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阳关道的诗句
作者:admin来源:厚学诗词网发表于:2020-04-13 13:41:34阅读:178
酒泉子·空碛无边
宋孙光宪
空碛无边,万里阳关道路。马萧萧,人去去,陇云愁。
香貂旧制戎衣窄,胡霜千里白。绮罗心,魂梦隔,上高
楼。
曲槛小楼,正是莺花二月。思无憀,愁欲绝,郁离襟。
展屏空对潇湘水,眼前千万里。泪掩红,眉敛翠,恨沉
沉。
敛态窗前,袅袅雀钗抛颈。燕成双,鸾对影,偶新知。
玉纤澹拂眉山小,镜中嗔共照。翠连娟,红缥缈,早妆
时。
【注释】
①空碛(qì):空旷的大沙漠。
②阳关道路:原指阳关通往西北地区的大道,这里泛指通往边塞的道路。
③萧萧:马鸣声。
④陇:陇山,古代防御吐蕃侵扰的军事要地。
⑤香貂戎衣:用貂皮缝制的战袍。
⑥胡霜:胡地的寒霜。
【评解】
这首《酒泉子》抒写了征人怀乡思亲之情。上片写出征途中的愁苦。下片写征人对
妻子的怀念。以征戍生活为题材,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的边塞战争给人民带来离苦。
这种题材,在《花间集》中是罕见的。从艺术上看,全词境界开阔,于苍凉之中又见缠
绵之思。而两地相思之情,同时见于笔端。
深得言情之妙。
【集评】
汤显祖评本《花间集》卷三:“三叠文之《出塞曲》,而长短句之《吊古战场文》
也。再谈,不禁酸鼻。”按:汤评虽不免推崇过高,但从“再读,不禁酸鼻”的话来看,
确实指出了这首词的艺术感染力。
《花间集注》:“绮罗”三句,承上香貂戎衣,言畴昔之盛,魂梦空隔也。
送刘司直赴安西
唐王维
绝域阳关道,胡沙与塞尘。
三春时有雁,万里少行人。
苜蓿随天马,葡萄逐汉臣。
当令外国惧,不敢觅和亲。
这是一首送别诗 ,“司直 ”,官名,大理寺(掌管刑狱 )有司直六人,从六品上。“安西 ”,指安西都护府 。《旧唐书·地理志》载 :“安西节度使抚宁西域,统龟兹、焉耆、于阗、疏勒四国,安西都护府治所在龟兹(今新疆库车)国城内 。”诗人鼓励刘司直赴边立功,同时也流露出自己希冀有所作为以使国家强盛的壮志豪情。
诗的前两联介绍友人赴边的道路情况 。第一联“绝域阳关道,胡烟与塞尘 ”,指出路途遥远,环境恶劣。“绝域”,指极远的地域;“阳关”,关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南。这两句是写这条西去路的前方是边塞,接近胡人居住的地区,那里,烽烟弥漫,沙土飞扬,一望无垠,满目凄凉。第二联以空中与地上景象相互映衬,进一步表现路途的寂寞荒凉。正值三春季节,南国正是“江南草长,群莺乱飞”之时,无奈春风不度玉门关,一路上唯见偶尔飞过的归雁;平视前方,漫漫长路上极少有行人往来。第三联似承实转,虽然仍是写景,但色调感情陡转 :“苜蓿随天马,蒲桃逐汉臣 ”,“天马”,骏马名,《史记·大宛传》说:“初得乌孙马,好,名曰天马。及得大宛汗血马,益壮 ,更名乌孙马曰西极 ,名大宛马曰天马云。”“蒲桃 ”,即葡萄,原产西域,西域人以葡萄为酒,富人藏酒至万余石 。当年汉武帝派李广利伐大宛取名马,马嗜苜蓿,苜蓿与葡萄种也就随汉使传入中国。这一联历史与现实结合,以想象代实景,描绘了一幅丝绸路上的特异风光。其中蕴含颂杨汉使,沟通两地文化的历史功绩之意 ,以此勉励友人远赴安西建功立业。最后一联正是承着这一诗意转出 :“当令外国惧,不敢觅和亲 。”这里以“不敢觅和亲”指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对唐王朝的臣服 。这两句看似泛指,实际上是针对“刘司直赴安西”而言的,希望刘司直出塞干出一番事业,弘扬国威,同时也寄寓了诗人本人效命疆场、安边定国的豪迈感情。
这首诗将史事融入送行时对路途险远的渲染中,全诗从写景到说史,又从说史到抒情,曲曲折折,而于字句之间流淌不绝的,则是诗人对于友人始终如一的深情。沈德潜赞誉此诗“一气浑沦,神勇之技”(《唐诗别裁》),其所以如此,就在于其情之深。
优钵罗花歌
唐岑参
白山南,赤山北。其间有花人不识,绿茎碧叶好颜色。
叶六瓣,花九房。夜掩朝开多异香,何不生彼中国兮生西方。
移根在庭,媚我公堂。耻与众草之为伍,何亭亭而独芳。何
不为人之所赏兮,深山穷谷委严霜。吾窃悲阳关道路长,曾
不得献于君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