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花的诗句带作者
作者:admin来源:厚学诗词网发表于:2020-05-07 14:36:06阅读:136
湖上
明范言
谁开湖上阁,独对晚来曛。
莺语排花出,潮声带雨分。
遥看邻牧散,闲与海鸥群。
自笑江干老,悠然卧白云。
忆竹亭
宋黄庶
蓬莱楚山底,傍舍竹四围。
狂鞭入门户,乱笋争墙篱。
与竹事还往,相对一束书。
壮长走世路,驽骀强鞭笞。
尘埃客灞滻,远梦夜夜归。
小亭久不理,漏栋生白芝。
偶放簿书笔,杖屦改旧诗。
呼童诛蒿莱,扫洒莓苔基。
谁庭无花卉,憎有儿女姿。
独移苍烟本,慰我千里思。
坐生山林趣,亭园有光辉。
免使清风来,留在桃李枝。
月明绕竹步,撚挽颐颔。
相向若知己,动摇影参差。
人间欠药石,稚乳骄羌夷。
青杉汗汗垢,寸尺莫可裨。
忍作仓廪盗,宁老诗书饥。
养笋为钓竿,早晚耕蒿藜。
蘼芜叶复齐
唐赵嘏
提筐红叶下,度日采蘼芜。
掬翠香盈袖,看花忆故夫。
叶齐谁复见,风暖恨偏孤。
一被春光累,容颜与昔殊。
花下醉
唐李商隐
寻芳不觉醉流霞,
倚树沉眠日已斜。
客散酒醒深夜后,
更持红烛赏残花。
【注释】:
如诗题所显示的,这是一首抒写对花的陶醉流连心理的小诗。
首句“寻芳不觉醉流霞”,写出从“寻”到“醉”的过程。因为爱花,所以怀着浓厚的兴味,殷切的心情,特地独自去“寻芳”;既“寻”而果然喜遇;既遇遂深深为花之美艳所吸引,流连称赏,不能自已;流连称赏之馀,竟不知不觉地“醉”了。这是双重的醉。流霞,是神话传说中一种仙酒。《论衡》上说,项曼卿好道学仙,离家三年而返,自言:“欲饮食,仙人辄饮我以流霞。每饮一杯,数日不饥。”这里用“醉流霞”,含意双关,既明指为甘美的酒所醉,又暗喻为艳丽的花所醉。从“流霞”这个词语中,可以想象出花的绚烂、光艳,想象出花的芳香和情态,加强了“醉”字的具体可感性。究竟是因为寻芳之前喝了酒此时感到了醉意,还是在寻芳的过程中因为心情陶然而对酒赏花?究竟是因迷于花而增添了酒的醉意,还是因醉后的微醺而更感到花的醉人魅力?很难说得清楚。可能诗人正是要借这含意双关的“醉流霞”写出生理的醉与心理的醉的相互作用和奇纱融合。“不觉”二字,正传神地描绘出目眩神迷、身心俱醉而不自知其所以然的情态,笔意极为超妙。
次句“倚树沉眠日已斜”进一步写“醉”字。因迷花醉酒而不觉倚树(倚树亦即倚花,花就长在树上,灿若流霞);由倚树而不觉沉眠;由沉眠而不觉日已西斜。叙次井然,而又处处紧扣“醉”字。醉眠于花树之下,整个身心都为花的馥郁所包围、所浸染,连梦也带着花的醉人芳香。所以这“沉眠”不妨说正是对花的沉醉。这一句似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迷花倚石忽已暝”句化出,深一层写出了身心俱醉的迷花境界。
醉眠花下而不觉日斜,似已达到迷花极致而难以为继。三、四两句忽又柳暗花明,转出新境──“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在倚树沉眠中,时间不知不觉由日斜到了深夜,客人已经散去,酒也已经醒了,四周是一片夜的朦胧与沉寂。在这种环境气氛中,一般的人是不会想到赏花的;即使想到,也会因露冷风寒、花事阑珊而感到意兴索然。但对一个爱花迷花的诗人来说,这样一种环境气氛,反倒更激起赏花的意趣。酒阑客散,正可静中细赏;酒醒神清,与醉眼朦胧中赏花自别有一番风味;深夜之后,才能看到人所未见的情态。特别是当他想到日间盛开的花朵,到了明朝也许就将落英缤纷、残红遍地,一种对美好事物的深刻留连之情便油然而生,促使他抓住这最后的时机领略行将消逝的美,于是,便有了“更持红烛赏残花”这一幕。在夜色朦胧中,在红烛的照映下,这行将凋谢的残花在生命的最后瞬间仿佛呈现出一种奇异的光华,美丽得象一个五彩缤纷而又隐约朦胧的梦境。诗人也就在持烛赏残花的过程中得到了新的也是最后的陶醉。夜深酒醒后的“赏”,正是“醉”的更深一层的表现,正如姚培谦所说,“方是爱花极致”(《李义山诗笺注》)。清人马位说:“李义山诗‘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有雅人深致;苏子瞻‘只恐夜深花睡去,高烧银烛照红妆’,有富贵气象。二子爱花兴复不浅”(《秋窗随笔》)。“雅人深致”与“富贵气象”之评,今天我们也许有所保留,而归结。地到“爱花兴复不浅”,则是完全确切的。
(刘学锴)
调笑令·花酒
宋无名氏
花酒。满筵有。酒满金杯花在手。头上戴花方饮酒。饮罢了高叉手。琵琶拨尽相思调。更向当筵舞袖。
画堂春·月娥来自广寒宫
元元好问
月娥来自广寒宫。步摇环佩丁东。戏鸾双舞驾天风。云满虚空。一翦玉梅花小,九霞琼醴杯浓。凤箫千载莫匆匆。且醉壶中。
天赐白
宋周邦彦
君不见书生镌羌勒兵人,羌来薄城束缚急。
蜡丸飞出辞大家,帐下健儿纷雨位。
凿沙到石终无水,扰扰万人如渴蚁。
挽絙窃出两将军,敌箭随来风掠耳。
道傍神马白雪毛,噤口不嘶深夜逃。
忽闻汉语米脂下,黑雾压城风怒号。
脱身归来对刀笔,短衣射虎朝朝出。
自椎杂宝涂箭创,心折骨惊如昨日。
谷城鲁公天下雄,阴陵一跌兵力穷。
檥舟不渡谢亭长,有何面目归东江。
将军偶生名已弱,铁花暗涩龙文锷。
缟帐肥刍酬马恩,閒望旄头向西落。
题荆南精舍
明张掞
结屋近荆溪,茅檐绿树齐。
竹阴门内外,草色路东西。
山翠钩帘入,岚浓扫榻迷。
雨侵琴荐湿,花覆笔床低。
引涧滋瓜圃,开渠灌药畦。
萝穿牵石树,鹤步落花泥。
听鸟停杯酌,看云倚杖藜。
柳深频见燕,村迥不闻鸡。
妇足蚕千箔,儿勤雨一犁。
著书藏箧笥,写偈寄招提。
日落兵尘起,烟横战马嘶。
移家同雁逐,择木羡禽栖。
绘景娱亲忆,装潢命客题。
邸窗时展玩,归思倍凄凄。
白雪辞
元杨维桢
痴云驾日日为黄,白光半夜漏东方。
广寒兔老玉发蜕,一箭刚风落人世。
锦宫肉屏香汗溶,酒如春江饮如虹。
彩鸾帘额不受卷,酒面洗作梨花风。
阶前狮子积不坏,十日璚田换尘界。
金钲取挂扶桑晓,照见璚田出寒莩。
鹭
宋释行海
来往长江点翠屏,江风袅袅顶丝轻。
有时拳足芦花畔,鱼在芦花影里行。
愁倚阑/春光好
宋程垓
春犹浅,柳初芽。杏初花。杨柳杏花交影处,有人家。玉窗明暖烘霞。小屏上、水远山斜。昨夜酒多春睡重,莫惊他。
【注释】:
诗中的绝句,词中的小令,都是难作的。不仅字数少,而且又要有丰富的诗情画意,所以要字字锤炼,字字着力,小而精工,玲珑剔透,才见大家风范。程垓的这首小词,仅四十二字 ,正写得富有诗情画意,情趣盎然,颇能显示出“美文”的艺术魅力。
小词而能铺排,是这首词的艺术特点。这首词要表达的意思极为单一 :不要惊醒酒后春睡的“ 他”。
但直接用来表达这个意思的文字,却只有全词的最后一句 ;绝大部分的文字 ,是用铺排的手法来描写与“他”有关系的环境、景物 ,极力渲染出一幅恬静、安逸、静谧的图画。起句写初春景物,交代时令节气。“春犹浅 ”,是说春色尚淡。柳芽儿、杏花儿,皆早春之物,更着一“初”字,正写春色之“浅”。《愁倚阑》又名《春光好 》。古人作词,有“依月用律”之说,此调入太蔟宫,是正月所用之律,要求用初春之景。此词景与律很相适应。“杨柳”句总前三句之笔,以“交影”进一步写景物之美,缀一“处”字,则转为交代处所,紧接着点出这里“有人家”。从“交影”二字看,这里正是春光聚会处,幽静而又充满生机和活力。
词的下片首两句,转入对室内景物的铺排,与上片室外一派春光相对应。窗外杨柳杏花交相辉映,窗内明暖如烘霞,给人以春暖融融,阳光明媚之感。而小屏上“水远山斜”的图画 ,亦与安谧的春景相应。“小屏”一句,语小而不纤,反能以小见大,得尺幅千里之势,“水远山斜”,正好弥补了整个画面上缺少山水的不足。这正是小屏画图安排的绝妙处。此词一句一景写到这里,一幅色彩、意境、情调极为和谐的风景画就铺排妥当了。作者以清丽婉雅的笔触,在这极有限的字句里,创造了一种令人神往的境界,然后才画龙点睛,正面点出那位酒后春睡的“他”。“莫惊他”三字,下得静悄悄,喜盈盈,与全词的气氛、情调极贴切,语虽平常,却堪称神来之笔。
全词写景由远及近,铺排而下,步步烘托,曲终见意,既层次分明,又用笔省净。细味深参,全词无一处不和谐,无一处不舒适 ,无一处不宁静。显然,词人在对景物的描绘中,渗透了他对生活的理想与愿望,也充分体现了词人对由景生情写作手法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就一般常例来看,艺术上的渲染、铺排,往往会导致语言上的雕琢 、繁缛 。但是这首小词却清新平易,绝无刀斧痕。语言平淡,是程垓词的一个明显特点,读他的《书舟词 》,几乎首首明白如话,这种语言风格并非轻易得之。况蕙风论词,曾引了宋人葛立方《韵语阳秋 》论诗的一段话:“陶潜、谢朓诗皆平淡有思致。
⋯⋯大抵欲造平淡,当自组丽中来;落其华芬,然后可造平淡之境。如此,则陶、谢不足进矣。梅圣俞赠杜挺之诗有‘作诗无古今,欲造平淡难’之句。李白云:‘清水出芙容,天然去雕饰。’平淡而到天然,则甚善矣。”况氏然后说 :“此论精微,可通于词。‘欲造平淡,当自组丽中来 ’,即倚声家言自然从追琢中出也。”(《蕙风词话续编》卷一)程垓这首小小的《愁倚阑 》,以平淡的语言精心写景,巧藏情致,具见巧夺天工,终得自然之美,足以为况氏的词论作一佳证。
临江仙·一霎狂云惊雨过
宋石孝友
一霎狂云惊雨过,月华恰到帘帷。槛前叠石翠参差。洞房相见处,灯火乍凉时。睡玉眠花愁夜短,匆匆共惜佳期。风梧不动酒醒迟。好同蝴蝶梦,飞上凤皇枝。
宴桃源/如梦令
宋周紫芝
帘幕疏疏风透。庭下月寒花瘦。宽尽沈郎衣,方寸不禁僝僽。难受。难受。灯暗月斜时候。
樱花落
近代苏曼殊
十日樱花作意开,绕花岂惜日千回?
昨来风雨偏相厄,谁向人天诉此哀?
忍见胡沙埋艳骨,休将清泪滴深杯。
多情漫向他年忆,一寸春心早巳灰。
赠毛仙翁
唐沈传师
安期何事出云烟,为把仙方与世传。只向人间称百岁,
谁知洞里过千年。青牛到日迎方朔,丹灶开时共稚川。
更说桃源更深处,异花长占四时天。
水调歌头·八蛮朝凤阙
宋无名氏
八蛮朝凤阙,四境绝狼烟。太平无事,超烘聚哨效梨园。笛弄崑崙上品,筛动云阳妙选,画鼓可人怜。乱撒真珠迸,点滴雨声喧。韵堪听,声不俗,驻云轩。谐音节奏,分明花里遇神仙。到处朝山拜岳,长是争筹赌赛,四海把名传。幸遇知音听,一曲赞尧天。
凤箫吟
宋韩缜
锁离愁,连绵无际,来时陌上初熏。绣帏人念远,暗垂珠泪,泣送征轮。长亭长在眼,更重重、远水孤云。但望极楼高,尽日目断王孙。
消魂。池塘别后,曾行处、绿妒轻裙。恁时携素手,乱花飞絮里,缓步香茵。朱颜空自改,向年年、芳意长新。遍绿野,嬉游醉眠,莫负青春。
【注释】:
此词借咏芳草以寄托别离情绪。全词以芳草为中心,尽管字面上没有“草”的字眼,而“连绵无际”、“陌上”、“珠露”、“长亭”、“王孙”、“池塘”、“绿妒”、“香茵”、“芳意”、“绿野”等词,无一不在写草,所以离情也处处由芳草带出。词中在表现上用了正比和反比手法,即描写芳草越繁华茂盛,带出的离愁越浓越沉重;描写芳草越生机勃勃,反映主人公的心绪越萧瑟悲凉。
起首二句先从游子远归即赋别离说起。春风如醉,香气似熏;陌上相会,情意绵绵,此处系用江淹《别赋》句意:“闺中风暖,陌上草熏。”遗憾的是游子来去匆匆,才相会又将赋别离,在惜别者的眼中,那连绵不断的碧草 ,似乎深锁着无限离愁 ,使人触景伤情。接着“绣帏”三句,形容游子归来以后旋即匆匆离去。这里主要点出深闺思妇垂泪泣送的形象,同时还体现出露滴如珠泪的碧草之神 ,所谓“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别赋》)真是深闺念远,南浦伤别,可以说是相见时难别亦难了。此处用拟人手法将碧草化作多情之人,亦似在为离别而垂泣,如此以来化静为动 ,增添了伤离的黯然气氛。
“长行”两句,将镜头从深闺转到旅途中的游子经历。他行行重行行,不见伊人倩影,但见遍地芳草,远接重重云水,这里以云水衬出春野绿意。一“孤”字暗示了睹草思人的情怀 。下面随即折回描写思妇形象,“但望极”两句,是写她独上危楼、极目天际,但见一片碧色,却望不到游子的身影。此处即用“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句意,道出了思妇空自怅望的别恨。
下片“销魂”三句,是回忆当年。“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本为谢灵运的名句,词人忆及昔日同游池畔,旋赋别离,句中不仅深有沧桑之感,而且也没有离题。记得那时她姗姗而行,罗裙轻拂,使绿草也不禁生妒;这是反用牛希济“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词意,以绿草妒忌罗裙之碧色,来衬托出伊人之明媚可爱,从而由草及人,更增添了对她的怀念之情。“恁时”三句,仍是回忆 。“恁时”即“那时”,连上“曾行处、绿妒轻裙”时事。他轻携素手,在絮飞花乱的暮春季节里,漫步于如茵绿草之间。而眼前的如茵绿草 ,又使他兴起无限感喟 。“朱颜”两句,从刘希夷诗“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化出,时光流逝,人事已非,相逢不知何日。自己年华已经渐老,只有芳草却是春风吹过而新绿又生。结末呼应上文,愿人们毋须触景伤情,当春回大地、绿满田野之时,可以放怀宴游,到那时可不要辜负了青春好时光。这首词妙在巧用拟人手法,把点点离愁都化作可感之物。全词颇具空灵之美。
送张司直入单于
唐于鹄
若过并州北,谁人不忆家。寒深无伴侣,路尽有平沙。
碛冷唯逢雁,天春不见花。莫随征将意,垂老事轻车。
苏幕遮·扇留风
宋方千里
扇留风,冰却暑。夏木阴阴,相对黄鹂语。薄晚轻阴还阁雨。远岸烟深,仿佛菱歌举。
燕归来,花落去。几度逢迎,几度伤羁旅。油壁西陵人识否。好约追凉,小舣兼葭浦。
西屿即事
宋黄庚
松阴迷草径,缓步曳吟筇。
秋鹤有仙意,寒花无冶容。
渔洲烟浦笛,僧寺夕阳钟。
回首来时路,白云深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