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厚学诗词网,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诗词 > 古诗集锦

关于7的诗句

作者:admin来源:厚学诗词网发表于:2020-03-05 22:54:53阅读:120

九歌 湘夫人

先秦
屈原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1]。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2]。
登白薠[3]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
鸟何萃兮蘋[4]中,罾[5]何为兮木上。
沅有茝兮澧有兰[6],
思公子兮未敢言。
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
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
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澨[7]。
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
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8];
荪壁兮紫坛,播芳椒兮成堂;
桂栋兮兰橑[9],辛夷楣兮药房;
罔薜荔兮为帷,擗[10]蕙櫋[11]兮既张;
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
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12]。
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13]。
女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
揖余袂兮江中,遗余褋[14]兮澧浦。
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褋兮远者;
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注释】:
[1]:音“于”。
[2]:古音“护”。
[3]:音“凡”,草名,似莎而大。
[4]:音“贫”,多年生水草。
[5]:音“增”,捕鱼的网。
[6]:音“连”。
[7]:音“式”,水涯。
[8]:音“记”。
[9]:音“疗”,屋椽。
[10]:音“批”,剖开。
[11]:音“棉”,隔扇。
[12]:音“航”。
[13]:音“民”。
[14]:音“谍”,《方言》:禅衣,江淮南楚之间谓之“褋”。禅衣即女子内衣,是湘夫人送给湘君的信物。这是古时女子爱情生活的习惯。
[15]:音“未”。


【简析】:
本篇是祭湘水女神的诗歌,和《湘君》是姊妹篇。全篇以湘君思念湘夫人的语调去写,描绘出那种驰神遥望,祈之不来,盼而不见的惆怅心情。
------------------------------------------------
美丽的公主快降临北岸,
我已忧愁满怀望眼欲穿。
凉爽的秋风阵阵吹来,
洞庭湖波浪翻涌树叶飘旋。
登上长着白薠的高地远望,
与她定好约会准备晚宴。
为何鸟儿聚集在水草间,
为何鱼网悬挂在大树颠?

沅水有白芷澧水有幽兰,
眷念公主却不敢明言。
放眼展望一片空阔苍茫,
只见清澈的流水潺潺。
为何山林中的麋鹿觅食庭院,
为何深渊里的蛟龙搁浅水边?
早晨我骑马在江边奔驰,
傍晚就渡水到了西岸。
好像听到美人把我召唤,
多想立刻驾车与她一起向前。

在水中建座别致的宫室,
上面用荷叶覆盖遮掩。
用香荪抹墙紫贝装饰中庭,
厅堂上把香椒粉撒满。
用玉桂作梁木兰为椽,
辛夷制成门楣白芷点缀房间。
编织好薜荔做个帐子,
再把蕙草张挂在屋檐。
拿来白玉镇压坐席,
摆开石兰芳香四散。
白芷修葺的荷叶屋顶,
有杜衡草缠绕四边。
汇集百草摆满整个庭院,
让门廊之间香气弥漫。
九嶷山的众神一起相迎,
神灵的到来就像云朵满天。

把我的夹袄投入湘江之中,
把我的单衣留在澧水之滨。
在水中的绿洲采来杜若,
要把它送给远方的恋人。
欢乐的时光难以马上得到,
暂且放慢步子松弛心神。
①湘夫人:湘水之神,女性。一说即舜二妃娥皇和女英。②帝子:犹天帝之子。因舜妃是帝尧之女,故称。③眇眇:望而不见的样子。愁予:使我发愁。④嫋(niao3鸟)嫋:绵长不绝的样子。⑤洞庭:洞庭湖。⑥登:此字据《楚辞补注》引一本补。白薠(fan2烦):一种近水生的秋草,或谓乃“蘋”之误。骋望:放眼远眺。⑦佳期:与佳人的约会。张:陈设。⑧何:此字据《楚辞补注》引一本补。萃:集聚。蘋:水草名。⑨罾(zeng1增):鱼网。

⑩沅、醴:沅水和澧水,均在湖南。醴,《楚辞补注》引一本作澧,下同。茝(zhi2止):即白芷,一种香草。
⑾公子:指湘夫人。
⑿荒忽:犹“恍惚”,迷糊不清的样子。
⒀潺湲:水缓慢流动的样子。
⒁麇:一种似鹿而大的动物,俗称“四不象”。
⒂蛟:传说中的龙类动物。裔:边沿。
⒃皋:水边高地。
⒄济:渡。澨(shi4逝):水边。
⒅腾驾:驾着马车奔驰。偕逝:同往。

(19)葺(qi4气):编结覆盖。盖:指屋顶。
(20)荪:香草名。紫:紫贝。坛:中庭,楚地方言。
(21)椒:花椒,多用以除虫去味。成:借作“盛”。
(22)栋:屋梁。橑(lao3老):屋椽。
(23)辛夷:香木名。楣:门上横梁。药:即白芷。
(24)罔:同“网”,编结。薜荔:一种蔓生香草。帷:幕帐。
(25)擗(pi3癖):掰开。櫋(mian2棉):檐间木。
(26)镇:镇压坐席之物。
(27)疏:分列。石兰:香草名。
(28)芷:白芷。荷屋:荷叶覆顶的房屋。
(29)缭:缠缭。杜衡:香草名。
(30)合:会集。实:充实。
(31)馨:远传的香气。庑:走廊。
(32)九嶷:湖南九嶷山,即传说中舜的葬地。缤:众多纷杂的样子。
(33)灵:神灵。如云:形容众多。

(34)袂(mei4妹):扬雄《方言》释为“复襦”,也就是夹袄。高亨《诗经今注》以为系“祑”的传写之误,作佩囊解。
(35)遗:丢下。褋(die2蝶):单衣。
(36)搴(千):摘取。汀洲:水中或水边平地。杜若:香草名。
(37)遗(wei4味):赠送。
(38)骤:骤然,立即。



【赏析一】
  作为《湘君》的姊妹篇,《湘夫人》由男神的扮演者演唱,表达了赴约的湘君来到约会地北渚,却不见湘夫人的惆怅和迷惘。

  如果把这两首祭神曲联系起来看,那么这首《湘夫人》所写的情事,正发生在湘夫人久等湘君不至而北出湘浦、转道洞庭之时。因此当晚到的湘君抵达约会地北渚时,自然难以见到他的心上人了。作品即由此落笔,与《湘君》的情节紧密配合。

  首句“帝子降兮北渚”较为费解。“帝子”历来解作天帝之女,后又附会作尧之二女,但毫无疑问是指湘水女神。一般都把这句说成是帝子已降临北渚,即由《湘君》中的“夕弭节兮北渚”而来;但这样便与整篇所写湘君盼她前来而不见的内容扞格难合。于是有人把这句解释成湘君的邀请语(见詹安泰《屈原》),这样文意就比较顺畅了。

  歌辞的第一段写湘君带着虔诚的期盼,久久徘徊在洞庭湖的山岸,渴望湘夫人的到来。这是一个环境气氛都十分耐人寻味的画面:凉爽的秋风不断吹来,洞庭湖中水波泛起,岸上树叶飘落。望断秋水、不见伊人的湘君搔首蹰躇,一会儿登临送目,一会儿张罗陈设,可是事与愿违,直到黄昏时分仍不见湘夫人前来。这种情形经以“鸟何萃兮蘋中,罾何为兮木上”的反常现象作比兴,就更突出了充溢于人物内心的失望和困惑,大有所求不得、徒劳无益的意味。而其中“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更是写景的名句,对渲染气氛和心境都极有效果,因而深得后代诗人的赏识。

  第二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湘君的渴望之情。以水边泽畔的香草兴起对伊人的默默思念,又以流水的缓缓而流暗示远望中时光的流逝,是先秦诗歌典型的艺术手法,其好处在于人物相感、情景合一,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以下麋食中庭和蛟滞水边又是两个反常现象,与前文对鸟和网的描写同样属于带有隐喻性的比兴,再次强调爱而不见的事愿相违。接着与湘夫人一样。他在久等不至的焦虑中,也从早到晚骑马去寻找,其结果则与湘夫人稍有不同:他在急切的求觅中,忽然产生了听到佳人召唤、并与她一起乘车而去的幻觉。于是作品有了以下最富想像力和浪漫色彩的一笔。

  第三段纯粹是湘君幻想中与湘夫人如愿相会的情景。这是一个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的神奇世界:建在水中央的庭堂都用奇花异草香木构筑修饰。其色彩之缤纷、香味之浓烈,堪称无与伦比。作品在这里一口气罗列了荷、荪、椒、桂、兰、辛夷、药、薜荔、蕙、石兰、芷、杜衡等十多种植物,来极力表现相会处的华美艳丽。其目的,则全在于以流光溢彩的外部环境来烘托和反映充溢于人物内心的欢乐和幸福。因此当九嶷山的众神来把湘君的恋人接走时,他才恍然大悟,从这如梦幻般的美境中惊醒,重新陷入相思的痛苦之中。

  最后一段与《湘君》结尾不仅句数相同,而且句式也完全一样。湘君在绝望之余,也像湘夫人那样情绪激动,向江中和岸边抛弃了对方的赠礼,但表面的决绝却无法抑制内心的相恋。他最终同样恢复了平静,打算在耐心的等待和期盼中,走完相恋相思这段好事多磨的心理历程。他在汀洲上采来芳香的杜若,准备把它赠送给远来的湘夫人。

  综上所述,《湘君》和《湘夫人》是由一次约会在时间上的误差而引出的两个悲剧,但合起来又是一幕两情相悦、忠贞不渝的喜剧。说它们是悲剧,是因为赴约的双方都错过了相会的时间,彼此都因相思不见而难以自拔,心灵和感情遭受了长时间痛苦的煎熬;说它们是喜剧,是由于男女双方的相恋真诚深挚,尽管稍有挫折,但都没有放弃追求和期盼,所以圆满结局的出现只是时间问题。当他们在耐心平静的相互等待之后终于相见时,这场因先来后到而产生的误会和烦恼必然会在顷刻间烟消云散,迎接他们的将是湘君在幻觉中所感受的那种欢乐和幸福。

  这两篇作品一写女子的爱慕,一写男子的相思,所取角度不同,所抒情意却同样缠绵悱恻;加之作品对民间情歌直白的抒情方式的吸取和对传统比兴手法的运用,更加强了它们的艺术感染力。因此尽管这种热烈大胆、真诚执着的爱情被包裹在宗教仪式的外壳中,但它本身所具有强大的生命内核,却经久不息地释放出无限的能量,让历代的读者和作者都能从中不断获取不畏艰难、不息地追求理想和爱情的巨大动力。这可以从无数篇后代作品都深受其影响的历史中,得到最好的印证。  (曹明纲)

【赏析二】

向湘水女神致以爱慕之深情——屈原《九歌·湘夫人》赏析

  《湘夫人》是《楚辞·九歌》组诗十一首之一。一般认为,湘夫人是湘水女性之神,与湘水男性之神湘君是配偶神。湘水是楚国境内所独有的最大河流。湘君、湘夫人这对神祗反映了原始初民崇拜自然神灵的一种意识形态和“神人恋爱”的构想。楚国民间文艺,有着浓厚的宗教气氛,祭坛实际上就是“剧坛”或“文坛”。以《湘君》和《湘夫人》为例:人们在祭湘君时,以女性的歌者或祭者扮演角色迎接湘君;祭湘夫人时,以男性的歌者或祭者扮演角色迎接湘夫人,各致以爱慕之深情。他们借神为对象,寄托人间纯朴真挚的爱情;同时也反映楚国人民与自然界的和谐。因为纵灌南楚的湘水与楚国人民有着血肉相连的关系,她像慈爱的母亲,哺育着楚国世世代代的人民。人们对湘水寄予深切的爱,把湘水视为爱之河,幸福之河,进而把湘水的描写人格化。神的形象也和人一样演出悲欢离合的故事,人民意念中的神,也就具体地罩上了历史传说人物的影子。湘君和湘夫人就是以舜与二妃(娥皇、女英)的传说为原型的。这样一来,神的形象不仅更为丰富生动,也更能与现实生活中的人在情感上靠近,使人感到亲切可近,富有人情味。

  诗题虽为《湘夫人》,但诗中的主人公却是湘君。这首诗的主题主要是描写相恋者生死契阔、会合无缘。作品始终以候人不来为线索,在怅惘中向对方表示深长的怨望,但彼此之间的爱情始终不渝则是一致的。

  《湘夫人》是一首很有特色的爱情诗。以景现情,寓情于景,可以说是这首诗的一大特色。《湘夫人》的景物描写十分成功。它不是为写景而写景,而是与主人公的心理活动相映衬,即情感的流动与外在形式同步。诗人将湘君与湘夫人约会的地点放在湘水一带,时间又是在秋天。整个画面是秋天水上景色。这就为诗中主人公提供了抒发相思愁苦的自然环境。在湘君的心口中,以为“帝子降兮北渚”——湘夫人曾经在约会的地点(北洲)等待过自己。然而当他到来时湘夫人已经离开了。他望穿秋水也不见对方影子,心中忧伤万分。“目眇眇兮愁予”中的“愁”顿时在此环境中触发。“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是进一步借秋景来渲染、扩散和深化这相约未见的愁情。主人公不见心爱的佳人到来,白极想会见至没有会见,中间的心理落差非常之大,有一种沉重的失落感。主人公的情绪体验染上了某种色彩,于是构成一种审美心境。这时,在湘君的眼中,尽是令人黯然神伤的凄凉景色:秋风瑟瑟,似乎凉意渗透心间;落叶纷纷,犹如一颗沉重的心渐渐下沉;微波荡漾,犹若“心波”起伏。湘君面对这烟波浩渺的洞庭湖,心事茫然,愁绪四溢。情与景,水乳交融,把读者带入一个美妙的意境。

  起先湘君因为没有见到对方而心中忧伤,但他心中还是抱着希望,也许等一会儿还会来的,于是在傍晚作好迎接的准备,不断地朝远处眺望。这也是符合人物心理活动的。“登白薠”二句就是写这种心理的。他再等仍不见湘夫人到来,心绪必然越来越糟糕。这时正值傍晚,鸟儿归巢、渔人收网的景象使他想到自身的处境,更感失约后的孤独和苦恼。在对比中产生联想,在联想中把现实的景物扭曲为假想景象,原先看到的景象发生变形:“鸟何”、“麋何”、“罾何”、“蛟何”四句,就是主人公在极度懊丧的心情下出现的假象——扭曲了的景象。“荒忽兮远望”正说明他精神恍惚,因而产生与现实景物完全颠倒的幻象。这种现象的发生,既是复杂的心理现象,又是合理的心理流程。等他清醒过来时,仍不死心,又骑马渡江到西岸去耐心地等待。一旦听说湘夫人“召予”,喜不自胜,忙着做迎接湘夫人的一切准备。以下一系列环境描写,都洋溢着惊喜欢快的气氛,似乎幸福美满的生活在等待着他。主人公的心情与周围环境的描写又都转为明丽欢快,情与景协调得非常自然。忧伤痛苦转而为喜气洋洋,这正是将现实中没有实现的事寄托于幻想中?咽у舻亩?骰没??篮玫亩?鳎?佣?诰?裆系玫揭恢致?恪o婢?男牧槭澜缇褪窃谙质档暮托榛玫木辰缑栊粗信?冻隼吹摹?/p>

  层次重叠交叉,又能一以贯之。这首诗在结构上也颇具特色,它以湘君赴约不遇时的情感活动作为中心线索,把景物变化、人物活动都串连起来,既有曲折起伏,又能融会贯通。

  从情感的结构角度看,这首诗是以“召唤方式”呼应“期待视野”。《湘夫人》既然是迎神曲,必然是以召唤的方式祈求神灵降临。全诗以召唤湘夫人到来作为出发点,以期待的心理贯穿其中。诗的前半段主要写湘君思念湘夫人时那种望而不见、遇而无缘的期待心情。中间经历了忧伤、懊丧、追悔、恍惚等情感波动。这些都是因期待而落空所产生的情绪波动。诗的后半段是写湘君得知湘夫人应约即将到来的消息后,喜出望外,在有缘相见而又未相见的期待心情中忙碌着新婚前的准备事宜。诗的末尾,湘夫人才出现,召唤的目的达到,使前面一系列的期待性的描写与此呼应。实际上,后半段的描写不过是湘君的幻想境界。出现这种幻象境界,也是由于期待心切的缘故。整首诗对期待过程的描写,有开端,有矛盾,有发展,有高潮,有低潮,有平息。意识线路清晰可见。

  这首诗还有着明暗对应的双层结构方式。主人公情感的表现,有明有暗,明暗结合。抒情对象既可实指,又有象征性。在描写实境时,主人公的情感是表层性的,意旨明朗,指事明确,语言明快,情感色泽清晰,高低起伏,强弱大小,都呈透明状态。如诗的后半段写筑室建堂、美饰洞房、装饰门面、迎接宾客的场面,就属于表层性的,即明写。从“筑室兮水中”至“疏石兮为芳”,是从外到里、由大到小;从“芷葺兮荷屋”至“建芳馨兮庑门”,又由里到外。线路清楚,事实明白,情感的宣泄是外露的,是直露胸臆的方式,淋漓酣畅,无拘无束,少含蓄,情感的流动与外在形式同步。

  从深层结构看,这首诗又有着寓情于景的表情法。景物不是原来的样子,如“鸟何”、“罾何”、“麋何”、“蛟何”等句;或是带上感情色彩的景物,如秋风、秋水、秋叶的描写。情感的流动较蕴藉、含蓄、深沉,如海底暗流,不易发觉。因此需要通过表层意象加以领会。

  这种双层结构,明暗对应,相辅相成,构成一种情景交融的境界。这种结构的优点是:可以增大情感的容量,使情感的表现呈立体状。

  另外,全诗所描写的对象和运用的语言,都是楚化了的,具有鲜明的楚国地方特色。诸如沅水、湘水、澧水、洞庭湖、白芷、白薠、薜荔、杜蘅、辛夷、桂、蕙、荷、麋、鸟、白玉等自然界的山水、动物、植物和矿物,更有那楚地的民情风俗、神话传说、特有的浪漫色彩、宗教气氛等,无不具有楚地的鲜明特色。诗中所构想的房屋建筑、陈设布置,极富特色,都是立足于楚地的天然环境、社会风尚和文化心理结构这个土壤上的,否则是不可能作此构想的。

  语言上也有楚化的特点。楚辞中使用了大量的方言俗语,《湘夫人》也不例外,如“搴”(动词)、“袂”、“褋”(名词)等。最突出的是“兮”字的大量运用——全诗每句都有一个“兮”字。这个语气词相当于今天所说的“啊”字。它的作用就在于调整音节,加大语意、语气的转折、跳跃,增强语言的表现力。《湘夫人》以方言为主,兼有五七言。句式变化灵活。这种“骚体”诗,是继《诗经》后新出现的自由诗,在我国古代诗歌发展史上是一次了不起的创新。  (殷光熹)
http://jhl.iok.cn/article/lmjxku/200411/12.asp

九歌 少司命

先秦
屈原

秋兰兮蘼芜,罗生兮堂下[1]。
绿叶兮素枝[2],芳菲菲兮袭予[3]。
夫[4]人兮自有美子,荪何以兮愁苦?

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
满堂兮美人,忽独与余兮目成。

入不言兮出不辞,
乘回风兮驾云旗。
悲莫悲兮生别离,
乐莫乐兮新相知。

荷衣兮蕙带[5],儵[6]而来兮忽而逝。
夕宿兮帝郊,君谁须兮云之际?

与女[7]沐兮咸池,晞[8]女发兮阳之阿;
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怳[9]兮浩歌。

孔盖兮翠旌,登九天兮抚彗星。
竦长剑兮拥幼艾,荪独宜兮为民正[10]。

【注释】:
[1]:音“护”。
[2]:一作“华”。
[3]:音“余”。
[4]:音“服”。
[5]:音“地”。
[6]:音“书”,忽,疾。
[7]:通“汝”。
[8]:音“希”,晒干。
[9]:音“晃”,失意貌。
[10]:音“征”。

【简析】:
少司命是主宰儿童命运的女神。因为她是一位年轻美貌的女神,所以其中一些章节也描述了人神爱恋的情节。本篇是祭者的歌词。
-------------------------------------------------
少司命

题解 少司命 星名。本篇乃祭少司命神的诗歌。从文辞上看,少司命神所主管的
是人们的子嗣,即孩子们命运的主宰神。

【绎文】

秋天的兰草和芬香的蘼芜啊,
茂密地在堂前满布着。
绿油油的叶子,白色的花朵,
沁心的幽香阵阵地偎近了我。
凡是人都有他所喜爱的儿子:
少司命之种哟,你为什么使我愁啊!
你瞧,一片繁盛的秋兰,
紫茎上翠绿的叶子,葳蕤下垂。
莺莺燕燕,满堂都是美人,
你,闪耀的眸子,在暗暗地对我传情。
你进来时,那么沉默,你走了,也没有和我招呼,
你驾乘着旋风和云旗,飘然远行。
今天,我感受到人生最大的悲哀,是生生的别离:
回忆她去最大的愉快,没有能超过我俩初恋的滋味。
你便是这样穿着荷花的衣服,系着蕙草的飘带,
陡然来了,又匆匆去了。
晚上,你寄宿在天国的郊外,
你为谁老逗在那高高的云际啊!
我想和你在天池沐浴,
在初升的太阳里晒乾你的头发。
戏瞻望着你,少司命之神,怎么还不见你来哟!
迎着风,我失意地发出悲壮的歌声。
少司命之神,你以孔雀的翅膀作车盖,翡翠的羽毛作旌旗,
你飞登于九天之上,清除着扫帚星。
你手举长剑?保护着人类的小主人,
芬香的少司命之神啊,你为万民主持着公正。

文怀沙《屈原九歌今绎》

商山祠堂即事


窦常

夺嫡心萌事可忧,四贤西笑暂安刘。
后王不敢论珪组,土偶人前枳树秋。
·217·


艳情代郭氏答卢照邻


骆宾王

迢迢芊路望芝田,眇眇函关恨蜀川。归云已落涪江外,
还雁应过洛水瀍。洛水傍连帝城侧,帝宅层甍垂凤翼。
铜驼路上柳千条,金谷园中花几色。柳叶园花处处新,
洛阳桃李应芳春。妾向双流窥石镜,君住三川守玉人。
此时离别那堪道,此日空床对芳沼。芳沼徒游比目鱼,
幽径还生拔心草。流风回雪傥便娟,骥子鱼文实可怜。
掷果河阳君有分,货酒成都妾亦然。莫言贫贱无人重,
莫言富贵应须种。绿珠犹得石崇怜,飞燕曾经汉皇宠。
良人何处醉纵横,直如循默守空名。倒提新缣成慊慊,
翻将故剑作平平。离前吉梦成兰兆,别后啼痕上竹生。
别日分明相约束,已取宜家成诫勖。当时拟弄掌中珠,
岂谓先摧庭际玉。悲鸣五里无人问,肠断三声谁为续。
思君欲上望夫台,端居懒听将雏曲。沉沉落日向山低,
檐前归燕并头栖。抱膝当窗看夕兔,侧耳空房听晓鸡。
舞蝶临阶只自舞,啼鸟逢人亦助啼。独坐伤孤枕,
春来悲更甚。峨眉山上月如眉,濯锦江中霞似锦。
锦字回文欲赠君,剑壁层峰自纠纷。平江淼淼分清浦,
长路悠悠间白云。也知京洛多佳丽,也知山岫遥亏蔽。
无那短封即疏索,不在长情守期契。传闻织女对牵牛,
相望重河隔浅流。谁分迢迢经两岁,谁能脉脉待三秋。
情知唾井终无理,情知覆水也难收。不复下山能借问,
更向卢家字莫愁。
·172·


九歌 东君

先秦
屈原

暾将出兮东方,照吾槛兮扶桑;
抚余马兮安驱,夜皎皎兮既明;
驾龙辀[1]兮乘雷,载云旗兮委[2]蛇[3];
长太息兮将上,心低徊兮顾怀;
羌声色兮娱人,观者儋[4]兮忘归;

緪[5]瑟兮交鼓,萧钟兮瑶簴[6];
鸣篪兮吹竽,思灵保兮贤姱[7];
翾[8]飞兮翠曾,展诗兮会舞;
应律兮合节[8],灵之来兮敝日;

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
操余弧兮反沦降,援北斗兮酌桂浆;
撰余辔兮高驼翔,杳冥冥兮以东行[9]。

【注释】:
[1]:音“舟”,本是车辕横木,泛指车。
[2]:音“危”。
[3]:音“宜”。
[4]:音“但”,安祥。
[5]:音“庚”。
[6]:音“巨”,悬挂钟磬的木架。
[7]:音“苦”。
[8]:音“宣”。
[9]:音“航”。


【简析】:
本篇是楚人祭祀太阳的颂歌。
--------------------------------------------------------------------------------

东君

【题解】东君是太阳之神。本篇乃祭东君的诗歌。内容主要歌颂东君的伟大无私,并附带描写巫女们迎神的歌舞以及人们欢欣的情形。

【绎文】

你从容地带着温煦的光采从东方上升,
穿透过扶桑那地方,照着我们房前的栏干。
为了迎接你,我拍了一下我的马,轻快地前进,
夜色里渐渐泛出了曙光。
东君--太阳之神啊!你驾着龙车,雷声在你脚下发出巨响,
云采的旗子,飘动着:那么长,那么长--
你禁不住长长地叹息,当你将要升向太空,
你的心迟疑,你依恋地顾念着你的老家。
啊,你巨大的声音和灿烂的颜色,鼓舞起人们的欢欣,
四方的人抬起头来瞻望着你,他们感到舒适,忘记了归去。
听!瑟声那么急促,我们相对擂鼓,鼓声咚咚,
排箫和悬在美玉上的钟声交响,
我们吹着篪呀,竿呀,多么响亮。
你想,我们的巫女们是那么美好善良,
她们飞起她们的舞袖,像翠鸟举起它们的翅膀。
展开我们的诗歌来唱吧,我们全都起来舞蹈,
应和着旋律和节奏 东君啊,群神随着你降临,日光都给挡住了。
(太阳在天上唱:)
我,穿着青云的上衣,白霓的下裳,
我举起长箭射杀了恶星--天狼。
这时,我又拿起木弓向天末下降,
晚上,取北斗作酒杯,满酌起一杯桂浆。
我抓住马的辔头向另一个高空驰聘飞翔,
我潜行着运行到东方,从暗黑暗黑的地方。

文怀沙《屈原九歌今绎》

听僧昭素琴


苏轼

至和无攫aa7,至平无按抑。
不知微妙声,究竟何従出。
散我不平气,洗我不和心。
此心知有在,尚复此微吟。


送陆浑主簿赵宗儒之任


姚系

山中眇然意,此意乃平生。常日望鸣皋,遥对洛阳城。
故人吏为隐,怀此若蓬瀛。夕气冒岩上,晨流泻岸明。
存亡区中事,影响羽人情。溪寂值猿下,云归闻鹤声。
及兹春始暮,花葛正明荣。会有携手日,悠悠去无程。
·247·


石炭(并引)


苏轼

彭城旧无石炭。
元丰元年十二月,始遣人访获于州之西南白土镇之北,冶铁作兵,犀利胜常云。
君不见前年雨雪行人断,城中居民风裂骭。
湿薪半束抱衾裯,日暮敲门无处换。
岂料山中有遗宝,磊落如aa17万车炭。
流膏迸液无人知,阵阵腥风自吹散。
根苗一发浩无际,万人鼓舞千人看。
投泥泼水愈光明,烁玉流金见精悍。
南山栗林渐可息,北山顽矿何劳锻。
为君铸作百链刀,要斩长鲸为万段。


寄蕲簟与蒲传正


苏轼

兰溪美箭不成笛,离离玉筋排霜脊。
千沟万缕自生风,入手未开先惨忄栗。
公家列屋闲蛾眉,珠帘不动花阴移。
雾帐银床初破睡,牙签玉局坐弹棋。
东坡病叟长羁旅,冻卧饥吟似饥鼠。
倚赖春风洗破衾,一夜雪寒披故絮。
火冷灯青谁复知,孤舟儿女自aa27咿。
皇天何时反炎燠,愧此八尺黄琉璃。
愿公净埽清香阁,卧听风漪声满榻。
习习还従两腋生,请公乘此朝阊阖。


书晁说之考牧图后


苏轼

我昔在田间,但知羊与牛。
川平牛背稳。
如驾百斛舟。
舟行无人岸自移,我卧读书牛不知。
前有百尾羊,听我鞭声如鼓鼙。
我鞭不妄发,视其后者而鞭之。
泽中草木长,草长病牛羊。
寻山跨坑谷,腾aa37筋骨强。
烟蓑雨笠长林下,老去而今空见画。
世间马耳射东风,悔不长作多牛翁。


雪夜独宿柏仙庵


苏轼

晚雨纤纤变玉aa17,小庵高卧有余清。
梦惊忽有穿窗片,夜静惟闻泻竹声。
稍压冬温聊得健,未濡秋旱若为耕。
天公用意真难会,又作春风烂漫晴。


九歌 大司命

先秦
屈原

广开兮天门,纷吾乘兮玄云;
令飘风兮先驱,使涷[1]雨兮洒尘;
君回翔兮以下[2],踰[3]空桑兮从女[4];
纷总总兮九州,何寿夭兮在予[5];

高飞兮安翔,乘清气兮御阴阳;
吾与君兮齐速,导帝之兮九坑[6];
灵衣兮被被[7],玉佩兮陆离;
一阴兮一阳,众莫知兮余所为⑻;
折疏麻兮瑶华[9],将以遗[10]兮离居;
老冉冉兮既极,不寖[11]近兮愈疏;

乘龙兮辚辚,高驰兮冲天[12];
结桂枝兮延伫,羌愈思兮愁人;
愁人兮奈何,愿若今兮无亏[13];
固人命兮有当,孰离合兮何为[14]?

【注释】:
[1]:音“冻”。
[2]:音“护”。
[3]:音“于”,越过。
[4]:通“汝”。
[5]:音“于”。
[6]:音“冈”,意通“冈”,山脊,高地,九坑即九冈,九州的代称。
[7]:通“披”。
[8]:音“余”。
[9]:通“花”,古音“敷”。
[10]:音“未”。
[11]:音“浸”。
[12]:音“听”。
[13]:音“科”。
[14]:音“乎”。

【简析】:
楚地风俗好祀鬼神,楚人以为人之寿夭必有神灵主宰,因而奉祀大司命。

一说大司命是星名。《史记·天官书》云:“北魁戴匡六星,曰文昌宫:一曰上将,二曰次将,三曰贵相,四曰司命,……”

古人以为大司命是管人之生死的寿命之神。本篇是祭大司命的祭歌。
-------------------------------------------------
大大地打开天宫的大门,
我乘驾起一团团连接的黑云。
命令旋风在前面开路,
指使暴雨洗净空中的飞尘。

少司命你在空中盘旋降临,
我越过空桑山将你紧跟。
密麻麻九州的黎民子姓,
谁长寿谁夭亡全由我定。

我安闲地高高飞翔,
乘着清明之气驾御阴阳。
我与你恭谨地在前趋走,
引天帝直到达九冈山上。

云彩的衣裳长长地飘动,
腰间的玉佩叮叮当当。
凭借着万物阴阳生成之理,
谁也不知道我的作为职掌。

折下茎断丝连的疏麻白花,
将它赠给离居者聊表思念。
老暮之年已渐渐地来到,
不能再亲近反而更加疏远。

驾起龙来云车隆隆,
高高地奔驰冲向天空。
我编结着桂树枝条远望,
为什么越思念越忧心忡忡。

令人忧愁的思绪摆脱不清,
但愿像今天这样不失礼敬。
人的寿命本来就各有短长,
谁又能消除悲欢离合之恨?
①广开:大开。天门:上帝所居紫微宫门。按,以下四节为扮大司命的神尸所唱。②纷:多。吾:大司命自谓。玄云:黑云。乘玄云即以玄云为车,犹云乘云车。汉《郊祀歌》:“灵之车.结玄云。”③飘风:大旋风。④涷(dong4动)雨:暴雨。

⑤君:指少司命。祭祀女巫以少司命的口吻迎神、娱神。⑥空桑:山名。据《吕氏春秋》所载,有侁氏女得婴儿于空桑,即后来之伊尹。其地在赵代间。空桑同主管婴儿之少司命有关,故大司命这样说。女(ru3汝):汝。⑦纷总总:众多的样子,指九州之人。⑧寿:长寿。夭:早亡。予:我。
⑨清气:天空中的元气,也称作“精气”。阴阳:阴阳二气,此处兼及阴阳变化而言。⑩吾:大司命自谓。君:指少司命。齐:原作“斋”,朱熹《楚辞集注》作“齐”,今据改。齐速,严肃地快步走,也叫“趋”,为恭谨之貌。⑾导:引导。之:到。帝:天帝。九坑(gang1刚):当即《左传·昭公十一年》说的冈山,楚人曾祭天于冈山。“坑”同“阬”,一本作“阮”,即古“冈”字。⑿灵:《北堂书钞》等所引作“云”,二字繁体同为雨字头,相近致误。云衣,以云霞为衣。被被:衣长的样子。⒀陆离:长的样子。⒁壹阴兮壹阳:指万物生成之理。《周易·系辞上》:“阴阳不测之谓神。”正义:“天下万物,皆由阴阳。或生或成,本其所由之理,不可测量之谓神也。”⒂疏麻:升麻(王逸称为“神麻”,神、升声近)。麻的秆茎折而皮连,有藕断丝连之意。按,此下三节为女巫以少司命口吻娱神所唱。⒃遗(wei4谓):赠。离居:本来亲近而现在分离的人。⒄冉冉:渐渐地。极:至。⒅寖(jin4浸):同“浸”,渐。

(19)辚辚:车声。
(20)驼(chi2驰):同“驰”。
(21)延伫:“伫”借为“眝”。延眝,远望。
(22)羌:何为。

(23)若今:像今天一样。亏:亏损。
(24)固:本来。当:当然,本来的样子。
(25)孰:谁。为:作为,起作用。




【赏析】
  《大司命》是祭大司命之神的歌舞辞。王夫之《楚辞通释》说:“大司命统司人之生死,而少司命则司人子嗣之有无。以其所司者婴稚,故曰少;大,则统摄之辞也。”其说甚是。篇中大司命唱词曰“何寿夭兮在予”,已说得明明白白。“大司命”、“司命”早见于金文、楚简。《齐侯壶》:“辞誓于大辞(司)命,用两璧、两壶、八鼎。”江陵望山一号墓出土竹简上有“大水、句(后)土、司命”;江陵天星观一号墓出土竹简上有“司命”、“司祸”、“地宇”、“云君”、“大水”、“东城夫人”等,皆楚人所祀。

  《大司命》和《少司命》都表现出恋爱的意思。人类在进入男权社会以后,除个别由原始社会遗留下来的神(如女娲、西王母),及同妇女有直接关系的神祇(如送子娘娘)之外,其余都是男性的。所以,按常情大司命是男性神。诗中大司命唱词中表现出的那种威灵显赫、声震八荒的气概,也证明是男性神。司子嗣的少司命则是女性神(详下篇)。清陈本礼《屈辞精义》云:“前《湘君》、《湘夫人》两篇章法蝉递而下,分为两篇,合之实为一篇也。此篇《大司命》、《少司命》两篇并序,则合传之体也。”则大司命、少司命应是一对,相互间有爱恋之情。在儒生和礼官看来,神是庄严神圣的,广大人民群众却只能根据自己的生活去设想神。所以朱熹《楚辞辩证上》云:“楚俗祠祭之歌,今不可得而闻矣。然计其间,或以阴巫下阳鬼,或以阳主接阴鬼,则其辞之亵慢淫荒,当有不可道者。”《集注》在《湘君》篇下题解云:“此篇盖为男主事阴神之词,故其情意曲折尤多。”《大司命》篇中的对唱,是充当大司命的灵子同娱神的女巫的对唱,而女巫则是以少司命的口吻来表情达意的,只是当时神灵不附身而已(这只是就人的意念而言)。

  此诗第一节四句为扮大司命的巫所唱,一看便知。其自称“吾”,与第三节“吾与君兮齐速”一致,则第三节也应是大司命所唱。此句中称对方为“君”,则第二节(有“君回翔兮以下”)也应是大司命所唱。同时,这几节中“纷总总兮九州,何寿夭兮在予”,“高飞兮安翔,乘清气兮御阴阳”也与第一节大司命所表现出的呼风唤雨、声势夺人的气概一致。同此,第四节说“壹阴兮壹阳,众莫知兮余所为”,也只能出于大司命之口。大司命动辄“吾”、“予”、“余”自称,体现出大权在握、唯我独尊的意识。“折疏麻兮愈疏”以下三节,则完全表现对大司命的怀念,愁怀无限,情绪与前四节完全不同。这三节便是女巫以少司命口吻所唱。

  这首诗表现大司命的气派简直无与伦比。他要到人间,不是让一般地打开天门,而是“广开天门”;他以龙为马,以云为车,命旋风在前开路,让暴雨澄清旷宇,俨然主宰一切的天帝。大司命在天宫的地位未必很高,但对人间来说掌握着每个人的生死寿夭,则权力可谓大矣。所以,即使在天宫中的班次居于末尾,当他要到人间来时,也可以摆出最大的排场,显出最大的威严。东皇太一虽然至高无上,但楚人祭祀时只是虚虚一过,名义上敬东皇太一,实际上是迎接众位天神、地祇、人鬼。人们是根据现实生活来想像神、创造神、对待神的。大司命的气壮,也就可以不言而喻。

  对于大司命的描写,其服饰、乘驾、精神、职责、作为,都写到。尤其是用了第一人称的手法表现出一个执掌人类生死大权的尊神的内心世界,从中很可以看出中国古代漫长的专制制度社会的投影。作为一个抒情主人公形象,即使不是很可爱的,但却是具有典型意义的。事实上,他能够接受祭祀而到人间来,也还是体现了一种重民、亲民的思想;而作为一个执法者,也是应该有阳刚之气的。

  后三节女巫以少司命的口吻表示对大司命的怀念。如不是以神的身份,便不会说“离居”。其中离别的幽怨,无法摆脱的愁绪,也多少地体现了男权社会中广大妇女普遍的心理状况。“折疏麻兮瑶华,将以遗兮离居。”为什么要折疏麻呢?闻一多《九歌解诂》说:“盖疏麻是隐语,借花草中的疏字以暗示行将分散之意。”闻说或者是也。但折麻的原因主要因为麻秆折断后皮仍连在一起,故以“折麻”喻藕断丝连之意。后世谢灵运《从斤竹涧越岭西行》“折麻心莫展”,《南楼中望所迟客诗》“瑶华未敢折”,都是由此处化出,表现久别后一时不能见到的愁情。所以说,折疏麻之瑶华相赠,有身虽离而思念不绝之意。

  “乘龙”两句,是说大司命离开祭堂而去。云为车而龙为马,正所谓“云从龙,风从虎”,同诗开头表现的大司命形象一致。神将离去,故女巫以少司命的口吻表现出恋念的情绪。离别是不可避免的,只希望以后常常像今晚一样不亏见面亲切之意。你大司命是主宰人的寿命的,人的寿命本来就有定数,但天地间的悲欢离合谁又能管得了呢?这里问出了一个千百年来无数男男女女的多情人都永远不得答案的问题。这首诗中,真是凝聚了人类情感经历中最深刻的内容。
http://jhl.iok.cn/article/lmjxku/200411/11.asp

悲歌行


李白

悲来乎,悲来乎。主人有酒且莫斟,听我一曲悲来吟。
悲来不吟还不笑,天下无人知我心。君有数斗酒,
我有三尺琴。琴鸣酒乐两相得,一杯不啻千钧金。
悲来乎,悲来乎。天虽长,地虽久,金玉满堂应不守。
富贵百年能几何,死生一度人皆有。孤猿坐啼坟上月,
且须一尽杯中酒。悲来乎,悲来乎。凤凰不至河无图,
微子去之箕子奴。汉帝不忆李将军,楚王放却屈大夫。
悲来乎,悲来乎。秦家李斯早追悔,虚名拨向身之外。
范子何曾爱五湖,功成名遂身自退。剑是一夫用,
书能知姓名。惠施不肯干万乘,卜式未必穷一经。
还须黑头取方伯,莫谩白首为儒生。
·77·


晦日宴高氏林亭


徐皓

绮筵乘暇景,琼醑对年华。门多金埒骑,路引璧人车。
蘋早犹藏叶,梅残正落花。蔼蔼林亭晚,馀兴促流霞。
卷72_22
长孙正隐
晦晚属烟霞,遨游重岁华。歌钟虽戚里,林薮是山家。
细雨犹开日,深池不涨沙。淹留迷处所,岩岫几重花。


九歌 湘君

先秦
屈原

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洲?
美要[1]眇兮宜修,沛吾乘兮桂舟。
令沅湘兮无波[2],使江水兮安流!
望夫君兮未来[3],吹参差兮谁思?
驾飞龙兮北征,邅[4]吾道兮洞庭。
薜荔柏佤兮蕙绸,荪桡[5]兮兰旌。
望涔阳兮极浦,横大江兮扬灵。
扬灵兮未极,女婵媛兮为余太息。
横流涕兮潺湲,隐思君兮陫[6]侧。
桂櫂[7]兮兰枻[8],斫[9]冰兮积雪。
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
心不同兮媒劳,恩不甚兮轻绝。
石濑兮浅浅[10],飞龙兮翩翩。
交不忠兮怨长,
期不信兮告余以不闲。
朝骋骛兮江皋,夕弭节兮北渚。
鸟次兮屋上,水周兮堂下[11]。
捐余玦[12]兮江中,遗余佩兮澧浦。
采芳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
时不可兮再得,聊逍遥兮容与。

【注释】:
[1]:音“邀”。
[2]:音“琵”。
[3]:音“厘”。
[4]:音“瞻”,转。
[5]:音“挠”,旗杆上的曲柄,用来悬挂作为装饰旗帜的布条。
[6]:音“匪”。
[7]:音“照”,意通“棹”。
[8]:音“易”。
[9]:音“酌”,意为“敲击”。
[10]:音“间”。
[11]:音“护”。
[12]:音“决”,玉佩。

【简析】:
帝舜死于苍梧,葬于九嶷山。他的两个妃子,帝尧的女儿娥皇、女英闻讯,便去奔丧,亦死于湘江。帝舜死后,天帝封其为湘水之神,号湘君,封二妃为湘水女神,号湘夫人。在楚人心目中,他们是一对配偶神。

本篇是祭湘君的诗歌,描写了湘夫人思念湘君那种临风企盼,因久候不见湘君依约聚会而产生怨慕神伤的感情。
------------------------------------------------
湘君啊你犹豫不走。
因谁停留在水中的沙洲?
为你打扮好美丽的容颜,
我在急流中驾起桂舟。
下令沅湘风平浪静,
还让江水缓缓而流。
盼望你来你却没来,
吹起排箫为谁思情悠悠?

驾起龙船向北远行,
转道去了优美的洞庭。
用薜荔作帘蕙草作帐,
用香荪为桨木兰为旌。
眺望涔阳遥远的水边,
大江也挡不住飞扬的心灵。
飞扬的心灵无处安止,
多情的侍女为我发出叹声。
眼泪纵横滚滚而下,
想起你啊悱恻伤神。

玉桂制长桨木兰作短楫,
划开水波似凿冰堆雪。
想在水中把薜荔摘取,
想在树梢把荷花采撷。
两心不相同空劳媒人,
相爱不深感情便容易断绝。
清水在石滩上湍急地流淌,
龙船掠过水面轻盈迅捷。
不忠诚的交往使怨恨深长,
不守信却对我说没空赴约。

早晨在江边匆匆赶路,
傍晚把车停靠在北岸。
鸟儿栖息在屋檐之上,
水儿回旋在华堂之前。
把我的玉环抛向江中,
把我的佩饰留在澧水畔。
在流芳的沙洲采来杜若,
想把它送给陪侍的女伴。
流失的时光不能再得,
暂且放慢脚步逍遥盘桓。
①湘君:湘水之神,男性。一说即巡视南方时死于苍梧的舜。
②君:指湘君。夷犹:迟疑不决。
③蹇(jian3简):发语词。洲:水中陆地。
④要眇(miao3秒):美好的样子。宜修:恰到好处的修饰。
⑤沛:水大而急。桂舟:桂木制成的船。
⑥沅湘:沅水和湘水,都在湖南。无波:不起波浪。
⑦夫:语助词。
⑧参差:高低错落不齐,此指排箫,相传为舜所造。

⑨飞龙:雕有龙形的船只。北征:北行。⑩邅(zhan1沾):转变。洞庭:洞庭湖。⑾薜荔:蔓生香草。柏(bo2伯):通“箔”,帘子。蕙:香草名。绸:帷帐。⑿荪:香草,即石菖蒲。桡(rao2饶):短桨。兰:兰草:旌:旗杆顶上的饰物。⒀涔(cen2岑)阳:在涔水北岸,洞庭湖西北。极浦:遥远的水边。⒁横:横渡。扬灵:显扬精诚。一说即扬舲,扬帆前进。⒂极:至,到达。⒂女:侍女。婵媛:眷念多情的样子。⒃横:横溢。潺湲(yuan2援):缓慢流动的样子。⒅陫(pei2培)侧:即“悱恻”,内心悲痛的样子。


(19)櫂(zhao4棹):同“棹”,长桨。枻(yi4弈):短桨。
(20)斲(zhuo2琢):砍。
(21)搴(qian1千):拔取。芙蓉:荷花。木末:树梢。
(22)媒:媒人。劳:徒劳。
(23)甚:深厚。轻绝:轻易断绝。
(24)石濑:石上急流。浅(jian1间)浅:水流湍急的样子。
(25)翩翩:轻盈快疾的样子。
(26)交:交往。
(27)期:相约。不闲:没有空闲。


(28)鼂(zhao1招):同“朝”,早晨。骋骛(wu4务):急行。皋:水旁高地。
(29)弭(mi3米):停止。节:策,马鞭。渚:水边。
(30)次:止息。(31)周:周流。
(32)捐:抛弃。玦(jue1决):环形玉佩。
(33)遗(yi2仪):留下。佩:佩饰。醴(li3里):澧水,在湖南,流入洞庭湖。
(34)芳洲:水中的芳草地。杜若:香草名。
(35)遗(wei4味):赠予。下女:指身边侍女。
(36)聊:暂且。容与:舒缓放松的样子。




【赏析】
  在屈原根据楚地民间祭神曲创作的《九歌》中,《湘君》和《湘夫人》是两首最富生活情趣和浪漫色彩的作品。人们在欣赏和赞叹它们独特的南国风情和动人的艺术魅力时,却对湘君和湘夫人的实际身份迷惑不解,进行了长时间的探讨、争论。

  从有关的先秦古籍来看,尽管《楚辞》的《远游》篇中提到“二女”和“湘灵”,《山海经·中山经》中说“洞庭之山……帝之二女居之,是常游于江渊”,但都没有像后来的注释把湘君指为南巡道死的舜、把湘夫人说成追赶他而溺死湘水的二妃娥皇和女英的迹象。最初把两者结合在一起的是《史记·秦始皇本纪》。书中记载秦始皇巡游至湘山(即今洞庭湖君山)时,“上问博士曰:‘湘君何神?’博士对曰:‘闻之,尧女,舜之妻,而葬此。’”后来刘向的《列女传》也说舜“二妃死于江、湘之间,俗谓之湘君”。这就明确指出湘君就是舜的两个妃子,但未涉及湘夫人。到了东汉王逸为《楚辞》作注时,鉴于二妃是女性,只适合于湘夫人,于是便把湘君另指为“湘水之神”。对于这种解释。唐代韩愈并不满意,他在《黄陵庙碑》中认为湘君是娥皇,因为是正妃故得称“君”;女英是次妃,因称“夫人”。以后宋代洪兴祖《楚辞补注》、朱熹《楚辞集注》皆从其说。这一说法的优点在于把湘君和湘夫人分属两人,虽避免了以湘夫人兼指二妃的麻烦,但仍没有解决两人的性别差异,从而为诠释作品中显而易见的男女相恋之情留下了困难。有鉴于此,明末清初的王夫之在《楚辞通释》中采取了比较通脱的说法,即把湘君说成是湘水之神,把湘夫人说成是他的配偶,而不再拘泥于按舜与二妃的传说一一指实。应该说这样的理解,比较符合作品的实际,因而也比较可取。

  虽然舜和二妃的传说给探求湘君和湘夫人的本事带来了不少难以自圆的穿凿附会,但是如果把这一传说在屈原创作《九歌》时已广为流传、传说与创作的地域完全吻合、《湘夫人》中又有“帝子”的字样很容易使人联想到尧之二女等等因素考虑在内,则传说的某些因子如舜与二妃飘泊山川、会合无由等,为作品所借鉴和吸取也并不是没有可能的。因此既注意到传说对作品可能产生的影响,又不拘泥于传说的具体人事,应该成为我们理解和欣赏这两篇作品的基点。

  由此出发,不难看出作为祭神歌曲,《湘君》和《湘夫人》是一个前后相连的整体,甚至可以看作同一乐章的两个部分。这不仅是因为两篇作品都以“北渚”相同的地点暗中衔接,而且还由于它们的末段,内容和语意几乎完全相同,以至被认为是祭祀时歌咏者的合唱(见姜亮夫《屈原赋校注》)。

  这首《湘君》由女神的扮演者演唱,表达了因男神未能如约前来而产生的失望、怀疑、哀伤、埋怨的复杂感情。第一段写美丽的湘夫人在作了一番精心的打扮后,乘着小船兴致勃勃地来到与湘君约会的地点,可是却不见湘君前来,于是在失望中抑郁地吹起了哀怨的排箫。首二句以问句出之,一上来就用心中的怀疑揭出爱而不见的事实,为整首歌的抒情作了明确的铺垫。以下二句说为了这次约会,她曾进行了认真的准备,把本已姣好的姿容修饰得恰到好处,然后才驾舟而来。这说明她十分看重这个见面的机会,内心对湘君充满了爱恋。正是在这种心理的支配下,她甚至虔诚地祈祷沅湘的江水风平浪静,能使湘君顺利赴约。然而久望之下,仍不见他到来,便只能吹起声声幽咽的排箫,来倾吐对湘君的无限思念。这一段的描述,让人看到了一幅望断秋水的佳人图。

  第二段接写湘君久等不至,湘夫人便驾着轻舟向北往洞庭湖去寻找,忙碌地奔波在湖中江岸,结果依然不见湘君的踪影。作品在这里把对湘夫人四出寻找的行程和她的内心感受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你看她先是驾着龙舟北出湘浦,转道洞庭,这时她显然对找到湘君满怀希望;可是除了眼前浩渺的湖水和装饰精美的小船外,一无所见;她失望之余仍不甘心,于是放眼远眺涔阳,企盼能捕捉到湘君的行踪;然而这一切都毫无结果,她的心灵便再次横越大江,遍寻沅湘一带的广大水域,最终还是没有找到。如此深情的企盼和如此执着的追求,使得身边的侍女也为她叹息起来。正是旁人的这种叹息,深深地触动和刺激了湘夫人,把翻滚在她内心的感情波澜一下子推向了汹涌澎湃的高潮,使她止不住泪水纵横,一想起湘君的失约就心中阵阵作痛。

  第三段主要是失望至极的怨恨之情的直接宣泄。首二句写湘夫人经多方努力不见湘君之后,仍漫无目的地泛舟水中,那如划开冰雪的船桨虽然还在摆动,但给人的感觉只是她行动的迟缓沉重和机械重复。接着用在水中摘采薜荔和树上收取芙蓉的比喻,既总结以上追求不过是一种徒劳而已,同时也为后面对湘君“心不同”、“恩不甚”、“交不忠”、“期不信”的一连串斥责和埋怨起兴。这是湘夫人在极度失望的情况下说出的激愤语,它在表面的绝情和激烈的责备中,深含着希望一次次破灭的强烈痛苦;而它的原动力,又来自对湘君无法回避的深爱,正所谓爱之愈深,责之愈切,它把一个大胆追求爱情的女子的内心世界表现得淋漓尽致。

  第四段可分二层。前四句为第一层,补叙出湘夫人浮湖横江从早到晚的时间,并再次强调当她兜了一大圈仍回到约会地“北渚”时,还是没有见到湘君。从“捐余玦”至末为第二层,也是整首乐曲的卒章。把玉环抛入江中。把佩饰留在岸边,是湘夫人在过激情绪支配下做出的过激行动。以常理推测,这玉环和佩饰当是湘君给她的定情之物。现在他既然不念前情,一再失约,那么这些代表爱慕和忠贞的信物又留着何用,不如把它们抛弃算了。这一举动,也是上述四个“不”字的必然结果。读到这里,人们同情惋惜之余,还不免多有遗憾。最后四句又作转折:当湘夫人心情逐渐平静下来,在水中的芳草地上采集杜若准备送给安慰她的侍女时,一种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的感觉油然而生。于是她决定“风物长宜放眼量”,从长计议,松弛一下绷紧的心弦,慢慢等待。这样的结尾使整个故事和全首歌曲都余音袅袅,并与篇首的疑问遥相呼应,同样给人留下了想像的悬念。
[url=http://jhl.iok.cn/article/lmjxku/200411/13.asp]http://jhl.iok.cn/article/lmjxku/200411/13.asp[/url]

饯唐永昌(一作饯唐郎中洛阳令)


沈佺期

洛阳旧有神明宰,辇毂由来天地中。
馀邑政成何足贵,因君取则四方同。
·274·


长寿乐·微寒应候[2]


李清照

微寒应候[2],
望日边,
六叶阶蓂[3]初秀。
爱景[4]欲挂扶桑,
漏残银箭[5],
杓回摇斗[6]。
庆高闳[7]此际,
掌上一颗明珠剖。
有令容淑质,
归逢佳偶。
到如今,
昼锦满堂贵胄。

荣耀,
文步紫禁,
一一金章绿绶。
更值棠棣[8]连阴,
虎符熊轼,
夹河分守。
况青云咫尺,
朝暮入承明后。
看彩衣争献,
兰羞[9]玉酎[10]。
祝千龄,
借指松椿比寿。

【注释】:

[1]这首词,元代《截江网》卷六题为“易安夫人”作,但据宋代各类书史文献,从未有称李清照为“易安夫人”者。明代《诗渊》题作者为“宋延安夫人”。
[2]应候:应合时令。
[3]六叶阶蓂(míng):谓蓂荚草长出六个叶,意指生日在月之初六。
[4]爱景:指冬天的太阳。
[5]漏残银箭:指天将晓。
[6]杓(biāo)回摇斗:谓春天即将来临。
[7]高闳(hóng):高门,这里可作“贵府”解。
[8]棠棣:一种植物,比喻兄弟情谊。
[9]兰羞:精美的食物。
[10]玉酎(zhòu):贵重的酒。



九歌 山鬼

先秦
屈原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1]薜[2]荔兮带女萝。
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
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
被[3]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
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4]。
表独立兮山之上,云容容兮而在下[5]。
杳冥冥兮羌昼晦,东风飘兮神灵雨。
留灵修兮澹[6]忘归,岁既晏兮孰华予[7]!
采三秀兮于[8]山间,石磊磊兮葛蔓蔓。
怨公子兮怅忘归,君思我兮不得闲。
山中人兮芳杜若,饮石泉兮荫松柏。
君思我兮然疑作,雷填填兮雨冥冥,
猿啾啾兮狖[9]夜鸣。
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

【注释】:
[1]:通“披”。
[2]:音“必”。
[3]:通“披”。
[4]:音“离”。
[5]:音“互”。
[6]:音“但”。
[7]:音“余”。
[8]:音“巫”。
[9]:音“又”。

出自《九歌》,这是第九首。

山鬼即一般所说的山神,因为未获天帝正式册封在正神之列,故仍称山鬼。

本篇是祭祀山鬼的祭歌,叙述的是一位多情的女山鬼,在山中采灵芝及约会她的恋人。

郭沫若根据于字古音读“巫”推断于山即巫山,认为山鬼即巫山神女。巫山是楚国境内的名山,巫山神女是楚民间最喜闻乐道的神话。


关于《山鬼》题旨的两种解释

宋朱熹认为:“此篇文义最为明白,而说者自汨之。今既章解而句释之矣,又以其托意君臣之间者言之,则言其被服之芳者,自明其志行之洁也;言其容色之美者,自见其才能之高也。子慕予之善窈窕者,言怀王之始珍己也。折芳馨而遗所思者,言持善道而效之君也。处幽篁而不见天,路险艰又昼晦者,言见弃远而遭障蔽也。欲留灵修而卒不至者,言未有以致君之寤而俗之改也。知公子之思我而然疑作者,又知君之初未忘我,而卒困于谗也。至于思公子而徒离忧,则穷极愁怨,而终不能忘君臣之义也。以是读之,则其他之碎义曲说,无足言矣。”(引自《楚辞集注》卷二)这实际上是将王逸说的“见己之冤结,托之以风谏”具体化,用“君臣之义”给此篇作了一个相当完整的解释。近人谭介甫将朱说加以发展,把屈原使齐的事也附会进来,他说:“……《河伯》《山鬼》为一偶,本来山与河是相对的,那么,鬼与伯也是相对的吗?《河伯》内容是说齐、楚使臣间的交际和别离,而《山鬼》虽多言楚事,但其间也言使齐事(按:作者认为“乘赤豹”以下四句言使齐事),还有一处提及齐国和齐王(按:作者指的是“东风飘兮神灵雨”一句),已可见此两篇自有相同之点。我本认为《九歌》分题都是因事发挥,只有《东皇》列在最前,表示楚先王的强盛,作为后王衰弱无能的对比,一以表夸张,一以示鉴戒。《山鬼》列在最后,多叙屈原和怀王君臣间的离合……。”(节自《屈赋新编》(上集),中华书局1978年版)

对以史实附会的解释方法,王夫之早就表示过反对的意见,他说:“此章(指《山鬼》)缠绵依恋,自然为情至之语,见忠厚笃悱之音焉。然必非以山鬼自拟,巫觋(男巫,读xí)比君,为每况愈下之言也。”(引自《楚辞通释》卷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近人赞成此说的颇多,而且不限于《山鬼》一篇,就《九歌》的整体来说,大部分是情歌,也有个别祭歌,而不是什么“忠君之赋”。

(选自《名作欣赏》1994年第2期)
-------------------------------------------------
好像有人在那山隈经过,
是我身披薜荔腰束女萝。
含情注视巧笑多么优美,
你会羡慕我的姿态婀娜。

驾乘赤豹后面跟着花狸,
辛夷木车桂花扎起彩旗。
是我身披石兰腰束杜衡,
折枝鲜花赠你聊表相思。
我在幽深竹林不见天日,
道路艰险难行独自来迟。

孤身一人伫立高高山巅,
云雾溶溶脚下浮动舒卷。
白昼昏昏暗暗如同黑夜,
东风飘旋神灵降下雨点。
等待神女怡然忘却归去,
年渐老谁让我永如花艳?

在山间采摘益寿的芝草,
岩石磊磊葛藤四处盘绕。
抱怨神女怅然忘却归去,
你想我吗难道没空来到。

山中人儿就像芬芳杜若,
石泉口中饮松柏头上遮,
你想我吗心中信疑交错。

雷声滚滚雨势溟溟濛濛,
猿鸣啾啾穿透夜幕沉沉。
风吹飕飕落叶萧萧坠落,
思念女神徒然烦恼横生。 ①山之阿(e1):山隈,山的弯曲处。
②被(pi1):同披。薜荔、女萝:皆蔓生植物。
③含睇:含情而视。睇(音dì),微视。宜笑:笑得很美。
④子:与下文的灵修、公子、君都是指山鬼,亦即扮演山鬼的女巫所思念的人。慕:爱慕。 善:美好,是形容窈窕的副词。
⑤赤豹:皮毛呈褐的豹。从:跟从。文:花纹。狸:狐一类的兽。文狸:毛色有花纹的狸。
⑥辛夷车:以辛夷木为车。结:编结。桂旗,以桂为旗。
⑦石兰、杜蘅:皆香草名。
⑧遗(wei4):赠。
⑨余:我。篁:竹。
⑩来(li2):
⑾表:独立突出之貌。
⑿容容:即“溶溶”,水或烟气流动之貌。
⒀杳冥冥:又幽深又昏暗。羌:语助词。
⒁神灵雨:神灵降下雨水。
⒂灵修:指神女。憺(dan4澹):安乐。
⒃晏:晚。华予:让我像花一样美丽。华,花。
⒄三秀:芝草,一年开三次花,传说服食了能延年益寿。

⒆公子:也指神女。
⒇杜若:香草。
(21)
(22)然疑作:信疑交加。然,相信;作,起。
(23)靁:同“雷”。填填:雷声。
(24)猨:同“猿”。
(25)
(26)离:遭受。

【赏析】
  读这首诗先得注意两点:一是“山鬼”究竟是女神还是男神?宋元以前的楚辞家多据《国语》、《左传》所说,定山鬼为“木石之怪”、“魑魅魍魉”,而视之为男性山怪。但元明时期的画家,却依诗中的描摹,颇有绘作“窈窕”动人的女神的。清人顾成天《九歌解》首倡山鬼为“巫山神女”之说,又经游国恩、郭沫若的阐发,“山鬼”当为“女鬼”或“女神”的意见,遂被广泛接受。本文的品赏即以此说为据,想来与诗中所述山鬼的形象也更为接近〖注一〗。苏雪林提出《九歌》表现“人神恋爱”之说以后,大多数研究家均以“山鬼”与“公子”的失恋解说此诗,笔者却以为不妥。按先秦及汉代的祭祀礼俗,巫者降神必须先将自己装扮得与神灵相貌、服饰相似,神灵才肯“附身”受祭〖注二〗。但由于山归属于“山川之神”,古人采取的是“遥望而致其祭品”的“望祀”方式,故山鬼是不降临祭祀现场的。本诗即按照这一特点,以装扮成山鬼模样的女巫,入山接迎神灵而不遇的情状,来表现世人虔诚迎神以求福佑的思恋之情。诗中的“君”、“公子”、“灵修”,均指山鬼;“余”、“我”、“予”等第一人称,则指入山迎神的女巫。说明了这两点,读者对这首轻灵缠绵的诗作,也许可品味到一种不同于“人神恋爱”说的文化内涵和情韵了。

  你看,此诗一开头,那打扮成山鬼模样的女巫,就正喜孜孜飘行在接迎神灵的山隈间。我们从诗人对巫者装束的精妙描摹,便可知道楚人传说中的山鬼该是怎样倩丽,“若有人兮山之阿”,是一个远镜头。诗人下一“若”字,状貌她在山隈间忽隐忽现的身影,开笔即给人以缥缈神奇之感。镜头拉近,便是一位身披薜荔、腰束女萝、清新鲜翠的女郎,那正是山林神女所独具的风采!此刻,她一双眼波正微微流转,蕴含着脉脉深情;嫣然一笑,齿白唇红,更使笑靥生辉!“既含睇兮又宜笑,着力处只在描摹其眼神和笑意,却比《诗经·卫风·硕人》“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之类铺排,显得更觉轻灵传神。女巫如此装扮,本意在引得神灵附身,故接着便是一句“子(指神灵)慕予兮善窈窕”——我这样美好,可要把你羡慕死了:口吻也是按传说的山鬼性格设计的,开口便是不假掩饰的自夸自赞,一下显露了活泼、爽朗的意态。这是通过女巫的装扮和口吻为山鬼画像,应该说已极精妙了。诗人却还嫌气氛冷清了些,所以又将镜头推开,色彩浓烈地渲染她的车驾随从:“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这真是一次堂皇、欢快的迎神之旅!火红的豹子,毛色斑斓的花狸,还有开着笔尖状花朵的辛夷、芬芳四溢的桂枝,诗人用它们充当迎神女巫的车仗,既切合所迎神灵的环境、身份,又将她手燃花枝、笑吟吟前行的气氛,映衬得格外欢快和热烈。

  自“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以下,情节出现了曲折,诗情也由此从欢快的顶峰跌落。满怀喜悦的女巫,只因山高路险耽误了时间,竟没能接到山鬼姑娘(这当然是按“望祀”而神灵不临现场的礼俗构思的)!她懊恼、哀愁,同时又怀着一线希冀,开始在山林间寻找。诗中正是运用不断转换的画面,生动地表现了女巫的这一寻找过程及其微妙心理:她忽而登上高山之巅俯瞰深林,但溶溶升腾的山雾,却遮蔽了她焦急顾盼的视野;她忽而行走在幽暗的林丛,但古木森森,昏暗如夜;那山间的飘风、飞洒的阵雨,似乎全为神灵所催发,可山鬼姑娘就是不露面。人们祭祀山灵,无非是想求得她的福佑。现在见不到神灵,还有谁能使我(巫者代表的世人)青春长驻呢?为了宽慰年华不再的失落之感,她便在山间采食灵芝(“三秀”),以求延年益寿。这些描述,写的虽是巫者寻找神灵时的思虑,表达的则正是世人共有的愿望和人生惆怅。诗人还特别妙于展示巫者迎神的心理:“怨公子兮怅忘归”,分明对神灵生出了哀怨;“君思我兮不得闲”,转眼却又怨意全消,反去为山鬼姑娘的不临辩解起来。“山中人兮芳杜若”,字面上与开头的“子慕予兮善窈窕”相仿,似还在自夸自赞,但放在此处,则又隐隐透露了不遇神灵的自怜和自惜。“君思我兮然疑作”,对山鬼不临既思念、又疑惑的,明明是巫者自己;但开口诉说之时,却又推说是神灵。这些诗句所展示的主人公心理,均表现得复杂而又微妙。

  到了此诗结尾一节,神灵的不临已成定局,诗中由此出现了哀婉啸叹的变徵之音。“靁填填兮雨冥冥”三句,将雷鸣猿啼、风声雨声交织在一起,展现了一幅极为凄凉的山林夜景。诗人在此处似乎运用了反衬手法:他愈是渲染雷鸣啼猿之夜声,便愈加见出山鬼所处山林的幽深和静寂。正是在这凄风苦雨的无边静寂中,诗人的收笔则是一句突然迸发的哀切呼告之语:“思公子兮徒离忧!”这是发自迎神女巫心头的痛切呼号——她开初曾那样喜悦地拈着花枝,乘着赤豹,沿着曲曲山隈走来;至此,却带着多少哀怨和愁思,在风雨中凄凄离去,终于隐没在一片雷鸣和猿啼声中。大抵古人“以哀音为美”,料想神灵必也喜好悲切的哀音。在祭祀中愈是表现出人生的哀思和悱恻,便愈能引得神灵的垂悯和呵护。不知山鬼姑娘听到这首祭歌,是否也能怦然心动,而赐给世人以企盼的福佑?

【注释】
  ①以此诗“采三秀兮于(於)山间”,“于”不该与“兮”相重,而断定“于山”为“巫山”,山鬼为“巫山神女”。其实,这种句式在本诗即有,如“云容容兮而在下”,“兮”与“而”亦不妨相重。则“于”不必读作“於(巫)”,此山鬼自是民间传说的女山神,而无证据必为“巫山神女“。
  ②《史记·封禅书》记齐人少翁语日:“上(指武帝)即欲与神通,宫室、被服(即环境、装扮)非象神,神物不至。”荆楚民间迎“紫姑”神,亦须“作其形(紫姑形貌)迎之”(《荆楚岁时记》)。都证明了巫风迎神、降神的这一特点。 (潘啸龙)

【寒砧读后】
  此说无法解答扮神的女巫怎么可能在“山之阿”乘着“辛夷车”的问题,而“乘赤豹兮从文狸”亦非凡人所能办到。联系《山鬼》的上篇《河伯》来看,把此篇作为河伯自白对山鬼女神的爱慕之情,而《河伯》篇作为山鬼女神自白对河伯男神的爱慕之情,即若《湘君》、《湘夫人》两篇的理解法,似乎更加顺理成章。
[url=http://jhl.iok.cn/article/lmjxku/200412/447.html]http://jhl.iok.cn/article/lmjxku/200412/447.html[/url]

联句

魏晋
陶渊明

鸿雁乘风飞,去去当何极(1)?
念彼穷居上,如何不叹息(2)!(渊明)
虽欲腾九万,扶摇竞何力(3)?
远招王于乔,云驾庶可饬(4)。(愔之)
顾侣正徘徊,离离翔天侧(5)。
霜露岂不切?务从忘爱翼(6)。(循之)
高柯擢条干,远眺同天色(7)。
思绝庆未看,徒使生迷惑(8)。(渊明)

[说明]
联句,旧时作诗方式之一。两人或多人共作一诗,相联成篇。相传此体始于汉武帝时《柏梁台诗》(后人多疑此诗为伪托)。初无定式,有一人一句一韵、两句一韵乃至两句以上,依次而下。后来习用一人出上句,续者须对成一联,再出上句轮流相继而成诗。这首诗即属于前一种体式。
传世陶集诸本皆录此诗,为渊明与愔之、循之同作,内容为咏雁。然愔之、循之姓名、事迹无考,且署名为渊明诗句者亦与渊明之他诗不类,故此诗之真伪当存疑,有待进一步考辨。
鸿雁乘风飞,去去当何极(1)?
念彼穷居上,如何不叹息(2)!(渊明)
虽欲腾九万,扶摇竞何力(3)?
远招王于乔,云驾庶可饬(4)。(愔之)
顾侣正徘徊,离离翔天侧(5)。
霜露岂不切?务从忘爱翼(6)。(循之)
高柯擢条干,远眺同天色(7)。
思绝庆未看,徒使生迷惑(8)。(渊明)
[注释]
(1)去去:不停地飞行。当何极:谓最终要飞到那里。
(2)居士:犹处士。古称有才德而隐居不仕的人。(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齐有居士田仲。”
《三国志?魏志?管宁传》:“胡居士,贤者也。”
(3)腾:腾飞。九万:指九万里高空。扶摇:自下而上的旋风,这里形容腾飞的样子。这两句语
本《庄子?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传(tuán 团,拍、附)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4)王子乔:名晋,周灵王的太子。事见《连雨独饮》注(3)。云驾:云车,仙人所乘。饬(chì
赤):整治。指整治车马,准备邀游。
(5)侣:同伴,指雁。离离:忧伤的样子。(楚辞?九叹?思古):“曾哀凄欷,心离离兮。”
天侧:天边。
(6)切:切肤,痛切。指霜露寒气侵袭。务从忘爱翼:逯本作“徒爱双飞翼”,今从李本、曾本。
苏写本、陶本改。务从:务必相随,指跟上伴侣,以免掉队。忘爱翼:顾不上爱惜自己的羽翼,意谓
努力奋飞。
(7)高柯:指高树。擢:挺出,特出。
(8)思绝庆未看:仅凭想象而幸亏未曾亲眼所见。指“腾九万”、“王子乔”等事。庆:庆幸。
徒使生迷惑:徒然使自己产生许多迷惑。
[译文]
空中鸿雁乘风飞,
远远高飞去哪里?
想到世间穷隐士,
怎不感伤长叹息!(渊明)
虽想升腾九万里,
大鹏展翅凭何力?
远方招请王子乔,
准备云车驾云气。(愔之)
大雁徘徊顾伴侣,
忧伤翱翔在天际。
寒霜岂不相侵袭?
奋飞相从不自惜。(循之)
高高大树枝挺立,
远眺天边同一色。
想象幸亏未曾见。
徒然自我寻迷感。(渊明)
-----------孟二冬《陶渊明集译注》-----------

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


晏几道

彩袖殷勤捧玉钟,[2]
当年拚却醉颜红。[3]
舞低杨柳楼心月,[4]
歌尽桃花扇底风。[5]

从别后,忆相逢,[6]
几回魂梦与君同。
今宵剩把银釭照,[7]
犹恐相逢是梦中。

【注释】:
[1]此调取名于唐人郑崳诗句“春游鸡鹿寨,家在鹧鸪天”。又名《思越人》、《思佳客》等。双调,五十五字,平韵。
[2]彩袖:指代身穿彩色舞衣的歌女。玉钟:酒杯的美称。
[3]拚却:不惜,甘愿。
[4]楼心:一作“楼头”。
[5]扇底:一作“扇影”。
[6]相逢:词中“相逢”凡二见,前一指初逢,后一指重逢,其意有别。
[7]剩把:尽把,只把,再三把。釭(音刚):灯。

  此词表现的是一对恋人的“爱情三部曲”:初盟,别离,重逢。
  “彩袖殷勤”二句,一着笔于对方,一落墨于自身,既展现了二人初识时的特定情境,也披露了二人一见倾心、愿托终身之际的曲折心态。“彩袖”,说明对方并非与自已门第相配的大家闺秀,而不过是侑酒于华宴的歌女。但此时伊人殷勤捧杯劝饮,却不仅仅是履行侑酒之责,而欲藉此暗通情愫。而心有屡犀的作者又何尝不谙其意?为了报答她于已独钟的深情,他开怀畅饮,不惜一醉。这就写出了感情的双向交流。
  “舞低杨柳”二句描写歌舞场面,渲染欢乐气氛,是对初识、亦即初盟时的情境的进一步勾画。不径言伊人舞姿曼妙,歌声婉转,而借时间的推移,从侧面表现出其尽态极妍,是作者的独出机杼之处。“舞低”句既点出了艳舞的持续之久,又将月升日沉的自然现象化为其动态效应。“歌颈句由暗示伊人轻摇纫扇,尽兴演唱,直至精被力竭,才暂歌喉——扇底风尽,不正意味着歌喉暂歇?这种竟夜歌舞、通宵欢宴的情景,无疑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宋代文人阶层的生活情趣。
  但作者之所以对它历久难忘,却不仅仅是出于对昔日歌舞生涯的眷念,更因为那是他与伊人相识相恋的契机。这两句造语精丽,发想新奇,于织浓绮华中别见韶秀之美,因而深为后代词论家所推赏。
  下片一笔跃至别后的相思,而将初盟以迄别离的种种情事尽皆略去,颇见剪裁之工。“从别后”二句点明初逢的场面是其别后怀念的主要内容。“几回魂梦”句直诉魂牵梦莹的相思情怀。“与君同”暗示不独自已如此,对方亦复频入梦境,想思无已,但梦中重逢的欢娱极其短暂,梦后独处的凄怆却格外深长。如是者三,必然既想入梦,又怕入梦,乃至将梦作真、将真作梦。这就逗出“今宵剩把”二句:作者以“剩把”、“犹恐”前后勾连,通过持灯反覆照看而犹难以释然这一对眷恋至深的情侣久别重逢的那种惊喜交集、喜极转忧的特殊心态。 唯其眷恋至深才唯恐此番又是将梦作真。
  陈廷焯《白雨齐词话》评曰:“下半阕曲折深婉,自有艳词,更不得不让伊独步。”这当不是溢美之辞。当然,末二句也许受到杜甫诗“夜阑更秉独,相对如梦寐”(《羌村三首》之一),及司空曙诗“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云阳馆与韩绅宿别》)的启发。

【集评】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引《雪浪斋日记》:叔原“杨柳”、“桃花”等句,“不愧
六朝宫掖体”。
赵令畤《侯鲭录》引晁补之云:晏元献不蹈袭人语,风度闲雅,自是一家。如“舞
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知此人必不生于三家村中者。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下半阕曲折深婉,自有艳词,更不得不让伊独步。
黄蓼园《蓼园词选》:“舞低”二句,此白香山“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更
觉浓至。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为别后相逢之词。上片,追溯当年之乐,“彩袖”一
句,可见当年之浓情密意。拼醉一句,可见当年之豪情。
换头,“从别后”三句,言别后相忆之深,常萦魂梦。“今宵”两句,始归到今日
相逢。老杜云:“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小晏用之,然有“剩把”与“犹恐”四
字呼应,则惊喜俨然,变质直为宛转空灵矣。
上言梦似真,今言真似梦,文心曲折微妙。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词情婉丽。
------------------------------
这首词是作者脍炙人口的名作,写词人与一个女子的久别重逢。上片回忆当年佳会,用重笔渲染,见初会时情重 ;过片写别后思念,忆相逢实则盼重逢,相逢难再,结想成梦,见离别后情深;结尾写久别重逢 ,竟然将真疑梦 ,足见重逢时情厚。通篇词情婉丽,读来沁人心脾。晁补之称赞小晏不蹈袭人语,风度闲雅 ,自成一家,举出“舞低杨柳楼心月”一联,说“知此人必不生于三家村中者 。”(见《侯鲭录》)刘体仁在《七颂堂词绎》中云:“‘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叔厚云 :‘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此诗与词之分疆也。”
上片叙写当年欢聚之时,歌女殷勤劝酒,自己拚命痛饮,歌女在杨柳围绕的高楼中翩翩起舞,在摇动绘有桃花的团扇时缓缓而歌,直到月落风定,真是豪情欢畅,逸兴遄飞。词中用词绚烂多彩,如“彩袖”、“玉锺 ”、“醉颜红 ”、“杨柳楼”、“桃花扇”等。但是,所有这一切又都是追忆往事,似实却虚,所以更有了一种如梦如幻的美感。
下片叙写久别重逢的惊喜之情 。“银釭”即是银灯;“剩”,只管。末二句从杜甫《羌村》诗“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两句脱化而出,但表达更为轻灵婉折。这是因为晏几道作此词是在承平之世,而久别重逢的对象亦是相爱的歌女 ,情况不同 ,则情致各异。词中说,在别离之后,回想欢聚时境况,常是梦中相见,而今番真的相遇了,反倒疑是梦中。情思委婉缠绵,辞句清空如话,而其妙处更在于能用声音配合之美 ,造成一种迷离惝恍的梦境 ,有情文相生之妙。
这首词的艺术手法是上片利用彩色字面,描摹当年欢聚情况,似实而却虚,当前一现,倏归乌有;下片抒写久别相思不期而遇的惊喜之情,似梦却真,利用声韵的配合,宛如一首乐曲,使听者也仿佛进入梦境。全词不过五十几个字,而能造成两种境界,互相补充配合,或实或虚,既有彩色的绚烂,又有声音的谐美,足见晏几道词艺之高妙。

相关栏目: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古诗词鉴赏
  • 古诗词考题
  • 先秦诗歌
  • 汉朝诗歌
  • 近当代诗歌
  • 汉赋精选
  • 古诗集锦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Copyright © 2012-2022 厚学诗词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