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厚学诗词网,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诗词 > 古诗集锦

包含九的诗句

作者:admin来源:厚学诗词网发表于:2020-03-05 22:37:38阅读:146

重阳二首


苏泂

九日登临两鬓华,鸥边秋色带风沙。
绝怜当日陶彭泽,依旧无钱对菊花。


心月照云溪 继重阳韵


马钰

一心离俗,二气调和宝。清净聚三光,四时花、五方运造。断除六欲,不使七情牵,持八戒,九关通,十载功须到。十年锻炼,九变金光草。八脉总和匀,有七圣、六丁助道。五行咄出,四假不中留,礼三清,成不二,一性投仙岛。


九日咏怀简仁实


李洪

登临胜践负幽期,山色溪光日益奇。
那得赐茱来北阙,漫从采菊向东篱。
升虚楚望犹能赋,振履商讴只自悲。
可是閒居爱重九,尉仙落笔有新诗。


纪游十首


刘克庄

昔与二龙友,同寻九鲤祠。
百身何可赎,一老偶然遗。


秋衣


杨万里

晨兴换新衣,视身忽潜愕。
腹皮雏百摺,髀肉宽一握。
沉痾两年余,衰体半标落。
且留宿尘垢,莫遣新澡濯。
未澡体尚肥,既濯肌转削。
无发已是僧,有骨不如鹤。
明年方八十,似觉九十著。
寡食幸自清,辟榖底须学。
便可作飞仙,御风上云幕。
如何肥瘠想,犹有秋衣作。


读史有感


程珌

俗士贫刍拳,喜充藜苋肠。
幽人乐清旷,要湔尘土裳。
嗟予别松林,吴砧九换霜。
因复不知归,念之汗如浆。


次韵谢表兄张元东见寄


陈与义

平生张翰极风流,好事工文妙九州。
灯里偶然同一笑,书来已似隔三秋。
林泉入梦吾当隐,花鸟催诗岁不留。
安得清谈一陶写,令人绝忆许文休。


传言玉女·雪压梅梢


石孝友

雪压梅梢,金袅柳丝轻敛。锦宫春早,乍风和日暖。华国翠路,九陌绮罗香满。连空灯火,满城弦管。
月射西楼,更交光照夜宴。万人拥路,指鳌山共看。花旗翠帽,到处朱高卷。归时常是,漏残银箭。


跋余子寿所藏山谷书范孟博传


楼钥

宜人初谓宜於人,菜肚老人竟不振。
承天院记顾何罪,一斥致死南海滨。
贤哉别驾眷迁客,不恤罪罟深相亲。
衮衮不容处城闉,夜遣二子从夫君。
一日携纸丐奇画,引笔行墨生烟云。
南方无书可寻阅,默写此传终全文。
补亡三箧比安世,偶熟此卷非张巡。
岩岩汝南范孟博,清裁千载无比伦。
坡翁侍母曾启问,百谪九死气自神。
别驾去官公亦已,身虽既衰笔有神。
我闻此书久欲见,摹本尚尔况其真。
辍公清俸登坚珉,可立懦夫羞佞臣。


偈二首


释思岳

二祖偿宿债,万法绝对待。
一心无碍,浮山有九带。
十方虚空圆陀陀,无量法门百杂碎。
若言其有,非内非外。
若言其无,无在不在。
知与理冥,境与神会。
如牛拽磨,似水打碓。
三千里外逢人东倒西{左亻右壘},十字街头遇贱则贵。


桧房


赵汝绩

老桧倚虚房,能生九夏凉。
读书参句读,临字识偏傍。
婢织蒲为履,童烧术当香。
兴来吟不就,频与月商量。



释德淳

俱胝一指头,一毛拔九牛。
华岳连天碧,黄河彻底流。
截却指,急回眸。
青箬笠前无限事,绿蓑衣底一时休。


谒秋崖先生方吏部墓借斗韵


杨公远

崖翁底事姓名香,照世文章日月光。
葭坞留荷啼晓露,趼窝埋玉黯斜阳。
碑刊地记生前撰,甃蚀苔痕去后荒。
一炷炉薰瞻警罢,教人空结九回肠。


刈获後书事


陆游

耄岁谁知困不苏,每虞黠鬼笑狂图。
陶公老去但浊酒,管老归来惟白襦。
不逐儿童觅兼味,且随邻曲了残租。
细思自有欣然处,高谢人间九折途。


再次韵


邓肃

我闻张微子,仰天能服雾。
又闻填海神,挥鞭石欲骛。
二子呼不来,登山自纠屦。
雷鼓速云阵,忽忽千岩布。
谁云九万隔高穹,玉女笑眼逼人红。
银浦遂倾瓜蔓水,雪浪欲浮天梁宫。
孤孙得糟时哺翁,汎汎浮家烟浪中。
竞呼力士来西域,临江吹缩十丈龙。
那知夏雨逢甲子,身如猪鸭不须鄙。
赤松作此岂无谋,门生主兵渠主水。
长江正欲截苻坚,夜亡智伯水如天。
此功朝成暮可霁,便当对月饮青田。
一雨从今十日约,要赓丰年入弦索。
凭君唤取阿戎俱,笑上天门同软脚。


天安门诗抄

当代
现代无名

天惊一声雷,地倾绝其维。
顿时九州寂,无语皆泪水。
相告不成声,欲言泪复垂。
听时不敢信,信时心已碎。


韶阳之迁道中呈汪时法


吕祖俭

汪氏诸郎子独贤,相从过岭过韶川。
九龄风味犹存否,莫向南华却问禅。


次韵杨秘监馆中即事


王炎

帘箔风清乳燕飞,绿阴绕殿覆铜池。
九衢达宦争驰毂,群玉诗翁独下帷。
凤饼正当分赐后,牙签又近曝书时。
管城写出琳琅句,付与神灵为护持。


答元方述怀作


陈与义

不见圆机论九流,纷纷骑鹤上扬州。
令之敢恨松桂冷,君叔但伤蒲柳秋。
汝海蛇杯应已悟,襄陵驹隙竟难留。
来牛去马无穷债,未盖棺前盍少休。



郑谷

王孙莫把比荆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注释】:
  这是一首咏物诗。作者咏菊,通篇不着一菊字,但句句均未离开菊,从菊的貌不惊人,写到人们爱菊,进而写菊花的高尚品格,点出他咏菊的主旨。很明显,这首咏菊诗是诗人托物言志的,用的是一种象征手法。

  “王孙莫把比蓬蒿”,蓬蒿是一种野生杂草。菊,仅从其枝叶看,与蓬蒿有某些类似之处,那些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公子王孙,是很容易把菊当作蓬蒿的。诗人劈头一句,就告诫他们莫要把菊同蓬蒿相提并论。这一句起得突兀,直截了当地提出问题,有高屋建瓴之势,并透露出对王孙公子的鄙夷之情。作为首句,有提挈全篇的作用。“九日枝枝近鬓毛”,紧承首句点题。每年阴历九月九日,是人所共知的重阳节。古人在这一天,有登高和赏菊的习惯,饮菊花酒,佩茱萸囊,还采撷菊花插戴于鬓上。诗人提起这古老的传统风习,就是暗点一个“菊”字,同时照应首句,说明人们与王孙公子不一样,对于菊是非常喜爱尊重的。这两句,从不同的人对菊的不同态度,初步点出菊的高洁。

  三、四两句是全诗的着重处,集中地写了菊的高洁气质和高尚品格。“露湿秋香满池岸”,寥寥七字,写秋天早晨景象:太阳初升,丛丛秀菊,饱含露水,湿润晶莹,明艳可爱;缕缕幽香,飘满池岸,令人心旷神怡,菊花独具的神韵风采,跃然纸上。在这里,“湿”字很有讲究,让人想见那片片花瓣缀满露珠,分外滋润,分外明丽。“满”字形象贴切,表现出那清香是如何沁人心脾,不绝如缕。从中我们不仅看到了菊花特有的形象,也感受到了菊花和那特定的环境、特定的氛围交织融合所产生的魅力。诗人在描写了菊的气质以后,很自然地归结到咏菊的主旨:“由来不羡瓦松高”。瓦松,是一种寄生在高大建筑物瓦檐处的植物。初唐崇文馆学士崔融曾作《瓦松赋》,其自序云:“崇文馆瓦松者,产于屋霤之上……俗以其形似松,生必依瓦,故曰瓦松。”瓦松虽能开花吐叶,但“高不及尺,下才如寸”,没有什么用处,所以“桐君(医师)莫赏,梓匠(木工)难甄”。作者以池岸边的菊花与高屋上的瓦松作对比,意在说明菊花虽生长在沼泽低洼之地,却高洁、清幽,毫不吝惜地把它的芳香献给人们;而瓦松虽踞高位,实际上“在人无用,在物无成”。在这里,菊花被人格化了,作者赋予它以不求高位、不慕荣利的思想品质。“由来”与“不羡”相应,更加重了语气,突出了菊花的高尚气节。这结尾一句使诗的主题在此得到了抉示,诗意得到了升华。

  咏物诗不能没有物,但亦不能为写物而写物。纯粹写物,即使逼真,也不过是“袭貌遗神”,毫无生气。此诗句句切合一菊字,又句句都寄寓着作者的思想感情。菊,简直就是诗人自己的象征。

  (徐定祥)


相关栏目: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古诗词鉴赏
  • 古诗词考题
  • 先秦诗歌
  • 汉朝诗歌
  • 近当代诗歌
  • 汉赋精选
  • 古诗集锦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Copyright © 2012-2022 厚学诗词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