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雪求暖,烧灯续昼
时至今日,科学的快速发展,让人们可以便捷的认知到月球上的一切。而人们所认知的月球,却与中国人传统浪漫思想中的月亮相驳。看似,浪漫的想象与现实的科学产生了巨大的冲突。实际上,浪漫与科学相互依存。
虽然,科学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枯燥乏味的。但这,并不代表,科学之中就不能拥有浪漫。在中国诗词大会表现出色的陈更,她就是一个理科生,或者说,是一位科学家。她选择的专业是关于人工智能,这样的专业不能说是有趣。可她就在枯燥的科学中,以传统浪漫,为自己的生活添砖加瓦。
不但是她,世界上有多少人身为科学家的同时,也是一个艺术家。爱因斯坦、爱迪生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科学之中,应该拥有美好的浪漫。
在还未出现现代科学的我国古代,就有着这样的一个人,他是――孔老夫子。孔子他不就是在追求严谨的周礼的时候,也能且行且歌。带着他的弟子,在乡村的田野中游玩,在浪漫中传播理性。“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这就是孔子,一个既浪漫又理性的人。
同样,传统中也应该拥有科学。人类为什么想登月,不就是因为传统文化中美好的想象吗?要是没了那些浪漫,有谁会想登上司空见惯的月亮?
或许,有的人会说,中国古代的诗词文章,只有浪漫,没有一点点科学。我想,他应该是被外国的文化输入彻底洗脑了。中国传统的诗词,在平平仄仄中,有着多少的浪漫色彩,就有着多少的音乐科学。
是的,中国的文章,没有标点符号,这确实不科学。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不需要!对于古代的书生来说,标点符号是蒙童的事情。在学会吟诵之后,标点符号就没有了作用。所有的停顿,在一咏一叹之间,就全都出来了,何必要有标点符号的赘余,这就是传统浪漫中的语言科学。
所以,传统浪漫与科学之间,并不存在冲突,两者应是,互相依存。拨开科学的积雪,我们定能找到如煤炭般深藏在地底的浪漫。同样,在浪漫的灯火的支持下,我们才有了科学的光明。这就是“拨雪求暖,烧灯续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