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波逐流
你可否记得,上一次仰望蓝天和星空,上一次对陌生人微笑或伸出援手,上一次对一条消息的真伪打破砂锅问到底,是什么时候?
如果你记得,那是昨天,上周或不久之前,那我该庆幸和祝喜,你没有被“大流”带走。因为我深深地对如此现状感到恐惧——人类,像机器人一样思考,冷冷冰冰、无心无情。
正如许许多多机器人反攻人类主题的电影,人们越来越担心人工智能会让计算机向人类一样思考,随之而来的,就是人类的灾祸。然而,苹果公司总裁库克却认为,比之更可怕的,是人类像计算机一样思考。这种“思考”甚至于不能被称作思考,它更像是一种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过程,所见即所信地随波逐流。
这是一场更大的灾难,直击社会和人心。
很多时候,我们所谓的“思考”只是把看到的信息,如计算机一般复制粘贴进脑袋,记忆并相信它,不探究竟,不在乎真假。随着“碎片化”时代的来临,时间和信息的碎片更促使了这一“思考”模式。打开手机,浏览几条新闻推送,读几条微博动态,然后看看大众的评论,就随波逐流地做出附和大众的言论。这一过程用不到五分钟,看似对个人、社会都没有什么影响,但是呢,这种行为重复得多了,我们就会被潜移默化地去相信所见的每一条信息,却不加以自我的分析和珍珍的思考。这是一种强大的惯性,它让我们重复“看——记忆、相信——做出迎合大众的评论”这一随波逐流的过程。并不是说所有的“随波逐流”都是不好的,只是人随得多了,就失去了浮出水面的能力,最后,再也不挣扎,把自己的价值观和判断力丢失在大流中,依附在大众上。躯壳里,只留下一具麻木的灵魂。
这场灾祸更可怕之处,在于它是一场群体行为,不仅麻木了个人,也冰冷了社会。其罪魁祸首,就在于每一个个体随波逐流地对一件事发表的评论和个人价值观的缺失。也许这是我们无心之举,但其后果却恶劣万分。因为我们不在乎真相的言论,使语言成为一种暴力、传谣的工具。
一位美国营销专家说:要改变中国消费者的观念,只需要六个月。铺天盖地地炒作,网络营销,广告,仅此而已。这话乍一听十分让人不爽,但仔细想来,又何尝不是如此。我们太容易被营销和舆论带走,像计算机一样思考,把价值观丢入大流。一些不实却抓人眼球的东西,反而能博得大众喜爱。跟随着“大众的脚步”对一件事件或人物进行疯狂指责甚至辱骂也不在少数。但事件反转的不少,辟谣的更不少。人们不知自己不负责任、随大流的言论给当事人带来了多大的伤害。雪崩来临时,没有一片雪花觉得自己有责任。人们总觉得是网络欺骗了自己,于是变本加厉地冷漠麻木毫不关心真相,“自欺欺人”地再也不肯挪用自己已被网络“骗”了的同情心。更不负责任地抱着一种事不关己的态度,随波逐流。于是整个社会愈加冷漠,现实中多的是叫不醒的装睡人和自我价值观交给大流的假醒者。
我们在随波逐流中放弃了挣扎,甘愿堕落成一个蒙面暴力者,假面梦游者。罔顾后果只顾自我娱乐发泄。人类社会并没有因为网络而拉近距离,反而因为人类如计算机一般的思考开始分崩离析,中伤无辜之人,蚕食同情怜悯之人性。
虽然,这是一个“打字不用负责任的年代”虽然我们拒绝不了大流,但我们可以拒绝随波逐流,趁独立的价值观和同情心还未漂远,把它们找回来,活得像个人,而不是计算机。
这个世上的每一个人都历经着他人想象不到的痛苦,所以愿你能善待他人,别再罔顾自己行为的后果,也愿你能拒绝随波逐流,被他人温柔以待,愿你还能像期待蓝天的少年,总抬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