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地球上数以亿计的生物,经过漫长的岁月的淘洗、筛选,大量不适应环境变化的销声匿迹了。所以说,适应是保存、发展自已的基础。
一个人相对于一个组织,一个部门乃至一个国家,就好像一颗螺丝钉相对于一台机器,我们只有改变自已,完善自已,使自这个螺丝钉最大限度适应该社会这台机器的需要,以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发展空间。
我的邻居夫妻俩以前都是同一工厂的工人,五年前一同下岗了,男的由于调整不了自己的心态,觉得下岗脸上无光,心事重重,找了几个工作都因为不适应而半途而废了,而在闲赋在家。女的呢,很快实现了角色转换,适应了环境,先是开了一家冷饮店,现在开了一家书的摊,生意红红火火,人也整天春风得意,喜笑颜开。所以说,适应是事业成功的必要条件。
现在我们社会正处在转型时期限,各种社会矛盾会不期而至,我们要不断地调整自已这相瞬息万变的社会环境。北大毕业生陆步青,因所在工厂倒闲而下岗,但他很快适应了环境,改变了心态,做了一个街头操刀卖肉的屠夫,有人说这是教育的夫败,是大材小用。我却认为这正是北大的骄傲,能培养多元的人才来适应社会的变化,既能培养出位居高层的管理者,也能培养出身处基层的体力劳动者。
现在日本有一种教育方法,就是把初中毕业生放在孤岛中独自生存一个月,来锻炼他们的适应能力,生存能力,挑战极项的能力。
这样有利于人才的坚韧而顽强的意志。
适应不仅是一个人的问题,也表现在一个国家的生产方式,社会机制等问题。毛泽东为了适应生产的社会化和公平性的要求,建国初期限就进行了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最初几年是大大地解放了生产力,提高了生产积极性的。邓小平为了适应废除大锅饭,消灭平均主义的要求,提出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伟构想。极大地发展了经济,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连战、宋楚瑜为了适应台湾民众爱国归宗的要求,毅然开始了“破冰之旅,搭桥之旅”。推动了两岸的交往,是利国利民的重大举措。
情随事迁,与时俱进,不管是一个人、一个组织、还是一个国家,都要谨记适应二字,适应促进个人的完善发展,适应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适应促进民族的繁荣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