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碎片化这个词绝不新鲜。似乎是一种发展趋势,生活逐渐变得碎片化,各种事务花样繁多,复杂程度和持续性却相应下降。举个有些老套的例子,明代一个百姓嘴馋想买冰糖葫芦尝尝,于是要穿衣戴冠,到京师的集市兜转几圈后,顺利找到卖冰糖葫芦的老王。而如今即使是身处上海的我们足不出户,打开软件,半分钟的功夫下好订单,随后就有小哥上门来。这就是所谓的“碎片化购物”而剩下的时间就归入了下一个“碎片化”的行为。因此我们便有了碎片化学习,碎片化工作,碎片化聊天等等。
生活碎片化根本原因还是要归咎于科技发展。一万年前的史前人类,即我们所说的“狩猎收集者”(huntergatherers),可并没有碎片化时间——只在乎衣食冷暖,终日为了一张嘴而奔波不停,何谈额外时间呢。当人类进入农耕社会,不再需要全部时间投入解决温饱问题了,就出现了宗教工作者,艺术工作者,管理者等新职业。而再到后来的工业革命,信息革命……传统工作所花费的时间精力在科技的力量下被压缩到极致,人类看似是越来越清闲了,但是随之出现的新时代事务接踵而至且爆炸式增长。于是,我们的时间就被瓜分地支离破碎。
笔者认为,在如今的时代下,如何处理碎片化时间是决定个人成就的关键所在。看似同样环境,同样背景,同样机会,为何有些人能出人头地,有些人却碌碌无为?因为总有人始终不满足于当下,充分利用时间充实提高自身学识修养,从而进步不止,优秀的光明大道触手可得,反之最常见也最不负责任的借口是“没时间”“太忙了”但这些蹉跎了岁月的却在朋友圈“热烈参与”在王者峡谷中“技术一流”文革时期的下乡知识青年,纵使再忙再累,有几个青年随身带着仅有的几本书,一有空就反复颂观,常被人耻笑为书呆子,而最后高考入知名大学的恰恰也正是这些充分利用碎片时间的“傻子”再看公交车上,地铁上,在“低头族”中“一股清流”或看书汲取养料或背单词、看原版提高外语沟通能力,往往是或即将是社会精英。管理好碎片时间,合理加以利用,着实是提高效率、成才的关键。
在碎片化的时代潮流中,有些东西往往不得“碎片”碎片化信息本质是被精简使之易理解的信息。但优秀文学和艺术的创造是独立的一片净土,它忠于却高于事实;源于却又比事实更空灵悠远,洒脱旷达而简单。如那轮金色的天体,从寂静无涯的东方升起之时,即使早已存在且必将还会与我们人类同在;即使天文学家物理家准确地描述了它的光谱、质量等一切必要信息,仍不足以称作文学、艺术感动任何人,若非草木,为之动情的无非还是随之感概于生离死别、游驻聚散、悲悯情怀、厄运中相扶、困境中相助、孤独中理解、冷漠中脉脉温情和殷殷情爱…无论抽象还是浪漫地表达,皆为形而上学,没人敢改变,所谓碎片化也得绕道而行。
碎片化的生活是时代进步的产物,适应之并加以利用和调整,同时坚守住心里那份美好,也许是无奈中的最佳选择。
-
今天,我们玩了一个游戏,大眼瞪小眼。游戏规则是:两个人相对而立,两眼相瞪,用表情引逗别人,哪个人先笑,那个人就输了。我们的游戏参与者是张同学和项同
-
幸福是什么?幸福就像一杯茶,回味满嘴溢香,幸福就像一粒糖,含在嘴里,越来越甜,幸福就像一缕阳光,照进心田,无比温暖……,幸福,有时离你很近,或许你身边的一
-
在我果实丰茂的家乡里,有一个果香四溢的果园。一年四季各有各的特色,美丽的很!春天,果园里充满了生机,果树发芽了,一朵朵小花,散发着醉人的花香
-
明天就要考试啦,我虽然不像其他同学那样紧张,但心也禁不住咚咚咚敲起了小鼓,不是有句俗语嘛,叫做“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我紧张倒不是怕分
-
我长了一对翅膀飞到了天上,看到了太阳公公﹑白云姐姐和小鸟妹妹。我飞到宇宙,看到了月球,月球上到处是洞。我飞到了水星上,水星上到
-
我的家乡在内蒙古的西部,那里有一处很美的风景,就是誓师广场。冯将军是我们这里的历史名人,为了纪念他所以修建了这座广场及他的雕塑,并且横跨在一条小河上。
-
一天中午,有一户人家要吃饭了。但当无双太太把香喷喷的红烧肉端在桌上时,风帽子先生就“垂涎三尺”。“亲爱的,我可以先尝下吗?”风帽子先生指着红烧肉,用讨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