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厚学诗词网,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诗词 > 古诗集锦

含月的诗句古诗词

作者:admin来源:厚学诗词网发表于:2020-04-22 17:05:56阅读:138

秋怀


卫宗武

凉飚翦菑翳,万山缩鳞甲。
水镜滓不留,千尺见毛发。
凄风日以高,物华寝朘削。
机杼轧晨霜,砧杵捣寒月。
孤暌不成寐,耿耿至明发。
何处一声秋,停云吹欲裂。


栖禅寺


崔放之

自从白马驮经始,宝地绀园知有几。
今见逍遥岩洞深,啼猿坞接栖禅寺。
嵯峨楼阁东西桥,掬水闻香景趣饶。
讲经云外天花落,卓锡林边暑气消。
尘埃不到松关口,僧老渐随松影瘦。
谁知好事眼能青,借与诗人信宿逗。
山高地僻月空圆,晨钟暮鼓惊龙眠。
看来懒把无生学,长笑一声归钓船。


满江红·岁岁重阳


吴潜

岁岁重阳,何曾是、两般时景。人自有、悲欢离合,晦明朝暝。日月湖边来往艇,楼台水底参差影。又何妨、时暂狎沧波,轻鸥并。
闲顿放,朱门静。新结里,朱帘整。尽百年人事,移场换境。欲插黄花身已老,强倾绿醑心先醒。羡游鱼、有钓不能收,钩空饼。


曲游春·禁苑东风外


周密

后则尽入里湖,抵暮始出,断桥小驻而归,非习于游者不知也。故中山极击节余闲却半湖春色之句,谓能道人之所未云
禁苑东风外,饧暖丝晴絮,春思如织。燕约莺期,恼芳情偏在,翠深红隙。漠漠香尘隔。沸十里、乱弦丛笛。看画船,尽入西泠,闲却半湖春色。
柳陌。新烟凝碧。映帘底宫眉,堤上游勒。轻暝笼寒,怕梨云梦冷,杏香愁幂。歌管酬寒食。奈蝶怨、良宵岑寂。正满湖、碎月摇花,怎生去得。

【注释】:
原序:禁烟湖上薄游,施中山赋词甚佳,余因次其韵。盖平时游
舫,至午后则尽入里湖,抵暮始出,断桥小驻而归,非习于游
者不知也。故中山极击节余“闲却半湖春色”之句,谓能道人
之所未云。

该词是和拖岳“清明湖上”之韵而作。写的是南宋末期尚未危之时西湖春游的盛况。词中尽情刻画都人士女春游西湖的情致 ,在一派歌舞升平的景色中,也写出了词人自己的情趣和心情,拖岳十分欣赏该词中“闲却半湖春以”一句,所以以在词前小序中,周密将别将亡拈出,并说明所以如此写的根据。
词首三句,“禁苑东风外”是说春风由宫苑吹到西湖;“忾暖丝晴絮”,柳絮如游丝般飘扬,起让人感到一丝暖意——丝和思 ,絮和绪,是谐音双关语,即惹起人们春日的思绪,同时丝和絮又是可以纺织之物,因而说“春思如织”用法巧妙令人击节。欧阳修《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西湖(此是许州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参军春思乱如云,白发题诗愁送春”,意思与之相同。“织”千丝万绪交织一起 ,难以名状 。“燕约莺期,恼芳情、偏在翠深红隙”,“恼”,撩拨之义,承接春思一句。看树底花间,莺燕婉转,撩起自己对春之爱怜,这正是词人的游春之愿。以上几句融情于景,几写尽清明时节西湖春色。下面转入写游人特别是游船。
“漠漠香尘隔”,是写红尘带着香气笼罩着西湖。韦庄《河传》:“香尘隐映,遥望翠槛红楼。”张先《谢池春慢》:“尘香拂马,逢谢女城南道。”二诗词可作参证 。诗词中惯以香尘指代士女出游景象 。“隔 ”,言香尘之盛 ,几以隔障。“沸十里乱弦丝笛”,“歌欢箫鼓之声,振动远近”,却是入耳如沸。两句反映出南宋都城节日的欢庆热闹的场面。在极热极闹之时,词人却笔锋突转,写出“看画船尽入西泠,闲却半湖春色”的极冷极清之句。依《武林旧事》所述,此时日已至午。以上之热闹,是午前情事。至午后画船尽入里西湖,外西湖“几无一舸”。“闲却半湖春色”,是词人极得意之句。此句是“纪实”,词人自己的审美情趣也尽在其中表露。此“半湖春色”之“闲却”,不是为游春的如云士女而惜,却是为自己的得以从容赏析湖边春色而庆幸,包含词人真正的爱惜春天之情。
随后转笔写湖堤上情景。上结既已说了画船尽入里湖,湖面闲却 ,湖堤上游上便突现出来,写他们,既是时游湖场面的补写,又是对湖上画船的衬笔。堤上杨柳成阴,烟霭笼罩,一片新碧。游赏的士女们香车宝马,极尽情致,柳如烟车帘里的女子宫眉和马背上的少年身影,时隐时现,景色朦胧而清晰,画图别致 。接下突然转写日暮 :“轻暝笼寒,怕梨云冷 ,杏香愁幂 。”游人渐散,暮烟生于湖上,西湖寂寞,春亦寂寞,只恐梨花之美如梦一般消逝,杏花之香被将射之愁所笼罩。《高斋诗话》认为梨花云一语出于王昌龄“梦中唤作梨花云”诗句,词人多用梨云代表梨花,梨云梦,指梨花或人的香美的梦。苏轼《西江月》:“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刘学箕《贺亲郎》:“回首春空梨花梦”,也是指梨花由盛由衰 ,“梨云梦冷”可兹参证。周密另有《浣溪沙》词云“梨云如雪冷清明”,也反映这种季节景色。这几句写春残的用语冷峭动人。
“歌管酬寒食”一句总结全天的赏游活动。寒食、清明时节连近,游事亦相接,界限不必截然分开。节日在歌管声中渐渐消逝,无限追之情“奈蝶怨良宵岑寂”来表现。此处是借蝶怨写人所感到的热闹后的凄清,飞绕花丛,翩翩而舞的蝴蝶也怨这样好的夜晚却太寂寞了。这里拓开一笔,似乎减轻了游人散后句人心情的寂聊无奈。最后用清雅飘逸的笔写他对人静后西湖夜色的留恋 ,说 :“正满湖碎月摇花,怎生去得!”满湖风动涟漪,碎月层叠,似花簇摇风,——怎能在这西湖最美的时刻离去呢?词人的审美情趣是深爱宁静的西湖春色的 ,并不喜欢游人的喧器热闹,而且珍惜将要过去的春天。这两句正和上片“看画船尽入西泠,闲却半湖春色”遥相照应。
周密写西湖之春,实在处、热闹处尽显美丽,而写虚静空灵处更称美绝。闲却的半湖春色和“碎月摇花 ”的宁静夜景更使人神往。也只有日暮游人散尽,才使词人得以体会到“轻暝笼寒,梨云梦冷,杏香愁幂 ”境界。极热闹与极清冷,相反相成,两相衬映,是这首词的写作上的一大特点。欧阳修《采桑子》写颍州西湖暮春:“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写春空写得比较明显,这首词却含蓄隽永,显示出南北宋词的不同之处。
周密用字甚精,“忾暖丝晴絮”、“乱弦丛笛”、“轻暝笼寒”、“碎月摇花”,写景色细致入微,也反映了词人心理上的不同感受。但由于是和韵的关系,所以“翠深红隙”、“杏香愁幂”,用字虽新奇,却稍显凑合趋就。
这首词全是从词人心目中写同的。首先是写眼中整个清明景色与自己的春思情愫,其次就是十里湖面画船笙歌繁华喧闹景象,词人自己的特殊感受和遐思也融汇其中 。逐渐写出游人散去,“暝色赴春愁”,又着重写寂静清幽的西湖夜色,前后映照,层次分明,时间、空间在不断移换,这种多彩多变的写法令人耳目一新击案叫绝。


徐仲谋

郡城重叠安寝有时延皓月,


山居寓兴


邹輗

花阴不正月将西,欲到溪边步懒移。
坐对前山无一语,此心惟有古人知。


寄虎丘范长老


范成大

谁云簪绂坐成禽,亦漫为官漫好音。
身已备尝生老病,心何曾住去来今。
一波不动月空照,万籁无情风自吟。
持此东归似同志,故应分我半山林。


兼静黄坛杨君书室也取钱起柴门兼竹静之句名


舒岳祥

本自柴门静,谁令种竹喧。
月来将画写,负过引书翻。
默坐雨偏响,闲眠雪易繁。
动中还有静,此意互为根。

【原题】:
兼静黄坛杨君书室也取钱起柴门兼竹静之句名之邑里吟人题咏殆遍矣予为友作反骚不知者便谓子云与屈子异意非也

和叠山拜李白墓


王奕

唐朝组绶不能羁,驴背人者醉似泥。
自欲驾虬凭化往,不因飞燕误宫题。
江涵采石吟天阔,月落青山冢未齐。
雅废伦亡知己少,青枫黑塞梦凄凄。


燕归梁·双燕归飞绕画堂


晏殊

双燕归飞绕画堂。似留恋虹梁。清风明月好时光。更何况、绮筵张。云衫侍女,频倾寿酒,加意动笙簧。人人心在玉炉香。庆佳会、祝延长。


中和节赐百官燕集因示所怀


李适

至化恒在宥,保和兹息人。推诚抚诸夏,与物长为春。
仲月风景暖,禁城花柳新。芳时协金奏,赐宴同群臣。
丝竹岂云乐,忠贤惟所亲。庶洽朝野意,旷然天地均。


宿宇昭师房


释保暹

与我难忘旧,多期宿此房。
眠云归未得,静夜话空长。
草际沈萤影,杉西露月光。
天明共无寐,南去水茫茫。


偈颂十九首


释绍昙

东村王老夜烧钱,拈引山云海月魂。
贫极瑞岩轻助荐,儘教无佛处称尊。


奉别张岳州说二首(一作答张燕公岳州宴别)


王熊

长沙辞旧国,洞庭逢故人。薰兰敦久要,披雾转相亲。
岁月空嗟老,江山不惜春。忽闻黄鹤曲,更作白头新。
平生共风月,倏忽间山川。不期交淡水,暂得款忘年。
兴逸方罢钓,帆开欲解船。离心若危旆,朝夕为君悬。


赠浙西李相公


牟融

长庚烈烈独遥天,盛世应知降谪仙。月里昔曾分兔药,
人间今喜得椿年。文章政事追先达,冠盖声华羡昔贤。
尊酒与君称寿毕,春风入醉绮罗筵。


属疾


陆游

白头属疾卧丘园,药物枝梧且仅存。
月黑浅山闻鵩啸,窗明高树送鸦翻。
谗欺薄命深消骨,忧集穷途黯断魂。
回视少时真隔世,但余一念在元元。


元夕后即事


王柏

夜来风色作清寒,灯火残时人意阑。
归路月华犹皎皎,今朝雪影乱漫漫。
比他柳絮真无赖,捐尽梅花不忍看。
独坐不知时节变,一襟和气有余欢。


中书侍郎傅公挽词


范祖禹

洛社瞻贤躅,书筵继老成。
声容陪夙昔,论议想平生。
节兴盘山峻,名随沇水清。
草堂空旧隐,松月为谁明。


奉和给事寓直


崔峒

桂枝家共折,鸡树代相传。忝向鸾台下,仍看雁影连。
夜闲方步月,漏尽欲朝天。知去丹墀近,明王许荐贤。


次韵伯元季奕送成父因以见寄五绝句


赵蕃

几欲因人与问安,南来不见信州船。
细思人世孰为别,明月相望同一天。


相关栏目: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古诗词鉴赏
  • 古诗词考题
  • 先秦诗歌
  • 汉朝诗歌
  • 近当代诗歌
  • 汉赋精选
  • 古诗集锦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Copyright © 2012-2022 厚学诗词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