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静古老 祥和
一座边城,包容着淳朴的人事在沈从文先生的笔下缓缓铺展开,以清末的“茶峒”为背景,顺着小溪汇入大河,展开了故事。作者用优美柔和的笔调描写了白河边的风景和繁荣。“深潭中为白日所应照,河底小小白石子,有花纹的玛瑙石子,全看得明明白白。”
水中游鱼来去,全如浮在空气中,两岸多高山,山竹常年作深翠颜色,逼人眼目。近水人家多在桃杏花里,春天只需注意凡有桃花处必有人家,凡是人家处必可沽酒。夏天则晒凉在日光下耀目的紫花布衣裤,可做为人家所在的旗帜。秋冬来时,房屋在悬崖上的,滨水的,无处不朗然入目。黄泥的墙,乌黑的瓦。河水,桃花,人家,泥墙,这是一幅美丽安详的乡村风景画。
仿佛文字具有魔力,身心坠入一个温暖的世界,目及之处尽是阳光。作者精于环境的描写,如对翠翠身处黄昏的片段描写:“黄昏来时,翠翠坐在家中屋后白塔下,看天空为夕阳烘成桃花色的薄云。”十四中寨逢场,城中生意人过中寨收买山货的很多。这段描写通过“桃花色的薄云”、“杜鹃叫个不停”、“杂乱的声音”反映了翠翠心里因成长发生的细腻变化。通过对环境的描写,间接地反映人物的心理活动,使文章读起来更有一种趣味,更贴近生活。“夜间果然落下了大雨,夹以吓人的雷声。电光从屋脊上掠过。”雷鸣电闪,倾盆大雨,在故事的尾声,预示了老船夫的死亡。
边城里处处是一幅繁忙辛勤的劳作图,人们通过太阳下点点滴滴的劳作来维持生活。或许他们并不富有,但是他们是快乐的。在边城这个小小的世界里各司其职。所有的事物都被淳朴的乡风净化。文中最能体现此的就是对寄食者的描写。在作者的笔下,并不同以往的形象。他们是有血有泪的,具有真挚的情感。文中写道:“他们生活虽然那么同一般社会疏远,但是眼泪与欢乐,在一种爱憎得失间,揉进了这些人生活里时,也便同另外一片土地另外一些年轻生命相似,全个身心为那点爱憎所浸透,见寒作热,忘了一切。若有多少不同处,不过是这些人更真切一点,也更近于糊涂一点罢了。在“边城”这些人重义轻利,这是一座城朴实的本质。作者的笔触及最底层的人民,从这些描写中透露出处处对边城的喜爱。
文中还用大量笔墨描写了边城风俗,这和作者平时的仔细观察十分不开的。那如歌的岁月如白河的流水滔滔而去。
平静的,古老的,祥和的边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