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萤火虫有个约会
”萤火虫,萤火虫,满天飞;夏夜里,夏夜里,风轻吹。怕黑的孩子安心睡吧,让萤火虫给你一点光......“ 童年的记忆里,没有萤火虫的暑假是不完美的。
我家在乡村,绿满山原白满川,每逢”六月荷花香满湖“时节,她,总会来赴与我的约会。夜阑人未静,搬着小凳子闲坐在篱笆围院里,放轻呼吸声,静静地等待着夜之小精灵的出现。此时的我,已全副武装。忽的,一只,两只,我拉上小伙伴,分头行动。我敏捷的两手一拽,两脚一蹬,爬上了树,一把空心拳逮住萤火虫,装进密孔小袋子里,轻轻一跳,便下了树。萤火虫一簇一簇的,我和小伙伴们一起追着她们跑向芦苇荡里,继而又跑向杂草丛内,最后气喘吁吁地停在池塘边上,看着她们翩跹起舞,为茫茫黑夜添一份柔和与安心。
我不会困死她们,而是把她们释放在房间里,贪婪的想着也为我的书房着一方馥郁古朴,这种静美,纵使栀子的袅袅余香也无可比拟。
而如今,我已经好久都没有见过她的倩影,甚至忘记了她的模样,仅凭记忆中的模糊印象,也无法寻觅到。
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她忘记了我们的约定——陪我走过这偌大的黑夜。一个时辰过去了,我仍无法入眠,她真的忘了我们的约定吗?这个暑假,注定了让我独自走过吗?
不,不,她来了。窗外,路灯在水中的疏影摇摇曳曳,路灯跳动的频率很快,忽的有一个频率缓慢的亮光闪闪,趁着路灯换频的空隙,我瞧见了,是她——我那久违的朋友。她只闪亮了那么一下,仿佛是害怕不留余地的猎人再次屠杀他们。我很安心,有她们,我静静地入了梦。
我中国人与萤火虫的约会很早。《晋书》有载:“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古时候,萤火虫遍地都是,好学的古人则囊萤夜读,某种程度上,她们推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亦是中华勤学故事的见证者。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描写萤火虫的诗句中,我最喜欢的,莫过于杜牧的《秋夕》了。在一个秋天的晚上,白色的蜡烛发出微弱的光,给屏风上的图画添了几分暗淡而幽冷的色调。这时,一个孤单的宫女正用小扇扑打着飞来飞去的萤火虫,聊解寂寞。萤火虫无疑又赋上了相思之苦。
可,尤是不解的是,这么机灵善良的萤火虫,为什么在电气时代的到来,愈发隐蔽了?
我不知道,下一代人是否只能在《辞海》里觅到萤火虫她的踪影,听妈妈讲过去的故事,终究是过去的故事——
“萤火虫点亮夜的星光,谁为我添一件梦的衣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