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互联网时代是个信息量爆炸的时代,为了能够利用有限的时间尽可能多地接触和处理激增的信息量,以跟上时代的步伐,我们不得不将时间进行精确的碎片化的分割,采取碎片化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与传统的生活方式有很大不同,因此引发了许多人的质疑。而我认为,碎片化的生活方式是必要且必须的,这是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产物,我们应该正视它。
碎片化生活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它使我们能够高效利用时间,不断拓宽信息面的广度——这恰恰是我们要适应互联网新时代所不可或缺的条件。
信息面的扩大可以笼统地分为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前者是知识面的扩大,也就是碎片化学习;后者是社交层面的扩大,也就是碎片化社交。碎片化的学习使我们在短时间内可以接触和了解到多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使我们能很好地融入不同阶层的群体。而在这个时代的确需要我们在不同类型的群体中迅速切换——即所谓的碎片化社交。互联网时代的社会关系网越来越复杂。随着我们所接触的人群越来越广,我们时常会和各种阶层的人打交道,这也使得我们在社交过程中不得不扮演多种角色。每一个角色对应的是一批特定的人群。社交层面的不断扩大需要的是知识面的不断扩大。可见碎片化的学习归根结底是为了碎片化社交而服务,而碎片化的社交又是我们融入社会,跟上时代步伐的基础。由此,碎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联成一体,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并且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适应和采用。
与此同时,这种生活方式的弊端也渐渐显露出来。在信息面的广度不断扩张的同时,其深度的扩张速度却没能跟上广度,这就使得它在深度方面显得相对匮乏。这其实也不足为怪。毕竟我们的时间和精力与庞大的信息相比实在有限。如果说碎片化生活追求的是获取信息的效率,那么传统的生活方式会更注重效益——而效率和效益往往是很难兼得的。以碎片化学习为例,在碎片化学习中,知识是被零碎分割开的。尽管对各方面的知识均有涉猎,却往往浅尝辄止,这样的学习质量确实难以与传统的系统化的学习方式相提并论。在社交方面也是如此。我们在社交过程中所展现的形象越来越片面——这的确使我们能更好地代入不同的角色,从而融入不同的群体——却也使人们彼此之间很难做到真正了解。长此以往,社会各阶层之间的矛盾会加深,对于社会的健康发展是极其不利的。
碎片化生活有它的不足之处。但首先从顺应时代潮流这一点来看,这种生活方式是值得肯定的。既然时代要发展,那么生活方式自然要随之改变。只有先跟上时代的步伐,才有展望未来的可能,因此我们得承认碎片化生活是适应时代发展的必需。而对于其中的不足之处,我们更应该从社会层面上来探讨。碎片化生活是为了适应时代发展而存在的,因此时代发展中所产生的弊病也会在碎片化生活中体现出来。碎片化生活的问题反映的是整个社会发展所产生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我们要做的应该是改变,而不是适应。碎片化生活尚有很多需要改善的地方,但至少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大的方向,在肯定这种生活方式的基础上追求更长远的发展,才是妥善之举。
-
我的家就是一个有趣的小小的“动物园”我的爸爸就是一只树懒,树懒呢,就是懒洋洋的。我的爸爸也是每天都懒洋洋的,躺在床上玩手机,干什么事也磨磨蹭
-
我喜欢的一盏灯,很特别,看不见,摸不着,让你也猜不出,它既不是台灯,也不是无影灯,当然也不是探照灯,而这盏灯却给予了我很多帮助,陪伴着我度过了无数个的春夏
-
小时候,我常常去我的家乡,虽然那是一个不起眼的地方,但我爱我的家乡,最起码有一点,这儿始终是我成长的地方。大大小小的房屋挤在一起,便成了村落
-
到了人声鼎沸的市场,我从人山人海的人群挤向了猪肉档。到了猪肉档,只间切割台上布满苍蝇,我犹豫了一下,对老板说:“老板有猪脑吗?多少钱一斤?”老板马上回话:
-
从小我就闲不住,全家人都说我是一个淘气包,我在院子里跑来跑去,从来不知道累。上学了,我在学校里蹦来蹦去,像一只小猴子似的,妈妈以为我有运动天
-
爱,是耀眼的太阳,放射着它温暖的阳光,培育着世界万物。爱,是清晨妈妈耐心的帮我编的小辫里,用细嫩的
-
前几天,我看了一本故事书,名叫《绿野仙踪》。小女孩多罗茜是一个没有父母的可怜的孤儿,她住在美国堪萨斯州一个牧场的小屋里。一天多罗茜正在小木屋
-
你们一定都看过这样一则公益广告:电视画面上有一个水龙头,正在艰难的往外滴着水,滴水的速度越来越慢,最后水就枯竭了。然后画面上上出现了一双眼睛,从眼中流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