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文化善者而从之
正如爱默生所言:“有如语言之于批评家,望远镜之于天文学家,文化就是指一切给精神以力量的东西。”传统文化给民族精神以力量,各国文化给世界文化多样以力量,现代文化给创新精神以力量……于他们中择文化善者而从之,加以贯通,才是最好的文化发展之道。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世界文化多样丰富,而正因它们的“大”与“多”需要我们只取其精华,择其善者而从之。中国古代中的封建落后迷信文化与西方帝国主义文化便是不该取的糟粕。而中国在古时之所以被称为“礼仪之邦”正因其择儒家之礼义,择道家之尊自然,择佛家之善德等善者而遵之,华夏民族也得以屹立于当时世界之巅。
当传统遇上现代,什么文化才是于现在的精华呢?在我看来,并非由关于现在个人或者国家利益的文化才是可择的善者,上面所说的儒家等家的思想文化便是应择的善者。史学教授冯天瑜说过:“以‘国学’滋养国人的智性与德行,特别是激发国人的爱国心、道德感,以应现时渐次发生的信仰危机、道德沦陷等社会问题。”这些与国家眼下经济发展利益无关的国学,却恰恰是拯救当下突出的道德危机最有用的良方。正如孔子的“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便是告诫各个食品生产商诚信为本才是最大的财富;而老子的可持续发展观念是现各偷排偷放污染物的企业需学习的。然而,正是因为以佛治心,以德治身,以儒治世的“三教共弘”未能实现,现下很多道德败坏的现象,而对于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也是建立在为自身牟利之后。甘肃的秦长城在农民“多两亩地”的想法之下变为耕地,可那是从几千年前的战国留下给炎黄子孙的历史文化啊!此外,在经济建设的车轮中被碾压的石库门文化、胡同文化、三峡文化等同样让人痛心。难道这些优秀文化的遗失不是我们未能重视的过错吗?若让这些过失进行下去必将造成民族精神的溃败。
所以,对于文化善者我们必须从之,必须承之。于个人而言,保护这些传统文化就需要我们每个人以保护华夏文化为己责,有保护本民族文化的使命感。于国家而言,要有自觉意识、文化意识与可持续发展意识,以在追赶全球化的脚步中把民族文化的灵魂守护住。我们嘲笑韩国的泡菜文化申遗、暖炕申遗,但可曾反思,韩国文化相对于中国文化,是多么地少与寡,但他们每一个优秀文化都十分重视,我们有太多的文化遗产,却反而缺少了对传统文化那份敏感度与重视度。所幸,我国对一部分文化的保护仍是很重视的,如太极、24节气、武汉热干面等项目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实是一种独特的生活形态,它反映着一个民族的生活姿态,申遗不仅能让人关注起背后的传统意义,还能赢得民族认同感和自信心,让我们对自己的文化骄傲。所以,择文化善者而从之,传承传统文化,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待人之道,富贵不淫、贫贱不移的大丈夫之德,及延绵万里的长城遗址,悠远丰富的敦煌文化……吸收外来文化,如民主、开放的文化意识。让传统照进现实,世界纳入中国,以树立民族自信心。
择文化善者而从之,以文化传承与发展为己任,当大家都能以这份责任心去择文化善者而从之,中华的文化复兴之梦便不再是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