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我的老师
光阴荏苒,眼间已是第三个飘雪的季节。一千多个日夜,悄无声息地从指间溜走,不留一丝痕迹,仅有的也只是甜蜜的回忆和如开闸般抑制不住的激动。
如果我问你:“最好的老师是什么样子的,或是最好的课堂是如何的”,你又会如何作答。假如此刻我告诉你“最好的老师是不以成绩看待学生,最有意义的课是教会你如何做人。感恩或是很久远仍能被你记起的一堂课!”你是否会怀疑这仅仅是一种假设。嘘!不吵好吗?看看下面吧,那样你就不会再怀疑,甚至变成惊羡……
三年前的文理分科,出于对理科的恐惧,我义无反顾的选择了文科。可文科生所具备的特长在我身上是找不到的。尤其是语文,一门厌倦的理所当然不及格的科目。我也只好默默的倾听着别人精彩的朗读,是对自身文采或是文学功底的炫耀,更重要的是对自身的一种肯定吧!
应该说一下我的语文老师了,一位举止优雅。资质大方的中年妇女,披一肩油亮的黑发,波浪起伏显出了她的阅历,悦耳柔和的嗓音中听得出她的深沉与老成,不高不矮的身材恰似黄金比。张老师,一位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的园丁,依旧在阳信一中这块肥沃的土地上耕耘着。
缘于以前的听闻,所以对张老师教我们感到很欣喜,而我作为语文的弃儿却也不敢有一丝马虎。一切如常。也许再张老师眼里,我算不上是她的得意门生,再往糟处想,张老师也许不认识我,因为我成绩的贫瘠吧!
可我发现,张老师上课是不拿成绩单的,甚至比我成绩还要差的她都不曾放弃。为这,我便疯狂的喜欢上了张老师的课,疯狂的喜欢上了语文。
至于最难忘的一课,便是那次的语文连排课,张老师领我们读完了贾平凹先生的《我不是个好儿子》以及毕淑敏的《孝心无价》,领我们回忆关于生活中类似于贾平凹母亲那样一件件琐碎的小事,以及她对“孝”的理解和为人母后的感受。张老师告诉我们“父母的爱是不计较回报的,可作为子女,你要学会感恩,学会以优异的成绩报答夜以继日劳作的父母!” 张老师还让我们叙述曾做过的“对不起”父母的事。那一节课,少了往日的欢笑,多了一些庄重和肃穆,更多的则是抽泣的声音。张老师的眼里分明也噙着泪水,身朝向黑板。我知道,那一刻,张老师的泪水肯定落了下来。
那一节课,我学会了许多。我明白了“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含义,明白了“男儿不展风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的铿锵,也明白了椿萱并茂时为人子女的义务,更重要的是,我明白了在“孝”的天平上,我们是等价的!
张老师,感谢您那堂别有意义的语文课,相信那定是我这一生中倾听过的最美的穹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