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之美
在三五之夜,月光满照,大地披衣,犹如慈母抚慰婴儿,使大地在这微寒的初春感到一丝暖意,而万物也尽情享受着辉波的沐浴,仿佛受到一次前所未有的洗礼,朦胧了一个春秋的睡眼也开始苏醒。虽离十五还有些时日,当十五的月景已不知不觉中浮现在脑海里。
今晚的月是暗淡了些,当它也焕发着无限的活力。淡淡的光辉泻入院中,使之立即被一层薄纱所笼罩。院中树木忽明忽暗,一会很清晰,一会又很模糊,叫人既想欣赏而又不想欣赏。要是月亮在赋予多一点的光,可能使人欣赏的欲望会多一些。而就在着隐隐约约的月色中,才使我在朦胧之中发挥自己的想象,自己即可身在天堂,也可身在荷塘月色之中,它是那么的如痴如醉,如同古之诗圣们在一翻美景中陶醉着,忘了离去。
从树顶泻下来余辉被微暗的叶影所点缀,虽分辨的不是很清晰,但这也是它的美之所在;东方的月光是斜射入院中的,使得东方破屋的倩影慢慢呈现出来,好象在月光的抚摸下正进入梦乡,然而倩影淡淡的薄姿与泻在地面光辉的交界也是那么不甚分明。似乎一切尽在朦胧中。
今夜月色可能就是在这朦胧而又模糊的影象中逐渐浮现出奇妙的美。
虽今夜之景与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差异很大,但我也敢大胆发出内心的呼声: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同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
也许对于这淡淡的月光不是那么讨人喜爱,可是在这月下孤身的境地,不免让人想起唐宋的那些大诗人,浓浓的诗意感随之而来。想归想,但自己并不属于那时代,想到他们在月下的那份豪情,甚是羡慕。忧郁的心为不能身处那时代而倍感遗憾,可能在古诗的产生之初,这轮明月就已成了他们发泄的对象。他们把自己的官途的坎坷,思乡的眷恋,念友的悲痛全部让它来承受,它因此融入了人的情绪,富于了丰富的情感。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道出了一个政治家的雄心壮志;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韵出了一个居士的压抑,以次撒酒酬月;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阐明了一个逍遥游子在豪放时的一种感伤;
……
孤寂的迁客骚人通过写诗得到了它的安慰,同时它也化作柔情成了他们的陪伴者。恒河沙数的诗人可能就是被这亘古不变永远具有活力的明月所孕育。
它不知借着太阳的光辉照耀了大地多少个世纪;它永远是那么的不离不弃,每隔一月,就用最大的热情来关顾我们(十五之月);它是我们的朋友,更似我们的亲人。如果有可能的话,我希望人们在空闲的夜晚抽出一点点时间,跨出家门,品味一下这伦不朽的明月,因为它实在太伟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