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物有灵且美读后感
《造物有灵且美》不光是一本有关于创造与美的书,更像是一位工艺大师对于泰戈尔这位爱与美的且歌且行者的致敬。赤木明登以清晰的逻辑描述了20位同行者的故事,庖丁解牛般的消解了泰戈尔作品中那隐藏在纷乱的思绪碎片后的内在张力。作者如同罗梭,只是这一次以一位美的创作者的身份从生活中那星星点点直击到每一个人的心灵。
不记得谁曾经说过美有许多样。或许曾经在我看来这句话是对得,但是在今天看来这或许只是一句俗套话。正如同赤木明登所言能抵达美之真谛的,也只有美是有振幅的,时左时右,乎此乎彼,摇摆不定,而在其内核之中,确实存在真正的美。如果让振幅变化终止,固守一式,那内核也会消失。
阿尔贝*加缪在他的《写作的光荣》中曾写到“在一般情况下,那些选择投身于艺术的人曾自是与众不同,然而他很快便会发现自已的艺术,自己的与众不同,往往就扎根于与所有人的相似之中。这与现实生活中许多人也觉得自己心中的美是独一无二一般,这些人都没有意识到自己心中的美也只是美的一个留影罢了。
作为一个人,就要学会成为一个人,就要学会生活和死亡。无论是生活还是死亡,它们之中都有美的存在。每当我漫步于旧物店之中,我可以感受到每一件旧物都曾确切有过美。在那里,我曾多次与美邂逅。即使它们的美现在已无人能够体会。在消失之前,它们仍会以褴褛之姿重现美感。而这种美也正是当人们第一次见到它时从心中所不由自主产生的那种美。这种美,就是人所在一直寻找的,本所想留住得。
万物的美的内核也唯有在第一次相遇时又或是在它们消失之前才可以暴露于世人的眼前。但是美的内核又是如此的摇摆,使得我们在哪一个瞬间觉得自己握住了什么,可是在下一瞬间它又从我们的手指间滑落,消失不见,只给我们留下了它的留影。
或许如果我们可以放弃一切,我们就可以在那一瞬间找到美的振幅。正如你想要知道周围有多么的黑暗,你就必须要留意远处那微弱的光线。或许放弃一切并不困难,困难反而始于开始。一旦你放弃了那种你原以为是根本的东西,你便会发现你还可以放弃其它东西,以后还会有更多的东西可以放弃。当一切已为你所放弃,你才可能留住真正的美和它的振幅。
不少人认为已经到手的东西便已属于自己,一旦失去便会蒙受损失。其实一切皆变,除了美就没有什么是可以为人所真正拥有的。得到了一切的人,死时又会交出一切。死亡就是你加上这个世界再减去你。不如在一生中的得与失之间习以为常,仅去探寻那一切之中的美,从而更加坦率的面对物的得失。对于一颗有接受力的心灵,得到了美,那么就没有一样会真正消失。
因此在这个世界上物的消失是我们所无法挽回的,每一件物都有它消失的时候正如同每一个人都有其死去的时间。从现在起,称还来的及的时侯不如一起去寻找美,去欣赏美的振幅罢!
-
《爱的教育》采用日记的形式,讲述一个叫安利柯的小男孩成长的故事,记录了他一年之内在学校,家庭,社会的所见所闻,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祖国,父母,师长,朋友的真挚
-
亲爱的爷爷:您还好吗?前日与您偶然一见,发现您真的瘦了好多。由于爸爸妈妈工作繁忙,好久没回去看您和奶奶了。好不容易昨天妈妈有空
-
蓝天之下,我们都在幸福的生活着。可是在蓝天之下的某些角落里,又有多少人过着忍饥挨饿,遭人白眼的生活呢?数不清……同在一片蓝天之下,为什么会有
-
我们作文班有一个名叫谢X辰的,他啊,全班最多小动作!别看他戴着一个阔边眼镜,显得很斯文,——那你就可谓大错特错啦!——那所谓的高度近视镜只是一种作为摆设的
-
前不久,我和爷爷、奶奶去西山公园游玩。一踏进大门,几棵树像迎客松一样向我招手,像是在欢迎我的到来,又像是一个顽皮的小孩子在和我嬉戏。
-
《方与圆》一书主要从人的心态,意志,为人处事的原则,自我改造,思考创新,人生出击等方面,以“方”与“圆”两个矛盾对立面展开讨论,告诫阅读者方时亦可圆,圆时
-
王二小感后感今天在学校郑老师给我们全班同学播放了英雄爱国主义动画片王二小,看后我幼小的心灵被王二小机智勇敢的精神所感染。王二小
-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我每每读着这首古诗时,心里不禁泛起层层涟漪,浮想联翩……在冰凉的地面上,从半空中斜射下来
-
丰收是“春种一粒粟”辛勤耕耘后秋天收获到的“万颗籽”丰收是“千淘万漉”辛苦吹尽黄沙后的“始到金”丰收是经得“一番寒彻骨”后的“梅花扑鼻来”……丰收更是一份
-
一想到我老妹,唉,不知如何说起,实在是无法形容:有时是个两面派,一会又天真得让人发笑,一会又让我烦厌至极,但有时又想要去疼爱她……一、双面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