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邕
又是一个月光寒冷得如同一池寒水的夜晚,在一轮冰冷的圆月下面,只有风还在肆虐,树影斑驳了,无力地摇了几下便停了。
远处几声犬吠,在惨淡的凄月之下,很快就止了,大概是耐不住这寂寞了吧。
月光照在这边的山头上,也翻过那山头,去照铁栏之中的人儿了,透过小小的铁窗,投射到了潮湿的稻草上。
在那个阴冷的一隅,月光无法照到,而只能由黑暗在那里猖獗,吞噬一切,他——文人蔡邕默默地坐着,忧愤又一次像蔓草般疯长。
当年的都城不太平静,“妖异”现象迭发,人人惊恐。
皇帝诏问,群公卿士为求自保,都守口如瓶。
而我直言上奏,认为妇人、宦官干预政事,是怪异之事发生的原因之一,并弹劾了四个贪赃枉法的大臣,举荐包括前任太尉刘宠在内的几个清廉之士。
这是作为大臣的直言之谏与一片忠心,何罪之有?
四围那样静,只他一人,偶尔还有铁链发出的叮当声,回荡在那个冷冷的一隅,甚至有些阴森。
铁窗之外,同样是一个无声世界,此时大地已经深深进入了梦乡,万物都随着大地的胸膛一呼一吸,唯独他还醒着。
也许是太过寂静,远处竟然传来了笛声,只是太过遥远,那笛声时断时续,在万籁俱寂的夜里飘呀飘的,幽雅动听,令人兴奋。
“曾经,你博学多闻,师从太傅胡广,汲取百家之言,创作《释诲》,征召为掾属,受到厚待,拜为郎中,东观校书,升任议郎,期望着自己能够为国效力,然而废除近禁,不拘于三互法的奏折却杳无音信,密言七事,却最终为自己惹下杀身之祸,幸得陛下信任才保住一条性命,后又被董卓强招,虽为他所敬重,然他终为卖国之贼,如今又无辜入狱,你难道不怨吗?”
他正要回答,然而心中的那个声音又再次响起:“你如今身陷囹圄,搜集的汉史恐怕也难以写完了,昔者司马迁虽狱中受辱,但终完成《史记》,以成一家之言,而你……”
他只哀声叹了口气,远处的笛声却更加地幽怨。
思绪的飘飞使得他看到更远的过去,而他心中却始终坚定着一个信念:大丈夫能屈能伸,自己虽在混乱的历史中漂泊一生,进忠言,遭排挤,匿江湖,被强招,到如今的陷囹圄,然志不悔,人生在世,心正天地便正,志如此,何悔当年耶?
铁窗外的月光如今已不照他了,而转而去照远处了。
十几天后,王允府内,夜。
月光透过雕花窗,留下斑驳的黑影,堂中的烛火映出一个人的半个脸,王允反复踱步堂中,脑中时不时地想起过去之事,慨叹蔡邕之才,“蔡邕呢?”
“禀大人,几天前他已死于狱中。”
远处依稀的是断续的弦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