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厚学诗词网,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诗词 > 古诗集锦

关于潼字的诗句

作者:admin来源:厚学诗词网发表于:2020-04-06 20:30:47阅读:295

满江红 寄何继先御史


魏初

落日何山,人好在、凤凰城阙。还记否、长安城下,一杯离别。芳草连空春欲暮,落红千片飘香雪。忆使君、昨日出潼关,今三月。吾有意,从君说。君为我,能周折。想台中评议,正劳提挈。走马秦川尘土里,离愁一似年时节。问白头老母倚门心,何时歇。


送修武郑主簿纠郡梓潼兼寄王舍人八韵


徐铉

杖策辞清浴,驱车向梓潼。
栖鸾才乍展,{左口右七}驭气方雄。
暂割趋庭恋,将伸纠郡功。
诗清冲密雪,别酒愬寒风。
山水秦关外,烟花锦里东。
府公名素重,语掾道仍同。
坐啸新知洽,随行旧分通。
当令从此去,不复数文翁。


洛阳


杜甫

洛阳昔陷没,胡马犯潼关。天子初愁思,都人惨别颜。
清笳去宫阙,翠盖出关山。故老仍流涕,龙髯幸再攀。

洛阳昔陷没,胡马犯潼关①。天子初愁思②,都人惨别颜。清笳去宫阙③,..翠盖出关山④。故老仍流涕⑤,龙髯幸再攀⑥。

  (此叹西狩之事也。上四,叙幸蜀之由。下四,记还京之事。别颜流涕,上下相应,禄山于天宝十四年十二月,陷东京,所谓洛阳没也。次年六月七日,灵宝败绩,贼入潼关,所谓犯潼关也。是夕,平安火不至,明皇惧而谋幸蜀,所谓初愁思也。十三日,帝出延秋门,至咸阳驿,而从宫骇散,所谓惨别颜也。至德二年九月,郭子仪收复西京,贼众夜遁,所谓去宫阙也。十月,肃宗入长安,上皇发蜀郡,所谓出关山也。十二月,上皇至自蜀,百姓舞抃路侧曰:“不图今日,复见二圣。”所谓故老流涕,龙髯再扳也。此叙出狩还宫之事,首尾详明,真可谓诗史矣。《杜臆》:初愁思,盖向不知愁者。流涕攀髯,则开元美政,去国仁言,真足以系人心者。考唐史,帝之出奔,经过左藏,杨国忠请焚之,上曰:“贼来无得,必更敛百姓,不如与之,无重困赤子。”上既过便桥,国忠使人焚桥,上曰:“人各避贼求生,奈何绝其路?”留高力士扑灭之。皆去国之仁言也。)

  ①【邵注】洛阳属河南府,唐高宗以此为东都。潼关,在陕西西安府华阴县,乃秦关要地。前凉主寔书:“忽闻北地陷没,寇逼长安。”古诗:“胡马依北风。”②马融《与谢伯世书》:“愤愤愁思。”③杜挚《前赋》:“操笳扬清。”谢脁诗:“寥戾清笳转。”梁鸿歌:“宫阙崔巍兮。”④《高唐赋》:“以翠羽为盖。”《淮南子》:建翠盖。江淹《恨赋》:“关山无极。”⑤《晋书·怀帝纪》:故老或歔欷流涕。⑥《前汉·郊祀志》:黄帝采首山铜,铸鼎於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髯下迎。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七十余人从上,龙乃去。余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龙髯。龙髯拔堕,堕黄帝之弓,百姓乃抱其弓与龙髯号。后世因名其处曰鼎湖,弓曰乌号。
-----------仇兆鳌 《杜诗详注》-----------

望海潮·地雄河岳


折元礼

地雄河岳,疆分韩晋,
潼关高压秦头。
山倚断霞,江吞绝壁,
野烟萦带沧州。
虎旆拥貔貅。
看阵云截岸,霜气横秋。
千雉严城,五更残角月如钩。

西风晓入貂裘,
恨儒冠误我,却羡兜鍪。
六郡少年,三明老将,
贺兰烽火新收。
天外岳莲楼。
想断云横晓,谁识归舟?
剩着黄金换酒,羯鼓醉凉州。

【注释】:



枕上偶成


陆游

放臣不复望修门,身寄江头黄叶村。
酒渴喜闻疏雨滴,梦回愁对一灯昏。
河潼形胜宁终弃?周汉规模要细论。
自恨不如云际雁,南来犹得过中原。


题潼关兰若


皮日休

潼津罢警有招提,近百年无战马嘶。壮士不言三尺剑,
谋臣休道一丸泥。昔时驰道洪波上,今日宸居紫气西。
关吏不劳重借问,弃繻生拟入耶溪。


秦妇吟


韦庄

中和癸卯春三月,洛阳城外花如雪。
东西南北路人絶,绿杨悄悄香尘灭。
路旁忽见如花人,独向绿杨阴下歇。
凤侧鸾欹鬓脚斜,红攒黛敛眉心折。
借问女郎何处来?含嚬欲语声先咽。
回头敛袂谢行人;丧乱漂沦何堪说!
三年陷贼留秦地,依稀记得秦中事。
君能为妾解金鞍,妾亦与君停玉趾。
「前年庚子臈月五,正闭金笼教鹦鹉。
斜开鸾镜懒梳头,闲凭雕栏慵不语。
忽看门外起红尘,已见街中攂金鼓。
居人走出半仓惶,朝士归来尚疑误。
是时西面官军入,拟[二]向潼关为警急;
皆言博野自相持,尽道贼军来未及。
须臾主父乘奔至,下马入门痴似醉。
适逢紫盖去蒙尘,已见白旗来匝地。
扶羸携幼竞相呼,上屋缘墙不知次,
南邻走入北邻藏,东邻走向西邻避;
北邻诸妇咸相凑,户外崩腾如走兽。
轰轰昆昆乾坤动,(「昆昆」,蒋云当作「辊辊」。)万马雷声从地涌。
火迸金星上九天,十二官街烟烘烔。
日轮西下寒光白,上帝无言空脉脉。
阴云晕气若重围,宦者流星如血色。
紫气潜[三]随帝座移,妖光暗射台星拆。(「拆」,项校作「坼」。)
家家流血如泉沸,处处寃声声动地。
舞伎歌姬尽暗损,(「损」,蒋、项校作「捐」。)孾儿稚女皆生弃。
东邻有女眉新画,倾国倾城不知价;
长戈拥得上戎车,回首香闺泪盈把[四]。
旋抽金线学缝旗,纔上雕鞍教走马。
有时马上见良人,不敢回眸空泪下。
西邻有女真仙子,一寸横波剪秋水,
妆成只对镜中春,年幼不知门外事。
一夫跳跃上金阶,斜袒半肩欲相耻。
牵衣不肯出朱门,红粉香脂刀下死。
南邻有女不记姓,昨日良媒新纳聘。
瑠瓈阶上不闻行,翡翠帘间空见影。
忽看庭际刀刃鸣,身首支离在俄顷。
仰天掩面哭一声,女弟女兄同入井。
北邻少妇行相促,旋拆云鬟拭眉绿。
已闻击托坏高门,不觉攀缘上重屋。
须臾四面火光来,欲下回梯梯又摧。
烟中大叫犹求救,梁上悬尸已作灰。
妾身幸得全刀锯,不敢踟蹰久回顾。
旋梳蝉鬓逐军行,强展蛾眉出门去。
万里从兹不得归,六亲自此无寻处。
一从陷贼经三载,终日惊忧心胆碎。
夜卧千重剑戟围,朝餐一味人肝脍。
鸳帏纵入岂成欢?宝货虽多非所爱。
蓬头垢面狵眉赤,几转横波看不得。
衣裳颠倒言语异,面上夸功雕作字。
柏台多士尽狐精,兰省诸郎皆鼠魅。
还将短髪戴华籫,不脱朝衣缠绣被;
翻持象笏作三公,倒佩金鱼为两史。
朝闻奏[五]对入朝堂,暮见喧呼来酒市。
一朝五鼓人惊起,呼啸喧争如窃语[六]。
夜来探马入皇城,昨日官军收赤水;
赤水去城一百里,朝若来兮暮应至。
凶徒马上暗吞声,女伴闺中潜生[七]喜。
皆言寃愤此时销,必谓妖徒今日死,
逡巡走马传声急,又道官军全陈入;
大彭小彭相顾忧,二郎四郎抱鞍泣。
沉沉[八]数日无消息,必谓军前已衔璧;
簸旗掉剑却来归,又道官军悉败绩。
四面从兹多厄束,(「厄束」,项校作「轭束」)一斗黄金一升粟[九]。
尚让厨中食木皮,黄巢机上刲人肉。
东南断绝无粮道,沟壑渐平人渐少。
六军门外倚殭尸,七架营中填饿殍。
(「七架」,陈寅恪校作「七萃」。)
长安寂寂金(今)何有?废市荒街麦苗秀。
采樵斫尽杏园花,修寨诛残御沟柳。
华[一○]轩绣毂皆销散,甲第朱门无一半。
含元殿上狐兔行,花萼楼前荆棘满。
昔时繁盛皆埋没,举目凄凉无故物。
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
来时晓出城东陌,城外风烟如塞色。(「塞色」,蒋校作「墨色」。)
路旁时见游奕军,坡下寂无迎送客。
霸陵东望人烟绝,树鏁(锁)骊山金翠灭。
大道俱成棘子林,行人夜宿墙匡[一一]月。
明朝晓至三峯路,百万人家无一户。
破落田园但有蒿,催残竹树皆无主。(「催」,项校作「摧」。)
路旁试问金天神[一二],金天无语愁于人。
庙前古柏有残枿[一三],殿上金炉生暗尘。
一从狂宼陷中国,天地晦[一四]冥风雨黑;
案前神水呪不成,壁上阴兵驱不得。
闲日徒歆奠飨思,(「思」,赵遂之校作「恩」。)危时不助神通力。
我今愧恧拙为神,且向山中深避匿;
寰中箫管不曾闻,筵上牺牲无处觅。
旋教魇鬼傍乡村,诛剥生灵过朝夕。
妾闻此语愁更愁,天遣时灾非自由。
神在山中犹避难,何须责望东诸侯!
前年又出扬震关,举头云际见荆山。
如从地府到人间,顿觉时清天地闲。
陕州主帅忠且贞,不动干戈唯守城。
蒲津主帅能戢兵,千里晏然无戈[一五]声。(「戈」,蒋校作「犬」。)
朝携宝货无人问,夜插金钗唯独行。
明朝又过新安东,路上乞浆逢一翁。
苍苍面带苔藓色,隐隐身藏蓬荻中。
问翁本是何乡曲?底是寒天霜露宿?(「是」,项校作「事」。)
老翁蹔起欲陈辞,却坐支颐仰天哭。
乡园本贯东畿县,岁岁耕桑临近甸;
岁种良田二百壥,年输户税三千[一六]万。
小姑惯织褐絁袍,中妇能炊红忝饭。
千度仓兮万丝[一七]箱,黄巢过后犹残半。
自从洛下屯师旅,日夜巡兵入村坞;
匣中秋水拔青蛇,旗上高风吹白虎。
入门下马若旋风,罄室倾囊如卷土。
家财既尽骨肉离,今日垂年一身苦。
一身苦兮何足嗟,山中更有千万家,
朝饥[一八]山上寻蓬子,夜宿霜中卧荻花!
妾闻此父伤心语,竟日阑干泪如雨。
出门惟见乱枭鸣,更欲东奔何处所?
仍闻汴路舟车绝,又道彭门自相杀;
野色徒销战士魂,河津半是寃人血。」
适闻有客金陵至,见说江南风景异。
自从大宼犯中原,戎马不曾生四鄙,
诛锄窃盗若神功,惠爱生灵如赤子。
城壕固謢教金汤[一九],(徐俊云:伯三三八一、斯五八三四作「斆」。作「教」误。)
赋税如云送军垒。
奈何四海尽滔滔,湛然一境平如砥。
避难徒为阙下人,怀安却羡江南鬼。
愿君举棹东复东,咏此长歌献相公。

【注释】:
唐僖宗广明元年(880)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攻长安时,韦庄因应试正留在城中,三年后(中和三年,883)他将当时耳闻目见的种种乱离情形,写成长篇叙事诗《秦妇吟》。这首诗在当时很流行,许多人家都将诗句刺在幛子上,又称他为“《秦妇吟》秀才”。诗中写了黄巢入长安时一般公卿的狼狈以及官军骚扰人民的情状,因王建当时是官军杨复光部的将领之一,所以后来韦庄讳言此诗,竭力设法想使它消灭,在《家诫》内特别嘱咐家人“不许垂《秦妇吟》幛子”(见宋代孙光宪《北梦琐言》)。后来他的弟弟韦蔼为他编辑《浣花集》时也未将此诗收入。直到清光绪末年,英人斯坦因、法人伯希和先后在我国甘肃敦煌县千佛洞盗取古物,才发现了这诗的残抄本。一九二四年王国维据巴黎图书馆所藏天复五年(905)张龟写本和伦敦博物馆所藏贞明五年(919)安友盛写本,加以校订,恢复了原诗的完整面貌。

以下引自北大“全唐诗电子检索”http://chinese.pku.edu.cn/tang/
([一]敦煌石室所出《秦妇吟》有下列九个写本:〖甲〗斯五四七六。〖乙〗斯六九五。卷末题「贞明五年〖九一九〗己卯岁四月十一日敦煌羣金光明寺学仕郎安友盛写讫。」还有写书诗四句:「今日写书了,合有五升麦。高代不可得,还是自身灾。」〖丙〗斯五四七七。〖丁〗伯二七○○。〖戊〗伯三三八一。卷末题「天复五年〖九○五〗十二月十五日敦煌郡金光明寺学仕张龟写。」、〖己〗伯三七八○。卷末有写书人题记两行。一云:「显德二年〖四〗丁巳岁二月十七日就家学仕郎马富德书记」,一云:「大周显德四年〖九五七〗二月十九日学士童儿马富德书记。」〖庚〗伯三九五三。仅存二十一行半。书法不佳。〖辛〗伯三九一○。〖壬〗未见。见李盛铎卖给日本的敦煌写本同录。现在所知道的已有上述九个写本。从一九○七年以后,有许多学者使用这些材料,作了不少的研究,校勘和注释的工作。刘修业)
(同志的《秦妇吟校勘续记》一文〖载《学原》第一卷第七期〗,详细地记述了这些研究的经过,也补充了一些前人的校勘。这次写定,就是节取使用她的校记的。[二]己本「拟」作「疑」。[三]甲本「潜」作「渐」,其余各本皆作「潜」。[四]乙本「把」作「帊」。各本皆作「把」,作「把」较佳。[五]乙本戊本「奏」作「走」。[六]各本「语」作「议」,此后己本。[七]各本「生」或作「失」,不甚清楚。余曾审视巴黎四本,丁戊两本似「生」,己庚两本作「失」。作「生」者意义较佳。俞云:「『失』字是。」[八]「沉沉」卷子本写作「{氵|?/凡}{氵|?/凡}」因此多有迻作「泛泛」者,误。[九]此句或迻作「一斗黄金一斗粟」。按下「斗」字应作「升」,因形似改误。己庚两本作「胜」,即升字。[一○]丁本「华」作「萃」,疑是「翠」字,亦可能为「华」之误字。己本作「花」,即「华」同音字。作「华」是。[一一]「墙匡」二字不易解。丁本「墙」作「长」,己本作「横」。「匡」,亦有迻作「空」者,字形不相近。《唐马君起造像记》,「庭」作「{广/壬/辶}」与「迬」字形相近,若依丁卷作「长庭」,似亦通。但未免牵强附会。翟理斯据韦庄《浣花集》卷十《长安旧里诗》「满月墙匡春草深」句,谓墙匡不误。《中华文史论丛》编辑室也指出:「『墙匡』两字似不误。《全唐诗》:郑谷《再经南阳》:寥落墙匡春欲暮,燃残官树有花开,可证。」俞云:「『墙匡』似不误,因少见。校柱所列《造象记》等拟文亦不妥。墙匡非指一般的墙,盖名为有墙,其中空无所有,只剩得一个匡廓耳〖『匡』〗今亦作『框』〗,翟校是。」[一二]丁本己本,金天神下并有小注云:「华岳三郎。」[一三]甲本己本「枿」作「折」。[一四]乙本己本「晦」作「暗」。[一五]「戈」字不一定正确。此字各本不清晰,丙本似「犬」,丁本作「交」。戊本似「弌」,己本作「夭」,作「戈」者从「弌」附会。余以作「戈」较通顺。唐《颜惟贞家庙碑》有「●」字,即「哭」字,释为「哭」,亦可。俞云:「各本均很凌乱。以文义论:若作戈声,则戈不必有声;若作哭声,则哭声又岂必处处皆闻,我以为犬声较长。」[一六]翟理斯云:「三午万数过多,罗校易千为十,似是」,所以今传印本多作「三十」,然敦煌各本实皆作「三千」。戊本「千」上一撇被涂去,则当时已有人怀疑,并想改「三千」为「三十」。俞云:「三千万是诗人虚拟形容夸大之词。」[一七]敦煌各本皆作「丝」,只因《诗经□甫田》有「乃求千斯仓,乃求万斯箱」,今各印本遂皆改「丝」为「斯」。[一八]己本「饥」作「飡」。[一九]各本皆作「教」,惟己本作「学」,但教字不可通,疑是「效」字之误。俞云:「当是『效』字,效金汤者似金汤也。」)


书事


刘子翚

三年玉帛走稽山,万骑凌江稍北还。
绝塞风烟连魏阙,千官戎服立朝班。
皇图凤历讴歌裹,紫色蛙声倔强间。
露布更传原上捷,王师早晚下潼关。


遣兴 其四


王冕

旌旗明紫塞,云雾暗潼关。
尽说王师盛,应知伯道艰。
东风吹白草,落日动青山。
羽檄飞边报,将军信雅闲。


葬无主墓碑


文天祥

路逢一石碑,亭亭傲风雨。
停骖彷佛看,云是无主墓。
末书戊申岁,屈指九十秋。
是时龙渡江,甲子恍一周。
借问葬者谁,承平百世祖。
亦有周馀民,战骨委黄土。
太祖下江南,誓不戮一人。
神孙再立国,天以报至仁。
大河流血丹,屠毒谁之罪。
潼关忽不守,皇皇依汴蔡。
螳螂知捕蝉,不知黄雀来。
今古有兴废,重为生人哀。


山坡羊 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内容评析]这支流传的小令,以深邃的历史眼光揭示出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即不管封建王朝如何更迭,在他们的争城夺地的战争中蒙受灾难的,还是那些无辜的老百姓。它像一支高烧的红烛,照亮了人们的眼睛,使之认识到象徵封建政权的宫阙,它的兴建是无数老百姓的白骨垒起来的;它的倒塌也有无数老百姓的白骨做了它的殉葬品。这便是它所闪耀的思想光辉。至于铸辞精当,造型生动,有强烈的抒情色彩乃其余事。

[难词注释]①峰峦如聚:形容重岩叠嶂,群山密集,绵亘不断。②「山河」句:言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形势十分险要。潼关:在今陕西潼关县北,历代皆为军事要地。③西都:指关中一带,周、秦、汉、北朝、隋、唐等朝均在这里建都。④踌躇:原指犹豫不决,徘徊不前。这里形容思潮起伏,陷入沉思。⑤「伤心」句:言经过秦汉的故都,想起那「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兴亡往事,引起无穷的伤感。⑥「宫阙「句:言在无数的战乱中,过去的宫殿已经化为了一片焦土。宫,宫殿。阙,王宫前的望楼。

http://www.china10k.com/simp/history/
-----------------------------------------------
【古诗今译】

华山的山峰好像从四面八方聚集而来,黄河的波涛汹涌澎湃好像在发怒,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山河雄伟,地势险要。我遥望古都长安一带,内心想得很多。令人伤心的是经过秦汉宫殿的故地,当年那无数间宫殿早已经都变成了泥土。世世代代以来,无论哪朝哪代,王朝兴旺,百姓受苦;王朝灭亡,百姓还是受苦。



【赏析】

张养浩于天历二年(公元1329年),因关中旱灾,任陕西行台中丞以赈灾民。途经潼关,看到的是“峰峦如聚,波涛如怒”的景象,随做本曲。《元史·张养浩传》说:“天历二年,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特拜张养浩为陕西行台中丞。登天就道,遇饥者则赈之,死者则葬之。”张养浩在“关中大旱”之际写下了这首《山坡羊》。
潼关地处层峦叠嶂包围之中,在作者笔下,一“聚”字向读者眼前呈现出华山飞奔而来之势、群山攒立之状;再看潼关外的黄河,河水奔腾咆哮,一“怒”字让读者仿佛听到了千古不绝的滔滔水声。而潼关就在这其中,“山河表里潼关路。”至此,潼关内居层峦叠嶂治中,外临汹涌咆哮的黄河,山河雄伟,地势险要,足见道路奇险。如此险要之地,乃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也由此引发了下文的感慨。

想起古代,诗人不禁向西方望去。潼关以西三百里,便是西京长安,从秦汉到隋唐,好几个朝代在那一带建过都。落日苍茫之中,诗人一无所见,却在脑海里浮现出一座座巍峨壮观的古都,一簇簇富丽堂皇的宫殿,如今踪影全消,剩下来的只有黄土一片。西望长安,诗人感慨万千,于是仰天长叹:“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一针见血地将千百年来封建帝制残害百姓的血的事揭示了出来,告诉人们,历史上无论是朝代的兴起还是衰亡,受苦遭殃的都是老百姓,就此指出了封建政权与广大人民的根本对立性。这是对几千年封建历史的一个有力的批判与客观的评价。

窦凤才

[url=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4b52fb0100b7bl.html]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4b52fb0100b7bl.html[/url]

书事


陆游

闻道舆图次第还,黄河依旧抱潼关。
会当小驻平戎帐,饶益南亭看华山。


冬日读白集爱其贫坚志士节病长高人情之句作


陆游

天下不难一,孰能凝使坚?自古功已成,或散如飞烟。
惟唐用房魏,规模三百年。
至今河潼路,过者犹泫然。

原题:冬日读白集爱其贫坚志士节病长高人情之句作古风

梓潼望长卿山至巴西复怀谯秀


李商隐

梓潼不见马相如,更欲南行问酒垆。
行到巴西觅谯秀,巴西惟是有寒芜。


秋怀十首末章稍自振起亦古义也


陆游

我昔闻关中,水深土平旷;泾渭贯其间,沃壤谁与抗?桑麻郁千里,黍林高一丈;潼华临黄河,古出名将相。
沦陷七十年,北首增惨怆。
犹期垂老眼,一睹天下壮!


阳羡杂咏十九首·石兕台


陆希声

大河波浪激潼关,青兕胡为伏此山。
遥想楚王云梦泽,蜺旌羽盖定空还。


剑器


司空图

楼下公孙昔擅场,空教女子爱军装。
潼关一败胡儿喜,簇马骊山看御汤。


南都妙峰亭


苏轼

千寻挂云阙,十顷含风湾。
开门弄清泚,照见双铜钚。
池台半禾黍,桃李余榛菅。
无人肯回首,日暮车班班。
史君非世人,心与古佛闲。
时邀声利客,来洗尘埃颜。
新亭在东阜,飞宇临通阛。
古甃磨翠壁,霜林散烟鬟。
孤云抱商丘,芳草连杏山。
俯仰尽法界,逍遥寄人寰。
亭亭妙高峰,了了蓬艾间。
五老压彭蠡,三峰照潼关。
均为拳石小,配此一掬悭。
烦公为标指,免使勤跻攀。


桃竹杖引,赠章留后(竹兼可为簟,名桃笙)


杜甫

江心蟠石生桃竹,苍波喷浸尺度足。
斩根削皮如紫玉,江妃水仙惜不得。
梓潼使君开一束,满堂宾客皆叹息。
怜我老病赠两茎,出入爪甲铿有声。
老夫复欲东南征,乘涛鼓枻白帝城。
路幽必为鬼神夺,拔剑或与蛟龙争。
重为告曰:杖兮杖兮,
尔之生也甚正直,慎勿见水踊跃学变化为龙。
使我不得尔之扶持,灭迹于君山湖上之青峰。
噫,风尘澒洞兮豺虎咬人,忽失双杖兮吾将曷从。

黄鹤编在广德元年冬作。《尔雅》释:草竹四寸有节曰桃枝。《书·顾命》:“敷重篾席。”疏:“即桃枝竹。”戴凯之《竹谱》:桃枝皮赤,编之滑劲可为席。扬雄《蜀都赋》:筇节桃枝。木华《海赋》:“桃枝篔簹。”左思《蜀都赋》:“灵寿桃枝。”注:“桃枝,竹属,出垫江县,可以为杖。”《元和郡县志》:合州铜梁山出桃枝竹。东坡《跋桃竹杖引后》:桃竹,叶如棕,身如竹,密节而实中,犀理瘦骨,盖天成拄杖也,出巴渝间。郭璞有《桃杖赞》;子美有《桃竹歌》。《杜臆》:桃竹即棕竹,川东至今有之。

  江心磻石生桃竹,苍波喷浸尺度足①。斩根削皮如紫玉,江妃水仙惜不得②?梓潼使君开一束③,满堂宾客皆叹息。

  (首言竹杖之美,赠自章公。生磻石,则质坚。浸苍波,则体润。尺度足,长短适宜。如紫玉,光泽可玩。)

  ①《北史·杨津传》:受绢依公尺度。②《列仙传》:江妃二女,出游汉江湄,逢郑交甫,解佩与之。王逸《楚辞注》:“冯夷,水仙人也。”《江赋》:“冯夷倚浪以傲睨,江妃含嚬而绵眇。”③【鹤注】梓州,为梓潼郡,以东倚梓林、西枕潼水也。
怜我老病赠两茎,出入爪甲铿有声①。老夫复欲东南征,乘涛鼓枻白帝城②。路幽必为鬼神夺,拔剑或与蚊龙争。
(此喜得竹杖而深加爱护。铿有声,明其坚劲。东南征,将适吴楚也。拔剑卫杖,用澹台子羽拔剑碎璧事。)

  ①【张远往】《隐逸传》:郭休有一拄杖,色如朱染,叩之有声,遇夜则光照十步,持之登高涉险,未尝失足。②《楚辞》:“渔父鼓枻而去。”注:“鼓枻,鼓舷鸣也。”

  重为告曰:杖兮杖兮,尔之生也甚正直,慎勿见水踊跃学变化为龙①,..使我不得尔之扶持②,灭迹于君山湖上之青峰③。噫,风尘澒洞兮豺虎咬人④,..忽失双杖兮吾将曷从。

  (此见竹杖灵奇,恐其变化而去,故复为丁宁祝告之词。吴论:重告者,重复其语以结上文,犹《楚辞》“乱曰”之类。风尘,言乱离。豺虎,比寇盗。见扶衰避患,皆藉此杖。结语感慨,意特奇纵。此章,各六句分段,前两段各一韵,后一段兼两韵。

  ①《神仙传》:壶公遣费长房归,以一竹杖与之曰:“骑此当还家中矣。”长房骑杖,忽然如眠,便到家,以竹杖投葛陂中,视之乃青龙耳。杨德周曰:此兼用丰城之剑跃出延津,几于风雨晦冥,天地澒洞,异哉!②《内则》:出入则或先或后,而敬扶持之。③《博物志》:君山,洞庭湖山也,帝之二女居之,曰湘夫人。《水经注》:君山有石穴,潜通吴之包山,郭景纯所谓巴陵地道者也。是山湘君之所游处,故曰君山。④《前汉·食货志》:罢夫赢老:易子而其骨。《六书正》:俗作咬,非。咬音五考切,咬音居肴切。

  朱鹤龄曰:此诗盖借竹杖规讽章留后也。既以踊跃为龙戒之,又以忽失双杖危之,其微旨可见。

  钟惺曰:此诗调奇、法奇、语奇,而无撒泼之病,气奥故也。

  王嗣奭曰:公自云“老去诗篇浑漫与”,是真话。广德以来之作,俱漫成者,故其得夫相参,失之或浅率无味,得之则出神入化。此等诗,俱非苦心极力所能到也。

  黄生曰:一竹杖耳,说得如此珍贵,便增其诗多少斤两。

  又曰:前是对主人语,后是对杖语,故作一转,用“重为告曰”字,盖诗之变调,而其源出于骚赋者也。后段亦非告杖,暗讽朋友之不可倚仗者耳,细味语气自见。

  宋之问骚体诗有《嵩山天门歌》:“登天门兮坐盘石之磷,前兮未半,下漠漠兮无垠。纷窈窕兮岩倚披以鹏翅,洞胶葛兮峰稜层以龙鳞。松移岫转,左变而右易;风生云起,出鬼而入神。吾亦不知其灵怪如此,愿游杳冥兮见羽人。重曰:天门兮穹崇,回合兮攒菆。松万接兮拄日,石千寻兮倚空。晚阴兮足风,夕阳兮赩红。试一望兮夺魄,况众妙之无穷。”此杜诗《桃竹杖引》所自出,然杜之灵奇,却胜于宋之隽丽矣。
-----------仇兆鳌 《杜诗详注》-----------

林正甫察院出示送刘德修都运殿院诗并德修和


虞俦

弹劾生风笔有神,天教末路得相亲。
从来名下无虚士,今见朝端第一人。
销印不知谁发难,投珠那得谓无因。
何妨弭节潼江上,我亦归欤伴隐沦。

【原题】:
林正甫察院出示送刘德修都运殿院诗并德修和章人事好乖置之勿复道也第一见倾盖如平昔而万里远别又不能一面得非皆有不偶然者存乎勉强继韵一写胸中磊块而结恋之怀又有诗所不能尽者
相关栏目: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古诗词鉴赏
  • 古诗词考题
  • 先秦诗歌
  • 汉朝诗歌
  • 近当代诗歌
  • 汉赋精选
  • 古诗集锦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Copyright © 2012-2022 厚学诗词网 版权所有