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厚学诗词网,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诗词 > 古诗集锦

写出含有杏花的古诗句

作者:admin来源:厚学诗词网发表于:2020-04-17 10:17:33阅读:67

小桃红·杏花开后不曾晴


盍志学

杏花开后不曾晴,
败尽游人兴。
红雪飞来满芳径。
问春莺,春莺无语风方定。
小蛮有情,夜凉人静,
唱彻醉翁亭。

【注释】:


眼儿媚·十年不见柳腰肢


刘学箕

十年不见柳腰肢。契阔几何时。天遥地远,秋悲春恨,只在双眉。雁声今夜楼西畔,情愫渺难期。杏花风景,梧桐夜月,都是相思。


闻春鸟


韦庄

云晴春鸟满江村,还似长安旧日闻。
红杏花前应笑我,我今憔悴亦羞君。


夜深(一作寒食夜)


韩偓

恻恻轻寒翦翦风,小梅飘雪杏花红。
夜深斜搭秋千索,楼阁朦胧烟雨中。

【注释】:
  这首诗描画的是一个春色浓艳而又意象凄迷的细雨尖风之夜。乍看,通篇只写景物,而景中见意,篇内有人。如果细加玩绎,它的字里行间不仅浮现着留连怅惘之情,还似隐藏着温馨缠绵之事。四句诗中,特别值得拈出的是第三句──“夜深斜搭秋千索”。这是一个点破诗题、透露全诗消息的关键句。施补华《岘傭说诗》说:“七绝用意,宜在第三句。”这首诗正是如此。

  诗的题目是《寒食夜》,这第三句中的“夜深”明点夜,“秋千”则暗点寒食。《佩文韵府》引《古今艺术图》云:“北方寒食为秋千戏,以习轻?。后乃以彩绳悬木立架,士女坐其上推引之。”《太平御览》、《事物纪原》、《荆楚岁时记》等书也有相似的引载。又据《开元天宝遗事》记述,天宝年间,“宫中至寒食节,竞竖秋千,令宫嫔辈戏笑以为宴乐。”这句诗就以秋千这一应景之物点出寒食这个节日。

  当然,诗人之写到秋千,决不仅仅是为了点题,主要因为在周围景物中对他最有吸引力而且最能寓托他的情意的正是秋千。但此时已“夜深”,又在“烟雨中”,不会有人在“为秋千戏”,如句中所说,只有秋千索空悬在那里罢了。而诗人为什么对空悬在那里的秋千索有特殊的感情并选定它作为描写的对象呢?这里,不禁令人联想到吴文英《风入松》词中“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两句。看来,诗人在深夜、烟雨中还把视线投向秋千索,也正因为它曾为“纤手”所握,不禁想起日间打秋千的场面和打秋千的人。

  韩偓《香奁集》共收一百首诗,其中写到寒食、秋千的诗竟多达十首。如《偶见》:“秋千打困解罗裙,指点醍醐索一尊。见客入来和笑走,手搓梅子映中门。”又如《想得》:“两重门里玉堂前,寒食花枝月午天。想得那人垂手立,娇羞不肯上秋千。”再如:《寒食日重游李氏园亭有怀》:“往年曾在弯桥上,见倚朱栏咏柳绵。今日独来香径里,更无人迹有苔钱。伤心阔别三千里,屈指思量四五年。料得它乡遇佳节,亦应怀抱暗凄然。”从以上这几首诗,依稀可见诗人与一位佳人在寒食佳节、秋千架边结下的一段恋情。联系这些诗,再回过来看这首《寒食夜》的第三句,可以断定它确是一个见景思人、托物记事的句子,尽管写得尽曲折含蓄之能事,而个中消息是仍然可以参破的。

  如果从整首诗来看,这第三句又是与上、下各句互相依托、融合为一的。全诗四句,组成为一个整体,诗的前两句可以说是为第三句布景设色的。首句“恻恻轻寒翦翦风”,先使诗篇笼罩一层凄迷的气氛;次句“小梅飘雪杏花红”,更为诗篇涂抹一层秾艳的色彩。有了这两层烘染,才能托出第三句中“那人”不见的空虚之感和“纤手香凝”的绮丽之思。至于诗的结句“楼阁朦胧烟雨中”,更直接从第三句生发,是第三句的延伸,是把诗人的密意温情推向夜雨朦胧的楼阁之中,暗暗指出其人的居处所在以及诗人的心目所注,从而加深意境,宕出远神,使人读后感到情意隐约,余味无穷。没有这样一个结句,当然也托不出第三句。就通篇而言,应当说,这首诗既以第三句为中心,而又靠上、下烘托,才成为一首在艺术上臻于完美的作品。

  (陈邦炎)

续古二十九首


陈陶

大尧登宝位,麟凤焕宸居。海曲沾恩泽,还生比目鱼。
生值揖逊历,长歌东南春。钓鳌年三十,未见天子巡。
轩辕承化日,群凤戏池台。大朴衰丧后,仲尼生不来。
大道归孟门,萧兰日争长。想得巢居时,碧江应无浪。
矻矻蓬舍下,慕君麒麟阁。笑杀王子乔,寥天乘白鹤。
杳杳巫峡云,悠悠汉江水。愁杀几少年,春风相忆地。
吴洲采芳客,桂棹木兰船。日晚欲有寄,裴回春风前。
仙家风景晏,浮世年华速。邂逅汉武时,蟠桃海东熟。
南国珊瑚树,好裁天马鞭。鱼龙不解语,海曲空蝉娟。
周穆恣游幸,横天驱八龙。宁知泰山下,日日望登封。
秦国饶罗网,中原绝麟凤。万乘巡海回,鲍鱼空相送。
秦家无庙略,遮虏续长城。万姓陇头死,中原荆棘生。
秦作东海桥,中州鬼辛苦。纵得跨蓬莱,群仙亦飞去。
隋炀弃中国,龙舟巡海涯。春风广陵苑,不见秦宫花。
范子相句践,灭吴成大勋。虽然五湖去,终愧磻溪云。
麟凤识翔蛰,圣贤明卷舒。哀哉嵇叔夜,智不及鶢鶋。
战地三尺骨,将军一身贵。自古若吊冤,落花少于泪。
楚国千里旱,土龙日已多。九谷竟枯死,好云闲嵯峨。
汉家三殿色,恩泽若飘风。今日黄金屋,明朝长信宫。
南园杏花发,北渚梅花落。吴女妒西施,容华日消铄。
山鸡理毛羽,自言胜乌鸢。一朝逢鸑鷟,羞死南海边。
秦家卷衣贵,本是倡家子。金殿一承恩,貂蝉满乡里。
魏宫薛家女,秀色倾三殿。武帝鼎湖归,一身似秋扇。
婵娟越机里,织得双栖凤。慰此殊世花,金梭忽停弄。
学古三十载,犹依白云居。每览班超传,令人慵读书。
雄剑久濩落,夜吟秋风起。不是懒为龙,此非延平水。
朝为杨柳色,暮作芙蓉好。春风若有情,江山相逐老。
景龙临太极,五凤当庭舞。谁信壁间梭,升天作云雨。
曾梦诸侯笑,康囚议脱枷。千根池底藕,一朵火中花。


入庐山感兴


董嗣杲

古翠深中拥紫烟,幽行先酌石溪泉。
未能耕野安愚分,且乐游山趁壮年。
五色在前难障碍,连镳来此可留连。
杏花林里閒风月,况有宗人演地仙。


菩萨蛮 春雪后,访友东山


刘敏中

行行正向西山缺。遥遥望见东山雪。风色夜来间。杏花寒不寒。故人家远近。只向林东问。一径傍山开。鹊声迎我来。


虞美人 谢张芳远惠杏花


邵亨贞

闭门日日听风雨。不道春如许。老来犹自爱看花。及至看花双眼被愁遮。杏花不改胭脂面。愁里惊相见。花枝犹可慰愁人。只是**短鬓不禁


和菊隐陈知县西庵有感


释道璨

轻云卷雨过檐牙,杨柳池塘合乱蛙。
四壁月华春夜永,一年风物此时嘉。
诗当淡处工差退,心到平时语不夸。
睡眼醒来人不见,杏花散影满窗纱。


贺新郎·莫向愁人说


刘学箕

莫向愁人说。叹人生、不如意事,十常七八。是则中年伤怀抱,客里何堪送客。又添取、一襟凄咽。岸柳凋零秋容澹,黯消凝、怎忍轻攀折。重会面,甚时节。
杏花丽日梅花雪。记当时、一觞一咏,楚云湘月。别后君休劳春梦,转眼江南塞北。莫漫被、闲愁萦结。且判离筵今夕醉,霎时间、便见兰舟发。空怅望,水云阔。



周朴

古陵寒雨集,高鸟夕阳明。
高情千里外,长啸一声初。
月离山一丈,风吹花数苞。
晓来山鸟闹,雨过杏花稀。
曲渚回湾锁钓舟。
平潮晚影沉清底,远岳危栏等翠尖。
白日纔离沧海底,清光先照户窗前。
连云天堑有山色,极目海门无雁行。
可怜黄雀衔将去,从此庄周梦不成。
禅是大沩诗是朴,大唐天子只三人。


山水图


王冕

我生爱看真山水,眼底崎嵚每自谙。
绝壑卧云留宿雨,高林浮翠出晴岚。
青山近屋多于簇,白石攒沙小似蚶。
展卷令人倍惆怅,杏花春雨隔江南。


祝英台近·杏花吹


李彭老

杏花初,梅花过,时节又春半。帘影飞梭,轻阴小庭院。旧时月底秋千,吟香醉玉,曾细听、歌珠一串。
忍重见。描金小字题情,生绡合欢扇。老了刘郎,天远玉箫伴。几番莺外斜阳,阑干倚遍,恨杨柳、遮愁不断。

【注释】:
此词是回首旧情的一段恋曲。在宋季情词中,堪称工秀婉丽之作。
起首“杏花初 ,梅花过 ,时节又春半。”三句,点出时间为春半时节。红杏初开,梅花尽落,由此触起对岁月如飞的感慨。“帘影飞梭,轻阴小庭院”,写索居独处时百无聊赖的心境。“飞梭”,喻时间流逝之速。微阳照着低垂的帘幕,小庭院里,一片漠漠轻阴。以上几句重在写景,虽用了“杏花”、“帘影”等看来是华丽的词语,却构成了幽悄凄寂的氛围,词人那孤独的心情已隐现其中了。“旧时月底秋千,吟香醉玉,曾细听 、歌珠一串 。”三句,转入追忆。极力刻画,精艳绝伦。想当时她在春月下打罢秋千,那如花似玉的美好容颜,已足以使人为之倾赏不已,何况还有她那圆转清脆的歌声呢!“秋千”一词,不可滑眼而过。
唐宋时期,女子在春日有玩秋千的习俗,所以每当庭院春半时节,作者便忆起旧时月底秋千的情景。“香”、“玉 ”,喻女子的体貌芳洁,词人为之宛转低吟,醉心不已。“吟香醉玉 ”,真是极情迷恋痴之语。“歌珠一串 ”,形容歌声的圆美流转。这里轻轻点出女子的身分。
这片“忍重见 ,描金小字题情,生绡合欢扇。”三句,紧承上片“歌珠”意,进一步写别后的刻骨相思 。“忍重见”,即“怎忍重见”意。三句作一句读,意思是说不忍重见当日自己曾题上情诗的合欢纨扇。“描金小字 ”,用泥金(一种用金箔和胶水制成的金色颜料)细心地描上小字 ,显示其珍重之意。“合欢扇”指团扇 ,意更深长 。词中用以暗示男女间的欢好。也许这扇是当初女子送于自己的定情之物。扇上题情,更包含许多难忘的情事。如今重忆,旧情犹在,可惜的是爱侣已远隔天涯了。
“老了刘郎 ,天远玉箫伴。”这正是词人深悲所在。“刘郎”,乃词人自喻。李商隐《无题》:“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用刘晨重入天台寻觅仙侣不遇的故事,叹息爱情的间阻。本词更着“老了”二字,益增无限苍凉悲慨。“玉箫”,唐人小说中的婢女名。词中以此指代远别了的歌女。
结处“几番莺外斜阳 ,阑干倚遍 ,恨杨柳、遮愁不断 。”三句,含思绵渺,陆辅之《词旨》称之为“警句 ”。不知多少回,词人倚遍阑干,眺望着天边落日。他在期盼什么呢?只恨那疏疏杨柳,遮不断自已无尽的春愁 。“遮愁”一语 ,虽亦见于前人词句,然用在本词中 ,韵味更浓 。杨柳栖莺,而莺啼又令人想起她那珠串般的歌声。杨柳之外是斜阳照着的山川,她已像天般遥远。古人有折柳赠别的风习,见了杨柳,难免勾起离情。此词末三句把这些意象浑融在一起,于柔婉中寓幽怨之情,深蕴而有余味。
全词分上下两片,四个层次来写:第一层写如今时节;第二层写旧日相识;第三层写睹物思人;第四层写久别愁思,上下连贯,一气呵成。人事景物,互融交浑,表现了作者深沉的怀念前欢的情感。

和张舍人


吴融

玉女盆边雪未销,正多春事莫无憀。杏花向日红匀脸,
云带环山白系腰。莺转树头欹枕听,冻开泉眼杖藜挑。
陵迁谷变如须问,控鹤山人字子乔。


题女道士居(不饵芝朮四十馀年,一作马戴诗


秦系

不饵住云溪,休丹罢药畦。杏花虚结子,石髓任成泥。
扫地青牛卧,栽松白鹤栖。共知仙女丽,莫是阮郎妻。


题女道士居 不饵芝术四十余年。[一作秦系


马戴

不饵住云溪,休丹罢药畦。
杏花虚结子,石髓任成泥。
扫地青牛卧,栽松白鹤栖。
共知仙女丽,莫是阮郎妻。


相逢行赠别旧友治将军


萨都剌

一年相逢在京口,笑解吴钩换新酒。
城南桃杏花正开,白面青衫鞭马走。
一年相逢白下门,短衣窄袖呼郎君。
朝驰燕赵莫吴楚,逸气自觉凌青云。
一年相逢在阙下,东家蹇驴日相假。
有如臣甫去朝天,泥滑沙堤不敢打。
都门一别今五年,今年相逢沧海边。
千山木叶下如雨,雁声堕地秋连天。
将军毳袍腰羽箭,拥马旌旗照溪面。
小官不识将军谁,卧病孤舟强相见。
岂知此地逢故人,摩挲老眼开层云。
旧游历历似隔世,夜雨岂不思同群!郎君别后瘦如许,无乃从前作诗苦。
溪头月落山馆深,剪烛犹疑梦中语。
人生聚散亦有时,且与将军游武夷。
弓刀挂在洞前树,洞里仙童来觅诗。
稽首武夷君,借我幔峰顶,分我紫霞浆,与子连夜饮。
左手招子乔,右手招飞琼,举觞星月下,听吹双凤笙。
我酌一杯酒,持劝天上月,劝尔长照人相逢,莫向关山照离别。
凤笙换曲曲未终,天风木杪吹晨钟。
拂衣罢宴下山去,又隔云山千万重。

【注释】:
并序予迁官出闽,舟行抵兴田驿二十里许,俄闻击鸣金鼓,应响山谷间。随见旌旗导前,兵卒卫后,中有乘马者,毳袍帕首,徐行按辔,屡目吾舟。吾病久气馁,不能无惧心也。顷之,兴田驿吏以行舆见迓,遂舍舟乘舆。向之旌旗兵卒,移导舆前,马从舆后,舆行马鸣,途中未敢交一语。迫莫至邸舍,烛光之下,毳袍者进曰:“某乃建之五夫巡检官。闻使君至,候此将一月矣。某尝三识使君面,自都门一别,今已五载,使君岂遗忘之耶?”仆惊谢曰:“将军何人也?”答曰:“某即使君旧友云中也。”熟视久之,恍如梦寐。云中复能纪予阙下丰采时否邪?历历关河,旧游如隔世。乃对烛光,夜道故旧。明日复同游武夷九曲,煮茶酌酒,临流赋诗,出入丹崖碧嶂间,心与境会,天趣妙发,长歌剧饮,相与为乐。酒阑兴尽,秋风凄凄,落木雨下,闽关在望,复作远行。予始见君而惧,次得君而喜,终会君而乐,又得名山水以发挥久别抑郁之怀。乐甚而复别,别而复悲,悲复继之以思也。嗟夫!人生聚散,信如浮云,地北天南,会有相见。因赋诗,复为《相逢行》以送之。

浣溪沙 瓜陂铺题壁


无名氏

碎剪香罗浥泪痕。鹧鸪声断不堪闻。马嘶人去近黄昏。整整斜斜扬柳陌,疏疏密密杏花村。一番风月更销魂。

【注释】:
这首词是一位未留名的姓的作者用篦刀刻在蔡州瓜陂铺的青泥壁上的。
词的上片是追忆与爱人别离时的情景。香罗帕一般是男女定情时馈赠的信物,现在将它剪碎来揩拭离人的眼泪,真是悲痛之极。接下来两句用景物描写进一步烘托和渲染别离的悲痛。就在这剪碎香罗,泪眼相看,痛苦诀别之际,那“行不得也哥哥”的鹧鸪哀鸣,和着催人远行的声声马嘶,又在黄昏的沉沉暮霭中断续相和,更使得这一对多情的离人肝肠寸断。下片写与爱人别离后的愁思。跟上片不同,没有从正面着笔,而只是写旅途风光,妙处就在从这一路风光中不难体味这可怜朋友的愁思。他一路行来,走过种着或成行或斜出的杨柳树的道路,穿过傍着或疏或密杏花林的村庄,这些景色不可谓不清美宜人,可是在离开了心上人的男主人公眼中,它们只能更加勾起对已诀别的爱人梦幻般的思恋。待到结束一天的旅途劳顿,投宿到乡间一所小旅店歇息下来,虽有清风明明,却丢失了花前月下的愉悦生活,真是感触万千。

怀天经智老因访之


陈与义

今年二月冻初融,睡起苕溪绿向东。
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
西庵禅伯还多病,北栅儒先只固穷。
忽忆轻舟寻二子,纶巾鹤氅试春风。


下第述怀


张蠙

十载长安迹未安,杏花还是看人看。
名从近事方知险,诗到穷玄更觉难。
世薄不惭云路晚,家贫唯怯草堂寒。
如何直道为身累,坐月眠霜思枉干。


相关栏目: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古诗词鉴赏
  • 古诗词考题
  • 先秦诗歌
  • 汉朝诗歌
  • 近当代诗歌
  • 汉赋精选
  • 古诗集锦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Copyright © 2012-2022 厚学诗词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