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厚学诗词网,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诗词 > 古诗集锦

关于 柳营 的诗句

作者:admin来源:厚学诗词网发表于:2020-03-05 22:57:36阅读:100

酹江月 送指挥司王仁卿知事,代广陵郡官作


舒*

人生交谊,笃金兰气味,不堪离别。绿水红莲声价旧,又向高邮施设。幕底清风,楼前明月,此意凭谁说。美哉鱼米,此行足可怡悦。闻道细柳营中,三军整肃,训练真奇绝。赞画公余闲拭目,午夜剑光明灭。料想明年,荣膺薇省,高步登天阁。片云相隔,人来应问华发。


沁园春·玉带猩袍


刘过

玉带猩袍,遥望翠华,马去似龙。拥貂蝉争出,千官鳞集,貔貅不断,万骑云从。细柳营开,团花袍窄,人指汾阳郭令公。山西将,算韬钤有种,五世元戎。
旌旗蔽满寒空。鱼阵整、从容虎帐中。想刀明似雪,纵横脱鞘,箭飞如雨,霹雳鸣弓。威撼边城,气吞胡虏,惨淡尘沙吹北风。中兴事,看君王神武,驾驭英雄。


阅武喜晴和厉寺正韵


游清夫

阅武堂前宿雨晴,柳营刁斗五更鸣。
风生貔虎夸身健,日射旌旗照眼明。
管领春光三月暮,雕镌诗句十分清。
折冲樽俎今余事,自有胸中十万兵。


俞公达待制挽词二首


秦观

一麾出守著威名,凶讣西来上为惊。
玉帐笑谈成昨梦,锦囊书札见平生。
衣冠渐散红莲府,铠马还归细柳营。
可道风流回首尽,芝兰庭下粲朝荣。


寄姚楚州


戴复古

庸将几误国,流民亦弄兵。
康时仗豪杰,了事是功名。
车马长淮路,貔貅细柳营。
山阳还旧观,并使虑尘清。


梁公子


李贺

风彩出萧家,本是菖蒲花。南塘莲子熟,洗马走江沙。
御笺银沫冷,长簟凤窠斜。种柳营中暗,题书赐馆娃。


梁公子


李贺

风采出萧家,本是菖蒲花。
南塘莲子熟,洗马走江沙。
御笺银沫冷,长簟凤窠斜。
种柳营中暗,题书赐馆娃。

江沙:一作江涯。
--------------------
状某贵公子。或,刺宗室也。

注:
1:风采出萧家,本是菖蒲花:风采出萧家,《南史》:"张后方孕,忽见庭中菖蒲花开,光采非常,惊报侍者,皆云不见。后曰:尝 闻见蒲花者必贵,因取吞之,遂生梁武帝。"
2:南塘莲子熟,洗马走江沙:南塘,《西洲曲》:"采莲南塘秋。" 莲子,双关语,怜子也。
3:御笺银沫冷,长簟鳯窠斜:银沫,谓银花笺;鳯窠,织簟为鳯文也。皆天子所用。
4:种柳营中暗,题书赐馆娃:种柳,陶侃镇武昌,营中皆种柳树。馆娃,《方言》:"呉有馆娃宫。吴人呼美女为娃。"言官伎也。

附:

吴汝纶评曰:此刺诸王绾兵而淫纵也。

阙名评曰:第二句足上一句,又喻绝无仅有之意。
--------凤尾竹客 撰<李长吉歌诗笺注辑评>---------

游义兴寺寄上李逢吉相公


令狐楚

柳营无事诣莲宫,步步犹疑是梦中。劳役徒为万夫长,
闲游曾与二人同。凤鸾飞去仙巢在,龙象潜来讲席空。
松下花飞频伫立,一心千里忆梁公。


重送徐州李从事商隐


薛逢

晓乘征骑带犀渠,醉别都门惨袂初。莲府望高秦御史,
柳营官重汉尚书。斩蛇泽畔人烟晓,戏马台前树影疏。
尺组挂身何用处,古来名利尽丘墟。


送国子令狐博士赴兴元觐省


刘禹锡

相门才子高阳族,学省清资五品官。谏院过时荣棣萼,
谢庭归去踏芝兰。山中花带烟岚晚,栈底江涵雪水寒。
伯仲到家人尽贺,柳营莲府递相欢。


送马将军奏事毕归滑州使幕


李嘉祐

吴门别后蹈沧州,帝里相逢俱白头。自叹马卿常带病,
还嗟李广未封侯。棠梨宫里瞻龙衮,细柳营前著豹裘。
想到滑台桑叶落,黄河东注荻花秋。


题高都监新亭


魏野

高氏创高亭,亭因地得名。
半空云咫尺,百里镜分明。
襟带山围陕,咽喉地接京。
昼闲多待士,时静少论兵。
钟磬闻莲舍,枪旗见柳营。
吾庐正相望,不似在重城。


百字令 饯张巡检


吴存

芝山南畔,听将军鼓角,暮烟朝雨。渺渺番湖三百里,四面封疆皆水。葭苇烽沉,鲸鲵波静,人在渔樵里。封留千户,渠家代有人矣。正好缓带轻裘,吟诗横槊,五破梅花蕊。谁报莱衣春不待,匹马戴星而起。细柳营寒,甘棠阴在,万口称才美。祥琴何日,玉堂直上天咫。


嘉兴尉府教阅即事


葛绍体

轻风盪宿氛,薄日笼晓晴。
草嫩芟锄易,沙软蹙踏轻。
军容壮而肃,兵器老以刚。
震动击鼓鼙,节止鸣铙钙。
前行萃白旗,后队随红旌。
亲亲云雾披,閴閴烟尘凝。
放箭羽鲜新,张弓角光晶。
{沔氵换麦}丝搭饭玉,赭衫坐盈庭。
犒激券楮叠,簇结巾带横。
叉手最健武,骁势殊掀腾。
跳梁勇投掷,呼喝骄凭陵。
左旋忽右转,此伏俄彼升。
路分寻丈斗,锋合毫厘争。
目与手不谋,须臾悬死生。
傥非教之素,何以所习精。
豫章太史氏,家世冰雪清。
早传师律严,遂识戎阵明。
坐言二十年,不见此宪程。
教场沮洳地,渍雨几浮倾。
荒池倒枯荷,腐水飘乱萍。
旧观喜再还,徒曰练弓兵。
公宇昔零落,华屋今峥嵘。
昔也一概废,今也百度兴。
今昔同此时,人有能不能。
萧萧忧危念,策策夙夜情。
固将宣国威,非惟振家声。
儿戏谁逍遥,老成尚典刑。
嗟乎真将军,亚夫细柳营。


阅弓箭手二首


孙承宗

三年又见柳依依,细柳营中戋刂柳归。
却喜丹台新燕子,学成白羽水平飞。¤


送钤辖馆使王公


解程

武帐推恩诏十行,雍容鸣玉觐清光。
四年爱日民谣浃,五月炎风驿路长。
剑阁烟云迷去斾,柳营笳鼓惨离觞。
浣花纸贵傅新集,留待诗名继许昌。


鹧鸪天·鹤算遗芳绩世传


无名氏

鹤算遗芳绩世传。武夷来作散神仙。柳营隐隐兵戎整,兰砌诜诜子舍贤。倾柏酒,爇沉烟。殷勤起舞祝长年。行须一札飞鸦诏,促缀银班侍九天。


观猎


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诗题一作《猎骑》。从诗篇遒劲有力的风格看,当是王维前期作品。诗的内容不过是一次普通的狩猎活动,却写得激情洋溢,豪兴遄飞。至于其艺术手法,几令清人沈德潜叹为观止:“章法、句法、字法俱臻绝顶。盛唐诗中亦不多见。”(《唐诗别裁》)
  诗开篇就是“风劲角弓鸣”,未及写人,先全力写其影响:风呼,弦鸣。风声与角弓(用角装饰的硬弓)声彼此相应:风之劲由弦的震响听出;弦鸣声则因风而益振。“角弓鸣”三字已带出“猎”意,能使人去想象那“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的射猎场面。劲风中射猎,该具备何等手眼!这又唤起读者对猎手的悬念。待声势俱足,才推出射猎主角来:“将军猎渭城”。将军的出现,恰合读者的期待。这发端的一笔,胜人处全在突兀,能先声夺人,“如高山坠石,不知其来,令人惊绝”(方东树)。两句“若倒转便是凡笔”(沈德潜)。
  渭城为秦时咸阳故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其时平原草枯,积雪已消,冬末的萧条中略带一丝儿春意。“草枯”“雪尽”四字如素描一般简洁、形象,颇具画意。“鹰眼”因“草枯”而特别锐利,“马蹄”因“雪尽”而绝无滞碍,颔联体物极为精细。三句不言鹰眼“锐”而言眼“疾”,意味猎物很快被发现,紧接以“马蹄轻”三字则见猎骑迅速追踪而至。“疾”“轻”下字俱妙。两句使人联想到鲍照写猎名句:“兽肥春草短,飞鞚越平陆”,但这里发现猎物进而追击的意思是明写在纸上的,而王维却将同一层意思隐然句下,使人寻想,便觉诗味隽永。三四句初读似各表一意,对仗铢两悉称;细绎方觉意脉相承,实属“流水对”。如此精妙的对句,实不多见。
  以上写出猎,只就“角弓鸣”、“鹰眼疾”、“马蹄轻”三个细节点染,不写猎获的场面。一则由于猎获之意见于言外;二则射猎之乐趣,远非实际功利所可计量,只就猎骑英姿与影响写来自佳。
  颈联紧接“马蹄轻”而来,意思却转折到罢猎还归。虽转折而与上文意脉不断,自然流走。“新丰市”故址在今陕西临潼县,“细柳营”在今陕西长安县,两地相隔七十余里。此二地名俱见《汉书》,诗人兴会所至,一时汇集,典雅有味,原不必指实。言“忽过”,言“还归”,则见返营驰骋之疾速,真有瞬息“千里”之感。“细柳营”本是汉代周亚夫屯军之地,用来就多一重意味,似谓诗中狩猎的主人公亦具名将之风度,与其前面射猎时意气风发、飒爽英姿,形象正相吻合。这两句连上两句,既生动描写了猎骑情景,又真切表现了主人公的轻快感觉和喜悦心情。
  写到猎归,诗意本尽。尾联却更以写景作结,但它所写非营地景色,而是遥遥“回看”向来行猎处之远景,已是“千里暮云平”。此景遥接篇首。首尾不但彼此呼应,而且适成对照:当初是风起云涌,与出猎紧张气氛相应;此时是风定云平,与猎归后踌躇容与的心境相称。写景俱是表情,于景的变化中见情的消长,堪称妙笔。七句语有出典,《北史·斛律光传》载北齐斛律光校猎时,于云表见一大鸟,射中其颈,形如车轮,旋转而下,乃是一雕,因被人称为“射雕手”。此言“射雕处”,有暗示将军的膂力强、箭法高之意。诗的这一结尾遥曳生姿,饶有余味。
  综观全诗,半写出猎,半写猎归,起得突兀,结得意远,中两联一气流走,承转自如,有格律束缚不住的气势,又能首尾回环映带,体合五律,这是章法之妙。诗中藏三地名而使人不觉,用典浑化无迹,写景俱能传情,至如三四句既穷极物理又意见于言外,这是句法之妙。“枯”、“尽”、“疾”、“轻”、“忽过”、“还归”,遣词用字准确锤炼,咸能照应,这是字法之妙。所有这些手法,又都妙能表达诗中人生气远出的意态与豪情。所以,此诗完全当得起盛唐佳作的称誉。
(周啸天)

送马舍人赴建康军幕


张镃

柳营谋客自枫宸,去去尖风雁字匀。
莫把吟诗替横槊,新亭北望正愁人。


行营送人


刘商

鞞鼓喧喧对古城,独寻归鸟马蹄轻。
回来看觅莺飞处,即是将军细柳营。


相关栏目: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古诗词鉴赏
  • 古诗词考题
  • 先秦诗歌
  • 汉朝诗歌
  • 近当代诗歌
  • 汉赋精选
  • 古诗集锦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Copyright © 2012-2022 厚学诗词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