口咬下去软糯又可口,还夹杂着一丝粽叶的清香。这个时候,满屋子都是幸福的味道。一家人都对粽子的味道赞不绝口。
“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每个地方的人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正因为有了这些习俗,才能把节日过的欢声笑语,多姿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