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忧愁的诗句和赏析
作者:admin来源:厚学诗词网发表于:2020-04-02 08:36:11阅读:339
枕上
宋郑伯熊
飘风不崇朝,骤雨不终日。
清寒入絺綌,御袷有余郁。
天时不能调,人事那可必。
清灯耿孤窗,万籁助飗飘。
忧愁从中来,起坐发屡栉。
丈夫属有念,功名乃余物。
突兀万间屋,此意何时毕。
长吟答寒螀,四壁转萧瑟。
大象吟
宋邵雍
大象自中虚,中虚真不渝。
施为心事业,应对口功夫。
伎俩千般有,忧愁一点无。
人能知此理,胜读五车书。
题陈高十所藏冬青枝上白头翁画
宋戴表元
飞高得珍丛,青子饥可食。
不知何忧愁,二鸟头亦白。
道人天机深,清斋意相许。
赖汝不能鸣,一鸣嫌杀汝。
落花短吟
宋邵雍
满园桃李正离披,更被狂风作意吹。
长是忧愁初谢处,却须思念未开时。
奈何红艳易消歇,不似青阴少改移。
九十日春都去尽,樽前安忍更颦眉。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宋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
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
尽西风,季鹰归未?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
揾[1]英雄泪!
【注释】:
注一:音吻(wen3),擦拭的意思。
这首词写于辛弃疾三十岁于建康任通判之时。词中舒发了他抗金壮志未酬的苦闷心怀。同时,作者表示,既不作只为口腹而回乡的张季鹰,又不作只会「求田问舍」的许汜,而要作如刘备那样的英雄。其词纵横豪迈,为辛词风格的代表作之一。
-----------------------------
这首词作于乾道四至六年(1168-1170)间建康通判任上。这时作者南归已八、九年了,却投闲置散,作一个建康通判,不得一遂报国之愿。偶有登临周览之际,一抒郁结心头的悲愤之情。
建康(今江苏南京)是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的都城。赏心亭是南宋建康城上的一座亭子。据《景定建康志》记载:“赏心亭在(城西)下水门城上,下临秦淮,尽观赏之胜。”
这首词,上片大段写景:由水写到山,由无情之景写到有情之景,很有层次。开头两句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是作者在赏心亭上所见的景色。楚天千里,辽远空阔,秋色无边无际。大江流向天边,也不知何处是它的尽头。遥远天际,天水交溶气象阔大,笔力遒劲 。“楚天”的“楚”地,泛指长江中下游一带,这里战国时曾属楚国。“水随天去”的“水 ”,指浩浩荡荡奔流不息的长江。“千里清秋”和“秋无际 ”,显出阔达气势同时写出江南秋季的特点。南方常年多雨多雾,只有秋季,天高气爽,才可能极目远望,看见大江向无穷无尽的天边流去。的壮观景色。
下面“遥岑远目,献愁供恨 ,玉簪螺髻”三句,是写山 。“遥岑”即远山。举目远眺,那一层层、一叠叠的远山,有的很象美人头上插戴的玉簪,有的很象美人头上螺旋形的发髻,景色算上美景,但只能引起词人的忧愁和愤恨。皮日休《缥缈峰》诗 :“似将青螺髻,撒在明月中 ”,韩愈《送桂州严大夫》诗有“山如碧玉”之句(即簪 ),是此句用语所出。人心中有愁有恨,虽见壮美的远山,但愁却有增无减,仿佛是远山在“献愁供恨 ”。这是移情及物的手法。词篇因此而生动。至于愁恨为何,又何因而至,词中没有正面交代,但结合登临时地情景 ,可以意会得到。
北望是江淮前线,效力无由;再远即中原旧疆,收复无日。南望则山河虽好,无奈仅存半壁 ;朝廷主和,志士不得其位,即思进取 ,却力不得伸。以上种种,是恨之深、愁之大者。借言远山之献供,一写内心的担负,而总束在此片结句“登临意”三字内。开头两句,是纯粹写景,至“献愁供恨”三句,已进了一步,点出“愁”、“恨”两字,由纯粹写景而开始抒情,由客观而及主观,感情也由平淡而渐趋强烈。一切都在推进中深化、升华 。“落日楼头”六句意思说,夕阳快要西沉,孤雁的声声哀鸣不时传到赏心亭上,更加引起了作者对远在北方的故乡的思念。他看着腰间空自佩戴的宝刀,悲愤地拍打着亭子上的栏干,可是又有谁能领会他这时的心情呢?
这里“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三句,虽然仍是写景,但无一语不是喻情。落日,本是日日皆见之景,辛弃疾用“落日”二字,比喻南宋国势衰颓。“断鸿”,是失群的孤雁,比喻作为“江南游子”自己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境。辛弃疾渡江淮归南宋,原是以宋朝为自己的故国 ,以江南为自己的家乡的。
可是南宋统冶集团根本无北上收失地之意,对于像辛弃疾一样的有志之士也不把辛弃疾看作自己人,对他一直采取猜忌排挤的态度;致使辛弃疾觉得他在江南真的成了游子了。
“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三句,是直抒胸臆,此时作者思潮澎湃心情激动。但作者不是直接用语言来渲染,而是选用具有典型意义的动作,淋漓尽致地抒发自己报国无路、壮志难酬的悲愤。第一个动作是“把吴钩看了”(“吴钩”是吴地所造的钩形刀)。杜甫《后出塞 》诗中就有“少年别有赠,含笑看吴钩”的句子。“吴钩”,本应在战场上杀敌,但现在却闲置身旁,只作赏玩,无处用武,这就把作者虽有沙场立功的雄心壮志,却是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苦闷也烘托出来了 。第二个动作“ 栏干拍遍”。据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 》记载 ,一个“与世相龃龉”的刘孟节,他常常凭栏静立,怀想世事,吁唏独语,或以手拍栏于。曾经作诗说:“读书误我四十年,几回醉把栏干拍 ”。栏干拍遍是胸中有说不出来抑郁苦闷之气,借拍打栏干来发泄。用在这里,就把作者雄心壮志无处施展的急切非愤的情态宛然显现在读者面前。另外,“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除了典型的动作描写外,还由于采用了运密入疏的手法,把强烈的思想感情寓于平淡的笔墨之中,内涵深厚,耐人寻味。“无人会、登临意”,慨叹自己空有恢复中原的抱负,而南宋统治集团中没有人是他的知音。
后几句一句句感情渐浓,达情更切,至最后“无人会”得一尽情抒发,可说“尽致”了。读者读到此,于作者心思心绪,亦可尽知,每位读者,也都会被这种情感感染。
上片写景抒情,下片则是直接言志。下片十一句,分四层意思:“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这里引用了一个典故:晋朝人张翰(字季鹰),在洛阳作官,见秋风起,想到家乡苏州味美的鲈鱼 ,便弃官回乡。(见《晋书·张翰传 》)现在深秋时令又到了,连大雁都知道寻踪飞回旧地,何况我这个漂泊江南的游子呢?然而自己的家乡如今还在金人统治之下,南宋朝廷却偏一隅,自己想回到故乡,又谈何容易 !“尽西风、季鹰归未?”既写了有家难归的乡思,又抒发了对金人、对南宋朝廷的激愤,确实收到了一石三鸟的效果。“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是第二层意思 。求田问舍就是买地置屋 。刘郎,指三国时刘备,这里泛指有大志之人。这也是用了一个典故。三国时许汜去看望陈登,陈登对他很冷淡,独自睡在大床上,叫他睡下床。许汜去询问刘备,刘备说:天下大乱,你忘怀国事,求田问舍 ,陈登当然瞧不起你。如果是我,我将睡在百尺高楼,叫你睡在地下,岂止相差上下床呢 ?(见《三国志·陈登传 》)“怕应羞见”的“怕应”二字,是辛弃疾为许汜设想,表示怀疑:象你(指许汜)那样的琐屑小人,有何面目去见象刘备那样的英雄人物?这二层的大意是说,既不学为吃鲈鱼脍而还乡的张季鹰,也不学求田问舍的许汜。作者登临远望望故土而生情,谁无思乡之情,作者自知身为游子,但国势如此,如自己一般的又何止一人呢?作者于此是说,我很怀念家乡但却绝不是像张翰、许汜一样,我回故乡当是收复河山之时。作者有此志向,但语中含蓄 ,“归未?”一词可知,于是自然引出下一层。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是第三层意思。流年,即时光流逝;风雨指国家在风雨飘摇之中 ,“树犹如此”也有一个典故,据《世说新语·言语 》,桓温北征,经过金城,见自己过去种的柳树已长到几围粗,便感叹地说:“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树已长得这么高大了,人怎么能不老大呢!这三句词包含的意思是:于此时,我心中确实想念故乡,但我不不会像张瀚 ,许汜一样贪图安逸今日怅恨忧惧的。我所忧惧的,只是国事飘摇,时光流逝 ,北伐无期,恢复中原的宿愿不能实现。年岁渐增,恐再闲置便再无力为国效命疆场了。这三句,是全首词的核心。到这里 ,作者的感情经过层层推进已经发展到最高潮。下面就自然地收束,也就是第四层意思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英雄泪。”倩,是请求,“红巾翠袖”,是少女的装束,这里就是少女的代名词。在宋代,一般游宴娱乐的场合,都有歌妓在旁唱歌侑酒。这三句是写辛弃疾自伤抱负不能实现,世无知已,得不到同情与慰藉。这与上片“无人会、登临意”义近而相呼应。
这首词,是辛词名作之一,它不仅对辛弃疾生活着的那个时代的矛盾有充分反映,有比较真实的现实内容,而且,作者运用圆熟精到的艺术手法把内容完美地表达出来,直到今天仍然具有极其强烈的感染力量,使人们百读不厌。
卧疾
唐张籍
身病多思虑,亦读神农经。空堂留灯烛,四壁青荧荧。
羁旅随人欢,贫贱还自轻。今来问良医,乃知病所生。
僮仆各忧愁,杵臼无停声。见我形憔悴,劝药语丁宁。
春雨枕席冷,窗前新禽鸣。开门起无力,遥爱鸡犬行。
服药察耳目,渐如醉者醒。顾非达性命,犹为忧患生。
起夜来
明刘基
微月就没银河烂,城乌哑哑夜将半。
忧愁不寐揽衣起,仰看明星坐待旦。
威弧历落连天狼,两旗欲动风不扬。
槐根王侯梦未觉,岂知鸡声堪断肠。
和知字韵二篇·答解嘲
宋王洋
春来秋去锁烟扉,此境人间不易知。
强遣忧愁须藉酒,巧传消息却因诗。
生缘有累难除药,性本无为不用医。
苦乐从来略相对,乘车须记饭牛时。
宋宫人分嫁北匠
宋汪元量
皎皎千婵娟,盈盈翠红围。
辇来路迢递,梳鬟理征衣。
复采鸳鸯花,缀之连理枝。
忧愁忽已失,欢乐当自兹。
君王不重色,安肯留金闺。
再令出宫掖,相看泪交垂。
分配老斲轮,强颜相追随。
旧恩弃如土,新宠岂所宜。
谁谓事当尔,苦乐心自知。
含情理金徽,烦声乱朱丝。
一弹丹凤离,再弹黄鹄飞。
已恨听者少,更伤知音稀。
吞声不忍哭,寄曲宣余悲。
可怜薄命身,万里荣华衰。
江南天一涯,流落将安归。
向来承恩地,月落夜乌啼。
太常引·化工幻出是非囊
元姬翼
化工幻出是非囊。般递利名场。痴子竞商量。便迷却、家园故乡。摧残冰雪,忧愁风雨,几度变炎凉。一念果难忘。受万劫、轮回自当。
山村五绝
宋苏轼
竹篱茅屋趁溪斜,春入山村处处花。
无象太平还有象,孤烟起处是人家。
烟雨濛濛鸡犬声,有生何处不安生。
但教黄犊无人佩,布谷何劳也劝耕。
老翁七十自腰镰,惭愧春山笋蕨甜。
岂是闻韵解忘味,迩来三月食无盐。
杖藜裹饭去匆匆,过眼青钱转手空。
赢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城中。
窃禄忘归我自羞,丰年底事汝忧愁。
不须更待飞鸢坠,方念平生马少游。
西江月 赠吴知纲
元马钰
学道休妻别子,气财酒色捐除。攀缘爱念永教无。绝尽忧愁思虑。不得无明暂起,逍遥物外闲居。常清常净是功夫。相称全真门户。
乐先生辟新堂以待芍药酴醾,作诗奉赠
宋范成大
芍药有国色,酴醾乃天香。
二妙绝世立,百草为不芳。
先生绝俗姿,风味本无双。
年来悟结习,欱试安心方。
天魔巧伺便,作计回刚肠。
多情开此花,艳绝温柔乡。
道人为一笑,正尔未易忘。
呼童葺荷芷,择胜开轩窗。
啼莺不愁思,游蜂亦猖狂。
百年颦呻顷,共此过隙光。
朝为春条绿,暮为秋叶黄。
把翫尚无几,况以忧愁妨。
愿言秉烛游,迨此春宵长。
无梦令 赠安静散人
元马钰
欲要病源除削。便把尘缘拈却。心上去忧愁,性内真欢真乐。真乐。真乐。此者仙家一著。
惜芳菲
宋邵雍
细筭人间千万事,皆输花底共开颜。
芳菲大率一春内,烂漫都无十日间。
亦恐忧愁为龃龉,更防风雨作艰难。
莫教此后成遗恨,把火樽前尚可攀。
浩歌吟
宋邵雍
忧愁与喜欢,相去一毫间。
治乱不同体,山川无两般。
笛声方远听,草色正遥看。
何处危楼上,斜阳入凭栏。
贺圣朝·修行须是身衣布
元王哲
修行须是身衣布。受寂寥餐素。道心不与众心同,绝忧愁思虑。内中认取金怀聚。并开明玉兔,赤鸾抱住黑龟精,这些儿谁悟。
瑞鹧鸪·秋季裁量十郎
元王哲
秋季裁量十郎。忧愁思虑动凄怆。陡改红颜衰体瘦,渐生白发老容光。腰曲头低力不刚。耳聋眼暗泪汪汪。日往月来添疾病,妻嫌女怨受*惶
早秋
宋释智圆
雨歇变气候,空庭叶飕飕。
闲听一枝风,乃知千里秋。
百虫鸣四壁,新月生高楼。
登楼看明月,涛光满林丘。
人生呼及间,何为苦忧愁。
发白不再黑,兔走难暂留。
徘徊感古人,劝告秉烛游。
苏幕遮 赠于道友
元王哲
要修行,须发愤。除了忧愁,破尽情怀闷。□仗慧刀挥五蕴。劈开双关,稳稳成三分。没商量,休厮问。只把前篇,日日频搬运。好向家中搜土粪。拨见明珠,携入清凉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