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 轮台 的诗句
作者:admin来源:厚学诗词网发表于:2020-04-17 16:15:12阅读:79
首秋轮台
唐岑参
异域阴山外,孤城雪海边。秋来唯有雁,夏尽不闻蝉。
雨拂毡墙湿,风摇毳幕膻。轮台万里地,无事历三年。
正仲思归作篆畦今夜月十诗非篆畦月乃雁苍月
宋舒岳祥
篆畦今夜月,故意照人衰。
一梦十年过,千愁万里来。
只今安粤徼,何日悔轮台。
吟罢四百字,更倾三五杯。
【原题】:
正仲思归作篆畦今夜月十诗非篆畦月乃雁苍月盖杜子美鄜州月之意也予作十章乃篆畦月也
秋闺
唐郑愔
征客向轮台,幽闺寂不开。音书秋雁断,机杼夜蛩催。
虚幌风吹叶,闲阶露湿苔。自怜愁思影,常共月裴回。
登北庭北楼,呈幕中诸公
唐岑参
尝读西域传,汉家得轮台。
古塞千年空,阴山独崔嵬。
二庭近西海,六月秋风来。
日暮上北楼,杀气凝不开。
大荒无鸟飞,但见白龙塠。
旧国眇天末,归心日悠哉。
上将新破胡,西郊绝烟埃。
边城寂无事,抚剑空徘徊。
幸得趋幕中,托身厕群才。
早知安边计,未尽平生怀。
问讯次九日韵
宋晃冲之
问讯西南戍,提封莫远开。
休传通蜀道,端可弃轮台。
拟上平戎策,惭无属国才。
何须千里马,远自渥洼来。
武帝
宋徐钧
一曲秋风已悔心,此机开导竟无人。
后来不下轮台诏,黩武求仙又一秦。
北庭贻宗学士道别
唐岑参
万事不可料,叹君在军中。
读书破万卷,何事来从戎。
曾逐李轻车,西征出太蒙。
荷戈月窟外,擐甲昆仑东。
两度皆破胡,朝廷轻战功。
十年只一命,万里如飘蓬。
容鬓老胡尘,衣裘脆边风。
忽来轮台下,相见披心胸。
饮酒对春草,弹棋闻夜钟。
今且还龟兹,臂上悬角弓。
平沙向旅馆,匹马随飞鸿。
孤城倚大碛,海气迎边空。
四月犹自寒,天山雪濛濛。
君有贤主将,何谓泣途穷。
时来整六翮,一举凌苍穹。
和得全喜雪韵
宋王柏
天道流行自有经,一冬常燠大无伦。
临期飞雪粗成冷,只隔明朝便是春。
窗外晓山高积玉,梦回夜月更铺银。
玄冥恰似轮台悔,改过虽新已悮人。
读罪已诏
宋杨万里
莫读轮台诏,令人泪点垂。
天乎客此虏,帝者渴非罴。
何罪良家子,知他大将谁?
愿惩危度口,傥复雁门踦。
白马篇
南北朝孔稚珪
白马金具装,横行辽水傍。
问是谁家子,宿卫羽林郎。
文犀六属铠,宝剑七星光。
山虚弓响彻,地迥角声长。
宛河推勇气,陇蜀擅威强。
轮台受降虏,高阙翦名王。
射熊入飞观,校猎下长杨。
英名欺卫、霍,智策蔑平、良。
岛夷时失礼,卉服犯边疆。
〖征〗兵〖集〗蓟北,轻骑出渔阳。
集军随日晕,挑战逐星芒。
阵移龙势动,营开虎翼张。
冲冠入死地,攘臂越金汤。
尘飞战鼓急,风交征旆扬。
转斗平华地,追奔扫带方。
本持身许国,况复武力彰。
会令千载后,流誉满旗常。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宋陆游
风卷江湖雨暗村,四山声作海涛翻。
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注释】
轮台:北方边境地名,泛指边疆。
夜阑:夜深。
【古诗今译】
拖着年迈孱弱的身躯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自己并不感到悲哀,原因是心中还想着替国家守卫边疆,驰骋疆场。夜深了,听着到那风雨的声音,迷迷糊糊地梦见自己骑着披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
【赏析】
陆游(1125 -1210 ),南宋诗人,汉族,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12岁即能诗文,一生著述丰富,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数十种存世。陆游具有多方面文学才能,尤以诗的成就为最。
这首诗是绍熙三年(1192)十一月陆游退居家乡山阴时所作,时年已六十八岁高龄。
同陆游的许多爱国诗篇一样,在我国古代所有的爱国诗篇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古典诗歌史上写下了积极厚重的一笔。这首诗充满爱国豪情,大气磅礴,风格悲壮。也以豪迈和悲壮的风格为浩如烟海的诗歌海洋增添了独特的色彩,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当时诗人年事已高,又一身病痛,孤独地躺在荒凉的乡村里,自然会想起很多往事。人生百年,匆匆而过,回首往事,虽如过眼云烟,但也不免感慨颇多。幼年时的理想,青年时的挫折,中年时的抱负,老年时的失意,等等等等,难免纠缠着诗人的思绪,一幕幕活跃在诗人的眼前。
略有一些文学阅历的人可能都知道,陆游是我国宋代的一位杰出的爱国诗人,和许多爱国诗人一样,虽然在心智上是“位卑未敢忘忧国”,怎奈朝廷腐败无能,自己只能空怀一腔报国之志。
当时金人入侵,宋朝丢失了大半壁江山,诗人也由于主张抗金而被罢官回乡。僵卧孤村,失意之思,经历之悲,病体之痛,家国之愁,同时袭上诗人的心头。然而,诗人并没有沉浸在悲愁与失落颓废之中,而是奋笔疾书“僵卧孤村不自哀”。这“不自哀”正如吉鸿昌雪地所书:“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国家尚且如此,个人那点不快还值得一提吗!?从另一个角度看,诗人“僵卧孤村不自哀”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那就是 “尚思为国戍轮台”。一个年近古稀的老人,拖着疲惫多病的身躯,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他想的不是个人的悲哀,而是在忧国忧民,在想着要亲自为国家守卫边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报国之志,跃然纸上。
??从诗人的大量作品中可以看出,他的报国豪情是矢志不移的,应该说是伴随了陆游的一生,眼下国家飘零,山河破碎,自己又年迈多病,只能带着 “卧听风吹雨” 的无奈进入梦乡,在梦中实现一身戎装,骑着战马,跨越北国冰封的河流,同敌人在疆场厮杀,收复失落的山河。这是怎样的一个梦啊!
陆游的诗从“位卑未敢忘忧国”到“但悲不见九州同”,到本诗“尚思为国戍轮台”无不流露了诗人坚定的报国之志和难以平复的哀愁。然而这只是在思想上,更不可忽略的是诗人艺术上的成就,本诗在结构处理上堪称为典范。诗的前三句“醉卧”、“尚思”、“夜阑我听”巧妙地为第四句进入梦境实现诗人多年的夙愿做了一个从意念和情景上的很好的现实铺垫,使作品从思想上到艺术上实现了高度的统一。
窦凤才[url=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4b52fb0100bimb.html]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4b52fb0100bimb.html[/url]
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
唐岑参
火山六月应更热,赤亭道口行人绝。知君惯度祁连城,
岂能愁见轮台月。脱鞍暂入酒家垆,送君万里西击胡。
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注释】:
这首送别诗,既不写饯行的歌舞盛宴,也不写分手时的难舍离情。作者只是以知己的身份说话行事,祝酒劝饮,然而字里行间却使人感到一股激情在荡漾。
这是天宝十载(751)六月,李副使(名不详)将离武威,远赴碛西,即安西都护府(治所在今新疆库车附近)。因而诗的开头两句即点明时令,以李副使出塞途中必经的火山、赤亭这段最艰苦的旅程开篇。“火山五月人行少”,诗人早有吟咏,况六月酷暑?作者不从饯行话别落笔,而以火山、赤亭起句,造成一个特殊的背景,烘托出李副使不畏艰苦、毅然应命前行的豪迈气概,而一路珍重的送别之意也暗含其中了。三、四两句在写法上作一转折,明写李氏不平凡的经历,激励其一往无前:知道您经常出入边地,岂能见到轮台的月亮而惹起乡愁呢?这里“岂能”故作反问,暗示出李副使长期驰骋沙场,早已把乡愁置于脑后了。“岂能愁见轮台月”,是盛唐时代人们积极进取精神的反映,是盛唐之音中一个昂扬的音节。诗的五、六两句是招呼、劝说的口气,挽留李副使脱鞍稍驻,暂入酒家,饮酒话别。作者越过一般送别诗多诉依依不舍之情的藩篱,直接提出此次西行“击胡”的使命,化惆怅为豪放,在送别的诗题下开拓了新的意境。诗末两句直抒胸襟,更是气贯长虹:功名请向戎马沙场上求取,这才是一个真正的大丈夫。“祗向”,语气恭敬而坚决。这既可看作岑参勉励李氏立功扬名,创造英雄业绩,又何尝不是自己的理想和壮志呢?这两句将诗情推向高潮,英雄豪气使后世多少读者为之激动振奋。
这首诗熔叙事、抒情、议论于一炉,并且突破了一般送别诗的窠臼。其口语化的诗歌语言,让人感到亲切洒脱。悠扬流美的声调给人以奔放明快的诗意感受。自由活泼的韵律,跌宕有致的节奏,显示出一种豪迈的气势,传达出火一般的激情,无疑将给远行者以极大的鼓舞力量。
(林家英)
饮马长城窟
南北朝沈约
介马渡龙堆。
涂萦马屡回。
前访昌海驿。
杂种宼轮台。
旌幕卷烟雨。
徒御犯冰埃。
临洮泛舟,赵仙舟自北庭罢使还京
唐岑参
白发轮台使,边功竟不成。云沙万里地,孤负一书生。
池上风回舫,桥西雨过城。醉眠乡梦罢,东望羡归程。
轮台即事
唐岑参
轮台风物异,地是古单于。三月无青草,千家尽白榆。
蕃书文字别,胡俗语音殊。愁见流沙北,天西海一隅。
送刘郎将归河东(同用边字)
唐岑参
借问虎贲将,从军凡几年。杀人宝刀缺,走马貂裘穿。
山雨醒别酒,关云迎渡船。谢君贤主将,岂忘轮台边。
千里思
唐郑锡
渭水通胡苑,轮台望汉关。帛书秋海断,锦字夜机闲。
旅梦虫催晓,边心雁带还。惟馀两乡思,一夕度关山。
清凉山赞佛诗 四首
清吴伟业
西北有高山,云是文殊台。
台上明月池,干叶金莲开。
花花相映发,叶叶同根栽。
王母携双成,绿盖云中来。
汉王坐法宫,一见光徘徊。
结以同心合,授以九子钗。
翠装雕玉辇,丹髹沉香斋。
护置琉璃屏,立在文石阶。
长恐乘风去,舍我归蓬莱。
从猎往上林,小队城南隈。
雪鹰异凡羽,果马殊群材。
言过乐游苑,进及长杨街。
张宴奏丝桐,新月穿宫槐,
携手忽太息,乐极生微哀。
千秋终寂寞,此日谁追陪。
陛下寿万年,妾命如尘埃。
愿共南山椁,长奉西宫杯。
披香淖博士,侧听私惊猜:
今日乐方乐,斯语胡为哉?
待诏东方生,执戟前诙谐。
熏炉拂黼帐,白露零苍苔。
吾王慎玉体,对酒毋伤怀。
伤怀惊凉风,深宫鸣蟋蟀。
严霜被琼树,芙蓉凋素质。
可怜千里草,萎落无颜色。
孔雀蒲桃锦,亲自红女织。
殊方初云献,知破万家室。
瑟瑟大秦珠,珊瑚高八尺。
割之施精蓝,干佛庄严饰。
持来付一炬,泉路谁能识!
红颜尚焦土,百万无容惜。
小臣助长号,赐衣或一袭。
只愁许史辈,急泪难时得。
从官进哀诔,黄纸抄名入。
流涕卢郎才,咨嗟谢生笔。
尚方列珍膳,天厨供玉粒。
官家未解菜,对案不能食。
黑衣召志公,白马驮罗什。
焚香内道场,广坐楞伽译。
资彼象教恩,轻我人王力。
微闻金鸡诏,亦由玉妃出。
高原营寝庙,近野开陵邑。
甫望仓舒坟,掩面添凄侧。
戒言秣我马,遨游凌八极。
八极何茫茫,曰往清凉山。
此山蓄灵异.浩气共屈盘。
能蓄太古雪,一洗天地颜。
日驭有不到,缥缈风云寒。
世尊昔示现,说法同阿难。
讲树耸千尺,摇落青琅玕。
诸天过峰头,绛节乘银鸾。
一笑偶下谪,脱却芙蓉冠。
游戏登琼楼,窈窕垂云鬟。
三世俄去来,任作优昙看。
名山初望幸,衔命释道安。
预从最高顶,洒扫七佛坛。
灵境乃杳绝,扪葛劳跻攀。
路尽逢一峰,杰阁围朱阑。
中坐一天人,吐气如栴檀。
寄语汉皇帝,何苦留人间。
烟岚倏灭没,流水空潺湲。
回首长安城,缁素惨不欢。
房星竟未动,天降白玉棺。
惜哉善财洞,未得夸迎銮。
惟有大道心,与石永不刊。
以此护金轮,法海无波澜。
尝闻穆天子,六飞骋万里。
仙人觞瑶池,白云出杯底。
远驾求长生,逐日过濛汜。
盛姬病不救,挥鞭哭弱水。
汉皇好神仙,妻于思脱屣。
东巡并西幸,离宫宿罗绮。
宠夺长门陈,恩盛倾城李。
秾华即修夜,痛入哀蝉诔。
苦无不死方,得令昭阳起。
晚抱甘泉病,遽下轮台悔。
萧萧茂陵树,残碑泣风雨。
天地有此山,苍崖阅兴毁。
我佛施津粱,层台簇莲蕊。
龙象居虚空,下界闻斗蚁。
乘时方救物,生民难其已。
淡泊心无为,怡神在玉几。
长以兢业心,了彼清净理。
羊车稀复幸,牛山窃所鄙。
纵洒苍梧泪,莫卖西陵履。
持此礼觉王,贤圣总一轨。
道参无生妙,功谢有为耻。
色空两不住,收拾宗风里。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注解】:
1、白草:西域牧草名,秋天变白色。
2、胡天:指西域的气候。
3、辕门:古代军营前以两车之辕相向交接,成一半圆形门,后遂称营门为辕门。
【简析】:
此诗是一首咏雪送人之作。天宝十三载(754),岑参再度出塞,充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武某或即其前任。为送他归京,写下此诗。“岑参兄弟皆好奇”(杜甫《渼陂行》),读此诗处处不要忽略一个“奇”字。
此诗开篇就奇突。未及白雪而先传风声,所谓“笔所未到气已吞”──全是飞雪之精神。大雪必随刮风而来,“北风卷地”四字,妙在由风而见雪。“白草”,据《汉书·西域传》颜师古注,乃西北一种草名,王先谦补注谓其性至坚韧。然经霜草脆,故能断折(如为春草则随风俯仰不可“折”)。“白草折”又显出风来势猛。八月秋高,而北地已满天飞雪。“胡天八月即飞雪”,一个“即”字,维妙维肖地写出由南方来的人少见多怪的惊奇口吻。
塞外苦寒,北风一吹,大雪纷飞。诗人以“春风”使梨花盛开,比拟“北风”使雪花飞舞,极为新颖贴切。“忽如”二字下得甚妙,不仅写出了“胡天”变幻无常,大雪来得急骤,而且,再次传出了诗人惊喜好奇的神情。“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壮美意境,颇富有浪漫色彩。南方人见过梨花盛开的景象,那雪白的花不仅是一朵一朵,而且是一团一团,花团锦簇,压枝欲低,与雪压冬林的景象极为神似。春风吹来梨花开,竟至“千树万树”,重叠的修辞表现出景象的繁荣壮丽。“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东方虬《春雪》),也以花喻雪,匠心略同,但无论豪情与奇趣都得让此诗三分。诗人将春景比冬景,尤其将南方春景比北国冬景,几使人忘记奇寒而内心感到喜悦与温暖,着想、造境俱称奇绝。要品评这咏雪之千古名句,恰有一个成语──“妙手回春”。
以写野外雪景作了漂亮的开端后,诗笔从帐外写到帐内。那片片飞“花”飘飘而来,穿帘入户,沾在幕帏上慢慢消融……“散入珠帘湿罗幕”一语承上启下,转换自然从容,体物入微。“白雪”的影响侵入室内,倘是南方,穿“狐裘”必发炸热,而此地“狐裘不暖”,连裹着软和的“锦衾”也只觉单薄。“一身能擘五雕弧”的边将,居然拉不开角弓;平素是“将军金甲夜不脱”,而此时是“都护铁衣冷难着”。二句兼都护(镇边都护府的长官)将军言之,互文见义。这四句,有人认为表现着边地将士苦寒生活,仅着眼这几句,谁说不是?但从“白雪歌”歌咏的主题而言,这主要是通过人和人的感受,通过种种在南来人视为反常的情事写天气的奇寒,写白雪的威力。这真是一支白雪的赞歌呢。通过人的感受写严寒,手法又具体真切,不流于抽象概念。诗人对奇寒津津乐道,使人不觉其苦,反觉冷得新鲜,寒得有趣。这又是诗人“好奇”个性的表现。
场景再次移到帐外,而且延伸向广远的沙漠和辽阔的天空:浩瀚的沙海,冰雪遍地;雪压冬云,浓重稠密,雪虽暂停,但看来天气不会在短期内好转。“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二句以夸张笔墨,气势磅礴地勾出瑰奇壮丽的沙塞雪景,又为“武判官归京”安排了一个典型的送别环境。如此酷寒恶劣的天气,长途跋涉将是艰辛的呢。“愁”字隐约对离别分手作了暗示。
于是写到中军帐(主帅营帐)置酒饮别的情景。如果说以上主要是咏雪而渐有寄情,以下则正写送别而以白雪为背景。“胡琴琵琶与羌笛”句,并列三种乐器而不写音乐本身,颇似笨拙,但仍能间接传达一种急管繁弦的场面,以及“总是关山旧别情”的意味。这些边地之器乐,对于送者能触动乡愁,于送别之外别有一番滋味。写饯宴给读者印象深刻而落墨不多,这也表明作者根据题意在用笔上分了主次详略。
送客送出军门,时已黄昏,又见大雪纷飞。这时看见一个奇异景象:尽管风刮得挺猛,辕门上的红旗却一动也不动──它已被冰雪冻结了。这一生动而反常的细节再次传神地写出天气奇寒。而那白雪为背景上的鲜红一点,那冷色基调的画面上的一星暖色,反衬得整个境界更洁白,更寒冷;那雪花乱飞的空中不动的物象,又衬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这是诗中又一处精彩的奇笔。
送客送到路口,这是轮台东门。尽管依依不舍,毕竟是分手的时候了。大雪封山,路可怎么走啊!路转峰回,行人消失在雪地里,诗人还在深情地目送。这最后的几句是极其动人的,成为此诗出色的结尾,与开篇悉称。看着“雪上空留”的马蹄迹,他想些什么?是对行者难舍而生留恋,是为其“长路关山何时尽”而发愁,还是为自己归期未卜而惆怅?结束处有悠悠不尽之情,意境与汉代古诗“步出城东门,遥望江南路。前日风雪中,故人从此去”名句差近,但用在诗的结处,效果更见佳妙。
充满奇情妙思,是此诗主要的特色(这很能反映诗人创作个性)。作者用敏锐的观察力和感受力捕捉边塞奇观,笔力矫健,有大笔挥酒(如“瀚海”二句),有细节勾勒(如“风掣红旗冻不翻”),有真实生动的摹写,也有浪漫奇妙的想象(如“忽如”二句),再现了边地瑰丽的自然风光,充满浓郁的边地生活气息。全诗融合着强烈的主观感受,在歌咏自然风光的同时还表现了雪中送人的真挚情谊。诗情内涵丰富,意境鲜明独特,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诗的语言明朗优美,又利用换韵与场景画面交替的配合,形成跌宕生姿的节奏旋律。诗中或二句一转韵,或四句一转韵,转韵时场景必更新:开篇入声起音陡促,与风狂雪猛画面配合;继而音韵轻柔舒缓,随即出现“春暖花开”的美景;以下又转沉滞紧涩,出现军中苦寒情事;……末四句渐入徐缓,画面上出现渐行渐远的马蹄印迹,使人低回不已。全诗音情配合极佳,当得“有声画”的称誉。
(周啸天)
汉南书事
唐李商隐
西师万众几时回,哀痛天书近已裁。文吏何曾重刀笔,
将军犹自舞轮台。几时拓土成王道,从古穷兵是祸胎。
陛下好生千万寿,玉楼长御白云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