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读书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书是夜航中的明灯,书是前进的动力。古人云:“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孔子曰:“人生有涯而学无涯。”春秋师旷曾语曰:“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古人的这些话也如我们现在人一样强调读书学习的重要性。
小时候曾被李白的“若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的图画故事所吸引,知道要在学习上下功夫。少年时代乃至现在都被蒲松龄的落第自勉联:“有志者,事竟成,破斧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所感动,被鲁迅的“所谓天才,只不过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了”所激励,因此明白了在学习上要用心,在工作上要努力。
随着阅历的增长和视野的开阔,在外国文献中我能理解世界上不同种族的人为自由和真理前赴后继地奋斗,我很佩服名人及他们的后裔如何严格要求自己克服重重困难而得到生命的提升;有句俗语条条大路通罗马,而罗马文化的实质是罗马人重实践,讲实际,吃苦耐劳,勇于作战,他们曾经面对残酷的生存现实,古罗马的建立和强大与罗马人的血腥战斗骨肉相残生死离合有一定关系,从中让我了解了人类社会艰辛的发展历程,激起深层次的共鸣,时时告诫自己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书是无言的老师,能点燃人们心中求知的火花,开启智慧之门,帮助人们走向成功的殿堂。书还能让我更清楚地认识自己,当拿到替别人在网上买的新书,书非借不能读也的效果就出现了——我就会逼迫自己抓紧时间,尽快读完,并把书的内容牢记消化。但是当拿到儿子买的喜欢的新书,我也是尽快找个时间一气读完,这时的我正像高尔基说的“我扑在书籍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这时的我与年轻的我一模一样,我意识到我的求知欲与好奇心没有消减。
人的本质是探求生存的意义,沃克的话从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人为什么有强烈的好奇心。打开一本书就是打开面向外面世界的一扇窗户,通过文字与作者或与书中的人进行交流,各种各样的人物千奇百怪的人生跌宕起伏的情节,让我流连忘返于书籍间。
《追风筝的人》讲述了我——阿富汗富家少爷阿米尔,与仆人哈桑情同手足,少年的阿米尔不能理解父亲对哈桑的感情,常常嫉妒父亲关心哈桑,在书的末尾——父亲去世很多年后,步入中年的阿米尔发现一个惊天秘密——自己与哈桑竟是同父异母,故事的结局也震动了我,毕竟阿米尔的父亲可能由于种种原因把爱全部给了阿米尔自己,在书的前半部分我同作者阿米尔一样丝毫没有看出有这层关系。
台湾女作家龙应台的《目送》中的经典文字: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她的话深邃忧伤,道出了自己未曾想到的心声。村上春树写的(日本作家)《挪威的森林》,书中对性的描写比较多,正像译者认为是“拿无聊当有趣”,从这方面看它不适合青年人看,但它提供的“把玩孤独把玩无奈”的生活模式,给人以极大的阅读愉悦与深层启示,这让我看到了我所不能理解的一部分日本人的人生态度。
世界很大,社会也复杂,人类的书籍浩如烟海,我无力也不奢望做一个全知全解式的智者、哲人,遇到一本书,有心情读下去……
-
说起我在暑假中最有意义的一次活动,不由得让我想起拉丁舞考级的那天,想知道我在考级那天发生了什么事呢?别急,让我慢慢地跟你讲吧!早上,爸爸早上
-
童年,是深海中闪亮的珍珠;是深夜天空中闪亮的星星;是阳光中耀眼的光芒;是孩童之间的一句玩笑;是婴儿的一声啼哭;是妈妈口中的一首童谣。童年是美好的、无忧的、
-
亲爱的爸爸:您好!在7岁以前,我一直不太喜欢您,但是在我7岁半时,一件事让我对您的看法改变了……那是一个酷热的假
-
你知道无花果真的没有花吗?你知道植物进化的阶梯吗?你知道智力、智慧、智谋、智能……动物智商谁最高吗?你知道谁是游走在雪线边缘的精灵吗?要想了解这些奇妙又神
-
身边常会有朋友谈到爱情。那是爱情吗?或许吧,那是爱情。看着你发的一条一条说说,你谴责,你懊悔,你说不该荒废你的学
-
世界上的水果实在是数不胜数,人们喜欢的水果也各不相同。比如,有的人喜欢香脆可口的苹果,有的人喜欢汁多肉脆的梨子,还有人喜欢酸酸甜甜的草莓……若是你问我喜欢
-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施主,您好,我是唐僧,从东土大唐而来,去往西天拜佛求经的。我的心非常仁慈非常善良,也非常谦卑,我觉得能去西天取经是一件非
-
我家所在的西山林语,一年四季都有美景。春天花红柳绿,夏天绿树成阴,冬天银装素裹,我最喜欢的还是小区五彩缤纷的秋天。你看,小区的东边是四个又大
-
人生之短暂,永不会再来。我总是这样对自己说。青春有限,青春之燕永不再归来,我总是听别人这么说。繁华落尽子规啼时,会不会知道的太晚?是的,昨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