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三水并流法
三水并流,顾名思义,是指三条河水并流而下,把它移植到文章的构思中来,就是叙写某件事物的几个不同的侧面,或是通过几件事物来表现一定主题的构思方法。它与烘云托月法、对比反衬法不同:烘云托月、对比反衬是写相近相反的两件事物,或一件事物两个不同的侧面。
三水并流法除文章开头结尾外,中间往往有三四个大段落,将几件事物或几个侧面围绕一个主题并列或交错展开,因此结构上更显得复杂些。如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全文除开头、结尾外,中间主体部分,作者从众多激动人心的事例中精选了三个最典型的事例:松骨峰战斗、冒火救小孩、防空洞谈话,从不同侧面来表现志愿军战士崇高的精神世界和思想品质。文章三流并下,气势非凡,而角度又各不相同:松骨峰战斗是写群体的,表现的是志愿军战士对敌人刻骨的恨,及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冒火救小孩是写个体的,表现志愿军战士对朝鲜人民的爱,及国际主义精神;防空洞谈话也是写个体的,表现志愿军战士对祖国人民的爱,及共产主义精神。前二例主要是写志愿军的行动,第三例则是写志愿军的思想。三流各具姿态,异途同归:热烈地讴歌了志愿军战士,他们确实是最可爱的人。
又如叶圣陶的《苏州圈林》,作者先从欣赏者的角度用高度概括的语言,综合说明了苏州园林异中之同的整体特征:“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并且总写为达到这个目的而“讲究”的四个方面。然后又用生动具体的语言,从各个方面勾画出一幅幅优美的画面:布局自然的亭台轩榭,巧妙配合的假山池沼,相映成趣的花草树木,层次井然的远景近景…… 用三水并流法时要注意,三水并流基本上是一种横向的并列式构思:三水或来自同一个源头,或汇向同一个大流,或中间交叉相会;三水之中,可以有明流,有暗流,有主流,有次流。这样方能形成文章结构与色彩的丰富与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