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仨》读后感
从古至今,书都拥有着神奇的魔法,为什么?因为其中汇聚了形形色色的人的一生,短短几页纸张就可以轻描淡写过几多春秋,也可以短短几行字,就不经意地透出如潭穴般的哀寞。
在一次语文课中,我们学习了杨绛先生的一篇文章《老王》中,提及到了《我们仨》。因为赶学习进步的原因,所以一直没有时间读完剩下的篇章,固执的认为《我们仨》是写家庭温馨小事,和作者幸福人生的篇章。却没想,老师的话语,像个巨大的石头丢掷于水中,激起一个灏大的水花。“作者悲惨的一生······”这到底是一本怎样的书?
自从学校周三下午新增了阅览课,便让我牵肠挂肚,日日思念。时间老人也十分配合,一晃眼我的日夜所思便来了。这是一个阳光洋溢的午后,也许是命运的安排,我拿到了一眼即不能再忘的书 — 《我们仨》。打开书,一眼就让我沉沦的是杨绛先生的文笔,十分清新脱俗,语言虽不华丽,却繁华了心中各个角落。刚开始,是他们一家的日常生活,“爸爸做坏事被我当场拿获”。瞧,这么一个活脱脱的人物形象不就出现了?这么温馨的场景,或许只有在梦中才能出现吧,这让我不禁想到“诗和远方,都不及柴米油盐”来。杨绛先生对钱钟书先生的爱意,就是从字里行间都会偷跑出来呢。两个人相爱,拥有了一个可爱的孩子,直至长大,执手相伴携老,共度余生美好,幸福就藏在这儿。
我一直往下看去,作者在描绘其简单幸福的一生。在这本书中,那些无非是日常生活琐事,在作者眼中,却是尚好的璞玉。女儿精心做的饭菜,餐桌间相互的打趣,无不障显着“其乐融融”四个大字。以及一句“我做的菜,他们从未嫌过”都能让人暖心之久。所谓幸福就是不完美的饭菜,不完美的我,你们却能包容我一切的不完美吧!就短短几句话,却令我深深地着迷了。时间很快,还未等我看完,下课铃就急匆匆的响,我从未这么想让时间加个倍一直看下去。家庭间寥寥几件事,就让我这么热爱这本书,也许这就是书的魅力吧!
在一次语文课中,彻底颠覆了这本书的定义。我无法想象古灵精怪的女儿和顽皮的老爸与作者吃饭时互相打闹的场景,竟永远停格在昨天。老天竟如此不公地待一生为善的她。回到家,我连忙去翻看后几章,“世间好物不坚守,彩云易散琉璃脆”,果然,文字是奇妙的,浓浓的爱意是藏不住的,而那无垠的荒凉寂寞同样藏不住。
当读到“他故意慢慢的走,让我一程一程的送,尽量多聚聚,把一个小梦拉成一个万里长梦”泪水从眼眶里你争我赶的挤出狭小的眶架,只留下红彤彤的眼睛看着这荒凉的结局。那个一度让我羡慕的爱情,梦想的人生,温暖的场景,竟落得如此······一个不公的结尾。或许只有在童话中,才会出现皆大欢喜,现实从不与童话相混淆。
“现在,只剩下我一个人,我清醒的看到以前当做“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中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那个一直梦寐以求的房子,你们不在了,也不过只是一个住所罢了,所以说,书真地很奇妙,他可以让你坐着不动就环游世界,赏尽风古人情,也可以让你阅尽世间苍桑,不过是惊鸿一瞥而已。书,从来不只拘泥于书。《我们仨》推荐你们去读。
-
谈及疫苗,相信多数人都会谈之色变,第一个想到的不是五花八门的类别,却是又粗又长的针头,我们小时候不知接种了多少疫苗,对我们来说,已是老生常谈。多年后的今天
-
每当在这炎炎夏日的季节里,正是荷花盛开的时候。有一天,天空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妈妈陪着我去荷园观赏荷花,当我们兴高采烈地来到荷园时,我被眼前的景色深深的吸
-
春节在腊月二十几日开始,虽说春节都是这么过的,但毕竟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风俗。我们温州,一般在腊月二十几日,佳佳都会选好日子,来大扫除、准备年
-
看到了,终于看到了,我心中向往已久的大海!看着深蓝色的大海,吮吸着大海特有的气息,兴奋喜悦之余,我不禁回首,不禁想起一路来的艰辛:山是那样陡
-
开学了,我们六年级的同学在面临毕业的最后一个学期里迎来了小学最后的目标。新学期,新理想,新希望,新自我。这些全都是新的,在这一学期里,我们要完成小学里最后
-
踏着霜打的枯草,站在野外,世界满眼荒寒,凄清萧条。枯芦花当风颤抖,沙沙作响;河边杨柳没有一片叶子,鸟儿在树上啼叫。冬天虽然凄凉,但在大雪弥漫
-
大自然有很多声音。树林的声音,“哗哗”,那是它们在合唱。雨点落在荷叶上,“嗒嗒”,那是雨点在歌唱大自然。汽车在马路上奔跑,“呜呜”,那是汽车
-
假如我会七十二变,我一定会为人类做许多有益的事!假如我会七十二变,我会变成老师。老师就像辛勤的园丁,培育着我们这些美丽的花朵;老师就像无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