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本人今日发言主题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宰相肚里能撑船”,古人诚不欺我,观有成就之大家,多为胸中有沟壑腹内可容海之人。公子小白不记前仇,一箭之仇不过泯于鲍叔一言,而管仲之贤也最终成就了他从“小白”向“齐桓公”之升华。然何止小白之功业依能容之胸腹,纵观历史长河,一览华夏海外,无论先年当世,君主能容则“胜于朝廷”、文化能容则“百家争鸣”、国家能容则文明富强。
楚汉之故大家已耳熟能详,“西楚霸王”项羽骁勇善战年少成名;“地痞无赖”刘邦纵酒疏狂因乱功成。巨鹿一战流血漂橹伏尸成山,项王率八千江东子弟沉船破釜烧庐弃粮,一战定领导之位。然后来于乌江岸边又是另番境况,实令人称憾。究其因,刘邦于洛阳城内一语破——人杰也,吾能用之;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
于此观,个人能容决功业之成!
春秋战国时期思想领域“百家”林立,诸如儒、法、道、墨、阴阳、纵横等学派自由争论,他们各自游说著书,立说争辩,使得春秋末年后的中国思想进入了一个极大开放境界,呈现出了文化领域“百花齐放‘花’满园”的可喜景象。可到了秦时,诸国权势渐微,嬴政一统六合。在需要统一思想、文化以助统治的情况下,虽有“奚六国礼仪,采择其善”的兼容措施,但总体上还是将“不师古,不崇经”之政推行到了极致,而这些极致带来的便是“焚诗书,坑儒士”的野蛮行为。最终结果是文化得到了严重的摧残,思想与学术自由更是受到了痛击,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之中此举无疑是一块碍眼暇斑,和百家争鸣之势对比鲜明。
于此观,文化能容可促文明发展!
中国虽是唯一一个留下的历史从未间断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但也在近代路上走过了一段积贫积弱之道路,清末政府闭门造车独自发展自己的小农经济,结果是辛辛苦苦几十秋所造“金汤之城”被洋人的坚船利炮一举攻破。到后来有识之士便看出中国不能再妄自独尊,唯有怀一颗若谷之心接受“洋文化”才有能救国,于是便有了洋务运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有了留美幼童——接受工业化国家精英教育;有了师夷长技以制夷。这岂非文化包容之体现?结果如何——洋务运动虽未使中国从此富强起来,却也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而留美幼童也不乏如詹天佑、容揆、唐绍仪等对中国影响甚大之士。
于此观,国家能容则文明富强,则社会进步!
包容——成人之工具,文化活水之源泉,国富民强之根本。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谢谢大家,我的发言完毕!
一名高中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