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以其道行之
有多少人渴望成功,渴望实现心中的理想。你?我?他?是不是正在为了前进的路而分离拼搏呢?
是的,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只有不断地超越、提高,才能不落于人后。而更多的人把成功的意义扭曲了,认为成功的价值就是得经历磨难,遭受痛苦。“头悬梁,锥刺股”,“卧薪尝胆”对于中国人来说更是蕴含了丰富的哲理,被代代相传,就这样,几千年了,顽固的思想仍然在人们的心中根深蒂固。当然,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品质的确十分重要,但是,在实现了温饱、总体小康的21世纪的今天,竞争的实质已发生了改变。国家与国家之间,人与人之间,更注重的是创新能力,是高科技的运用能力,也就是人才的竞争,从而提高经济与科技的发展。
难道前人错了吗?不。就教育来讲,先前的教育设施,资源没有现在先进,只有将被动转化为主动,才能获得效率。古人没有如此多的学习任务,国内人口的稀少也造成竞争很小。再如外国的爱因斯坦,“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是大家都熟悉的话,而我们往往多看重的是后半句。事实上后面还漏了一句,“但那百分之一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百分之百的汗水都要重要”。因为光是付出,是不会得到结果的,正确的方向很重要。爱迪生在从事科学研究时,并没有闲暇来顾及其他。这是他成功的众多因素重的一个。但现在的学生却是在接受全方位的教育,无论如何,也达不到“百分之九十九”如此之高的效率。专一的热爱的时间更是少之又少。他晚年的固执正是失败的主要原因。
同样,另一位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他也指出了成功所需的必要条件,“艰苦的奋斗+正确的方法+少谈空话”。在他所处的年代的确艰苦,对我们却是不适用的。环境已经改善,国家的社会主义制度虽不完善但也在朝着,民主、文明努力,而谁的意识最新潮,想法最创新,才可以屈指可数,那些社会上最底层的付出最多的,往往是活得最艰辛的。
因此,经历痛苦并不见得能够迎来曙光。也并非要“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千里马被埋没也正是“策之不以其道”而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