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心灵简札》有感
思想与行动的距离
想到就能做到吗?
我们每天几乎每时每刻都在思考着下一秒:或许有时是憧憬是幻想,但它也会有变成现实的一天;或许有时是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地思索人生,下一秒它就会真真实实地来临。我们总是会设想我们该做什么、该说什么,然而想到就一定能做到吗?
“想法”与“行动”是相对独立的两个系统。行动直接导致我们周围的世界和我们自己的变化,而心理只能起间接作用。
我们中的太多人都只是幻想家,把自己放入到自己设计好的梦幻乐园里,同时又对这个世界产生太多的牢骚和抱怨。有些人天花乱坠地说着想改变世界,但实际行动者寥寥无几。
想法不等于行动,行动不等于成功。有时我们需要的就是那一分的勤劳与踏实。
谁偷走了我们的自由
大人说,孩子们是自由的;孩子说,大人们是自由的。
自由是什么?在一些人眼里,自由是隔绝烦人的唠叨和逆耳的劝告;在一些人眼里,自由是随心所欲地醉心于山水,任意东西;在一些人眼里,自由是快乐地嬉戏追逐,无忧无虑;在一些人眼里,自由仅仅是能够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空间。
其实人生的旅途中有着不绝的风景和多重的选择,只是我们通常会在做出一个选择的同时,放弃了其他的选择。走过一段路后,有人会感叹自由的缺失,殊不知裴多菲眼中“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的自由是被我们自己一点一点消耗殆尽。
每个人年老时都会怀念年轻时意气风发、面对五彩缤纷的世界肆意地挥洒青春,但他们年轻时却没有想到正是他们自己抹杀了曾经的自由。
压力并不只是负担
“人没压力轻飘飘,井没压力不喷油”。
一句台词,我们铭记至今,并不只是因为它朗朗上口,而是因为其通俗的语言中并不无道理。
减压,提到压力,最先跳入脑海的便是这两个大字。心理学中有三个领域主要研究了压力问题。但并不是把它当成负面的东西,而是当成心理活动的正常规律。这三个领域强调的是调节压力,而不是单纯的“减压”。
我们需要压力,如果一味地减压,只会让我们身心倦怠。而适当的压力则能督促激励我们前进,成为很好的驱动力。所以说,压力并不只是负担,若能合理的加以运用,它也能推动我们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