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湘行散记》有感
沈从文于1934年因母病回故乡湘西,一路上他用充满温情的语言书写了那个年代故乡的山水、风情,于是便有了展现在我们面前的透着空明与澄澈的《湘行散记》。在他的书里,在我的眼里,一切的景、物、人、事无不使人的内心柔和、温暖、感动。
沈从文的老家凤凰位于沅水中游,他从小在这儿长大,十六岁起随军队辗转于川黔湘边境,因而一提笔,那朗然入目的山川景色便跃然纸上,“全河是大石头,水却平平的,深不可测。石头上全是细草,绿得如翠玉,上面盖了雪。船正在这左右是石头的河中行走,实在让人感到妙不可言。吊脚楼尤其使人惊讶,高矗两岸,真是奇迹......到这样地方,使人太感动了”......他的文笔胜于丹青,如水般流淌而过,一幅幅沅水两岸的秀美图景便被勾勒出来,勾起了我对湘西的向往。
然而,他的笔墨更多地却落在了那些质朴而可爱的人们身上。《一个戴水獭皮帽子的朋友》中,朋友是个爱玩字画也爱说野话的人,是个懂人情、有趣味的旅馆主人。沈从文离开时,天落着雪,那大雪茫茫的清晨,天刚刚白,他就这么从热被里钻出沿岸追了三里路赶来送行。“一路复兴,一路复兴。”那么嚷着,于是他同豹子一样,一纵又上了岸,船就开了。如此情义,令人动容之至,若是放到现在,怕也只是躺在床上随便发条“一路顺风”的短信而已吧。想起《一个多情水手与一个多情妇人》,妇人在吊脚楼窗口向河下人锐声叫道:“我等你十天,你有良心,你就来——”幽怨之至。而那水手呢,虽然或许正在急水滩头趴伏到石头上拉船,一定却记忆着吊脚楼妇人的一切,心中感觉十分温暖。在沈从文笔下,还有那些有了酒喝就兴高采烈、行船如飞的纯朴船夫,那些“黑脸黑手脚”的挖煤汉子,那些看到龙船比赛就高兴得大喊大叫的孩子,那些勇敢而又和气的青年军官,乃至于那些粗暴而又不乏豪爽的土匪,组成了沅水两岸特有的乡野人文景象。
有关他们的喜怒哀乐、生老病死的故事,读来似乎平常、却又那么撼人心魄。沈从文对这些世世代代生活在高山峻岭间的乡野人民怀着些许同情,看到麻阳人生意惨淡,便为地方经济感到担心。然而更多地,却是感动和尊敬的爱。“我先前一时不还提到过这些人可怜的生、无所为的生吗?不,三三,我错了......”,他感动于“他们那么庄严忠实的生,却在自然上各担负自己那分命运,为自己、为儿女而活下去”,感动于“不管怎么样活,却从不逃避为了活而应有的一切努力”,于是对于人生,对于爱憎,仿佛全然与人不同了,“我觉得惆怅得很,我总像看得太深太远,对于我自己,便成为受难者了。这时节我软弱得很,因为我爱了世界,爱了人类”。
沈从文年少即投身行伍,加入了辗转流动的土著部队,吃过苦,也阅尽了社会的黑暗,然而他对生活还是如此热爱,“山头夕阳极感动我,水底各色圆石也极感动我,我心中似乎毫无什么渣滓,透明烛照,对河水,对夕阳,对拉船人同船,皆那么爱着,十分温暖的爱着!”愿我们也能像从文先生那样,带着对生命、对历史的感悟,对生活那么温暖地爱着。
-
李老师关心、帮助我的那些事,到现在我都铭记在心。那是我刚上三年级的一天,我们正在教室里写作业。李老师在教室里巡视辅导,她看到我握笔的方法是错
-
在万物复苏,春暖花开的季节里,迎来了学校第17届田径运动会。这是一个体育盛会,运动员更是精神抖擞,神采飞扬,我就是303班运动队的一名运动员。
-
秋天到了,这是不知不觉中的事。秋虽是凄凉的,但校园的秋却是美丽的。每到星期天,下午走进寂静的校园时,总见到门口那一列松树。它们总是挺着腰板,
-
巴金说:“我是春蚕,吃了桑叶就要吐丝,哪怕放在锅里煮,死了丝还不断,为了给人间添一点温暖。”如果每个人都像春蚕一样。世界就将变得更美好。五月
-
“加油!加油!”篮球场上发出了一阵阵喊声和欢呼声。这声音此起皮伏,迎来了我校一年一度的拔河比赛。当老师领我们到篮球场时,球场上已经人山人海,热闹
-
风景是非常美的,美的风景用眼睛都能看得到,而心中里也有个风景你却永远看不见,摸不到,只能用心感受到。每个人的心里都有向往的一个风景,我心里的
-
这个假期,我读了伍美珍写的《没有秘密长不大》这本书。这本书由两个故事组成,吸引我的还是第一个故事:“单翼天使”张小伟一直感到很孤单。由于妈妈
-
蒙上眼睛,倾听——妩媚、温柔、凉爽、喜悦、宁静、萧瑟、猛烈,那是风的声音,那是风在唱歌。听,春风是妩媚的,温柔的。吹融了冰冻,换来了潺潺的水
-
小时候,我常常会这样想:衣橱里的衣服为什么会变小呢?会不会是晚上魔法精灵趁我每天晚上睡着后把衣橱里的衣服变小的呢?会不会是衣服上的线绳偷偷的溜走了呢?无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