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对痛苦,坦然待之
痛苦是人生黑暗坎坷的一面,它折磨人的意志,将负面情绪强加于人,故而人人争相避之。快乐则是能使人心情愉悦的事物,它可以很微小,或许是一个微笑,亦或许是一句感激,但它所唤起的幸福感却能填满整颗心脏。痛苦与快乐,它们生来对立,却共同搭建起人生的道路。
有人认为:逃离痛苦才能得到快乐。其实多数人在面对痛苦时都会本能地产生此类心态,因为它可以短暂屏蔽痛苦,但其实这是一种怯弱逃避的荒谬心态。他们自认为逃离了痛苦的束缚,未来就会一帆风顺,只剩快乐相依,却并未意识到这只是一种虚假的表象,长久地逃避痛苦会导致人生的空洞脆弱,一点挫折,就足以摧毁,他自认为得到的快乐也不过是虚幻缥缈之物,这种行为阻碍了正确人生观的形成。《人间失格》的作者太宰治因为对生而为人存有虚无感和负罪感,一直企图用自杀来逃避摆脱这种痛苦,最终不幸于他39岁那年成功自杀,长辞于世。这是错误人生观所造成的不幸。他对生活的极端悲观情绪导致他屏蔽了生活积极美好的一面,不断逃避痛苦反而使他为痛苦所奴役,最终被吞噬。他以为死亡可以带给他对痛苦的解脱,但基督教义认为任何人的自杀行为不能使他升入天堂,等待他的只是无尽地狱。
事实上,不刻意去摆脱痛苦,平等看待痛苦和快乐存在的意义,才是正确的人生态度。因为痛苦和快乐是相辅相成的,逃离痛苦也就意味着放弃了快乐,正视痛苦,才能收获真正的快乐。
痛苦是浮于表面的,而快乐深入本质,那些刻意逃避痛苦的人,因为过于在意痛苦的存在,而在不经意间将痛苦带来的恐惧无限放大,快乐因此显得微不足道。但其实后者的感化力远大于前者,丝竹悦耳,红泥新酒,便足以化解仕途坎坷;知音相伴,亲朋相聚,便足以消散奔波辛劳;慢上层楼,星河浩阔,便足以抖落是非恩怨。所以我们不应该被眼前的痛苦蒙蔽,而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化解痛苦,挖掘快乐。
对于痛苦,我们不应该被动抵抗,而应该以包容之心,主动去接纳它,消化它。首先,我们应当正视痛苦的必然性,不做掩耳盗铃之举,甘之如饴地接受痛苦带来的磨难。其次,我们不应被痛苦的消极面所蒙蔽,事物皆有正反两面,试着去体会痛苦带给人生的启示,可以是完整人格的磨砺,亦可以是珍惜亲情的觉悟。最后,在乐观的人生态度的带领下去消除痛苦所带来的不适感,转悲痛为快乐,积极面对未来人生。著名作家木心在文革被监禁之时,主动接纳苦难,转悲为乐,从写交代材料的纸中扣下白纸偷偷写作,以他对文学的信仰度过这一劫难,实现了自我完善。
“世界以痛吻我,要我报之以歌。”既然痛苦不可避免,那不如微笑面对,泰然处之。终有一天,我们所受的苦会照亮人生的路,如此,快乐也便随之而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