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的月亮
一连三年,农历八月十五的月亮一反“十五的月亮十六圆”的常态,居然在“十五”就圆了,引得大家啧啧称奇,好不欢喜。
古往今来,人们对太阳礼赞的词语用得更多,却也多了几分敬畏与疏远。而对月亮,人们则充满了缠绵的柔情与无尽的遐想。
还在渺远的古代,我们的先人就发出了“月出皎兮”、“月出皓兮”、“月出照兮”(见《诗经·陈风·月出》)的咏叹;汉代的“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则可看作是《月出》的继响。
到了唐代,吟月的诗作可说是数不胜数,叹为观止。张若虚有《春江花月夜》的“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的浩大时空感慨。张九龄《望月怀远》中抒发了“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博爱情怀。王建《十五夜望月》有“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的纤细情思揣测。钟情写月的李白不仅有“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的少年趣,还有“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游子情,更有“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的出仕志。杜甫的《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写尽了一代诗圣的别离之愁。
长于抒情的宋词,亦曲尽咏月的极致。苏轼一首《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把人世间的宝贵亲情抒发得无以复加,几近绝唱。而愁肠满腹的李清照“雁子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则把她“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哀怨写到了极处……
一轮明月,寄托了多少人难以穷尽的茫茫心绪,引发出多少人天上人间的浩浩遐想!
朋友,假如你正坐在十五的夜空下,请抬头望月,也许今夜挂在长天的那一轮皓月,就是一年中最圆满的,不要按照惯例而等待明天。
朋友,假如机遇已经降临到你的身边,请伸手抓紧,也许这次转瞬即逝的一次人生转机,就是一辈子最难得的,不要听任惰性而等待下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