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娥冤读后感
有人曾经对《窦娥冤》式的“中国”悲剧下过一个较为刻薄、然而还算公允的评价:中国传统悲剧是给下层老百姓看的。老百姓干活累了一天,好不容易看场戏,你还跟他玩什么西方悲剧式的“崇高”、“正义”的概念,他看得下去吗?所以中国戏要热闹,要让看戏的人不用分析就觉得像在说自己的事,就跟着它哭,哭完了找个清官平反冤案,让他觉得生活还是充满希望的,擦十眼泪回家睡觉去了,明天再接着做牛做马,心里残存着光明的幻想。
这话说得不全面,然而实在。重读《窦娥冤》的时候,我不但想起了这段话,而且不知怎的,还想起了当下的流行文化。
所谓流行,就是市场。中国古代戏剧家里,关汉卿、李渔的戏都可以算是畅销剧目。为什么呢?他们不是书斋里的文人,而是“梨园领袖,浪子班头”,懂得演出的技巧,也懂得观众的心理,能写出“本色行当”、演员好演、观众爱看的戏来。《窦娥冤》就是这样,演员角色模式化,不需要对人物心理作深入的分析把握,总之摆出官样、小人样、孝女样就可以唱下去了。观众也不用动脑筋,累了看两眼,台上挺热闹,好像就是邻居家的事儿,也就爱看了。这样一来,有买有卖,有演有看,市场就活跃起来了。
当下的流行文化就是如此,比如《还珠格格》吧,绝对通俗易懂,要看爱情有生离死别,要看武打有刀光剑影,要看演员有俊男靓女,要看搞笑有赚头不断,永远轻松活泼,情节又曲折动人。下班累了,放学累了,往沙发上一坐,打开电视,又轻松又热闹又好看。于是不就“流行”起来了吗?
层次更高一点的,金庸也不例外。他的书有情节,文字有品味.感情有深度,但是情节绝不曲折到你记不住,文字不会高雅到难懂,感情也就是忠贞的爱情、高昂的爱国主义激情,都是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就像《窦娥冤》里的忠与孝一样,这些都是大众所认可的价值标准。绝对地符合其最高要求,将爱情、亲情、友情、爱国情发扬光大,这也是大众流行文化的最大魅力所在。
说到底,流行就是“从众”,就是“老百姓所喜闻乐见”。这当然没什么不好,所以我们要提倡、鼓励健康的流行文化发展。只是对于正在受教育的孩子们来说,眼光还要放高远一些,看到在流行文化之外,还有更为辽阔的世界―在布兰妮与克莱德曼之外,还有巴赫和莫扎特、贝多芬;在琼瑶、金庸甚至莫言之外,还有莎士比亚、乔伊斯和卡夫卡,有柏拉图和萨特,有无数的思想、文化巨人。或者这么说,除了《窦娥冤》,还有《长生殿》与《桃花扇》。
-
万里星雀搭长河,明光清色照人间。酒旗黑瓦古城巷,须眉红粉相伴行。青装红束如天海,见羡嫦娥与仙妃。此世此生永难再,
-
有些人的一生是宝贵的,有些人的一生是无趣的。有些生命放射出缕缕光辉,有些生命却黯淡无光。看似不起眼的苍蝇、蚊子,它们的生命是如此短暂,可当我
-
最后一节课,老师的滔滔不绝与空中的雷声交织在一起,我引颈望望窗外,飘泼大雨正无情地摧残着大地。远望着校门口的一排排轿车,我很焦虑,多么希望他不要来啊!
-
放弃?注定代表失败吗?坚持,就一定成功吗?虽然,为曾后悔过自己当初的抉择,毕竟那是自己做出的选择啊,我又有什么权利去后悔呢?而
-
李金祺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有着奇怪名字的波兰女孩:旺达·佩特斯基,他总是穿着一条洗白了的旧裙子,正因为有这奇怪的名字和旧裙子,女孩们都不愿意和
-
欢送老书记。工作去远方。一顶竹笠头上戴。铺盖卷儿肩上扛。送行的人流涌如潮呵。临别的话
-
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午后。“沙......沙......”,一阵清爽的风拂过家乡的每一寸土地。吹过茂密的人造林,吹过新建的工业厂房,吹过油黑的沥青马路,犹如
-
山水柔在我儿时的记忆里,爸爸好像一座高大挺拔的山峰,他是顶梁柱,在家里指东说西,永远那么坚强,不会倒下去。妈妈好像一个美丽纯净的湖,永远都那么温柔,总是
-
开学了,我迈着轻快的步子走进了校园,一想到又可以见到好朋友和同学了,我非常地开心。刚进校门,我感到学校和以前不一样了,四周被围了起来,有很多
-
时间如流水般转眼即逝,我们告别了五彩缤纷的幼儿园生活,迎来了崭新的小学生活。开学的第一天,曾老师在国旗下神采飞扬地说:“同学们,新学期新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