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城的诗 顾城的画》读后感
以前女儿上小学时,有很多的亲子阅读时间,但进入初中后,随着学业的加重,亲子阅读时间明显减少了。但一周也能有两到三天的亲子阅读时光。晚上花上半小时,共读一本书,既培养了女儿阅读的兴趣,也能让我与女儿贴的更近,像朋友那样亲密无间。
孩子与父母朝夕相处,父母的言谈举止对孩子的处事起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中国有句古话:“潜移默化,自然似之”。阅读也是这样,做父母亲的如果热爱阅读,孩子也一定会喜欢上阅读!在亲子共读中能感受到孩子的思想和心理变化,耐心体会她的各种想法,我想这正是亲子共读在发挥着它独有的神奇力量吧!
这几天我与女儿共读了顾城写的《顾城的诗 顾城的画》。顾城是个孩子,童话诗人。当翻开书看到第一篇《一代人》中名句“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时,心中就浮想联翩,虽说句子纯稚,但有着梦幻情绪,引人遐想。接着往后看也能看到很多美好的句子,如“我想在大地上画满窗子”、“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愿意编织美好的画,画下未来,去寻找光明的前程”、“我只有我,我的手指和创痛,只有撕碎那一张张,心爱的白纸” 、“一个被幻想妈妈宠坏的孩子,我任性”……,我暗叹诗人独特的想象。虽然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每一篇仅仅是十几二十几个字,但字里行间却还有着看似简单实为复杂的意象。
语言的灵动,童真的感染,内心的宁静让我既震惊又有归属,多读诗也是很好的体验。再说说其中的画,怎么说呢,画的不是很好但却有情感,有诗意。画些自己心里的故事,不必太好,跟着心随意画一画就能让看的人感到幸福。
只要你仍存童趣,只要你仍存宁静,在这本书里就能找到一片天地。
——沈宸岳妈妈
最近,我和妈妈一起阅读了一本名叫《顾城的诗 顾城的画》的书,它是由顾城老师创作的一首首诗和一幅幅富有个性的插图组成的。
起初拿起这本书,吸引我的并不是精彩的诗篇,是那木质的封面和那与众不同的凹凸不平的书页,读着这书,感觉置身于一片森林之中,耳边鸟鸣声若有若无。怀着期待的心情翻开书本,“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首先就惊艳了我,我想顾城老师当时生活得有多黑暗,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一种对光明的向往。
其中我自喜欢的是《星月的由来》这一篇:
树枝想去撕裂天空。
却只戳了几个微小的窟窿。
它透出天外的光亮。
人们把它叫作月亮和星星。
这篇是顾城老师1968年所写,当时他还只有12岁,所以他以孩童的眼光看待星星月亮,引发自己的联想。初读文章,感觉这首诗好美啊!它有着天马行空般的想象,写出了树枝的卑微、微小,当时人们的无知。短短的的四行字就写出了浓浓的与时代抗争的情感,谁能想到它是出自12岁小孩之手。
整本书的感情基调也几乎是这样:《思想之树》,《生命的愿望》,《革命》等篇章都表现出对光明对自由的渴望。
假如钟声响了。
就请用羽毛
把我安葬;
我将在冥夜中。
编织一对
巨大的翅膀——
在我眷恋的祖国上空
继续飞翔
读到这篇《假如......》最后一句作者深深的爱国之情感染了我,我想顾城老师每每看到这样支离破碎、苦难的国家,心中定是心酸无比。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顾城老师变得孤僻,从而专心书写自己内心的想法。
但他的语句大多是充满童真的,意境十分优美,为我们构造出一个奇妙的世界。
——沈宸岳
-
SQL Error: select * from ***_ecms_news order by rand() desc limit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