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厚学诗词网,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诗词 > 古诗集锦

关于长征诗句

作者:admin来源:厚学诗词网发表于:2020-04-13 09:27:22阅读:102

和侯大夫秋原山观征人回


杨巨源

两河战罢万方清,原上军回识旧营。立马望云秋塞静,
射雕临水晚天晴。戍闲部伍分岐路,地远家乡寄旆旌。
圣代止戈资庙略,诸侯不复更长征。


岁暮杂感十首


曾国藩

去年此际赋长征,豪气思屠大海鲸。
湖上三更邀月饮,天边万岭挟舟行。
竟将云梦吞如芥,求信君山刬不平。
偏是东皇来去易,又吹草绿满蓬瀛。


送士选侍御


徐祯卿

壮士乐长征,门前边马鸣。
春风三月柳,吹暗大同城。
芦沟桥下东流水,故人一樽情未已。
胡天飞尽陇头云,唯见居庸暮山紫。
羡君鞍马速流星,予亦孤帆下洞庭。
塞北荆南心万里,佩刀长揖向都亭。


邹律


苏拯

邹律暖燕谷,青史徒编录。
人心不变迁,空吹闲草木。
世患有三惑,尔律莫能抑。
边苦有长征,尔律莫能息。
斯术未济时,斯律亦何益。
争如至公一开口,吹起贤良霸邦国。


塞下曲


朱庆馀

万里去长征,连年惯野营。入群来择马,抛伴去擒生。
箭撚雕翎阔,弓盘鹊角轻。问看行近远,西过受降城。


寄答武陵幕中何支使二首


齐己

十万雄军幕,三千上客才。何当谈笑外,远慰寂寥来。
骚雅锵金掷,风流醉玉颓。争知江雪寺,老病向寒灰。
南州无百战,北地有长征。闲杀何从事,伤哉苏子卿。
江楼联雪句,野寺看春耕。门外沧浪水,风波杂雨声。


古意


李颀

男儿事长征,少小幽燕客。
赌胜马蹄下,由来轻七尺。
杀人莫敢前,须如猬毛磔。
黄云陇底白云飞,未得报恩不能归。
辽东小妇年十五,惯弹琵琶解歌舞。
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

【译文】

男子汉当以国事为重,从军远征,从小就在幽燕纵横驰骋。
经常与人在马上比试胜负,从不珍惜七尺身躯。
奋勇搏杀,没人敢上前招应;气宇轩昂,脸上的胡子像刺猬的毛丛生。
陇下黄沙弥漫,上面白云飘飞,未报朝廷恩情怎能轻易言归。
辽东少妇年方十五,她弹熟了琵琶能歌善舞。
今日用羌笛吹一支出塞乐曲,感动得全军将士泪下如雨。

【注释】

①古意:拟古诗,托古喻今之作。
②事长征:从军远征。
③幽燕:今河北、辽宁一带。古代幽燕地区游侠之风盛行。
④赌胜:较量胜负。马蹄下:即驰骋疆场之意。
⑤“由来”句:好男儿向来就轻视性命。七尺,七尺之躯。古时尺短,七尺相当于一般成人的高度。
⑥“杀人”句:杀人而对方不敢上前交手,即所向无敌之意。
⑦“须如”句:胡须好像刺猬的毛一样纷纷张开,形容威武凶猛。磔(zhé):纷张。
⑧黄云:指战场上升腾飞扬的尘土。陇:泛指山地。
⑨小妇:少妇。
⑩解歌舞:擅长歌舞。解:懂得、通晓。羌笛:羌族人所吹的笛子。羌:古代西北地区少数民族。

【赏析】

好男儿远去从军戍边,他们从小就游历幽燕。个个爱在疆场上逞能,为取胜不把生命依恋。厮杀时顽敌不敢上前,胡须象猬毛直竖满面。陇山黄云笼罩白云纷飞,不曾立过战功怎想回归?有个辽东少妇妙龄十五,一向善弹琵琶又善歌舞。她用羌笛吹奏出塞歌曲,吹得三军将士泪挥如雨。

  此诗题为“古意”,标明是一首拟古诗。开始六句,把一个在边疆从军的男儿描写得神形毕肖,栩栩如生,活跃在读者眼前。第一句“男儿”两字先给读者一个大丈夫的印象。第二句“少小幽燕客”,交代从事长征的男儿是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的幽燕一带人,为下面描写他的刚勇犷悍张本。这两句总领以下四句。他在马蹄之下与伙伴们打赌比输赢,从来就不把七尺之躯看得那么重,所以一上战场就奋勇杀敌,杀得敌人不敢向前。“赌胜马蹄下,由来轻七尺,杀人莫敢前”,这三句把男儿的气概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样一个男儿,谁都想见识见识吧!可是诗不可能如画那样,通体写出,只能抓特征。于是抓住胡须来描绘。然而三绺五绺长须,不但年龄不符合,而且风度也太飘逸了,因此诗人塑造了短须的形象。“须如蝟毛磔”五字,写出须又短、又多、又硬的特征,那才显出他勇猛刚烈的气概和杀敌时须蝟怒张的神气,简洁、鲜明而有力地突出了这一从军塞上的男儿的形象。这里为了与诗情协调,诗人采用简短的五言句和短促扎实的入声韵,加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

  接下去,诗人又用“黄云陇底白云飞”一句替诗的主人公布置了一幅背景。闭目一想,一个虬髯男儿,胯下是高头战马,手中是雪亮单刀,背后是辽阔的原野,昏黄的云天,这气象是何等的雄伟莽苍。但这一句的妙处,还不仅如此。塞上多风沙,沙卷入云,所以云色是发黄的,而内地的云则是纯白的。这一句中黄云白云表面似乎在写景,实则两两对照,寓情于景,写得极为精细。开首六句写这男儿纯是粗线条、硬作风,可是这远征边塞的男儿,难道竟无一些思乡之念吗?且看男儿在向前看一看那陇上黄云之后,也还不免回首一望故乡。故乡何在?但见一片白云,于是不能不引起思乡之感。这一层意思,诗人以最精炼最含蓄的手法,表达在文字的空隙中,于无文字处见功夫。但如果接下去,写思乡念切,急于求归,那又不象是这样一个男儿的身份了,所以在这欲吐不吐、欲转不转之际,用“未得报恩不得归”七个字一笔拉转,说明这一男儿虽未免偶尔思乡,但因为还没有报答国恩,所以也就坚决不想回去。这两个“得”字,都发自男儿内心,连用在一句之中,更显出他斩钉截铁的决心,同时又有意无意地与上句的连用两个“云”字相互映带。前六句节奏短促,写这两句时,景中含有情韵,所以诗人在这里改用了七言句,又换了平声韵中调门低、尾声飘的五微韵。但由于第八句中意旨还是坚决的,所以插用两个入声的“得”字,使悠扬之中,还有凛烈的劲道。

  一般想法,再写下去,该是根据“未得报恩不得归”而加以发挥了。然而,出乎意外,突然出现了一个年仅十五的“辽东小妇”,面貌身段不必写,人们从她的妙龄和“惯弹琵琶能歌舞”,自可想象得出。随着“辽东小妇”的出场,又给人们带来了动人的“羌笛出塞声”。前十句,有人物,有布景,有色彩,而没有声音:“今为羌笛出塞声”这一句,少妇吹出了笛声,于是乎全诗就有声有色。“羌笛”是边疆上的乐器,“出塞”又是边疆上的乐调,与上文的“幽燕”、“辽东”贯串在一起。这笛声是那样的哀怨、悲凉,勾起征人思乡的无限情思,听了这一曲,不由“使我三军泪如雨”了。这里,诗人实际上要写这一个少年男儿的落泪,可是这样一个硬汉,哪有一听少妇羌笛就会激动的道理?所以诗人不从正面写这个男儿的落泪,而写三军将士落泪,非但落,而且落得如雨一般多。在这样尽人都受感动的情况下,这一男儿自不在例外,这就不用明点了。这种烘云托月的手法,含蓄而精炼,功力极深,常人不易做到。此外这四句采用了上声的七麌韵,“五”、“舞”、“雨”三个字,收音都是向下咽的,因而收到了情韵并茂的艺术效果。

  全诗十二句,奔腾顿挫而又飘扬含茹。首起六句,一气贯注,到须如蝟毛磔“一句顿住,”黄云陇底白云飞“一句忽然飘宕开去,”未得报恩不得归“一句,又是一个顿挫。以下掷笔凌空,忽现辽东小妇,一连两句似与上文全无干涉,”今为羌笛出塞声“一句用”今“字点醒,”羌笛“、”出塞“又与上文的”幽燕“、”辽东“呼应。最后用”使我三军泪如雨“一句总结,把首句的少年男儿包涵在内,挽住上面的突接,全首血脉豁然贯通。寥寥短章之中,能有这样尺幅千里之势,这在李颀以前的七言古诗中是没有的。

塞下


张祜

万里配长征,连年惯野营。入群来拣马,抛伴去擒生。
箭插雕翎阔,弓盘鹊角轻。闲看行近远,西去受降城。


初春夜同梁公实宗子相赋得声字


谢榛

雪尽长风吹禁城,梅花零落此时情。
关河月暗迷鸿影,宫殿春寒涩漏声。
乱后骚人同百感,年来壮士苦长征。
樽前莫话边庭事,弹剑悲歌气未平。


于役江乡归经板桥


杨慎

千里长征不惮遥,解鞍明日问归桡。
真如谢朓宣城路,南浦新林过板桥。


天地吟


邵雍

天人之际岂容鍼,至理何烦远去寻。
凶焰炽时焚更烈,恩波流处浸还深。
长征戍卒思归意,久旱苍生望雨心。
祸福转来如反掌,可能中夜不沉吟。


赋得秋柳


顾炎武

昔日金枝间白花,只今摇落向天涯。
条空不系长征马,叶少难藏觅宿鸦。
老去桓公重出塞,罢官陶令乍归家。
先皇玉座灵和殿,泪洒西风日又斜。


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注释】:
1、但使:只要。
2、龙城:龙城是匈奴祭天集会的地方。
3、飞将:指汉朝名将李广而言,匈奴畏惧他的神勇,特称他为“飞将军”。
4、阴山:昆仑山的北支,起自河套西北,横贯绥远、察哈尔及热河北部,是我国北方的屏障。

【韵译】:
依旧是秦时的明月汉时的边关,
征战长久延续万里征夫不回还。
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而今健在,
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评析】:
??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诗的首句最耐人寻味。说的是此地
汉关,明月秦时,大有历史变换,征战未断的感叹。二句写征人未还,多少儿男战死
沙场,留下多少悲剧。三、四句写出千百年来人民的共同意愿,冀望有“龙城飞将”
出现,平息胡乱,安定边防。全诗以平凡的语言,唱出雄浑豁达的主旨,气势流畅,
一气呵成,吟之莫不叫绝。明人李攀龙曾推奖它是唐代七绝压卷之作,实不过分。

--引自"超纯斋诗词"bookbest.163.net 翻译、评析:刘建勋

这是一首名作,明代诗人李攀龙曾经推奖它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清沈德潜《说诗ㄧ语》说:“‘秦时明月’一章,前人推奖之而未言其妙,盖言师劳力竭,而功不成,由将非其人之故;得飞将军备边,边烽自熄,即高常侍《燕歌行》归重‘至今人说李将军’也。防边筑城,起于秦汉,明月属秦,关属汉,诗中互文。”他这段话批评李攀龙只知推奖此诗而未言其妙,可是他自己也只是说明了全诗的主旨,并没有点出作者的匠心。

沈氏归纳的全诗的主旨基本是对的,但这个主旨的思想是很平凡的。为什么这样平凡的思想竟能写成为一首压卷的绝作呢?原来,这首诗里,有一句最美最耐人寻味的诗句,即开头第一句:“秦时明月汉时关”。这句诗有什么妙处呢?得从诗题说起。此诗题名《出塞》,一望而知是一首乐府诗。乐府诗是要谱成乐章、广泛传唱的,为入谱传唱的需要,诗中就往往有一些常见习用的词语。王昌龄这首诗也不例外。你看这开头一句中的“明月”和“关”两个词,正是有关边塞的乐府诗里很常见的词语。?独指??
横吹曲辞》里不是就有《关山月》吗?《乐府解题》说:“关山月,伤离别也。”无论征人思家,思妇怀远,往往都离不了这“关”和“月”两个字。“关山三五月,客子忆秦川”(徐陵《关山月》),“关山夜月明,秋色照孤城”(王褒《关山月》),“关山万里不可越,谁能坐对芳菲月”(卢思道《从军行》),“
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王维《陇头吟》),例子举不胜举。看清这一点之后,你就明白这句诗的新鲜奇妙之处,就是在“明月”和“关”两个词之前增加了“秦”、“汉”两个时间性的限定词。

这样从千年以前、万里之外下笔,自然形成了一种雄浑苍茫的独特的意境,借用前代评诗惯用的词语来说,就是“发兴高远”,使读者把眼前明月下的边关同秦代筑关备胡,汉代在关内外与胡人发生一系列战争的悠久历史自然联系起来。这样一来,“万里长征人未还”,就不只是当代的人们,而是自秦汉以来世世代代的人们共同的悲剧;希望边境有“不教胡马度阴山”的“龙城飞将”,也不只是汉代的人们,而是世世代代人们共同的愿望。平凡的悲剧,平凡的希望,都随着首句“秦”、“汉”这两个时间限定词的出现而显示出很不平凡的意义。这句诗声调高昂,气势雄浑,也足以统摄全篇。诗歌之美,诗歌语言之美,往往就表现在似乎很平凡的字上,或者说,就表现在把似乎很平凡的字用在最确切最关键的地方。而这些地方,往往又最能体现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

(廖仲安)

----引自"国学网站"http://www.guoxue.com

征妇叹


马戴

稚子在我抱,送君登远道。
稚于今已行,念君上边城。
蓬根既无定,蓬子焉用生?
但见请防胡,不闻言罢兵。
及老能得归,少者还长征。


七月十六日赴庾直有怀


梅尧臣

白日落我前,明月随我後。
流光如有情,徘徊上高柳。
高柳对寝亭,风影乱疏牖。
我马卧其傍,我仆倦搘肘。
寂寂重门扃,独念家中妇。
乳下两小儿,夜夜啼向母。
问爷若个边,天性已见厚。
不嗟羁枕孤,不愧栖禽偶。
内有子相忆,外有月相守。
何似长征人,沙尘听刁斗。


不如来饮酒七首


白居易

莫隐深山去,君应到自嫌。
齿伤朝水冷,貌苦夜霜严。
渔去风生浦,樵归雪满岩。
不如来饮酒,相对醉厌厌。

莫作农夫去,君应见自愁。
迎春犁瘦地,趁晚喂羸牛。
数被官加税,稀逢岁有秋。
不如来饮酒,相伴醉悠悠。

莫作商人去,恓惶君未谙。
雪霜行塞北,风水宿江南。
藏镪百千万,沉舟十二三。
不如来饮酒,仰面醉酣酣。

莫事长征去,辛勤难具论。
何曾画麟阁,只是老辕门。
虮虱衣中物,刀枪面上痕。
不如来饮酒,合眼醉昏昏。

莫学长生去,仙方误杀君。
那将薤上露,拟待鹤边云。
矻矻皆烧药,累累尽作坟。
不如来饮酒,闲坐醉醺醺。

莫上青云去,青云足爱憎。
自贤夸智慧,相纠斗功能。
鱼烂缘吞饵,蛾焦为扑灯。
不如来饮酒,任性醉腾腾。

莫入红尘去,令人心力劳。
相争两蜗角,所得一牛毛。
且灭嗔中火,休磨笑里刀。
不如来饮酒,稳卧醉陶陶。


赠董职方德甫擢光禄卿


谢榛

三秋心力尽,经略见才雄。
董策今谁在,班铭志已同。
才收卫律叛,更赏霍家功。
神武惟龙准,凭陵自犬戎。
兵张群议后,官转百忧中。
侯火惊燕甸,宵衣想汉宫。
将星寒动塞,卿月夜临空。
尚忆长征子,持戈向北风。


闺情


郑虔

银钥开香阁,金台照夜灯。长征君自惯,独卧妾何曾。


次德茂用惟直南楼韵


卫泾

眼明仍见大江浮,贪看青山倚柂楼。
落日鸡豚秋保祥,轻风苹蓼晚汀洲。
长征倦马思夷路,不下惊鸥避急流。
亦有琅玕何所赠,漫歌平子侧身愁。


送王恭父仓部知洋州


楼钥

天清无云秋气明,好风丛桂传芳馨。
乃於此时送君行,江空目短难为情。
蚤从两川驰大名,眉宇莹彻春壶冰。
语辄倾倒心地平,大篇小篇韶钧鸣。
寿皇一见喜不胜,璧水道山照群英。
潼川题舆远有声,痛洗盐筴疲民醒。
天子呼来再登瀛,典领著作承明庭。
绝域往陪苏子卿,马上谈笑胡人惊。
归来期君侍西清,胡为西去谋专城。
士友重叹君不譍,视此进退秋毫轻。
洋川风物天下称,文翁流咏人载赓。
当时犹待郡政成,君今未到意已倾。
岢峩大艑秋江澄,图史万卷鸥与盟。
残编断轴恐飘零,数辈装潢手不停。
我亦重来预彯缨,三日不见鄙吝生。
况此掺祛将长征,欲挽不留鸿冥冥。
赐环勿惮万里程,江山多助笔纵横,
黼藻王度扶中兴。


相关栏目: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古诗词鉴赏
  • 古诗词考题
  • 先秦诗歌
  • 汉朝诗歌
  • 近当代诗歌
  • 汉赋精选
  • 古诗集锦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Copyright © 2012-2022 厚学诗词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