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血色
当写下这个标题的时候,就觉得自己在文化方面其实很苍白。初看这个题目,不光读不通,关键是犯了语文上的语法错误,笑自己的无知。不光如此,更因为它让我想到了周国平曾经写过的一篇文章,题目就叫《何必温馨》,所以惭愧自己有那么点班门弄斧的狂妄。
周先生的文章旨在让我们回归最实在的人生,那么究竟什么才是最实在的人生?爱情、家庭、人生理想,在作者看来,未必温馨,又何必温馨。爱就要爱得惬意,活就要活得轻松。
不禁想起了一年前在博客上写的一篇关于《血色浪漫》的观后感。事隔一年,又要重新勾起回忆。不说写的有多出彩,只是这部电视剧让我感动,主人公钟跃民追求的就是周先生所倡导的那种最实在的人生。按自己的意愿,想法来生活,对他而言,住豪宅与住窝棚的感受是相同的,彼此不相关联。试问,当今社会能有如此豪爽胸怀的又有几人?
然而,一年后,《血色人生》、《血色残阳》、《血色玫瑰》等电视剧的相继上映,让人觉得俗,又流于形式。我很想弄清楚到底什么是血色。于是翻开很久没动的字典查找它最初的含义,知道它本是用来形容皮肤红润的颜色,无他。那又何以可以频频走穴,亮相于各大银屏,实在让人费解。
一个词本身并无好坏,只是需要给它一个特定的语境,才能够彰显出它的魅力,一旦放错了位置,再完美的词也会让人厌恶,鄙夷它的粗俗,更何况滥用。
有的人为命运感到悲哀,但是今天,我却要为“血色”感到悲哀。那些自以为儒雅的人生生毁掉了一个更加儒雅的词,于他们自己,却浑然不觉,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悲哀。
写到这里,我忽然悟到了自己为何要为“血色”鸣不平的真正原因。《血色浪漫》跨越时间的长河,从文革开始,以一群追求理想主义的青年为线索,演绎一场浪漫的人生。因为喜爱,所以不容别人染指。或许其中有自私的成分存在吧,但却找不到一个能令自己心情舒畅的理由,实在不愿看到“血色”一词的平庸化。
对于这些,我实在想不明白,更不知该如何收尾。想借周国平先生的笔来作个概括:
未必血色,又何必血色!
实在找不到一个确切的主语,那就这样结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