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李煜
“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国维对李煜的评价,可谓妙哉。李煜不写伶工之词吗?不写儿女情长吗?可是李煜在与一般文人有一个绝对不同之处,他是亡国之君。这种极盛及衰的转变,使他有着开阔的眼界,感慨也较为深沉。所以要说词,就要先说说李煜。
先简单介绍一下李煜。李煜,字重光,南唐中主李的第六子。其一生跌宕起伏,最后死于汴京。首先一个有趣的地方是李煜号钟隐居士,这非常明显地表现出他隐逸的志向。那身为一国之君,他怎么隐逸呢?我们要从他还没登基的时候说起。
李煜生有重瞳,自古以来有重瞳者只有四人,或为帝王或为圣人,最未的是项羽,只成了一方霸主,这给李煜招致了兄长李弘冀的猜忌。李弘冀手段高明,李煜害怕招来杀身之祸,彼时的他对于王位没有多少期待,就为自己取了这个名号。当时还有一首词名为《渔夫》也表达了他的意向,不过有所争议,故不在此赘述。
那我们看他早期的态度和登基之后可以形成一个对比。“红日已高三丈透,金炉次第添香兽,红锦地衣随步皱。”这首《浣溪沙》可以充分表明李煜极其享受帝王的生活。一个帝王红日三丈后不做正事反正沉醉于享乐之中,南唐的灭亡不是意料之中的事吗?我说这个是为了告诉大家,李煜的骨子里是贪图享乐的,他并非一个好的君主。只怪造化弄人,最后是他登上了皇位。我们说李煜是天生的文人,他对于治国的热情只有短短几日。而大臣们劝得多了,便会遭到诛杀。
于此同时,赵匡胤也盯上了这片富饶的土地。李煜全然无视宋军架桥过江,只是一心想着寻春。寻春之事,历代文人都喜欢做,可是李煜醉卧美人怀中赏春的同时,杀机悄然而至。面对杀机,李煜没有勇气硬抗,而是选择了弟弟李从善替他向宋献土。只是李从善再也没有回来,反而替宋修书一封,劝他入朝。李煜做了出乎所有人意料的选择,他誓死不从。但是他没有想过,南唐早已没有可以打仗的将军了。
“樱桃落尽春归去,蝶翻轻粉双飞。”这首词中的樱桃,远比之前“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来得深刻。宋军兵临城下,李煜才恍然发现,樱桃已落,此时已是暮春。他终是做了亡国之君。从此以后,李煜的词再也没有“吹皱一池春水”的闲适了,而他最终被宋太祖毒杀。
也许有人会说如果李煜当时以身殉国就没有后来“违命侯”的羞辱,也不会看见小周后被人侮辱,可是还没李煜的坚持未尝不是一种勇气,在生命的道路上,每个人都有继续走下去的权利。或许正是他没有了断生命,我们才能看到《虞美人》这样的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