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吆喝
吆喝是一种学问。对于商家来说,有一副好嗓子对于招徕顾客是至关紧要的。湟中作为一座古老的佛教圣地当然不乏这种具有浓厚民风民俗吆喝。
卖旧货。也许我们大部分人都卖过旧货,包括废报纸,塑料瓶等。卖的途径也有二:1、亲自去收购场;2、碰巧遇上收买旧货的人便顺便解决。这些收买旧货的人是帮收购场打工的,每天奔波于大街小巷,工钱却仅仅能糊口。他们的交通运输工具一个样——自行车。当然,光骑着车子忽悠,是没有什么客源可说,因为没有人知道有卖旧货的。于是,卖旧货的都懂得吆喝,最常听说的要数:“收瓶瓶收铁!”也有些眼角比较高的,就会喊:“收瓶瓶收铁收书收纸盒盒……”一气呵成,把要收的东西吆喝出来,似乎早就背熟了似的,这些人通常都不会喊不卖的东西,所以有时可要听清楚了。有时,几辆车出现在附近,因为声调,叫法和距离都不同,所以听起来真有点合唱中的多声部。
充气的。湟中街头几乎到处都可以听到“代客充气”,就是把你用完了的煤气瓶拿去让他们送到煤气公司充气。在我的印象中,充气工就是一身灰蓝的衣服,上面布满黑色的污垢,面、手也是黑乎乎的,但都很健壮。吆喝也各式各样,但最记得的是:“充气、充气、充煤气……”带着乡音,但很嘹亮。声嘶哑了,喝口水,便又接着来。我看见有些聪明的用录音机录了音,一到小区就不断播放。
磨刀和剪刀。他们中还混得过去的便骑自行车,刚刚入行的就唯有徒步咯。手上没拿什么家伙,倒是都背了个布包,里面装的是磨刀工具。“铲柴刀,磨交剪!”吆喝起来倒带着些唱粤剧的味儿。
卖酸奶的。大多数人挑着一副担子,但吆喝的声音却迥然不同。有的人喊道:“酸奶儿,酸奶儿。”有的人叫道:“酸奶酸奶酸奶酸奶酸奶酸奶酸奶。”
卖香蕉的。摆个地摊儿,置些盒子,放些香蕉,喊道:“三斤五块三斤五块!”。到了傍晚,香蕉焉了,便说:“一斤一块一斤一块!”
买菜的。他们大清早就从农村赶来,骑一辆三轮车,放些自家种的黄瓜西红柿萝卜青菜白菜油菜香菜韭菜,大老远就能闻到香菜的味道,还混合着泥土的气息,十分清新。此时无声胜有声,不用吆喝就迎来了许多顾客。
沿街串巷的五行八作的贩夫走卒,将贩卖货物用曲艺清唱或口技形式吆喝出来,他们不愧为韵味十足的吆喝艺术家。而时下有些艺术家的“吆喝”却没那味了。不信?你打开电视瞧瞧,那些歌星笑星影星视星……众多的星星艺术家在荧屏里面对着亿万观众“吆喝”着“我爱××”、“用了真的好舒服”、“谁穿谁精神”、“实惠,看得见———不到一块钱”……都什么味儿?
高一:赖小欣
-
我们在二年级的时候学习过《小马过河》。故事是这样的:小马听了水牛和松鼠对水的深浅后无所适从,于是壮起胆子试,结果真的过去了。经过这件事,人们总是说,凡事都
-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是由一幕幕,一个个小镜头组成的。这天,我走在街上就有这样一个小镜头吸引了我。放学后,我坐在公共汽车上,看见在不远处的一个陡
-
班集体生活留下了真挚的友谊。可能你觉察不到它的存在。当我们即将分手道别时。揪心而刻骨铭心。就像你和
-
放寒假了,我回到家乡温州过年。大年三十那天,家里整理得整整齐齐、亮堂堂的,阳台上挂着大红灯笼,门上贴着倒“福”字,再插上美丽的鲜花,非常的喜
-
什么是尊重,你们谁能够有一个明确的答案?是听别人的话,是给别人端茶送水,是……事实证明,我们身边,有许多人,根本不知道!今天,就让我来给这些没有文化的人,
-
各位领导们、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庆中华!金秋十月,国旗招展,举国同庆。今天全国各族人民满怀喜悦,
-
这一届的青奥会在我们六朝古都南京举办,这是多么让南京人自豪的事啊!可是,对于小学生的我来说,青奥会和我又有什么关系呢?离青奥会的举办还有两年多,而我因为年
-
戊戌三月初十,清晨散步,与亭中,作此篇。倚楼听风雨,淡看江湖路。云浪正翻滚,雷电已震怒。轰隆隆人惊,哗啦啦鸟切。
-
这个学期已经开学两天了,我也为新学期做好了新计划。每天的作业按时完成,将自己的坏毛病彻底改掉,努力做好每一件事,达到老师所说的标准:出口成章
-
寒冷的冬天。很少有人会在这个时候出来,但也会有人选择在这个时候出来。这是一个值得让人去熬的冬天的午后,没有太阳,没有阴雨,却有湿冷的寒风。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