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落帆诗句
作者:admin来源:厚学诗词网发表于:2020-05-07 22:11:39阅读:109
挽李制干子诚
宋林光朝
千金治产似孙吴,珠箔银觥只自如。
问我长风当夕起,数他极浦落帆初。
自知汗简今千轴,更说生犀有几株。
赤壁当年遇黄盖,周郎何惜借吹嘘。
黄河夜泊
明康从理
燕云朔雪路千重,飞藿关河岁暮踪。
日落帆樯随雁骛,夜寒衾枕傍鱼龙。
乡书寂寞天涯泪,客鬓萧骚镜里容。
断岸蒹葭风雨急,一灯孤影听疏钟。
巴南旅泊
唐罗邺
巴山惨别魂,巴水彻荆门。此地若重到,居人谁复存。
落帆红叶渡,驻马白云村。却羡南飞雁,年年到故园。
孙士徵甘露僧房话旧
明程嘉燧
雪中分手地,亦在暮江边。
栖泊长如此,心期共渺然。
落帆千步柳,到寺一声蝉。
为扫清谿石,还家与醉眠。
渔家傲·浦口潮来沙尾涨
宋晁冲之
浦口潮来沙尾涨。危樯半落帆游漾,水调不知何处唱。风淡荡。鳜鱼吹起桃花浪。雪尽小桥梅总放。层楼一任愁人上。万里长安回首望。山四向。澄江日色如春酿。
题濠州钟离寺
唐张祜
遥遥东郭寺,数里占原田。远岫碧光合,长淮清派连。
院藏归鸟树,钟到落帆船。唯羡空门叟,栖心尽百年。
题岫上人院
唐许浑
病客与僧闲,频来不掩关。高窗云外树,疏磬雨中山。
离索秋虫响,登临夕鸟还。心知落帆处,明月浙河湾。
梭山候潮
宋杨时
向晚牛羊沙岸归,落帆烟浦候潮时。
谁言江上须忠信,潮到于今自失期。
送客自两河归江南
唐许浑
两河庶事已堪伤,南客秋归路更长。台畔古松悲魏帝,
苑边修竹吊梁王。山行露变茱萸色,水宿风披菡萏香。
遥羡落帆逢旧友,绿蛾青鬓醉横塘。
金陵夜泊
唐罗隐
冷烟轻淡傍衰丛,此夕秦淮驻断蓬。栖雁远惊沽酒火,
乱鸦高避落帆风。地销王气波声急,山带秋阴树影空。
六代精灵人不见,思量应在月明中。
重题钓台
宋方岳
落帆曾傍芦花宿,借得先生月一滩。
鸥鸟未忘吾道在,江山肯作故人看。
树昏断岸潮声急,雪洗孤台石罅寒。
最喜吾宗诗有派,每依苍石插樯竿。
送曹税
唐李咸用
掺袂向春风,何时约再逢。若教相见密,肯恨别离重。
芳草渔家路,残阳水寺钟。落帆当此处,吟兴不应慵。
次韵伯氏长芦寺下
宋黄庭坚
风从落帆休,天与大江平。
僧坊昼亦静,钟磬寒逾清。
淹留属暇日,植杖数连甍。
颇与幽子逢,煮茗当酒倾。
携手霜木末,朱栏见潮生。
樯移永正县,鸟度建康城。
薪者得树鸡,羹盂味南烹。
香秔炊白玉,饱饭愧闲行。
业祠思归乐,吟弄夕阳明。
思归诚独乐,薇蕨渐春荣。
江行寄张舍人
唐灵一
客程终日风尘苦,蓬转还家未有期。林色晓分残雪后,
角声寒奏落帆时。月高星使东看远,云破霜鸿北度迟。
流荡此心难共说,千峰澄霁隔琼枝。
送陆拾遗东归
唐许浑
独振儒风遇盛时,紫泥初降世人知。文章报主非无意,
书剑还家素有期。秋寺卧云移棹晚,暮江乘月落帆迟。
东归自是缘清兴,莫比商山咏紫芝。
送梅子明通判余杭
宋张耒
东南山水窟,钱塘吴越都。
吾人神仙后,厌直承明庐。
一舸去莫挽,落帆风月湖。
蹁跹青衿子,能诵先生书。
借问太守谁,子云蜀名儒。
家有王阳金,清商奏箫竽。
相逢不妨饮,坐啸治有余。
遥知子还日,未厌浙江鱼。
江上
宋李兼
晚来舣棹濒江侧,汀草苹花间红碧。
无声画里更斜阳,匹练光中正秋色。
云间落帆击高树,烟外牧牛横短策。
黄昏渔火乱前村,犹有孤吟未归客。
楚州
宋张弋
落帆停鼓鹳湖头,两度因循到楚州。
柳下人家曾识面,笑求新句写妆楼。
次韵前篇
宋苏轼
去年花落在徐州,对月酣歌美清夜。
(去年徐州花下对月,与张师厚、王子立兄弟饮酒,作蘋字韵诗。
)今年黄州见花发,小院闭门风露下。
万事如花不可期,余年似酒那禁泻。
忆昔还乡溯巴峡,落帆樊口(在黄州南岸。
)高桅亚。
长江衮衮空自流,白发纷纷宁少借。
竟无五亩继沮溺,空有千篇凌鲍谢。
至今归计负云山,未免孤衾眠客舍。
少年辛苦真食蓼,老景清闲如啖蔗。
饥寒未至且安居,忧患已空犹梦怕。
穿花踏月饮村酒,免使醉归官长骂。
堤上行三首
唐刘禹锡
酒旗相望大堤头,堤下连樯堤上楼。
日暮行人争渡急,桨声幽轧满中流。
江南江北望烟波,入夜行人相应歌。
桃叶传情竹枝怨,水流无限月明多。
春堤缭绕水徘徊,酒舍旗亭次第开。
日晚上楼招估客,轲峨大艑落帆来。
【注释】:
《堤上行》三首大约写于任夔州刺史到和州刺史时,即长庆二年(822)到长庆四年。
第一首活象一幅江边码头的写生画:堤头酒旗相望,堤下船只密集,樯橹相连。可以想见这个江边码头是个人烟稠密、估客云集的热闹所在。前两句诗为我们展示了江南水乡风俗画的完整背景。三、四两句,描绘近景,增强了画面感,画出了一幅生动逼真的江边晚渡图。“日暮行人争渡急”中的“争”字和“急”字,不仅点出了晚渡的特点,而且把江边居民忙于渡江的神情和急切的心理以洗炼的语言描绘出来。诗人写黄昏渡口场面时,还兼用了音响效果,他不写人声的嘈杂,只用象声词“幽轧”两字,来突出桨声,写出了船只往来之多和船工的紧张劳动,使人如有身临其境之感。
这首诗将诗情与画意揉在一起,把诗当作有声画来描绘。诗人很善于捕捉生活形象:酒旗、楼台、樯橹、争渡的人群、幽轧的桨声,动静相映,气象氤氲,通过优美的艺术语言把生活诗化了。含思宛转,朴素优美,而又别具一格。
《堤上行》的第二首重在描写长江两岸的风俗人情,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诗写入夜时堤上见闻。夜色中隔江相望,烟波渺茫。“烟波”二字,把迷蒙的夜色和入夜时的江景写得很美。在静态的景色描绘之后,继而写出江边堤上歌声四起,相和相应,打破了静夜的沉寂。他们唱的是什么歌呢?诗人用一句诗作了概括:“《桃叶》传情《竹枝》怨”,都是巴山楚水人民爱唱的民歌。句中的“情”和“怨”,很值得体味,可以想见,这歌声对遭贬谪、受打击的诗人来说,自然会牵动自身的“情”与“怨”的,这也是“含思宛转”之处。诗的结句高妙,有意境。“水流无限月明多”是写眼前所见之景,切合江边和夜色。同时也是比喻,以流水和月光的无限来比喻歌中“情”与“怨”的无限。这句诗是以视觉来写听觉的,流水与月光,既含飞动之势,又具明丽之性,这是用眼可以看到的,是视觉的感受;但是优美、动人的歌曲也能给人飞动、流丽的艺术感受,两者(指视觉与听觉)能引起“通感”。这种描写创造了优美的艺术境界,能取得良好的美学效果,手法是高超的。
总之,这两首诗,形象鲜明,音调婉谐,清新隽永,写景如画;有浓厚的乡土味和浓郁的生活气息,代表了刘禹锡学习民歌所取得的新成就。
(刘文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