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情
“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移泪烛。”秋情缠绕,才下眉头,又上心头。秋情是深夜怨妇的孤枕,是羁旅客子寓所的哀叹;是深闺盛不下的相思,是戍守将士羌管的悲鸣。
当无边落木萧萧下,当残花败尽剩枯枝,落日楼头上,思妇喁望,误识鸿雁归舟。那满腔的愁绪何以排遣?那填膺的愁苦向何人诉说?
离情最苦,一旦品尝,刻骨铭心,撕肝裂胆。“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崔莺莺十里长亭送张生进京赶考的别离场景,令人透心彻骨,唏嘘不已。难怪杂剧家王实甫先生写到此处,悲怆怀抱,呼天抢地,口吐鲜血,昏死过去。实乃真情感人,场景伤人,他触碰到了作者内心最柔软的部分。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何限恨,倚栏杆。”李璟位高为帝,生性懦弱,加上内外矛盾重重,江山危如累卵,面对秋风秋雨,触景伤情,悲怆难耐,自伤怀抱。“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和他父亲李璟一样,治国理政无能,却是写词赋诗的行家里手。中国文化史上有个怪现象,外敌入侵,国破家亡之际,往往催生片刻的文化繁荣,他们长以家国往事,山河破碎为题材,咏叹之,长歌之,抒发胸中块垒,思念江山情怀。
秋风紧,天气寒。古人往往在这个季节寄送寒衣,捎书鸿雁。我生活的城市东北方向,有闻名中外的齐长城,我曾数次登临,秋登为最。当我抚摸着厚厚的墙体,思绪飘远。古时戍守的将士枕戈待旦,警觉灵动的目光仿佛就在眼前。寒风渐紧的秋季里,是否也翘首等待远方寄来的寒衣?古人已渐行渐远,鸣镝戕矛也已销声匿迹,但战争的烽烟和斑驳的长城,将永远留存在厚重的历史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