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桥
“摇啊摇,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教我…”
每当听到这段歌谣,外婆的身影都会在脑海中浮现,那个被时光刻下道道皱纹的外婆,将我引上了诗词的葱翠小道。
犹记得小小的我搬着矮凳子坐到外婆膝前跟着外婆背诗的日子。草长莺飞的江南,涓涓流水自眼前而过,清风吹雨的点滴玄音,小桥流水人家的温婉从诗中弥漫开来。外婆戴着老花镜手捧着《唐诗宋词》,在阳光下满足地微笑。
“囡囡,知不知道李白呀?”门前的花树下,她问我。“我知道!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就是李白写的”尚还年幼的我读弄刚刚会背的唐诗。”“呵呵呵……”她笑着,笑得温婉,“李白啊,那可是位大才呢……”
记忆中,她总是在笑,那弯曲的嘴角,仿佛架起了记忆的桥。
“外婆,今天爸爸教我背《木兰诗》我背给你听-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我努力地记忆着一些长长短短的诗行,都是为了背给外婆听,要外婆的夸奖。外婆将眼睛弯成月牙儿,嘴角弯成小桥,她说:“月亮还有小桥在一起,就成了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我听不懂这样唯美深奥的诗句,便抱怨:“谁写的诗呀,我都听不懂。”外婆笑着摇头,轻悠悠地说:“三生杜牧,十里扬州,前事休说。”杜牧?我拍拍脑袋,惊喜道:“是不是那个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的杜牧?”外婆惊喜地点点头,笑了。
那是桥上明媚的风光,呈现在外婆的嘴角下,弯成一道生动的弧度。然而我并不知道那桥下的阴影,在阳光照射不到的地方是如何地令人心酸。
“外婆的童年可不比你们呀。”妈妈告诉我,“外婆小时候家里可穷了,那个时候,她常常到隔壁家的教书先生那里去听课,一边还要到山里去捡猪草,还要做饭,那些诗呀词呀,还是生下了你舅舅后听你舅舅背的。”
我心里既是惊讶又有些心酸……外婆的诗词竟是这样得来的!
我忽然想起范仲淹,每天吃冷粥咸菜只为读书,我的外婆与他是有共通之处的吧?
我总在想,外婆在那个时候为什么可以那样努力地学,即使不够条件也要去努力。只是到了后来我忽然有了一些明悟诗词之美耐人寻味。
好像有一道跨越时光的桥,架在了我和外婆的心上,忽然明白了外婆,也因此勉强的上了诗词的小道。它们漫漫无尽,却是生命中摄人心魄的风情。
摇啊摇,摇啊摇,我一不小心就落上了外婆的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