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
是年初二的夜,炮竹在玄色的夜幕里喧然着,京杭大运河两旁灯火辉煌,熠熠发光。大红灯笼高高挂,金色鲤鱼跃龙门,此刻,年味盎然。
因听闻有灯展举行,母亲带着我来观灯。风冷冽又有些急促,吹得灯笼下垂着的流苏在空中打转儿,一穗穗朱红无措地晃动着,像在招引着人们向前走,特招人喜爱。赤红的门灯是用大红色的纱作灯布,隐约透出淡金色的光芒,金色的边框,仿佛用金色的线绣上的暖色调,红彤彤的光芒照得夜色也格外的喜庆,这是年的色彩吗?红红火火的味道。
迫不及待地向前走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二十四个红色大字张贴在红色大灯笼上,依次挂在一排排架子上,在夜色中好像许多红光闪闪的星星。金色的光芒耀眼却又平和,并不断有“新时代”“新征程”等字眼的出现。而接下来,一座座灯台的显现,着实令我看得眼花缭乱。有的是描绘乡村建设,丹阳城市风貌的,有的是丹阳一些集团公司寄予人民的美好祝愿,还有关于民族文化的,他们静静地卧于这古老的运河旁,像在陈述这时代的发展,又似在祝福这座被大红大火的年味充斥着的丹阳城,千姿百态,美不胜收。
印象很深的是一座花灯,它巨大无比,像是一轮粉红的小太阳,散发着光芒,映红了一圈圈围观人群的笑脸。几层花瓣依次展开,最里层的几片花瓣缓缓地收拢、会聚、再弹开。几束花蕊散发着金丝绒般的光,在夜色中开得轰轰烈烈,喜庆又美丽,粉红、大红、深深浅浅的金黄闪烁着,交织着。几只七彩的蝴蝶落在上面,引得小孩子们兴奋地欢笑。生冷的夜风有点猛,可往来的人们依旧络绎不绝,他们不分年龄不分贫富,都笑得满面春风,满足又欢喜,互相评说着当下丹阳点点滴滴,都随风入了我的耳,心中生出莫名的欢喜。
很新奇的是一个蒙古包,白色的帐顶,蓝色的灯一支一支垂下来,旁边还有一些蒙古特有的服饰,虽简单却也别致。蒙古包边上立着一行大字:“欢迎到草原来”,银光闪闪,红灯笼在头顶烘出一片温暖的光晕,我不禁笑起来,这种细微的民族文化不知不觉已渗透进我们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丹阳虽小,可传统的习俗文化却道道俱全,在这物质横流的时代里,从未失去。
突然间,烟花在头顶绽放开来,夺目的炫丽映着灯火璀璨,大红的光芒散开,笼罩着这座城市,不远处是大桥上车来车往的身影,雪亮的车光,桥上五彩的光芒倒映在河水中斑斓着,河两岸的高楼大厦,万家灯火闪烁。我想起王安石的诗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此刻,年味愈发重了起来。
古老的运河,古老的习俗,新一代的灯会在年味盎然的此刻,绘出了这座城市未来美好的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