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幸福感
人的划分不应只是性别上的局限,在当今社会上我认为,人应该分四种:富中之贫,富中之富,贫中之富,贫中之贫。往往富人不一定比穷人过的幸福快乐,显然我是从物质和精神上来决定人的幸福感与价值的。
这个世界上,总会有把物质财富看得很重要的人,也有把精神财富作为人生支柱的人。然而那些开宝马奔驰吃鲍鱼海鲜的人拥有的幸福和快乐指数就会高于那些骑自行车吃家常便饭的人吗?不是的。他们一味的追逐功名利禄,磁测人心,害怕人与人真心的交流与信任,往往他们的一念之差会将他们带入迷途,惹得自己身败名裂。在这些思想复杂甚至说不健康的富人背后总有被称为乐天派们的不穷的穷人。他们生活虽然艰苦,但是每一分钱都是全凭双手劳动换来的血汗钱,他们懂得珍惜懂得节俭,懂得交流懂得信任,懂得不断为了自己的小小愿望努力拼搏的快乐,富人们可曾想过他们的幸福感从何而来?那是有些富人用金钱和地位换不来的。
说得多不如让我们去认识这样一位伟人,感受他毕生的付出与幸福,贫穷人中的富者--周汝昌。先生自幼聪慧,少年时常听母亲讲《红楼梦》的故事,后来又从母亲手里得到《石头记》,通过与胡适先生的往来,走上了他真正的研红之路。这一上路不要紧,一眼就是一辈子,毕生的精力全部付诸于此,可想红学知道他是有多么的精通。周先生也百感交集,赋诗道:“五十六年一愿偿,为芹辛苦亦荣光。”
更令人敬畏的不仅仅是他一生研红吧,还有更令人惊叹的,他也是一位博学,勤奋的真学者,其治学以语言,诗词理论和中外文翻译为主,国学基础博厚,一生著作可谓等身。他自己极擅长诗词,所作诗词曾得到著名学者钱钟书的赞叹。此外他的书法也极有造诣,自谦“不是书法家”的他,自由研习欧楷笔法,20岁后深研“兰亭”所写瘦金体,刚风俊骨,墨彩焕然。先生还擅长京剧,据说当年燕大舞台上,“周氏小生”曾倾倒过无数粉丝。尽管年老后身体不便,还坚持用助听器,放大镜坚持他的学习之涯,甚至让女儿誊写并敲击入电脑。这种艰苦恶劣条件下不朽的精神怎能不让我们渴望知识带给我们的幸福感。纵观周老先生这一生,充实并有着自己独有的快乐,何人能及的幸福感?
那幸福感并不是我们所遇而不可求的,往往就在身边要你去把握。相比最让我们珍惜的情感应该是那血浓于水的亲情了。即使你家产万贯,却留老人独守空巢,你算得上一个真正的富人吗?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你败坏的起吗?并不需要你像神话故事里董永一样感动天感动地,感动的七仙女甘愿变为凡人。可神话也在叙述着现实,你是否该为你的精神财富冲一下值。常回家看看,陪陪那爱了你一生却不需回报的人。有人说:“当父亲给儿子礼物是儿子笑了,当儿子给父亲礼物是父亲哭了。”相比活了十八年的你懂这句话。当你学会用心,幸福当然就会离你不远。
幸福感并没有那么遥不可及,当你真正的想成为一个富中之富,用你的真心去换取,即使你原本很穷。上天会满足这个小小愿望,给你神秘而又意蕴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