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迷的诗句
作者:admin来源:厚学诗词网发表于:2020-05-08 19:38:37阅读:90
次和答蒿叟三首
近代陈三立
窅然燕处忘天下,不放笳声落几筵。
寇盗连群犹过隙,诗书定命欲疑年。
寻秋画【缺一字】围花屋(谓仁先),共影筇迷坠叶天(谓闲止)。
采药求仙痴绝耳,凭渠风引海中船。
无家别
唐杜甫
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
我里百馀家,世乱各东西。
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
贱子因阵败,归来寻旧蹊。
人行见空巷,日瘦气惨凄。
但对狐与狸,竖毛怒我啼。
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
宿鸟恋本枝,安辞且穷栖。
方春独荷锄,日暮还灌畦。
县吏知我至,召令习鼓鞞。
虽从本州役,内顾无所携。
近行止一身,远去终转迷。
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
永痛长病母,五年委沟谿。
生我不得力,终身两酸嘶。
人生无家别,何以为烝黎。
《无家别》和“三别”中的其他两篇一样,叙事诗的“叙述人”不是作者,而是诗中的主人公。这个主人公是又一次被征去当兵的独身汉,既无人为他送别,又无人可以告别,然而在踏上征途之际,依然情不自禁地自言自语,仿佛是对老天爷诉说他无家可别的悲哀。
从开头至“一二老寡妻”共十四句,总写乱后回乡所见,而以“贱子因阵败,归来寻旧蹊”两句插在中间,将这一大段隔成两个小段。前一小段,以追叙发端,写那个自称“贱子”的军人回乡之后,看见自己的家乡面目全非,一片荒凉,于是抚今忆昔,概括地诉说了家乡的今昔变化。“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这两句正面写今,但背后已藏着昔。“天宝后”如此,那么天宝前怎样呢?于是自然地引出下两句。那时候“我里百余家”,应是园庐相望,鸡犬相闻,当然并不寂寞;“天宝后”则遭逢世乱,居人各自东西,园庐荒废,蒿藜(野草)丛生,自然就寂寞了。一起头就用“寂寞”二字,渲染满目萧条的景象,表现出主人公触目伤怀的悲凉心情,为全诗定了基调。“世乱”二字与“天宝后”呼应,写出了今昔变化的原因,也点明了“无家”可“别”的根源。“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两句,紧承“世乱各东西”而来,如闻“我”的叹息之声,强烈地表现了主人公的悲伤情绪。
前一小段概括全貌,后一小段则描写细节,而以“贱子因阵败,归来寻旧蹊”承前启后,作为过渡。“寻”字刻画入微,“旧”字含意深广。家乡的“旧蹊”走过千百趟,闭着眼都不会迷路,如今却要“寻”,见得已非旧时面貌,早被蒿藜淹没了。“旧”字追昔,应“我里百余家”;“寻”字抚今,应“园庐但蒿藜”。“久行见空巷,日瘦气惨凄。但对狐与狸,竖毛怒我啼。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写“贱子”由接近村庄到进入村巷,访问四邻。“久行”承“寻旧蹊”来,传“寻”字之神。距离不远而需久行,见得旧蹊极难辨认,寻来寻去,绕了许多弯路。“空巷”言其无人,应“世乱各东西”。“日瘦气惨凄”一句,用拟人化手法融景入情,烘托出主人公“见空巷”时的凄惨心境。“但对狐与狸”的“但”字,与前面的“空”字照应。当年“百余家”聚居,村巷中人来人往,笑语喧阗;如今却只与狐狸相对。而那些“狐与狸”竟反客为主,一见“我”就脊毛直竖,冲着我怒叫,好象责怪“我”不该闯入它们的家园。遍访四邻,发现只有“一二老寡妻”还活着!见到她们,自然有许多话要问要说,但杜甫却把这些全省略了,给读者留下了驰骋想象的空间。而当读到后面的“永痛长病母,五年委沟溪”时,就不难想见与“老寡妻”问答的内容和彼此激动的表情。
“宿鸟恋本枝,安辞且穷栖。方春独荷锄,日暮还灌畦。”──这在结构上自成一段,写主人公回乡后的生活。前两句,以宿鸟为喻,表现了留恋乡土的感情。后两句,写主人公怀着悲哀的感情又开始了披星戴月的辛勤劳动,希望能在家乡活下去,不管多么贫困和狐独!
最后一段,写无家而又别离。“县吏知我至,召令习鼓鞞”,波澜忽起。以下六句,层层转折。“虽从本州役,内顾无所携”,这是第一层转折;上句自幸,下句自伤。这次虽然在本州服役,但内顾一无所有,既无人为“我”送行,又无东西可携带,怎能不令“我”伤心!“近行止一身,远去终转迷”,这是第二层转折。“近行”孑然一身,已令人伤感;但既然当兵,将来终归要远去前线的,真是前途迷茫,未知葬身何处!“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这是第三层转折。回头一想,家乡已经荡然一空,“近行”、“远去”,又有什么差别!六句诗抑扬顿挫,层层深入,细致入微地描写了主人公听到召令之后的心理变化。如刘辰翁所说:“写至此,可以泣鬼神矣!”(见杨伦《杜诗镜铨》引)沈德潜在讲到杜甫“独开生面”的表现手法时指出:“……又有透过一层法。如《无家别》篇中云:‘县吏知我至,召令习鼓鞞。’无家客而遣之从征,极不堪事也;然明说不堪,其味便浅。此云‘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转作旷达,弥见沉痛矣。”
“永痛长病母,五年委沟溪。生我不得力,终身两酸嘶。”尽管强作达观,自宽自解,而最悲痛的事终于涌上心头:前次应征之前就已长期卧病的老娘在“我”五年从军期间死去了!死后又得不到“我”的埋葬,以致委骨沟溪!这使“我”一辈子都难过。这几句,极写母亡之痛、家破之惨。于是紧扣题目,以反诘语作结:“人生无家别,何以为蒸黎!”──已经没有家,还要抓走,叫人怎样做老百姓呢?
诗题“无家别”,第一大段写乱后回乡所见,以主人公行近村庄、进入村巷划分层次,由远及近,有条不紊。远景只概括全貌,近景则描写细节。第三大段写主人公心理活动,又分几层转折,愈转愈深,刻画入微。层次清晰,结构谨严。诗人还善用简炼、形象的语言,写富有特征性的事物。诗中“园庐但蒿藜”、“但对狐与狸”,概括性更强。“蒿藜”、“狐狸”,在这里是富有特征性的事物。谁能容忍在自己的房院田园中长满蒿藜?在人烟稠密的村庄里,狐狸又怎敢横行无忌?“园庐但蒿藜”、“但对狐与狸”,仅仅十个字,就把人烟灭绝、田庐荒废的惨象活画了出来。其他如“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也是富有特征性的。正因为是“老寡妻”,所以还能在那里苟延残喘。稍能派上用场的,如果不是事前逃走,就必然被官府抓走。诗中的主人公不是刚一回村,就又被抓走了吗?诗用第一人称,让主人公直接出面,对读者诉说他的所见、所遇、所感,因而不仅通过人物的主观抒情表现了人物的心理状态,而且通过环境描写也反映了人物的思想感情。几年前被官府抓去当兵的“我”死里逃生,好容易回到故乡,满以为可以和骨肉邻里相聚了;然而事与愿违,看见的是一片“蒿藜”,走进的是一条“空巷”,遇到的是竖毛怒叫的狐狸,……真是满目凄凉,百感交集!于是连日头看上去也消瘦了。“日”无所谓肥瘦,由于自己心情悲凉,因而看见日光黯淡,景象凄惨。正因为情景交融,人物塑造与环境描写结合,所以能在短短的篇幅里塑造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反映出当时战区人民的共同遭遇,对统治者的残暴、腐朽,进行了有力的鞭挞。
郑东甫在《杜诗钞》里说这首《无家别》“刺不恤穷民也”。浦起龙在《读杜心解》里说:“‘何以为蒸黎?’可作六篇(指《三吏》《三别》)总结。反其言以相质,直可云:‘何以为民上?’”──意思是:把百姓逼到没法做百姓的境地,又怎样做百姓的主子呢?看起来,这两位封建时代的杜诗研究者对《无家别》的思想意义的理解,倒是值得参考的。
(霍松林)
----------------------------------------------
《诗》:“乐子之无家。”【黄生注】诗言内顾,无妻也;言永痛,无母也。母亡妻去,曲尽无家之惨。
寂寞天宝后①,园庐但蒿藜②。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③。存者无消息④,死者为尘泥。贱子因阵败⑤,归来寻旧蹊。
(通章代为征之语。首言乱后归乡,景情并叙。)
①谢朓诗:“寂寞市朝变。”②《前汉·郊祀志》:“嘉禾不生,蓬蒿藜旁茂焉。”③谢朓笺:“歧路东西,或以呜悒。”④薛道衡诗:“一去无消息。”⑤鲍照诗:“贱子歌一言。”败归,谓邺城之败。
久行见空巷,日瘦气惨凄①。但对狐与狸②,竖毛怒我啼。四邻何所有③,一二老寡妻④。宿鸟恋本枝⑤,安辞且穷栖。方春独荷锄⑥。日暮还灌畦⑦。县吏知我至,召令习鼓鞞⑧。
(此段叙事,言归而无家也。上六,说故里荒凉之状。下六,说暂归旋役之苦。日瘦,谓日色无光,气象惨凄)。
①《前汉·刘向传》:“寒日青无光。”《楚辞》:“霜露惨凄而交下。”②《本章》:“狐形似狸而黄,善能为魅。”③《记》:“修其班制,以与四邻交。”④《汉书·元后传》:“汉家老寡妇,旦暮且死。”潘岳《关中记》:“夫行妻寡。”⑤洙曰:人情之恋故乡,犹鸟之恋本枝,虽穷栖且安辞矣。《独曲歌》:“宿鸟纵横飞。”⑥江淹诗:“虽有荷锄倦。”⑦颜延之《陶徽士诔》:“灌畦鬻蔬,为供鱼菽之祭。”《说文》:“田五十亩为畦。”⑧《记》:“君子听鼓鼙之声,则思将帅之臣。”《说文》:“鼓,骑鼓也。”鼙,与鞞同。
虽从本州役①,内顾无所携②。近行止一身,远去终转迷。家乡既荡尽③,远近理亦齐。永痛长病母,五年委沟溪④。生我不得力⑤,终身两酸嘶⑥。人生无家别,何以为蒸黎⑦。
(此段叙情,言无家又别也。上六,伤只身之莫依。下六,痛亲亡之不见。上章结出报国之忠,此章结出思亲之孝,俱有关于大伦。杜诗有数句叠用开阖者,如云从役本州,幸之也。内无所携,伤之也。只身近行,非比远去,又以本州为幸矣。家乡既尽,远近齐等,即在本州亦伤矣。语意辗转悲痛。无所携,无与离别者。终转迷,言往无定所。两酸嘶,谓母子饮恨。为蒸黎,不得比于人数也。此章八句起,后两段各十二句。)
①卢谌诗:“岂谓乡曲誉,谬充本州役。”②左思诗:“内顾无斗储。”宋袁淑议:“势必携离。”③谢灵运诗:“家乡皆扫尽。”④自天宝十四载至乾元元年,乱经五年矣。《尔雅》:“水注川曰溪,注溪曰谷,注谷曰沟。”⑤《诗》,“生我劬劳。”⑥陆厥诗:“酸嘶度扬越。”⑦《诗》:“天生蒸民。”毛苌曰:“蒸,众也。”裴秀诗:“穆穆我后,矜兹蒸黎。”朱子《诗传》:“黎,黑也,犹秦言黔首。”卢元昌曰:先王以六族安万民,使民有室家之乐。今新安无丁,石壕遣妪,新婚有怨旷之夫妇,垂老痛阵亡之子孙,至战败逃归者,又复不免。河北生灵,几于靡有孑遗矣。唐之危而不亡者,赖太宗德泽在人,而思明自殒于萧墙耳。
唐人作诗,多言遣戍从军之苦,而宋元以下无闻焉。盖唐用府兵,兵即取之于民,故有别离室家,远罹锋镝,及亲朋送行,历历悲惨之情。宋明之师,或用召募,或用屯军,出征临战,皆其身所习熟,而分所当为者,故诗人亦不复为哀苦之吟矣。
王嗣奭曰:上数幸诗,非亲见不能作,他人虽亲见亦不能作。公往来东都,目击成诗,若有神使之,遂下千年之泪。又曰:《新安》,悯中男也,其词如慈母保赤。《石壕》作者妇语,《新婚》作新归语,《垂老》、《无家》,其苦自知而不能自达,一一刻画宛然,同工异曲;随物赋形,真造化手也。
-----------仇兆鳌 《杜诗详注》-----------
沁园春·浅碧芙蓉
宋刘清夫
浅碧芙蓉,素艳亭亭,前身阿娇。记湘滨露冷,酥容倍洁,华清水滑,酒晕全消。瑶剪丰肥,云翻碎萼,白羽鲜明时自摇。风流处,是古香幽韵,时度鲜飙。
琼枝璧月清标。对千朵婵娟倾翠瓢。况水晶台榭,低迷净缘,冰霜词调,隐约轻桡。细认金房,钟奇孕秀,已觉青衿横素腰。西风晚,看花开十丈,玉井非遥。
幽兴
宋陆游
午倦便高枕,朝饥美小餐。
时穿幽圃屐,常掩小庵门。
溪忆鸥盟约,花迷蝶梦魂。
余生犹几许?万事付乾坤。
赠从弟南平太守之遥其一
唐李白
少年不得意,落魄无安居。愿随任公子,欲钓吞舟鱼。
常时饮酒逐风景,壮心遂与功名疏。兰生谷底人不锄,
云在高山空卷舒。汉家天子驰驷马,赤军蜀道迎相如。
天门九重谒圣人,龙颜一解四海春。彤庭左右呼万岁,
拜贺明主收沉沦。翰林秉笔回英眄,麟阁峥嵘谁可见。
承恩初入银台门,著书独在金銮殿。龙钩雕镫白玉鞍,
象床绮席黄金盘。当时笑我微贱者,却来请谒为交欢。
一朝谢病游江海,畴昔相知几人在。前门长揖后门关,
今日结交明日改。爱君山岳心不移,随君云雾迷所为。
梦得池塘生春草,使我长价登楼诗。别后遥传临海作,
可见羊何共和之。
紫藤
唐白居易
藤花紫蒙茸,藤叶青扶疏。
谁谓好颜色,而为害有余。
下如蛇屈盘,上若绳萦纡。
可怜中间树,束缚成枯株。
柔蔓不自胜,袅袅挂空虚。
岂知缠树木,千夫力不如。
先柔后为害,有似谀佞徒。
附著君权势,君迷不肯诛。
又如妖妇人,绸缪蛊其夫。
奇邪坏人室,夫惑不能除。
寄言邦与家,所慎在其初。
毫末不早辨,滋蔓信难图。
愿以藤为诫,铭之于座隅。
北中寒
唐李贺
一方黑照三方紫,黄河冰合鱼龙死。
三尺木皮断文理,百石强车上河水。
霜花草上大如钱,挥刀不入迷蒙天。
争瀯海水飞凌喧,山瀑无声玉虹悬。
状北方之寒也。
注:
1:北中寒:《乐府解题》载,晋乐,奏魏武北上事,言冰雪溪谷之苦。其后或谓之北上行。
2:一方黑照三方紫,黄河冰合鱼龙死:一方黑,独北方阴冷幽黑也。三方,东南西三方也。
3:三尺木皮断文理,百石强车上河水:三尺木皮,《汉书》:"晁错云:胡貉之地,阴积之处,木皮三寸,冰厚六尺。"
4:挥刀不入迷蒙天:寒甚,虽刀不能入。
5:争瀯海水飞凌喧,山瀑无声玉虹悬:瀯,冰,水回旋貌。山瀑无声玉虹悬,山瀑冻凝也。
--------凤尾竹客 撰<李长吉歌诗笺注辑评>---------
临江仙·参透全真清静法
元尹志平
参透全真清静法,何劳相上经求。好于此处觅踪由。莫生迷执见,休要不回头。真性如何能寂灭,真空空外闲搜。其中无欲认真修。随机常寂定,应物自圆周。
初至西虢官舍南池,呈左右省及南宫诸故人
唐岑参
黜官自西掖,待罪临下阳。
空积犬马恋,岂思鹓鹭行。
素多江湖意,偶佐山水乡。
满院池月静,卷帘溪雨凉。
轩窗竹翠湿,案牍荷花香。
白鸟上衣桁,青苔生笔床。
数公不可见,一别尽相忘。
敢恨青琐客,无情华省郎。
早年迷进退,晚节悟行藏。
他日能相访,嵩南旧草堂。
过爱直驿次张安国韵
宋赵蕃
亭然一何奇,枯者亦靡侧。
虽经岁祀多,未觉霜霰迫。
余行再此驿,尔故无变色。
慨念题诗人,深为九泉客。
泥深兀羸马,苔老迷旧刻。
爱尔故苍苍,余今变为白。
望海潮 学道
元丘处机
神仙风范,长生门户,从来道德为基。馀外万般,留心一念,颠狂造作皆非。真教示开迷。自上古轩辕,龙驾齐飞。代代相传授,至今日,尽归依。虚无千圣同规。盖摧残嗜欲,剖判天机。贪利喻信雠,观身似梦,婪耽不整容仪。恬素返希夷,任垢面蓬头,纸袄麻衣。行满都抛却,泛寥廓,步云霓。
写生碧桃花歌
明张羽
少年惯作看花客,陌上桃花总相识。
春风似向此中偏,一种花开百般色。
只爱深红更残红,君家此本更不同。
枝上白云吹不散,阶前明月照疑空。
一从一衡根各别,香上斜封愁欲折。
画筵红烛人半醉,忽见此花惊是雪。
武陵秦人那得知,河阳满县徒尔为。
当时东风千树锦,未比君家琼树枝。
翠禽飞来嗟易见,粉蝶栖时难可辨。
红妆美女娇如花,着向花间应掩面。
花今正开莺乱啼,酒醒拈笔为君题。
羡君兄弟如虹霓,豪饮不愁花下迷。
玉壶清酒金偏提,{?秦}筝琵琶羌管齐。
走觅桥西旧酒伴,莫待风雨花成泥。
严子陵钓台和友人韵
宋董循
子陵垂钓逐江流,相与登台作共游。
红叶黄花三峡雨,高风亮节一天秋。
四围黛色迷青眼,满幅烟云锁绿洲。
谁到严滩同玩赏,往来七里听渔讴。
上巳从史巫山超过{左衤右弗}饮江皋
宋李埴
风沙一夜卷冥冥,晓色曈曚上翠屏。
薄宦驱人成老大,佳时得酒慰飘零。
红馀晚树迷幽谷,绿涨晴波失远汀。
却是崇山兼峻岭,看来浑不减兰亭。
郫县道中思故里
宋陆游
衰发不胜簪,驰驱岂复堪。
客魂迷剑外,归思满天南。
江路滩声壮,云停雪意酣。
空怀小丛碧,细酌破吴柑。
秋望
明李梦阳
黄河水绕汉宫墙,河上秋风雁几行。
客子过壕追野马,将军韬箭射天狼。
黄尘古渡迷飞挽,白月横空冷战场。
闻道朔方多勇略,只今谁是郭汾阳。
【注释】:
注一:念掏(tao1)。
注二:意为飞弛的战车。
捣练子·用刀圭
元王哲
用刀圭。剖昏迷。合和一处怎生携。哩*,哩*。人头落,现虹霓。白莲花朵出青莲。哩*,哩*。
叶路分居思堂
宋叶适
叶媪开新学,同人饭野蔬。
明经传一相,考古付三余。
苔色迷青简,虫文蚀素书。
君能葺遗址,堂宇胜於初。
山中冬思二首
唐鲍溶
山深先冬寒,败叶与林齐。门巷非世路,何人念穷栖。
哀风破山起,夕雪误鸣鸡。巢鸟侵旦出,饥猿无声啼。
晨兴动烟火,开云伐冰溪。老木寒更瘦,阴云晴亦低。
我贫自求力,颜色常低迷。时思灵台下,游子正凄凄。
雪壮冰亦坚,冻涧如平地。幽人毛褐暖,笑就糟床醉。
唤人空谷应,开火寒猿至。拾薪煮秋栗,看鼎书古字。
忽忆南涧游,衣巾多云气。露脚寻逸僧,谘量意中事。
满路花 寄朝元公
元王处一
深蒙频见召,惊悚可奔驰。三州缘未尽,不能离诸方主醮,叨忝度群迷。忽承佳翰至,不久亲来,再同一话玄微。善称扬、大道根基。开发众心疑。前程关要处,谨精持。玄珠收得,时复饮刀圭。宝华圆满后,透过晴空,玉京别有佳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