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厚学诗词网,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诗词 > 古诗集锦

含有致字的诗句

作者:admin来源:厚学诗词网发表于:2020-04-30 17:06:07阅读:116

雪中晏起偶咏所怀兼呈张常侍、韦庶子、皇甫


白居易

穷阴苍苍雪雰雰,雪深没胫泥埋轮。东家典钱归碍夜,
南家贳米出凌晨。我独何者无此弊,复帐重衾暖若春。
怕寒放懒不肯动,日高眠足方频伸。瓶中有酒炉有炭,
瓮中有饭庖有薪。奴温婢饱身晏起,致兹快活良有因。
上无皋陶伯益廊庙材,的不能匡君辅国活生民。
下无巢父许由箕颍操,又不能食薇饮水自苦辛。
君不见南山悠悠多白云,又不见西京浩浩唯红尘。
红尘闹热白云冷,好于冷热中间安置身。三年侥幸忝洛尹,
两任优稳为商宾。非贤非愚非智慧,不贵不富不贱贫。
冉冉老去过六十,腾腾闲来经七春。不知张韦与皇甫,
私唤我作何如人。

【注释】:
原题:雪中晏起偶咏所怀兼呈张常侍、韦庶子、皇甫郎中

王子立寄三绝句云常诣夏颐吉卜云宜见君子子


李廌

久依凤翼与龙鳞,万里青云可致身。
圣主求贤如不及,夜光岂复怒无因。

【原题】:
王子立寄三绝句云常诣夏颐吉卜云宜见君子子立作诗廌次韵

酬蕲春王宰公明


王之道

致身华贯属华年,顾我驽痾久不前。
醉被长官轻骂郑,懒从学子竞嘲边。
功名有日还三杰,诗酒何人继八仙。
才业似君真独步,文章政事尽堪传。


和叔崇禽声放言


王柏

天以鸟鸣春,鸟声不敢止。
天以人鸣道,斯人其可已。
尔鸟固无知,喧啾亦何利。
鼓弄枝头晴,澜翻林外起。
不学九臯鸣,声闻可止此。
不学千仞翔,一鸣来瑞世。
古以鸟名官,列职有理致。
只有归去兮,陶公不尔愧。
人岂不如鸟,鸣则震天地。
不鸣千圣传,则鸣千古事。
诗翁莫浪鸣,文武道未坠。


妇女之孝二十首·东海孝妇


林同

如何杀一妇,能致旱三年。
妇孝无知者,知之惟老夫。


赠比部萧郎中十兄


杜甫

有美生人杰,由来积德门。汉朝丞相系,梁日帝王孙。
蕴藉为郎久,魁梧秉哲尊。词华倾后辈,风雅蔼孤鶱。
宅相荣姻戚,儿童惠讨论。见知真自幼,谋拙丑诸昆。
漂荡云天阔,沈埋日月奔。致君时已晚,怀古意空存。
中散山阳锻,愚公野谷村。宁纡长者辙,归老任乾坤。

原注:甫从姑之子。

  《唐书》:比部属刑部,郎中、员外各一人。诗云“漂荡”“沉埋”,又云“归老任乾坤”,此必天宝六载应诏退下后所作。黄氏谓在未献赋之前,是也。

  有美生人杰①,由来积德门②。汉朝丞相系,梁日帝王孙③。蕴藉为郎久④,魁梧秉哲尊⑤。词华倾后辈⑥,风雅蔼孤鶱⑦。
(此从萧公叙起。首句推本从姑,三四称其家世,五六记官职人品,七八记文章才望。)

  ①《诗》:“有美一人。”《桓玄传》:刘裕风骨不恒,盖人杰也。②《开皇神告录》曰:隋开皇末,有老翁诣唐高祖,从容置酒,语及时事,曰:“公积德之门,负至贵之表。”③《唐书·世系表》:萧氏出自姬姓,汉有丞相酂文终侯何。萧氏定著二房,一曰皇舅房,一曰齐梁房。齐梁房即梁武帝之后。④《汉书·薛广德传》:“为人温雅有蕴藉。”颜师古注:“蕴,言如酝酿。藉,有所荐藉。”又曰:“道其宽博厚重也。”《汉书》:冯唐白首为郎。⑤《周勃传》:“魁梧奇伟。”《前汉注》:“梧音忤。”《后汉注》:“梧音吾。”今从后音。《书》:“经德秉哲。”《王俭传》:俭体道秉哲,风字渊赡。⑥《蔡邕传》:“后辈被遣。”⑦钟嵘云:文约意广,取效风雅。《正韵注》:“霭,云集貌。”霭孤鶱,如鸟之飞鶱云际也。他本作蔼字,误。蔼,多也。【朱注】骞、鶱音义各异。骞,去乾切,马腹热。鶱,虚言切,鸟飞貌。

  宅相荣烟戚①,儿童惠讨论②。见知真自幼③,谋拙愧诸昆④。

  (次叙亲谊交情,乃上下关钮。见知,指萧。谋拙,自谓。诸昆,谓萧氏兄弟。)

  ①《晋·魏舒传》:舒少孤,为外家宁氏所养。宁氏起宅,相宅者云:“当出贵甥。”舒曰:“当为外氏成此宅相。”后果为公。赵曰:萧系杜家外甥,故比之魏舒。②潘岳《闲居赋》:“昆弟斑白,儿童稚齿。”潘徽诗:“篇章极讨论。”③任昉《赠王僧孺诗》:“唯子见知,唯余知子。”④隋孙万寿诗:“粤余非巧宦,少小拙谋身。”洙曰:公与萧为姑舅之昆仲。

  漂荡云天阔①,沉埋日月奔②。致君时已晚③,怀古意空存④。中散山阳锻⑤,愚公野谷村⑥。宁纡长者辙⑦,归老任乾坤⑧。

  (未承谋拙意,自叹不遇。言漂泊沉沦,无复遭际矣。唯有学中散、愚公,玩世隐身而已。从此归老旧乡,不烦萧之枉驾也。此章前后各八句,中间四句。)
①古诗:“漂荡水无根。”《庄子》:“黄帝得之以游云天。”谢灵运诗:“岂若登云天。”②《吴越春秋》:伍尚曰:“其遂沉埋,亦吾所喜。”《黄庭经》:“高奔日月吾上道。”③应璩《与弟书》:“思致君于唐虞。”④傅亮《修张良庙教》:“抒怀古之情,存不刊之烈。”⑤《嵇康传》:康与魏宗室婚,拜中散大夫,居山阳,性绝巧而善锻,宅中有一柳树甚茂,每复月居其下以锻。【朱注】《急就篇注》:凡金铁之属,椎打而成器者谓之锻。⑥《说苑》:齐桓公逐鹿,入谷中,见一老公,问为何谷,对曰:“为愚公之谷,以臣名之。臣故畜牸牛,生子大,卖之而买马。少年曰:‘牛不能生马。’遂持驹去。邻人以臣为愚,故名愚公谷。”《水经注》:时水又北径杜山,北有愚公谷。⑦陶渊明曰:“王公纡辙。”注:“纡辙,犹言在驾。”⑧《汉书》:邴汉以清行征为京兆尹,遂归老于乡里。乾、坤,本《易》卦名。孔子《易传》以此为天地之称。
-----------仇兆鳌 《杜诗详注》-----------

过临江


史弥宁

嘉定有八禩,三月哉生明。
史子说吏鞅,超然若登瀛。
酾酒渡清江,风帆引归程。
僮奴忽报我,重客来相迎。
推篷惊且喜,火急问姓名。
云是远近山,江湖旧有声。
各欲贽韵语,藉手论交情。
倒屣延见之,驭甚如平生。
近山属思久,伫立诗未成。
意者事工致,一字百炼精,
远山得句易,奔走随东征。
颇似夸隽捷,搀先求献呈。
顾予虽不敏,尝试与子评。
自古文章士,大率多相轻。
二君富丘睛,气象俱峥嵘。
万世所宗仰,尹任夷之清。
譬彼兰与菊,春媚或秋荣。
底用角迟速,区区尚争衡。
端盍如奏雅,迭和韶钧鸣。
愿言酬嘉惠,吒身与齐盟。
扁舟劈箭飞,怀抱何由倾。
感子勤拳头,写作江上行。


送简簿


王炎

向来倦客寓中都,解后尝瞻五马车。
未敢匆匆致双鲤,烦君先为问兴居。


借书一首别薛子长


陈傅良

山阿着柴扉,陋甚谁盘桓。
美人此何求,钜竹数十竿。
日阅书百篇,尚觉日力宽。
欲从我借书,我书何足观。
辛勤抱遗经,及此鬓发班。
一语未领会,累日不自安。
虽更圣人手,亦恐众说谩。
况复秦汉下,曾莫修与删。
致之获麟前,存者今若干。
我无以裁之,望洋久空叹。
羡君方盛年,恣意涉浩漫。
又闻书少多,不系学缺完。
读书固匪易,用书良独难。
昨来荷堤上,尝试及孟韩。
此话如涓埃,此道如岳山。


次韵仇仁近谢诗跋


方回

羁角朋从饰帨觿,成人可更戏桐圭。
万钧致力终能举,一字争工未易题。
鲁颂向来睎考父,雩风元自异公西。
长江破浪输君手,肯学村船逆上溪。


病起四诗·四论报


陈造

我本扶犂手,为儒父史意。
全家饱官廪,发肤尽君赐。
一念三稽首,报答迄未议。
向来挹前修,谓可跬步至。
即今频频食,空负堂堂志。
尚当桑榆收,未可弁髦弃。
柰何不自爱,生理冒所忌。
致君荣吾亲,环省已不冀。
余年犹视息,旧学有造诣。
其次在立言,揆予敢辟是。
於世粗有益,就死可无愧。
噬将金玉女,凛凛戒失坠。


玉溪谣


赵汝回

雍滩束不水箭急,逆水滩滩壁立。
折篙断缆船不前,乘船人惧悄人泣。
柳风摇春花雨晴,飞帆忽过如飞星。
仙人坐机锦鲸与,邀我为赋银河清。
茫茫天路高无陛,予止坎兮曷为至。
闲将身事问仙人,仙人笑指滩船是。
长风引船水没滩,天地变化须臾间。
不生凌清逆紫骨,何用费火烧还丹。
五百童男东入海,水弱山遥无药采。
千层万级通天台,方士致神神不来。
君不见桃花满山不知处,刘阮迳入天台去。


陌上桑


汉无名氏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喜蚕桑 一作:善蚕桑)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年几何?”“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罗敷前致辞:“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

  “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万余。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为人洁白晰,鬑鬑颇有须。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这诗是汉乐府中的名篇,属《相和歌辞》,写采桑女秦罗敷拒绝一“使君”即太守之类官员调戏的故事,歌颂她的美貌与坚贞的情操。最早著录于《宋书·乐志》,题名《艳歌罗敷行》,在《玉台新咏》中,题为《日出东南隅行》。不过更早在晋人崔豹的《古今注》中,已经提到这首诗,称之为《陌上桑》。宋人郭茂倩《乐府诗集》沿用了《古今注》的题名,以后便成为习惯。“陌上桑”,意即大路边的桑林,这是故事发生的场所。因为女主人公是在路边采桑,才引起一连串的戏性情节。
《陌上桑》故事很简单,语言也相当浅近,但有个关键的问题却不容易解释:诗中的秦罗敷到底是什么身份?按照诗歌开场的交代是一个采桑女,然而其衣着打扮,却是华贵无比;按照最后一段罗敷自述,她是一位太守夫人,但这位夫人怎会跑到路边来采桑?萧涤非先生《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是这样看的:“末段为罗敷答词当作海?蜃楼观,不可泥定看杀!以二十尚不足之罗敷,而自去其夫已四十,知必无是事也。作者之意,只在令罗敷说得高兴,则使君自然听得扫兴,列不必严词拒绝。”以后有人作了进一步的申发,认为罗敷是一位劳动妇女,诗中关于她的衣饰的描写,纯出于夸张;最后一段,则是罗敷的计谋,以此来吓退对方。这已经成为通行的观点。但这些其实都是一厢情愿的推测之辞,诗歌本身并没有提供这样的根据。以二十不足之女子嫁年已四十之丈夫,即在今日亦不足为奇,何以“必无是事”?况且文学本是虚构的产物,又何必“泥定看杀”其断然不可?至于
后一种引申之说,看来似乎天衣无缝,其实仍是矛盾重重:既然作者可以夸张地描写罗敷的衣饰,而不认为这破坏了她的身分,为什么就不可以给她安排一个做官的丈夫?这是用不同的标准衡量同样的情况,而曲成已说。其实《陌上桑》并不是一篇孤立的作品,以上的问题,要从产生这一作品的深远的文化背景来解释。
我们先从诗题《陌上桑》所设定的故事场所说起。中国古代,以男耕女织为分工。“女织”从广义上说,也包括采桑养蚕。桑林在野外,活动比较自由,桑叶茂盛,又容易隐蔽,所以在男女之大防还不很严厉的时代,桑林实是极好的幽会场所。在这里,谁知道发生过多少浪漫的故事?自然而然,桑林便不断出现于爱情诗篇中。这在《诗以》中已经很普遍。《汾沮洳》是写一个女子在采桑时爱上了一个男子:“彼汾一方,言采其桑。彼其之子,美如英。美如英,殊异乎公行!”《桑中》是写男女的幽会:“云谁之思,美孟姜矣!期我乎桑中,要乎上官,送我乎淇上矣!”可以说,在《诗以》的时代,桑林已经有了特殊的象征意味,或者说,已经有了一个文学的“桑林”。随着时代的变化,这种自由自在的男女情爱遭到了否定。上述诗篇,也被儒家的经师解释为讥刺“淫奔”的作品。于是,在文学的“桑林”中,开始产生完全不同的故事。最有名的,便是秋胡戏妻故事。西汉刘向《列女传》记载:鲁国人秋胡,娶妻五日,离家游宦,身致高位,五年乃归。将至家,见一美妇人采桑于路旁,便下车调戏,说是“力桑不如逢国卿”(采桑养蚕不如遇上个做大官的),遭到采桑女的断然拒绝。回家后,与妻相见,发现原来就是那采桑女。其妻鄙夷丈夫的为人,竟投河死。乐府中有《秋胡行》一题,就是后人有感于这一传说而作。古辞佚,今存有西晋传玄之拟作,内容与《列女传》所载大体相同。可以到,“桑林”中的故事,原来大多是男女相诱相亲,而现在变成了女子拒绝子的引诱。当然,人们也可以说,秋胡是一个“坏人”,这种故事与《诗经》所歌唱的纯真爱情根本不是一回事。但不要忘记:在民间传说文学故事中,虚设一个反面角色是很容易的。关键在于,通过虚设的人物活动,作者究竟要表现什么样的生活态度、审美理想。这样我们能得出结论:汉代的“桑林”,已经不同于《诗经》时代的“桑林”,文学中的道德主题,开始压倒了爱情主题。我们大概可以相信已经失传《秋胡行》古辞与《列女传》所载故事并无大异。而《陌上桑》显然是这一故事或直接从《秋胡行》演化而来的。试看两个故事的基本结构:场所:大路边的桑林;主人公:一位采桑的美妇人;主要情节:路过
的大官调戏采桑女,遭到拒绝。所不同的是,在秋胡故事中,调戏者是采桑女之夫,故事最终以悲剧结束;在《陌上桑》中,采桑女另有一位做官的好丈夫,她拒绝了“使君”的调允,并以自己丈夫压倒对方,故事以喜剧结束。实际上,《陌上桑》是把《秋胡行》中的秋胡一劈为二:一个是过路的恶太守,一个是值得夸耀的好丈夫。但尽管《陌上桑》在很大程度上沿袭了《秋胡行》的故事,却也作了重要改变,从而使诗的重心发生转移。秋胡戏妻的故事,主旨是宣扬儒家道德,采桑女即秋胡妻的形象,也完全是一个道德形象。她即使是令人感动的,恐怕也很难说怎么可爱。故事中也提到她长得很美,但作为一个结构万分,这只是导致秋胡产生不良企图的原因。而《陌上桑》中的秦罗敷,除了拒绝太过的调戏这一表现德性的情节外,作者还花了大量篇幅,描摹她的美貌,以及周围人对她的爱幕。这一部分,实际是全诗中最精彩的。这尽管同《诗经》所写男女相诱相亲之情不同,但两者具有共同的基点:即人类的普遍的爱美之心,和对理想的异性的向往,所以说,罗敷的形象,是美和情感的因素,同时代所要求的德性的因素的结合;换言之,是《诗经》的“桑林”精神与《秋胡行》的“桑林”精神的结合。也正是因为罗敷不仅是、甚至主要不是一个道德形象,所以作者也没有必要为她安排一个强烈的悲剧下场,而让她在轻松的喜剧气氛中变得更为可爱。由此可见,《陌上桑》的故事,并不是一个生活中具体事件的记载或改写,而是漫长的文化变迁的产物罗敷这个人物,也是综合了各种因素才形成的。她年轻、美丽、高贵、富有、幸福、坚贞、纯洁,寄托着那些民间无名作者的人生理想。也因为她是理想化的,所以她并不严格遵循现实生活的逻辑。她既是一个贵妇人,又是一个采桑女。其实这并不是什么难以理解的事情,民间故事中的人物,常常有这样的情况。那些公主、王子,实际是代表着普通民众的心愿。一定要拿后世僵化得莫名其妙的政治观念去穿凿附会,反而是荒廖混乱的。然后回到诗歌本身。这诗原来按音乐分为三解,其文字内容,也相应地分为三段。第一段着重写罗敷的美貌和人们对她的喜爱。起首四句,从大处说到小外,从虚处说到实处,是典型的民间故事式的开场白。同时,这四句也奠了全诗的气氛:明郎的阳光照耀着绚丽的楼阁,楼阁中住了一位漂亮的女子,色鲜明,光彩流溢,好像中国年画的味道。“照我秦氏楼”,既是亲切的口气,也表明诗人是站在罗敷的立场上说话,并由此把读者引入到这种关系中去。而后罗敷就正式登场了:她提着一只精美的桑篮,络绳是用青丝编成,提把是用挂树枝做就。这里器物的精致华美,是为了衬托人物的高贵和美好。再看她的打扮,头上梳的是斜倚一侧、似堕非堕的“倭堕髻”(东汉时一种流行发式),耳朵上挂着晶莹闪亮、价值连城的
明月珠,上身穿一件紫红绫子短袄,下身围一条杏黄色绮罗裙。一切都是鲜艳的、明丽的、珍贵的、动人的。这好像是一个采桑的农妇,其实是一个理想中的美女。
照说,接下来应该写罗敷的身体与面目之美。但这很困难。因为诗人所要表的,是绝对的、最高的美,而这种美无法加以具体的描绘。谁能说出什么样的身材、体态、眉目、唇齿算是达到了完善无缺的程度?作者也不可能满足所有读者的各具标准的审美要求。于是笔势一荡,作者不直接写罗敷本身,而去用周围的人为罗敷所吸引的神态:过路人放下了担子,伫立凝视。他好像年岁较大,性格也沉稳些,所以只是手捋着胡须,流露出赞叹的神气。那一帮小伙子便沉住气,有的脱下帽子,整理着头巾,像是在卖弄,又像是在逗引;至少赚得美人流波一转,便可得意民多时。种田的农人更糟,看得失了神,活也不干了;回家还故意找碴,摔盆砸碗。-因为看了罗敷,嫌老婆长得丑。这些都是诙谐的夸张之笔,令人读来不禁失笑,好像拿不准自己在那场合会是什么模样。其效果,一是增添了诗歌的戏剧性,使得场面、气氛都活跃起来;更重要的是,通过从虚处落笔,无中生有,表达了不可描摹完美。反正,你爱怎么想像就怎么想像,罗敷总是天下最美的。这实在是绝妙之笔。观罗敷的一节,也最近于“桑林”文学的本来面目。它所表现的,是异性间的吸引,是人类爱美的天性。但它又不同于《诗经》中的作品,而是有分寸有限制的。那些观者,都只是远远地伸长了头颈看罗敷,却不敢走近搭话,更不敢有越规之举;而罗敷好像同他们并不发生关系,旁若无人。这就在男女双方之间,设下了一道无形的墙。这便是“发乎情而止乎礼义。”同时也有另一种分寸:尽管有那么多人在围观,那些小伙子几乎就在冲破防线,作者也没有让罗敷给他们来一通义正辞严的斥责。要不然,就太教人扫兴,太没有味道了。因为这诗原有双重的主题,作者都要照顾到。当然,整个第一段,是为了完成美和情感的主题,只是限制它,不让它破坏道德的主题。下面第二段,就开始转向了。“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好大气派!“使君”是太守、刺史一类官员的尊称,他们执掌一个地区的全权,汉人比之于古代的诸侯。官做得大,气派自然大,胆子跟着大。别人见了罗敷,只是远远地看着,这位使君就不甘心于此了。于是派了手下人去问:这是谁家的漂亮女子?多少年纪了?罗敷不动声色,一一作答。这都是为了充分地展开情节,使矛冲突有一个酝酿的过程。若是一上来就剑拔弩张,文学趣味就少了。顺带,又写出罗敷的年纪:十五至二十之间。中国古人认为这是女子一生中最美妙的时光。而后进入矛盾冲突的高潮。使君问道:你可愿意坐上我的车,跟我回去?罗敷的回答犹如当头一棒:“使君一何愚!”有了“一何”二字,语气十分强烈。理由是很简单:你有你的妻,我有我的夫。各安其家室,乃是礼教之大义,岂可逾越?这一节是从秋胡戏妻故事中继承来的,表现了诗歌的道德主题。而道德主题,总是在善与恶的冲突中才能表现得鲜明强烈。第三段紧接上一段的未句“罗敷自有夫”,由主人公全面铺展地夸耀丈夫。罗敷到底有没有那么一个丈夫?这问题本来很简单:诗中说有,我们只好承认有。尽管在一般读者的心理中,都不喜欢文学作品里的漂亮女子早早嫁人,那也无奈何。这问题还可从二方面来证明:其一,《陌上桑》的故事来源于秋胡戏妻故事,秋胡妻本是出嫁了的美妇人;其二,作者在这里是要彰扬忠贞的道德,总得先有丈夫才有忠贞。但第三段也并不完全是从道德主题着眼的。不然,完全可以让罗敷来一通说教。但如果真是那样,就糟糕了,这个美女马上就变得干巴巴的,教人喜欢不起来。
所以作者也是适可而止,道德大义在第二段用结末二句话点明之后,到第三段就转向一层富有喜剧色彩、诙谐的情节,使读者依然能够享受到文学的趣味。罗敷夸婿,完全是有针对性的。使君出巡,自然很有威势,于是她先夸丈夫的威势:丈夫骑
马出门,后面跟着上千人的僚属、差役;他骑一匹大白马,随人都骑黑色小马,更显得出众超群;他的剑,他的马匹,全都装饰得华贵无比。使君官做得大,她就再夸丈夫的权位:丈夫官运亨通,十五岁做小吏,二十岁就入朝作大夫,三十岁成了天子的亲随侍中郎,如今四十岁,已经做到专权一方的太守。言下之意,目前他和你使君虽然是同等官职位,将来的前程,恐怕是难以相提并论了!最后是夸丈夫的
相貌风采:丈夫皮肤洁白,长着稀稀的美髯,走起路来气度非凡,用这些来反衬使君的委琐丑陋。这么一层层下来,罗敷越说越神气,越说越得意,使君却是越听越晦气,终了必然是灰溜溜逃之夭夭。读自然也跟着高兴,直到故事结束。需要说明的是,罗敷的这位丈夫,也是童话中白马王子式的人物,不可拿生活的逻辑去查考。萧涤先生说,对这一节不可泥定看杀,不可求其句句实在,原是说得很对,但这个人物在故事里却是合理的存在,这是要注意到的。前面说了,《陌上桑》其实有双重主题,但作者处理得很好,并没有彼此分离
。从道德主题来说,至少在本诗范围内,作者所要求的道德是合理的。在这里,坚贞并不是一个抽象的、违背人性的教样,而是同确实可爱的丈夫及幸福的家庭生活联系在起的。从美的情感的主题来说,也没有因为道德约束的存在而受到过分的削弱。罗敷的美貌,在作者神妙的笔下表现得动人心魄,取得了以前文学作品所未有的效果。对于常人出于爱美之心而略有失态的行为,作者只是稍作揄,始终不失人情味。爱慕美色,其实是人的天性。但这种天性在生活中不能不受到约制,所以文学作品常常在这方面提供安全无害的补偿。《陌上桑》在这方面的意义恐怕比它的道德意味更重要一些,或至少说更受人喜欢。所以在《陌上桑》出现以后,魏晋南北朝产生了大量的模拟之作,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变化的诗篇。至于它的独特的表现手法,直到元明清的戏曲小说中,还不断有人效仿。如《西记》写莺莺出场时,便先写周围人看得失魂落魄的神态,正是从此中来。
(孙明) ----引自"国学网站"[url=http://www.guoxue.com]http://www.guoxue.com[/url]

挽陆景渊主簿


孙应时

儿女今何似,门阑想寂然。
哀哀未白发,莽莽就黄泉。
淮浦西风外,云溪宰木边。
缄辞致千里,雨泪不能湔。


招黄魏二生


陈师道

出门不雨即偶风,闭门值睡极力攻。
似闻汤鼎作吟声,已贺胜敌收全功。
郤思二子共一笑,拨弃旧语无新工。
卒行好步不两得,能致公等吾何穷。
魏诗黄笔今未有,顾我独得神所锺。
径须相就踏泥潦,已办煮饼浇油葱。


仙华山采茶诗


方凤

轩娥遗瑞草,仙掌撑何年。
苗蕊矗空壁,殊根蟠远天。
蒙头莫可劚,垂脚或争传。
冉冉雪霜饱,亭亭风日蠲。
危哉梯鸟道,允矣获龙涎。
丛蘖杂丹鼎,湿云伴玉延。
香真千里擅,苞结三生缘。
夜荚抽雷后,春焙贡社前。
一钥滴瀼露,片碾捣和烟。
碧涧规模绝,洪州气味悬。
滑甘矜紫笋,幽馥讶青莲。
既拣兔毫点,应添蟹眼煎。
松涛生远韵,风致想真筌。
七碗赓仝咏,三篇继羽编。
醉乡已失路,摩室将逃禅。
服食益人寿,何当煮汞铅。


次韵秦观秀才携李公择书相访


苏辙

济南三岁吾何求,史君后到消人忧。
君言有客轻公侯,扁舟相従古扬州。
致之匹马恨无力,千里相望同异域。
诵诗空使四坐惊,隐居未易凡人测。
史君南归无限情,鸿飞携书堕我庭。
此书兼置昔年客,袖中秀句淮山青。
老夫强颜依府县,堆案文书本非愿。
清谈亹亹解人颐,安得坐右长相见。
狂客吾非贺季真,醉吟君似谪仙人。
末契长遭少年笑,白发应惭倾盖新。
都城酒贵谁当换,尘埃污面非良算。
归来泗上苦思君,莫待黄花秋烂漫。
〈秦君与家兄子瞻约秋后再游彭城。



客厅


徐夤

移却松筠致客堂,净泥环堵贮荷香。
衡茅只要免风雨,藻棁不须高栋梁。
丰蔀仲尼明演易,作歌五子恨雕墙。
燕台汉阁王侯事,青史千年播耿光。


笔精诗

不详
***

昔荷蒙恬惠,寻遭仲叔投。夫君不指使,何处觅银钩。
学问从君有,诗书自我传。须知王逸少,名价动千年。
能令音信通千里,解致龙蛇运八行。
惆怅江生不相赏,应缘自负好文章。


郊进退律赋水乡三实


唐士耻

明珠久合蚌中生,何事鸿头亦炳灵。
襟护重重殊袭复,星分颗颗倍晶明。
一车奇谤嗟成误,十斛平量换合成。
珍重樱桃樊素口,致渠磊落更歌声。


相关栏目: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古诗词鉴赏
  • 古诗词考题
  • 先秦诗歌
  • 汉朝诗歌
  • 近当代诗歌
  • 汉赋精选
  • 古诗集锦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Copyright © 2012-2022 厚学诗词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