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
年,匆匆地走了,日子又平静如常,那些可以改变的和不能改变的环境依然就是我的生活,那些需要闭着眼睛、掩耳盗铃的日子依然就是我的纠结。我以为年里新增的成长可以坦然于生活,但置身其中,感受着依然曾经不变的温度时,我知道一切如旧。
人是因为流泪而伤心?还是因为伤心而流泪?是流泪的行为导致伤心的情绪?还是伤心的体味导致流泪的举动?一直、至今,我是赞同认知行为理论的,认知决定行为,认知可以改变行为,尤其是在深层的潜意识里所改变的认知,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我是个喜欢纠结的人,总喜欢被自己想明白的道理指引着生活,我说这是理论指导实践。这样的时候,我感觉自己就象是一块四四方方、棱角分明的地砖,不美、不柔、不亲切。有时也特别讨厌这样的的自己。但真的是本性难移,所以当我总是沉默的时候,请给我以理解,等待我自己破茧。
而如今我的纠结,我知道它来自于焦虑。忙碌、责任、压抑象雪片纷纷扬扬、疲于应付,而我却都想把它们做好。我想把工作做好、我想把责任尽全、我想把家庭经营好、我想把孩子照顾好、我想……有时,甚至,我都想着把自己劈成几份,分给生活。但我真的不是孙悟空,可以化零为整、化整为零。习惯了短暂的安逸、消闲的心,很难安然地承载压力,所以我焦虑于一个休息之后崭新的开始中陈旧如昨的日子。
这样的时候,脑中总是闪现着一个沙漏的模型:沙漏的上半部有成千上万的沙子,它们在流过中间那条细缝时,都是平均且缓慢的,除了弄坏它,谁都无法让很多的沙粒同时通过那条窄缝。而渐渐地,沙漏模型开始模糊不清,隐约着幻化成了一个人,噢!不,是许多人,象沙漏一样的人。TA们,每天都必须面对的一大堆工作、一大堆责任、甚至是一个自己并不喜欢的压抑的空间,去完成、去担当、去适应。
是的,我们就是沙漏,在同一时空下,我们一次只能做一件事,否则我们的精神怎么承受得了?身心何以堪呢?
于是我对自己说,日子慢慢来过、事情慢慢来做、责任慢慢来尽,沉着应对。就如沙漏哲学故事中的军医米诺一样,一次只流过一粒沙子,一次只做一件工作。
那年,我去公园玩,我特别开心。于是当我不开心的时候,我就再次到公园玩,但,却怎么也开心不起来。原来,并不是到公园玩就可以开心,而是只要开心,无论干什么都会开心的。
现在,我让沙漏哲学浸淫于我的思想,开始一段沙漏人生。
后记:知死而后生、向死而生。只有知道了死才可以珍惜生,只有弄清楚了自己的心,才可以更好地生活。
-
SQL Error: select * from ***_ecms_news order by rand() desc limit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